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权一 侵害身体权的概述 身体权是指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以身体权为侵害客体的侵权行为就是侵害身体权的侵权行为. 二 侵害身体权的主要行为 1 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2 非法侵扰身体. 3 致公民身体受到损害或身体组织受到破坏.4 不破坏身体组织的殴打.5 强制他人出让身体组织.6 不正当的外科手术. 7 损害尸体. 三 侵害健康权 健康权是指公民以其机体生理机能正常运作和功能完善发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包括健康维护权和劳动能力. 四 侵害生命权 生命权是以公民的生命安全的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法律特征为:一是公民的生命安全为客体,二是维持人的生活动延续为其基本内容,三是保护对象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生命权的内容是生命安全维护权,司法保护请求权,生命利益支配权. 侵害生命权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常规损失;丧葬费损失;死亡补偿金或者抚慰金;死者生前抚养的间接受害人的生活费. 南方网讯 运尸工不请自来,高喊着老王(化名)的名字要运尸,结果殡仪馆被老王告上法庭。前日(10日),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对这起罕见的侵权纠纷案一审宣判:判处汉口殡仪馆向老王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老王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前年6月的一天,老王遭此“黑色幽默”后方搞清楚,原来是有人搞恶作剧,给殡仪馆打电话说老王已死,请来运尸。老王后将汉口殡仪馆告上法庭,索赔误工费、交通费共计1500元,同时还索赔精神抚慰金1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从主观上讲,汉口殡仪馆根据电话要求,为老王提供殡仪服务是被动的,其无故意侵害老王的意思。但从客观上看,在没有核实老王是否死亡的情况下,殡仪馆便来运尸,显然这一做法不妥,给健在的老王造成了精神伤害,侵犯和损害了他的生命健康权、人格权。 2002年6月5日,张家川县公安局抓获了涉嫌销售赃车的犯罪嫌疑人孙某等人,据孙某交代,自己将赃物销售给了几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张家川公安局经请示天水市公安局后,在平凉设伏抓捕购买赃车的嫌疑人。8日凌晨1时许,张家川县公安局侦查员张某受命与其他公安干警在平凉市拘捕销赃车案件中的嫌疑人时,为防止嫌疑人驾车逃跑,张某在开枪射击车辆轮胎时,一枪射进车内,致使驾驶该车的陈某中弹,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3年9月25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认为,张某使用枪支不当,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2002年6月25日,张家川县公安局与陈某的亲属签订了丧葬前期费用处理协议,由张家川县公安局一次性支付前期丧葬费用3万元。 2004年7月,陈某亲属因张家川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违法使用枪支致陈某死亡,分别向天水市公安局和张家川县公安局提出赔偿申请,但逾期未予答复。2004年赔偿请求人向甘肃省公安厅提出复议申请逾期仍未答复。赔偿请求人就申请甘肃高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要求天水市公安局和张家川县公安局共同赔偿死亡赔偿金21.74万元,支付被抚养人生活补助费9.34万元,以及其他费用1万元。 家属获赔299700元 甘肃高院赔偿委员会经审理认为,陈某之死,确系张家川县公安局侦查员张某在执行公务时,违法使用武器所致。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陈某亲属应予赔偿。天水市公安局作为张家川县公安局的上级领导机关,由其布置设伏抓捕涉嫌销赃的嫌疑人,应负主要责任,承担赔偿金总额的三分之二。近日,甘肃高院赔偿委员会作出决定:由赔偿义务机关天水市公安局和张家川县公安局共同赔偿请求人赔偿金总额299700元。天水市公安局承担199800元;张家川县公安局承担99900元。 据了解,此案是自1995年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我省审结的国家赔偿案件中侵犯生命健康权赔偿金数额最高的案件。 侵权行为或侵权事故致人伤亡,不仅会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而且会给直接与间接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精神损害即因侵权人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权而致其心理上的损害,包括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因丧失肢体,影响生活的痛苦,因容貌毁损致使婚姻、就业困难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或致其失业、废业或不得不转业的痛苦,因后遗症对将来生活产生的精神痛苦,或因上述状况而致婚姻破裂而产生的感情上的痛苦、失望、不满、怨恨等精神上的痛苦,致人死亡的近亲属因失去亲人而导致的悲痛等。这种损害是非财产损害的一部分,与财产损失无直接关系。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因侵权人侵害其生命权、健康权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或肉体上的损害,包括受害人的肉体痛苦、精神折磨、丧失生活享受、生命缩短、丧失亲人的痛苦等。本文仅就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权利主体及赔偿标准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一、侵害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人的生命健康、劳动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它既是人的生命的外在载体,又是生理机能,各种器官的有机组合,是其能正常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最基本保障。因此,当身体受到侵害时,其在精神上往往受到巨大的压抑、愤恨等痛苦,在侵权行为致人死亡的情况下,死者的遗属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失亲之痛。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对这一损害不进行赔偿是不公平的。人类社会自有法律文化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是相一致的。在人格权问题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扩张的趋势,人格权越来越受到立法者的重视,且范围不断扩大。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亦越来越周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权利的价值,重视个人感情和个人感受对于人存在的价值,重视精神创伤和精神痛苦对人格利益的损害。人们要求法律对其精神利益予以更高的重视和更严密的保护。当人的生命健康权遭受侵害时,在造成其财产上损失的同时,必然会造成其精神上的创伤,而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填补损害、抚慰精神和惩罚侵权的功能,如果对受害人只进行财产损失赔偿,对其精神损害不予以赔偿,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则是残缺不全的。国外不少法学家认为:精神损害是一种现实的损害,拒绝赔偿将导致对受害人困苦的明显的法律与社会冷漠,受害人会持续性的感到社会和法律是极端残忍的。如果一个社会承诺保护人的身心健康的义务,则必须对精神损害给予赔偿。赔偿可以恢复受害人自身的价值感,并消除其被残忍对待的感觉。中外立法对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均有体现。德国民法典第847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者,对被害人负损害赔偿的义务”:“不法侵害他人的身体或健康被害人所受侵害虽非财产上的损失,亦得因受损害,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日本民法第710、711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享有非财产损害的赔偿请求权。瑞士债务法第47条规定,“对于致死或伤害,法院得斟酌特殊情况,允许受害人或者遗族,以相当金额之赔偿。”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规定:“任何人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使损害发生的人,对他人负赔偿的责任。”这里的“赔偿”,被司法实践认为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南斯拉夫关于债务关系的法律第155、200条亦规定了精神损害的定义及其赔偿原则。我国台湾民法亦确认了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失赔偿制度,该法第195条和第194条分别规定:“不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被害人虽非财产上之损害,亦得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涉外人身伤害赔偿的规范性文件及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均承认精神损害赔偿。1982年交通部关于远洋船员死亡事故对外索赔标准的通知中的“安慰抚恤金”和1992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中的“安抚费”均是对受伤致残者和死者遗属精神损害的赔偿。我国的民法通则虽未规定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但并未否定这一赔偿,而且其规定的关于侵权行为的成立条件、效果等内容及其立法技术均符合现代民法有利于权利主体的权利保护的发展方向。民法通则第119条关于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亡的赔偿项目中,没有明文规定抚恤金,但它并不是限定性规定,从条文采取的不完全列举中,推断不出该条有排除对侵害公民人身权给受害人造成肉体或精神痛苦的损害给予赔偿的立法意图。相反,该条中的“等费用”应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金在内。只有这样理解,才符合民法通则的公平原则。近年来,这类案例也不鲜见。如刁秋英被枯树致残案,受害人获得了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费。总之,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侵权损害赔偿的一项原则,已为中外立法与司法实践普遍承认。虽然这一赔偿不能消除受害人的痛苦,但它可以抚慰受害人受到伤害的心灵,受害人可以用所获得的金钱进行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其从中得到乐趣,从极度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一赔偿还可提高受害者的人身价值和尊严,惩罚加害方的侵权行为,有利于防止侵害生命健康权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二、侵害生命健康权之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日本民法明确规定了身体受到伤害的受害人和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享有精神损害的赔偿请求权。我国台湾民法亦明确规定了身体健康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和死亡受害人的父母、子女及配偶享有精神损害的赔偿请求权。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中也有关于对受伤致残和死亡遗属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的规定。可见,侵害生命健康权之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包括死者的近亲属和受到伤害的受害人已为中外立法认同。对此,笔者亦持赞同观点。死者近亲属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源于其自身权利受到伤害的事实。这是死者近亲属之所以成为侵害生命权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体的基础。死者的近亲属是指与死者有法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包括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和与死者有事实上的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不仅使生命权人丧失生命,同时也破坏了死者的亲属身份关系,使死者的近亲属失去了原有的情爱、照顾、陪伴、安慰和保护,精神和情感受到终生创伤,倍受悲伤、绝望、愤怒、报复等痛苦之煎熬。而死者的这些精神创伤和痛苦是由侵权行为所致,与侵权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人应予以精神损害赔偿。如果不赋予死者的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会导致对这部分人困苦的明显的法律与社会冷漠,进而导致法律的正义的价值目标难以实现,因而,死者的近亲属应当是侵害生命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的受害人作为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体源于其自身所受到的精神损害,包括肉体上的不适和痛苦,情感上的创伤或生活乐趣的丧失及精神障碍等损害事实。这类权利主体包括成年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及植物人。成年人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比较好理解,未成年人在受到严重伤害,特别是肢体伤残、容貌毁损或丧失某种生理机能时,虽其意识能力低下,暂时无精神痛苦的感受,但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因伤害所致的精神损害必然发生。如某医院在为一名六岁女童割阑尾时,误将其子宫切除。该女童当时并未表现出多么严重的精神痛苦,但随着其长大成年,这一伤害的后果将会对其恋爱、婚姻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给其带来的精神痛苦也将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无法摆脱的。因此,未成年人在其身体健康权受到严重侵害时,虽然该伤害当时并未对其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损害将必然发生。因此,未成年人亦应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精神病人和植物人受到伤害时,能否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有人认为,因精神病人和植物人失去了感知精神痛苦的能力,因而,不能作为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欠妥。精神病人仍有一定的意识和感知能力,并且尚有痊愈的可能性。植物人虽然大脑已经死亡,失去了意识能力,只是心脏还在跳动,呼吸尚未停止,但根据我国医学上判断死亡的标准,只要心跳和呼吸尚未停止,就应认为此人尚未死亡。因此,精神病人和植物人作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并未终止,只是其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权利的实现,需要其监护人代为民事法律行为而已。因而,精神病人和植物人应当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另外,在受害人受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其近亲属亦应成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因为丧失劳力者必然会给其家庭生活带来困难和压力,给其家人造成精神痛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给家人带来的精神痛苦并不次于死亡者给其家人造成的精神损害。三、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我国民事立法对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未作规定。事实上,对这一赔偿制定一个统一的数额标准并不适宜,而且在审判实践中也难以实现。因为,每一案件中,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不同,侵权情节不同,受害人所受损害的程度不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应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应坚持法官酌定和限幅数额相结合的原则。法官酌定原则即由法官根据具体案情,对赔偿额进行自由裁定。由于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加上不同的法官会有不同的观点,所以,这一原则往往导致对相同的损害做出赔偿额极为悬殊的判决。限幅数额原则,即制定固定的赔偿金标准,规定各种精神损害上下限赔偿数额。这一原则忽视了法官综合各方面因素对个案进行裁量的权利。可能导致所做的判决不符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因此,对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应坚持法官酌定和限幅数额相结合的原则。在确定具体标准时,应考虑如下因素:第一、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就是为了抚慰受害人和惩罚侵权人。即然如此,那么,赔偿的数额就要与赔偿的目的相一致。过低的赔偿数额既无法使受害人得到抚慰,也起不到惩戒侵权人和社会其他成员的作用。第二、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环境,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必须要考虑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脱离实际的判决只能是一纸空文,抚慰与惩戒作用均无从谈起。第三、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是构成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观事件。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只有主观上有过错的行为人才承担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但是,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非物质的主观损害,侵权人故意和过失的心理状态不同,对受害人所产生的精神损害的程度亦不同。过失致害给受害人造成的心理创伤较之故意致害造成的心理创伤易于抚平。所以,在确定赔偿责任时,要注意区分故意侵害与过失侵害,故意侵权行为人应承担较重的赔偿责任。第四、要考虑损害程度。对于一般的人身伤害,侵权人除赔偿因此给受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外,由侵权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即可消除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无需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对于肢体残废,视觉、听觉丧失及其它损失及功能丧失者,因对受害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和不便,应认定为较严重的精神损害。容貌毁损或身体致残且丧失劳动能力者,因将对其职业选择,工作安排,社交活动,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给其亲属带来极大负担,应属严重精神损害。对于死者近亲属所受精神损害程度的确定,应考虑死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其与近亲属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等因素。若死者系家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离婚房产分割与个人财产界定合同范本
- 2025电商农产品上行合作协议书
- 2025版离婚协议签订后的共同生活费用分担合同
- 2025年数据中心防排烟系统施工与调试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市场拓展与品牌战略咨询协议
- 2025版装配式砌墙施工技术交流合作合同
- 2025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风险管理与责任承担协议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开发与推广委托服务合同样本
- 2025房地产合伙人合同:房地产项目咨询合作协议
- 2025版汽车后市场物流配送与维修服务协议
- 2025年公平竞争审查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正式版)含答案
- 全力以赴战高考乘风破浪正当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 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全学期带内容模板)
- 2025四川农信(农商行)社会招聘8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员工社保补贴合同协议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火力发电厂气力输灰系统课件
- 网络管理与维护(第二版)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