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讲课:自我保健,善待自己策(第一、第二讲).doc_第1页
李广智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讲课:自我保健,善待自己策(第一、第二讲).doc_第2页
李广智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讲课:自我保健,善待自己策(第一、第二讲).doc_第3页
李广智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讲课:自我保健,善待自己策(第一、第二讲).doc_第4页
李广智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讲课:自我保健,善待自己策(第一、第二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 题:自我保健,善待自己 (第一讲)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上午5:405:5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7.7 生活服务大课堂主 持 人:文 仪特邀嘉宾:李广智文 仪: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第一目标,是永恒的话题。但是我们的健康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7月24日“国际自我保健日”传出消息:精英早逝引人担忧 我国率先启动“国际自我保健日”。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广智医生来谈谈“自我保健 善待自己”。文 仪:李医生,您好!李广智:各位听众好!文 仪:李医生,首先请您谈谈我们的健康状况和“国际自我保健日”的由来。李广智:刚才您已经谈到了,精英早逝引人担忧 我国率先启动“国际自我保健日”。手口正好有一份报道,2009年6月5日晨,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英年早逝,年仅48岁。2010年年12月27日凌晨,江西日报一位28岁的副刊编辑回家后猝死。2011年4月17日,上海交大刚毕业不久的女硕士潘洁,“发热还在加班”,英年早逝,仅25岁。2012年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甄建华于3月5日在北京突发心肌梗死,享年49岁。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先后传来了19名优秀企业高管猝然离世的噩耗,职场“忙一代”的话题再度引发各界关注。文 仪:英年早逝引人担忧,怎样应对呢?李广智: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在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WSMI)和各相关医疗组织倡议下,全球范围内一场推广有效、正确的日常自我保健方法,帮助人们拥有更健康生活的运动一直都在进行。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CNMA)作为WSMI的协会成员,呼应WSMI倡议,携手中国医药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药学会和北京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率先在中国启动全球首个“国际自我保健日”活动。2011年7月24日“国际自我保健日”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它预示着将有更多的专业健康管理人员走进社区与公众更为贴近的进行沟通和辅导。文 仪:能否解读一下,“国际自我保健日”为什么放在7月24日?李广智:这也可说是用心良苦。724就是向广大公众传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时刻关爱自己,不忘自我保健”的理念。文 仪:“国际自我保健日”这两年的主题是什么李广智:2011年的主题是“我的健康我做主”。今年的主题是:“自我保健 善待自己”文 仪:今年“国际自我保健日”的活动情况如何?李广智:启动仪式在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会长白慧良致欢迎辞后,来自英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代表分别介绍他们的国际自我保健周的情况。活动期间,发布并签署了国际自我保健日上海宣言。宣言强调,自我保健包括健康的生活行为,和负责任地正确使用处方和非处方药物。个人要负责任地使用自我保健产品,包括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针对正确的适应证来使用正确的产品。政府机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自我药疗产品提供者须为负责任的自我药疗提供便捷的支持条件。文 仪:李医生,再请您谈谈什么叫自我保健?李广智:自我保健新兴的第四医学,与第一医学(临床医学)、第二医学(预防医学)、第三医学(康复医学)相比较,其理论和实践方法的最大不同点是:它不仅仅以疾病和病人为对象,而是更加强调自我保护,倡导科学的自我保健,包括自我保健医学方法的应用。自我保健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自我发现、自我保护、自我处理、自我治疗的一种保健行为方式。自我保健服务是非职业性卫生保健服务,人们从医疗机构的被服务变成自身健康的自我服务,它所起到的健康效果是现有卫生服务体系难以达到的。自我保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养生保健手段,在不住院、不求助医生和护士的情况下,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对身体进行自我观察、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工作,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养生方法,以达到健身祛病、推迟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文 仪:使用非处方药物,是不是自我保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的,在“国际自我保健日”启动仪式之后的圆桌会议上,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中国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地区的自我保健白皮书报告。美国非处方用药(OTC)药品对美国价值白皮书显示,OTC药品每年为美国医疗保健体系节约了1020亿美元,每在OTC药品上花费1美元将为美国医疗保健体系节省67美元。文 仪:“国际自我保健日”启动仪式后,还启用哪些自我保健的新的精神?李广智:“国际自我保健日”启动仪式后,公布的7.24国际自我保健日健康生活准则强调从生活细节入手,如多运动,不抽烟,少喝酒,用非处方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重早餐营养,餐前喝汤,饮食七八分饱等,从小处着手,贵在坚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生活安排有序,从而家庭和谐,身心愉快!文 仪:刚才讲的自我保健的具体方法,能否归纳一下?李广智:可以归纳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话题:自我保健,善待自己策(第二讲)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 上午5:405:5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7.7 生活服务大课堂主 持 人:文 仪特邀嘉宾:李广智文 仪:昨天的这个时候,我们请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健康百岁不是梦主编李广智医生来谈谈“自我保健 善待自己”。今天我们接着谈这个话题。文 仪: 李医生,早上好!李广智:各位听众好!文 仪:李医生,我们注意到您主编的健康百岁不是梦在二军大出版社出版,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10年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这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百岁的关注。但是目前平均寿命还达不到,究竟是谁偷走了国人的寿命和健康。李广智:2012年2月卫生部公布了: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为73岁。2012年国人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其中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疾(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或称为生活方式病。文 仪: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这些疾病有什么关系呢?李广智: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减少发病率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恶性肿瘤减少1/3。总之,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能使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减少一半以上。文 仪:李医生,您多次谈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以健康的四大基石为指导,以自我保健为方法,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就请您先谈谈合理膳食吧。李广智:合理膳食,也称为平衡膳食,是指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做出的膳食,这种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因而叫平衡膳食。我们知道食物可分两类,一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肉、鱼、禽、蛋、奶及其奶制品;另一类是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薯类、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食糖类和菌藻类。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素不同。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膳食宝塔”对各种营养成分有着明确的指导。文 仪:什么是膳食宝塔?李广智:为指导人们合理营养,营养学会提出了食物指南,并形象的称为“4十1营养金字塔”。宝塔分为以下五层: 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2010)宝塔分层膳食内容具体数量第一层(底层)谷类薯类及杂豆250350克水 1200毫升第二层蔬菜和水果类蔬菜4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第三层肉类、鱼类、蛋类畜肉类50克鱼虾、禽类50100克蛋类 2550克第四层奶类及奶制品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及坚果 3050克第五层(塔尖)烹调油(植物油)油 2025克 盐 5克文 仪:老年人有时记不住,能否用更通俗易懂的方法,让老人有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李广智:为了让老年人容易记住平衡膳食的原则,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将其简单地概括为“十个拳头原则”,即“肉:粮:奶豆:菜果=1:2:2:5”(以重量比计)。您的拳头总在您的身边,可以将它作为一个非常方便的“量具”,建议您经常根据自己拳头的大小来粗略估计您每天各类食物的进食量(指生食量):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包括鱼、禽、蛋、肉)。相当于:两个拳头大小的谷类(各种主食,包括粗粮、杂豆和薯类)。要保证:两个拳头大小的奶、豆制品(各种奶制品、豆制品)。不少于:五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水果。文 仪:刚才你讲了平衡膳食,基本精神是饮食不要太油腻,各营养素要均衡、合理。现在请谈谈适度运动。李广智:我们不但要管住嘴,还要迈开腿。适度运动是健康的第二大基石。多吃少动是健康恶化祸首。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为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造就了慢病上升的基础;二是具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大量增加。肥胖是几乎所有重要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冠心病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5倍、高血压发病率高26倍、糖尿病发病率高约4倍。以前上班还要走路,现在许多人坐车、开车;以前进了办公楼要爬楼梯,现在都坐电梯。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缺乏体力活动而死亡,每个国家有65%85%的成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体力活动而健康受损。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都解释了慢性病为何高发。文 仪:再请你谈谈戒烟限酒吧,吸烟由哪些危害?李广智:戒烟限酒是健康的第三大基石。2012年5月30日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报告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称,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其中吸烟者死亡约540万,即平均每6秒钟有1个吸烟者死亡,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因二手烟暴露所造成的非吸烟者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文 仪:看来不抽烟,寿命可以延长十年。香烟一定要戒掉,酒可以限量.为什么老年人特别需要限制饮酒量李广智: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是一种习俗。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且洒的度数越高,所含能量也越高。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肝脏解酒能力也减弱,饮用相同酒量,在年轻时可能没感觉,但老年时就可能醉倒,所以老年人应尽量不喝酒,如饮酒应眼量,尽可能饮用低度酒。提倡先吃菜,后喝酒。服药期间不饮酒,尤其不饮烈性酒,更不能酗酒.我国建议成年男、女一天饮酒分别不超过25g、15g酒精量,这应是老年人饮酒的最高限量。文 仪:哪些老年人不应饮酒?退休后的老年人没有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遇事能从容面对,怡然自得、安享晚年。老年人饮酒应做到“随意但不越矩”。有脑血管疾病、中风、老年性痴呆、癫痫、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胰腺炎、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硬化、心律不齐、痛风、肿瘤等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饮酒;有高尿酸血症的人不能大量饮用啤酒;对酒精敏感者、有营养不良以及正在服用可能会与酒精产生作用的药物的人也不宜饮酒。文 仪:老年人过度饮酒对健康有哪些危害?1. 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精是纯能量食物,在体内能分解产生能量。过量饮酒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这是因为:过量饮酒减少了其他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人;含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减少可使食欲下降;长期过量饮酒损伤消化道黏膜,影响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2. 对肝脏的直接损害作用: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对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可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还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的氧化,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高脂血症的可能性增大。3.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过量饮酒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损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安定都有害。4.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作用:一次性大量饮酒会诱发急性胃炎,连续大量饮酒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饮酒也是急性胰腺炎的直接诱因。5. 增加慢性病的风险: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痴呆和癌症的发病风险。另外过量饮酒可引起心肌衰弱及损伤,使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过量饮酒有百害而无一益。酗酒或养成酒癖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应尽量少喝酒,尤其不饮烈性酒。文 仪: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是多少?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交往日趋增多,饮酒成为一种交流感情和愉快消遣的方式,但这些都不能成为过量饮酒以至损害健康的理由,因为每次大量饮酒乃至醉酒,都是对健康特别是肝脏的严重损害。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饮酒一定要有节制。这种节制不能以醉酒为界,而要以不损害健康为限。因此,一定要倡导文明饮酒,不提倡过度劝酒,切忌借酒浇愁或一醉方休的不良饮酒习惯。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 ml,或38度白酒75 g,或高度白酒50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 g,相当于啤酒450 ml ,或葡萄酒150 ml,或38度白酒50g。以上建议量对于喜欢喝酒的人,特别是喜欢喝烈性酒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不够尽兴,但从保护身体健康的角度确实是明智之举。由于不同的人对酒精的敏感性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安全剂量”是相对的。对于个人来说,青壮年期间身体好,各器官功能强,代谢旺盛,可以耐受较大酒量。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增高,容易发生代谢紊乱,肝脏的解酒能力也会有所减弱,饮用相同酒量,在年轻时可能没感觉,但老年时可能就会醉倒。因此,以上剂量应是老年人饮酒的最高限量,千万不要在酒杯面前显示“老当益壮”。文 仪:为什么提倡先吃菜,后喝酒?我国酒文化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讲的就是酒文化与饮食文化的一致性,苦酒(指不吃菜、单饮酒)伤身是不争的道理。酒对身体的影响,决定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与酒内的酒精含量、饮酒的速度、是否空腹以及同时食用食物的种类等都有关系。空腹饮烈性酒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空腹饮酒后,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其中的酒精,80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的由胃吸收,一个半小时的吸收量可达90以上。饮酒后5分钟,人的血液里就有了酒精,当100ml(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0mg400 mg(毫克)时,就会产生明显的中毒;400 mg500 mg时,就会引起大脑深度麻醉,甚至死亡。因此,空腹饮酒即使酒量不多也易醉,加大了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此外,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经肝脏代谢变为乙醛,再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人在空腹饥饿时饮酒,此时肝脏糖原储存非常少,血糖较低;因为乙醇很快被吸收到血液里,可刺激胰腺B-细胞分泌出大量胰岛素,使血糖浓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乙醇迅速进入肝脏,还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更增加低血糖的发生。人体在空腹时,因胃里没有食物,酒精便会直接刺激胃壁而引起胃炎,重者可能导致吐血,长期空腹饮酒还会引起胃溃疡。已有研究证实,大量喝酒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新的研究又进一步详细说明了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习惯空腹喝酒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是从不喝酒者的l.5倍。因此,空腹饮酒不利健康,应尽量避免。在饮酒前,最好先吃些东西,慢慢地边吃边饮。这样,使胃内酒精浓度相对降低,吸收缓慢,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长,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较慢,不易醉酒。文 仪:为什么餐桌上不要过度劝酒?节假日、喜庆和交际场合饮酒是一种习俗。如果适量喝酒,伴着美食,和亲朋好友一起谈些人生快事,心情舒畅,也是一种情感沟通、释放压力的方式。但过度劝酒,尤其是斗酒,会导致过多摄入酒精,引起机体的损伤。过度劝酒是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过度劝酒使对方多喝酒,会损害对方健康,同时也增加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社会的稳定,提倡高尚酒风、文明饮酒、舒适随意,要坚决抛弃过度劝酒、斗酒等陋习。为什么服药期间不能饮酒?文 仪:酒中含有浓度不等的酒精,酒精可以与上百种的药物发生反应,通过影响药物的吸收及代谢,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在服用下列药品时要加以重视:在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饮酒,可使病人出现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头痛、出汗、困乏、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等,称之为“双硫样反应”。在使用降糖药物期间大量饮酒,因酒精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很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手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在服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期间饮酒,还会增加患乳酸中毒的危险性。在服用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苯巴比妥等)时饮酒,因酒精可促进这些药物的吸收,并减缓药物的分解过程,从而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增加。易导致意识障碍及呼吸抑制,患者出现嗜睡、意识恍惚、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饮酒还可降低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等)的疗效,诱发癫痫发作。在服用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治疗冠心病时饮酒,可使患者全身小血管显著扩张、血压下降、头晕及休克等。服用临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索米痛、安乃近及速效伤风胶囊等)的同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酒,会增强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作用,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伤。例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疼、头晕、低血糖、腹泻、腹痛等症状。有些药物甚至干扰酒精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造成酒精中毒。例如某些降压药物可延缓酒精在体内分解代谢而引起酒精中毒。因此服药期间不能饮酒。文 仪:怎样做到心理平衡呢?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的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类怎样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的和社会的都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