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地形剖面图.doc_第1页
第三 地形剖面图.doc_第2页
第三 地形剖面图.doc_第3页
第三 地形剖面图.doc_第4页
第三 地形剖面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地形剖面图一、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2、判读方法: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3、作用: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4、作法: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意要求,过两点作一直线B.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平行图中直线,建一坐标系,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长,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标,并标出坐标值C.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的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的平行线D.找出直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E.过等高线地形图各相交点分别作垂线,并根据其各自的海拔高度确定各点在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F.用平滑的曲线将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注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水平比例尺,纵坐标表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要小于垂直比例尺)。5、要求掌握的重要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0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步骤具体内容确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的方向,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定出剖面线AB确定比例尺、建坐标确定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根据等高距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描点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上各交点的相应高度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坡”,“凸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2)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所穿过的最高与最低等高线,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第三,仔细分析剖面图的地势,走势与等高线图的哪条剖面线完全一致。例1、下图为某区域图,从甲点能够看到乙、丙、丁、戊 四点中的( )A乙点 B丙点 C丁点 D戊点解析:能看见丙点。甲点和丁点、戊点之间有山脊阻碍视线,故看不见丁点和戊点;甲乙之间为凸坡(从甲到乙先缓后陡),故看不见;而甲丙之间为凹坡(从甲到丙先陡后缓),能看见。答案是B。例2.游客被困在下图所示山区,此时正值雨季,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解析:可分别画出从H点到甲、乙、丙、丁四点的地形剖面图(见下图),H与甲之间有山脊,与丁之间有凸坡,与丙之间有陡崖,阻碍视线,不能通视。只有H与乙之间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答案是B。例3、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说明: 3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A鲁 B浙 C青 D吉解析:E点到H点、F点到H点之间都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G点到H点,等高线上密下疏,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答案:(1)G(2)正确作图(见图) 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地到H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