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蔡孝明 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一 燃烧与火灾 一 燃烧和火灾的定义 条件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 氧或氧化剂 之间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的反应 通常伴有发热 发光和 或 发烟的现象 首先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 它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 火灾定义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GB5907 1986 将火灾定义为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的统计范围 1 民用爆炸物品引起的火灾 2 易燃或可燃液体 可燃气体 蒸气 粉尘以及其他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 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的爆炸 不列入火灾统计范围 3 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燃烧的事故 4 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 火灾引起其他物件燃烧的事故 5 车辆 船舶 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 火灾由此引起的其他物件燃烧的事故 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 3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 可燃物 点火源 即火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 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 获得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 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可燃物就是可以燃烧的物质 绝大多数有机物和一小部分无机物都是可以燃烧的 2 助燃物助燃物是指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在日常生产 生活中的燃烧 大都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合反应的结果 因此 要是可燃物燃烧 必须要有足够的氧含量 3 点火源点火源是指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的能量来源 如火焰 火星 电火花 高温物体 静电放电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等 因此 只有在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而且数量达到一定比例的前提下互相结合 互相作用 燃烧才能发生 二 燃烧和火灾过程和形式1 燃烧过程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 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 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 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 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 其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 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 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在固体燃烧中 如果是简单物质硫 磷等 受热后首先熔化 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 没有分解过程 2 燃烧形式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 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 1 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 氢 甲烷 乙炔以及等 从管道 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 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 混合 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 称为扩散燃烧 2 混合燃烧 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 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 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 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 混合燃烧是在混合气体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 称为混合燃烧 煤气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的燃烧爆炸即是混合燃烧 失去控制的混合燃烧往往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 蒸发燃烧 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 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称为蒸发燃烧 4 分解燃烧 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 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 称为分解燃烧 三 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类 GB T4968 2008 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 如木材 棉 毛 嘛 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 煤油 柴油 原油 甲醇 乙醇 沥青 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 天然气 甲烷 乙烷 丙烷 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如钾 钠 镁 钛 锆 锂 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 指带电火灾 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发电机 电缆 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 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如动植物油脂等 四 火灾基本概念及参数1 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2 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 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 以亚音速传播 4 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下 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根据热源的不同 物质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 5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 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 火灾危险性越大 6 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 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7 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 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 其自燃点越低 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 其自燃点越低 一般情况下 密度越大 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8 引燃能 最小点火能引燃能是指释放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 也叫最小点火能 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温度 释放的能量 热量和加热时间 9 着火延滞期 诱导期 对着火延滞期时间一般有下列2种描述 着火延滞期时间指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 混合气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导期 在燃烧过程中又称为着火延滞期或着火落后期 单位用ms表示 五 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火灾事故的研究分析得出 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 发展期 最盛期 减弱期和熄灭期 1 初起期是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 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 主要特征是冒烟 阴燃 2 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 3 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 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4 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 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 灭火系统的作用等 二 爆炸 一 爆炸及其分类广义地讲 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 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 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 在这种释放和转化的过程中 系统的能量将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等 一般说来 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爆炸过程高速进行 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 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爆炸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爆炸 归根结底必须有一定的能量 一 按照能量的来源 爆炸可分为三类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 是指由物理因素 如温度 体积 压力 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例如蒸汽锅炉 压缩气体 液化气体过压等引起的爆炸 都属于物理爆炸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物理爆炸后均不发生变化 化学爆炸 是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 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乙炔铜 碘化氮 氯化氮等的爆炸 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可分为简单分解爆炸 如乙炔铜 三氯化氮等不稳定结构的化合物 复杂分解爆炸 如各种炸药 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三种 化工企业发生爆炸 绝大部分是混合物爆炸 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气体 蒸气 薄雾 粉尘或纤维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 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 这样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二 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 爆炸可分为以下3类 1 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气体的分解爆炸 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 称喷雾爆炸 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 2 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 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 例如硝酸和油脂 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 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液相爆炸举例见表4 2 3 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 如乙炔铜的爆炸 导线因电流过载 由于过热 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爆炸过程表现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 物质的 或系统的 潜在能以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强烈的压缩能 第二阶段 压缩物质急剧膨胀 对外做功 从而引起周围介质的变化和破坏 不管由何种能源引起的爆炸 它们都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即能源具有极大的密度和极大的能量释放速度 二 爆炸的破会作用1 冲击波 爆炸形成的高温 高压 高能量的密度的气体产物 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 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 其破坏程度与冲击波能量的大小有关 2 碎片冲击 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 设备 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 3 震荡作用 爆炸发生时 特别是较猛烈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 4 次生事故 发生爆炸时 如果车间 库房 如制氢车间 油库或其他建筑物 会造成火灾或更大范围的二次爆炸 三 可燃气体爆炸1 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某些气体如乙炔 乙烯 环氧乙烷等 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 也能被点燃爆炸 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 2 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一般说来 可燃性混合气体与爆炸性混台气体难以严格区分 由于条件不同 有时发生燃烧 有时发生爆炸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能转化 燃烧与化学爆炸的区别在于燃烧反应 氧化反应 的速度不同3 爆炸反应历程许多可燃混合气的爆炸可以用热着火机理解释 燃烧和爆炸都是可燃物与氧化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当系统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反应的速度将迅速加快 于是便引起了燃烧和爆炸 四 物质爆炸浓度极限1 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 蒸汽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 当可燃性气体 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 或氧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 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 简称爆炸极限 2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1 温度的影响 2 压力的影响 3 惰性介质的影响 4 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5 点火源的影响 五 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机理和特点 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 粒度足够细 飞扬悬浮于空气中 并达到一定浓度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 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 就能发生粉尘爆炸 2 粉尘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过程 1 粉尘爆炸的条件1 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2 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 3 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2 爆炸过程 与可燃气体 蒸气 与空气的混合物一样 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也遇点火源也可能发生爆炸 其也具有爆炸极限 包括上限及下限 但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主要是下限 粉尘爆炸同样是一种链式连锁反应 当外界热量足够时 火焰传播速度将越来越快 最后引起爆炸 若热量不足 火焰则会熄灭 六 燃烧 爆炸的转化爆炸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 并不一定着火 发光 放热 而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但与压力无特别关系 化学爆炸 其中绝大多数是氧化反应引起的爆炸 与燃烧现象本质上都属氧化反应 也同样有温度与压力的升高现象 但两者反应速度 放热速率不同 火焰传播速度也不同 前者比后者快得多 无论是固体或液体爆炸物 还是气体爆炸混合物 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燃烧 但当条件变化时 它们又可转化为爆炸 七 火灾及爆炸的分类 分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将火灾危险性分为5类 爆炸及火灾危险场所分为3类8级 爆炸性混合物分为3级6组 见表3 8 表3 9 表3 10 表3 11 第二节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 在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和民用建筑中 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 1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 温度 压力及混触条件 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 2 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 以防发生火灾 爆炸事故 3 采取一切阻隔手段 防止火灾 爆炸事故的扩展 这里重点介绍生产过程中控制点火源 可燃物 助燃物的措施 以及阻止火势蔓延和限制爆炸波扩散等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一 点火源的控制措施在化工企业中能够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主要有 明火 摩擦与撞击 高温物体 电气火花 光线照射 化学反应热等 一 消除和控制明火明火 是指敞开的火焰 火花 火星等 如吸烟明火 加热明火 检修用火 高架火炬及烟筒 机械排放火星等 1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 应有醒目的 禁止烟火 标志 生产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辆 其排气管应戴防火帽 2 生产用明火 加热炉等宜集中布置在厂区的边缘 应位于有易燃场所的下风侧 3 使用气焊 电焊 喷灯等进行安装和维修时 必需办理 动火作业证 操作人员必须有合格证 作业时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 1 在输送 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 管道上 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时 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 如该系统与其他设备连通时 应将相连的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 再进行清洗 然后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 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焊 2 动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 3 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 以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二 防止撞击火星和控制摩擦1 机械轴承缺油 润滑不均等 会摩擦生热 具有引起附着可燃物着火的危险 2 防止铁器与机件的碰击 其产生的火花而招致易燃物料着火或爆炸 3 金属机件摩擦碰撞 钢铁工具相互撞击或与混凝土地面撞击 均能产生火花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4 搬运盛装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金属容器时 严禁抛掷 拖拉 摔滚 有的可加防护橡胶套垫 5 金属导管或容器突然开裂时 冲击摩擦 引起火灾爆炸 三 防止和控制高温物体作用高温物体 一般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并能导致可燃物质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 预防措施如下 1 禁止可燃物料与高温设备 管道表面接触 2 工艺装置中的高温设备和管道要有隔热保护层 3 在散发可燃粉尘 纤维的厂房内 集中采暖的温度不应过高 4 加热温度超过物料自燃点的工艺过程 要严防物料外泄或空气侵入设备系统 四 防止电气火花电气火花是一种电能转变成热能的常见点火源 电器火花大体有 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在断开闭合 接触不良 短路 漏电时产生的火花 静电放电火花 雷电防电火花等 五 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直射的日光通过凸透镜 圆烧瓶或含有气泡的玻璃时 会被聚焦的光束形成高温而引起可燃物着火 因此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应采取一些措施 加以防范 保证安全 六 消除静电放电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有些甚至造成巨大的灾害 防止和消除静电危险十分重要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到几万伏以上 静电除可能引起多种爆炸性混和物发生爆炸外还可能造成电击 1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必须加以控制 例如易燃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宜超过4 5m s 可燃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宜超过6 8m s 2 保持良好接地 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管道法兰之间加装跨接导线 既可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电位差 又可以造成良好的电气通路 以防止静电放电火花 3 人体静电防护 在静电场中 人体是一个活动的静电导体 很容易由静电感应而导致火花放电 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其他人员过分接近正在操作有爆炸危险品的工作人员 以避免不必要的静电放电现象的发生 二 控制可燃物的措施控制可燃物 就是使可燃物达不到燃爆所需要的数量 浓度 或者使可燃物难燃烧或用不燃材料取而代之 从而消除发生燃爆的物质基础 一 利用爆炸极限 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 二 利用闪点 自燃点等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 三 利用燃点 自燃点等数据控制一般的固态可燃物 四 利用负压操作对易燃物料进行安全干燥 蒸馏 过滤或输送 三 控制助燃物的措施控制助燃物 就是使可燃性气体 液体 固体 粉体物料不与空气 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 或者将他们隔离开来 即使有点火源 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混而不致发生燃烧 爆炸 可通过以下方面途径达到这一目的 一 密闭设备系统 二 惰性气体保护 三 隔绝空气储存 四 阻止火势蔓延的措施阻止火势蔓延 就是阻止火焰或火星窜入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 管道或空间 或者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 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知向外传播 其目的在于减少火灾危害 把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 阻火装置通常是指防止火焰或火星作为火源窜入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或空间 或者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之间扩展的安全器械或安全设备 常用的阻火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1 安全液封2 阻火器3 回火防止器4 防火阀5 火星熄灭器 二 阻火设施阻火设施是指把燃烧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阻止或隔断火势蔓延的安全构件或构筑物 常用的阻火设施有下面几种 1 防火门2 防火墙3 防火带4 防火卷帘5 水封井6 防火堤7 防火分隔堤8 事故存油罐 槽 9 防火集流坑 五 限制爆炸波扩散的措施就是采取泄压隔爆措施防止爆炸冲击波对设备或建筑物的破坏和对人员的伤害 一 防爆泄压装置是指设置在工艺设备上或受压容器上 能够防止压力突然升高或爆炸冲击波对设备 容器的破坏的安全防护装置 1 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 包括防止物理性爆炸 如锅炉 蒸馏塔等的爆炸 和化学性爆炸 如乙炔发生器的乙炔受压分解爆炸等 当容器和设备内的压力升高超过安全规定的限度时 安全阀即自动开启 泄出部分介质 降低压力至安全范围内再自动关闭 从而实现设备和容器内压力的自动控制 防止设备和容器的破裂爆炸 2 爆破片 又称防爆膜 防爆片 爆破片是一种断裂型的安全泄压装置 当设备 容器及系统因某种原因压力超标时 爆破片即被破坏 使过高的压力泄放出来 以防止设备 容器及系统受到破坏 爆破片与安全阀的作用基本相同 但安全阀可根据压力自行开关 如一次因压力过高开启泄放后 待压力正常即自行关闭 而爆破片的使用则是一次性的 如果被破坏 需要重新安装 二 建筑物防爆泄压结构或设施是指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所采取的阻爆 隔爆措施 如耐爆框架结构 泄压轻质屋盖 泄压轻质外墙防爆门窗 防爆墙等 第三节电器安全技术 一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 一 触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l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 刺激机体组织 使肌体产生针刺感 压迫感 打击感 痉挛 疼痛 血压异常 昏迷 心律不齐 心室颤动等造成伤害的形式 2电伤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二 电器火灾和爆炸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电气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 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引燃源主要形式 1 短路 指不同的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包括导电部分对地之间的低阻性短接 发生短路时 线路中电流增大为正常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由于载流导体来不及散热 温度急剧上升 除对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产生危害外 还形成危险温度 短路的暂态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在流过设备的瞬间产生很大的电动力 造成电气设备损坏 2 过载 电气线路或设备长时间过载也会导致温度异常上升 形成引燃源 3 漏电 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漏电时 因其电流一般较小 不能促使线路上的熔断器的熔丝动作 4 接触不良 电气线路或电气装置中的电路连接部位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是产生危险温度的主要部位之一 电气接头连接不牢 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 都会增加接触电阻而导致接头过热 5 铁心过热 对于电动机 变压器 接触嚣等带有铁心的电气设备 如果铁心短路 片间绝缘破坏 或线圈电压过高 由于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增加 使铁损增大 将造成铁心过热并产生危险温度 6 电压异常 相对于额定值 电压过高和过低均属电压异常 电压过高时 除使铁心发热增加外 对于恒阻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辅助材料批发考核试卷
- 硕士视角的职业之路
- 郎溪县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建筑与安装工程计量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仁学院《消化与营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分析与环境修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蓉城名校2025届高三5月定时练习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试题3月月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井陉矿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房地产广告效果的评测与分析
- 202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答案
- T-CASEI 015-2023叉车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GB/T 12385-2025管法兰用垫片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首次透析患者健康教育
-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课件
- 2024年7月27日内蒙古阿拉善盟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 穴位埋线疗法疗法
- 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