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015年版)》要点整理.doc_第1页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015年版)》要点整理.doc_第2页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015年版)》要点整理.doc_第3页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015年版)》要点整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015年版)要点整理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讨论和修改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015年版)(以下简称共识)于10月25日在京发布。此版共识全文18 155字,包含25条推荐意见,参考60篇文献。依据证据级别由高到低依次分级为A、B、C和D,依据推荐程度由强到弱分级为1级和2级。现将共识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一、胆汁淤积与胆汁淤积性肝病定义胆汁淤积: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ALP和GGT水平升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胆汁淤积性肝病:各种原因使肝脏病变导致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二、胆汁淤积性肝病分类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和肝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指肝细胞功能障碍或毛细胆管、闰管(Hering管)、细胆管(100 m)、区域胆管(300-400 m)、节段胆管(400-800 m)、左右肝管、胆总管至肝胰壶腹的病变或阻塞所致胆汁淤积。大多数胆汁淤积性疾病是肝内胆汁淤积,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可累及小和大肝内胆管和/或肝外胆管,因此部分患者可同时有肝内和肝外部分病变。如胆汁淤积持续超过6个月,则称为慢性胆汁淤积。本共识主要介绍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三、黄疸与胆汁淤积的区别和联系胆汁淤积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胆红素血症、瘙痒、皮肤黄色瘤及色素沉积、脂肪泻等;黄疸,即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血清总胆红素34 mol/L称为显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17.134 mol/L之间为隐性黄疸。四、诊断标准1.肝脏生化检查发现ALP超过正常上限1.5倍,且GGT超过正常上限3倍可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B1);2.在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FIC )1和2型及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等,GGT可不高(B2)。五、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最有效治疗是病因治疗,如手术或经内镜取结石,手术切除肿瘤,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PSC可用UDCA,对药物性和酒精性肝病及时停用有关药和戒酒最为重要,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用皮质激素取得缓解。主要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和S-腺苷蛋氨酸。六、常见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1.PBC、PSC、AIH和药物性胆汁淤积见相关诊治共识或指南,在此共识里不再赘述;2.本共识重点介绍了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和处理;3.简要介绍了病毒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合并胆汁淤积诊断和处理。七、肝外表现及处理共识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肝外表现处理进行了较全面介绍,包括瘙痒、疲劳、骨质疏松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处理。八、待解决的问题1.尽管近年来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不少进展,但该领域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2.有关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尤其是其分子机制还有很多未阐明;3.胆汁酸转运蛋白遗传和变异对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4.胆汁淤积中胆汁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