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生成长的沃土.doc_第1页
阅读——学生成长的沃土.doc_第2页
阅读——学生成长的沃土.doc_第3页
阅读——学生成长的沃土.doc_第4页
阅读——学生成长的沃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学生成长的沃土 许琳珠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切忌太过功利,一蹴而就。就像是瓜农春天播种,浇水,松土,施肥,除虫,精心培育,到秋天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对于培养一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预习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加强新旧知识衔接; 2.学会做每日计划,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3.要让孩子学会认真听课,做到眼、口、心、耳、手五到; 4.每天回家按时准时,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会自己检查; 5.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集中,孩子才能专心学习。 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语文作业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阅读作业,因为一个人的阅读量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结合学校推荐的书籍我有机地组织学生阅读。通常我是这样做的,开学第一个月安排学生读完亲近母语,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篇写一写读后感,以此检查学生的阅读完成情况。随后,我安排学生读推荐的必读书目,并让学生做做摘抄,写写小感悟。拓展阅读是语文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我推荐人人阅读,在预习课文时读,同时选择一篇写出其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在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在书上做批注,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个习惯,我在课上也经常让学生做,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阅读做批注的方法。平常周未或放假,我主动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借书看,多看书一来可以开阔眼界,增加词汇量;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少看电视和电脑,保护她的视力。当然,我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共同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校合力,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进。 当然对学生的激励必不可少,经常表扬做得优秀的学生,一方面在班中树立榜样,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更感兴趣。 习惯是一种力,是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实存在,确实在起着作用。好习惯使孩子不由自主地去学习。让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 浅谈培养学生“听好课”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养成能使人终身受益。这学期我新接手了两个班级,发现上课时,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课时,做一些小动作,偷玩一些小东西;有的同学趁老师目光看向别处时,就趁机讲话;有的同学不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还有的同学看似坐得很端正,实际心不在焉等等。我想,培养学生“听好课”的习惯,势在必行。于是我采用了批评指证的方法,但效果不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终于摸到了一点门道,愿与大家共分享。其一:鼓励。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随时带好“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断给予鼓励。如:肯定的眼神、期盼的话语、友好的手势,这些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曾令我苦恼万分的身影,小Y。教学伊始,我并不知道,他有复杂的家庭背景:他的爸爸是一们精神病患者,父母已离婚。他的成绩基本已无希望:每次英语考试都是凭借选择题的猜测,凭运气获得一些分数。很快,一件事,让他从此成为我的“一号”关注对象。那就是,有一天,我亲眼目睹他正在“跳楼”,情急之下,我抱住了他,把他救了回来。从此,我每天总会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地与他谈一会儿话,交一会儿心。一段时间后,他向我敞开心扉,告诉我家里发生的事情。对他,我总是会及时进行鼓励,相机给他提出一些要求。如今的他,课堂上再也不会大念“圣经”或是“迷迷糊糊”睡觉,而是,时不时,也会拿着笔做着课堂笔记。记得第一个月,他只会默写“VCD”这一个单词,但是,学了第五单元后,他一次就默出了15个单词,还战胜了好几位同学呢!最让我欣慰的是:由于,让他重新投入学习中后,他不再捣乱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所以,现在班级整体进步了!其二:引导。要想让学生既认真听老师讲课,又能及时做笔记独立思考,还能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就要多采用一些策略了。比如:1.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多媒体是一个好帮手,另外,不局限于课堂内容,适当拓展一些课外知识也不错。2.以质疑促思,让学生不迷信老师,给老师挑毛病,让学生主动听课,在不断质疑问难中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3.学会倾听他人发言。我会提示学生注意听清他人发言,及时补充与纠正。并且及时表扬那些倾听仔细的学生。总之,培养“听好课”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坚持不懈地努力。随机应变之上好课前言:随机应变也作“临机应变”,是随着情况的改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灵活应付的意思。应变是闪烁着才能、机智、胆略之光的高超艺术,是一种极富个性的艺术表演。应变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依。 一次语文课,随着悦耳的音乐,我信步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环视教室,窗外是一片阳光灿烂,而我此时的心头却顿时飘上了几许阴霾。原来,教室里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吸引我的注意力:几双不安分的眼睛。我找不到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明眸。微微皱了一下眉之后,原本嘴边的“上课”,中途换成了微笑:“同学们,你们喜欢钟老师的眼睛吗?”“喜欢!”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那几双漂浮不定的眼睛开始闪了几点光。“那你们为什么喜欢呢?”“因为钟老师的眼睛很大。”“钟老师的眼睛很亮。”同学们七嘴八舌开了。“是吗?我真高兴。其实钟老师也喜欢你们每一双亮亮的,充满灵气的眼睛,可是有几双调皮的大眼睛喜欢和老师捉迷藏。”“谁啊?谁啊?”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那几双不定的眼睛有点慌乱地注视着我。“谁并不重要,我知道,其实这些淘气的眼睛也想集中注意力,只是觉得管不住自己。我有一个好办法,真的很管用,这也是我的老师告诉我的秘诀。大家想听吗?”伴随着“想!”的一声,讲台下是一双双迫不及待的眼睛。“很简单,用你亮亮的眼睛看着我。试试看,他会让你的注意力乖乖听话的。这样,钟老师就能看到你们一双双神气的大眼睛了。”于是,迎着那一双双清澈的明眸,我自信地微笑:“好,上课!” 教育的情景是错综复杂的,教育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突发事件发生后,教师如果能利用教学机智,敏锐地察觉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面对新的意外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决策,及时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措施,随机应变地与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试想一想,当学生或许还沉浸在当时下课时的快乐氛围中时,如果老师只是声色俱厉地拍手击桌,狠狠地训斥学生,那将是什么结果呢?不言而喻,即使课堂勉强得到安静,但学生的兴趣会转化为逆反心理,与老师的教学活动产生消极的对立情绪,那么这一节课也是不成功的一节课。 随机的“机”是多种多样的:有天时,有地利,有人物,有事件,有情况,有势态,应变的“变”也是千姿百态的:可以迎难而上,可以另找新路,可以寻求支援,可以等待时机,可以顺水推舟,可以置之不理。但都需要快速灵活的反应,都需要急中生智和随机应变。 教室整洁 课桌变样 徐 蓉 本学期我校把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点落实在学生“十好”习惯的养成上,对低中高年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新学期开始了,学生们的状态不错,都能以较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去。瞧!早读课上书声琅琅,小干部一本正经地领读;早读前和午饭后,值日生主动打扫教室内外的卫生;放学了,值日生们再检查教室的卫生。每周二,学生会按照分工进行大扫除。可以说“扫好地”这些事已不用老师操心。 然而,每天到了下午,地上时常出现纸屑;放学时,学生花在整理书包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天两打扫也很难保持教室的整洁。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由于升入了高年级,学习任务明显比中年级时重,书本的增加使一些不会整理的孩子的课桌和书包总是乱糟糟的。书本横七竖八,文具用品散落在各个角落,课桌里还得放餐具和水瓶,这些东西岂不是要在课桌里“打架”?再加上有些学生把用过的餐巾纸放在课桌里没有及时扔掉,从课桌里拿东西就很容易把餐巾纸碰落在地。 星期一的晨会课上,我向学生提出了一周要求: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我首先示范了一遍:课桌内的右边放语文、数学等常用书,文具盒放在书的上面,左边靠里面放餐具,外面放水瓶。副课书一上完课就立即归入书包。如果感冒用餐巾纸的同学可以在课桌里备一个塑料袋,用过的纸放入袋中,放学前扔掉。这样既做到课桌里整洁,又保持了教室里的环境卫生。学生模仿得很快,一会儿就把课桌整理好了。我检查了一遍,不错。“重在保持啊!”我告诉学生,以后老师随时抽查。 几天后,趁学生们出去上体育课,我抽查了大家的课桌。有十多位同学整理得很好,占全班30%。我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还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一番。我想:其他孩子也会向他们学习的。果然,两天后再次检查,课桌内整齐的学生占全班的50%。 可是一个多星期后,我放松了检查,不少学生的课桌又恢复了原样。我正想发火训斥一番,转念一想,这样能起到好的效果吗?还是冷静下来想想办法吧。于是,我让学生共同参与,出谋划策,最后决定:人人当小监督员,一组六位同学,每天一位轮流值勤,每天三检查(上午第二节课后,中午吃过饭和下午第二节课后)每天评出本组的“课桌整洁星”。 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都能及时整理课桌了,小监督员们也认真负责,教室里也变得整洁了,值日生扫地轻松多了。 当然,也有学生必须在老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任务,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是孩子嘛。保持教室的整洁光靠“扫好地”还是不行的,学生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老师也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动脑,多想办法,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的细节也决定成败 读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虽然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主要是讲企业经营的,但道理是相通的。教育孩子,也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小细节抓起。要挖掘孩子的爱心细节。之前,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小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给奶奶洗脚,说这样有益于健康,于是,他就偷偷地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这让疲惫不堪的妈妈感慨万分。这则公益广告触动了不少人的心。母亲节那天,许多学校都开展了“给妈妈洗次脚”的活动。然而,许多大人感觉不好意思让孩子洗脚,平时都是她们给孩子洗,忽然让孩子给她们洗脚,觉得很别扭。 其实,这是一次教育孩子非常好的机会。鸟有反哺之情,孩子与家人的亲情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增强,比如帮父母洗脚、做家务、过生日,这些温馨的生活细节以及亲情暖流都会感化孩子,提升爱心。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学生高中毕业时,学校通常会邀请家长一同为学生举行毕业典礼。典礼上,学生拿到毕业证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母深深鞠一躬,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父母。这位校长说,只有懂得疼父母的孩子,将来才知道关爱他人。 教育孩子,要寻找孩子的道德细节。培养孩子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比如,学校里教给孩子们要爱护公共财产,遵守交通规则等,可就有不少大人带着孩子逛公园时随地乱扔纸屑,随口吐痰;过马路时,坚决地闯红灯;在公共汽车上,不给老幼病残让座,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就不可能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了。 教育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责任细节。让孩子有责任心,家长们首先应该具备。比如别人委托的事情,父母亲一定想尽办法去完成,为孩子树立榜样,不然孩子就会想,为什么你们大人都不言出必行,而要求我非得做到呢。孩子如果责任感缺失,就会缺乏抑制力,经常会被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所诱惑,比如撒谎、作假、偷盗等。许多家长埋怨是网吧害了孩子,其实这是孩子缺乏责任感的一种表现,他们想逃避繁重的学业,想逃避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就选择了刺激性很强的网络游戏,整天沉迷其中。 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学校里教的是“仁义礼智信”,社会上却是“坑蒙拐骗偷”。这种“成人有病,要孩子吃药”的做法是不能够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关专家建议,教育孩子一定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父母亲做起,从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年人做起,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给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这才是实践教育的真正意义。 考虑孩子方方面面的细节,就能起到教育的成功;反之,教育必然失败。 小议沟通的第一障碍 沟通过程中也会有障碍,沟通会有什么样的障碍呢?第一个障碍就是不沟通,不沟通是沟通上最大的障碍。 因为如果心态上不想沟通,怎么学习沟通的艺术、沟通的技巧?所以,你现在如果还觉得哪一个人很难沟通,先改变一下想法:“我试着去跟他沟通。”其实不一定要马上跟他说话,也许他曾经得罪了你,也许你们之间有一些误会,可以用一张卡片,这也是沟通的方法。也许见了面的时候,先点个头微笑一下,或许都没有讲一句话,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慢慢地再把紧张的气氛缓和。最怕的,就是连点头也不要、理也不理对方,看到人还马上转头,这样的不沟通,就甭提后面要学习的沟通艺术。 父母跟孩子的互动也是一样,通常孩子喜欢跟妈妈沟通,比较不喜欢跟爸爸沟通,因为爸爸每次说话比较严肃,妈妈总是比较和善地问:“你有什么事吗?”“这个如何呢?”让孩子愿意把他的心意表达出来。 所以,不沟通是沟通学习最大的障碍,我们要学习跟自己沟通,也要学习跟别人沟通,如果目前还有什么人是你不跟他沟通的,请试着用渐进式的方式跟对方沟通看看,也许一笑泯恩仇,不打不相识,最后还可能转变成莫逆之交。 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自由时间的问题,不仅是涉及教学,而且是涉及智育、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其所以必不可少,乃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学习,不让他经常感到有学业落后的威胁。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 六月是毕业班冲刺的最后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每天除了语文数学就是英语课,他们的在校时间被一系列的试卷讲义填满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再没有乐趣可言,尤其下午的课,天气又热,学生都是闷闷的。这天第六节课,已经上了3节课的我,拖着疲惫的脚步,抱着一叠试卷走进教室,打算讲评并订正,看到学生们要么奋笔做着手头的作业,要么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一副困倦的样子,不由得心疼他们。但为了迎接毕业考试,为了每个孩子都能给小学生涯画个圆满的句号,我不得不放弃让他们自由活动一节课的念头,按原计划进行教学。 考试讲评订正,对于已经掌握的学生来说是熟能生巧,而还没掌握的同学则是通过反复的订正错误,努力变短期记忆为长期记忆。在这份试卷中,有一篇阅读理解错的同学比较多,归根到底是阅读不够仔细,没有联系上下文好好分析理解,于是我让学生齐读一遍,一来借助朗读赶走孩子们的瞌睡虫,使其尽快进入英语课的角色中,二来通过朗读了解文章,能对错误的题目做出正确的分析。可才读了两句便实在听不下去了,声音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的,一股子火气噌得冒了出来,“Stop!”刚想训斥他们,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知道老和尚是怎么念经的吗?”学生先是一愣,接着纷纷低下了头,知道自己读的不好,老师很生气,等着我批评他们。我看了他们一眼,说“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念经的语气来读这篇短文”,不明所以,学生们只能读起来,可有了这样明确的要求他们反而读得正常起来。而我故意打断他们,强调要用念经的口气,读完后问他们,“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不好”,“哪里不好”,一学生回答说“太拖拉了,有气无力的。”“那像不像和尚念经呢?”“有点像”,我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既然不好,那我们换种方式,假如你考了100分,爸爸妈妈送了你一台电脑,你会怎么样?”“开心”、“兴奋”、“激动”,“现在我们就来用这种兴奋的语气读一读这篇短文,先酝酿一下自己的情绪,找一找调。Are you ready? Go!”同学们万分激动地读了起来,就像海浪一阵高过一阵,不少同学甚至还带上了丰富的表情,读得眉飞色舞,而原本枯燥的短文被大家读的有声有色。读完后,大家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Are you excited??”“Of course”“Do you want another try?”“Yes!”大家齐声回答。第一次发现同学们这样渴望着读书,先前的沉闷气氛被一扫而光,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古话说:乐极生悲。有了电脑啊每天就想着上网聊天玩游戏了,成绩自然就掉下来了,毕业考试考砸了,爸爸妈妈会怎么样?”“很生气”“把我骂一顿”“打一顿”“暑假待在家里学习,不能出去玩。”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我继续问“你们还会觉得开心吗?”“不会。会伤心,难过。”“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看着大家的表情调整了过来,“Ready? Go!”教室里顿时哀声一片,尤其是几个调皮的男生,还状似擦起了眼泪,表演地惟妙惟肖。此刻同学们都沉浸在读书的过程中,享受着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通过这三遍的朗读,大家充分地理解了文章意思,这时再来看那些错题,同学们快速的找到了正确答案,效果出奇地好。同时我也提醒大家,冲刺阶段如果仍然一心电脑上,那毕业典礼节目演出的时候,就不需要再酝酿情绪,可以直接生情,进行朗诵了。听罢,一个个捂着嘴巴偷偷乐了起来。趁热打铁,我布置了回家作业,回去后分别用高兴的、伤心的或者愤怒的语气朗读试卷上其他几篇文章,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下课的时候我在教室里多停留了一会,发现不少同学还在用各种各样的表情语气朗读故事,读的津津有味的,我不自觉地笑了开来。 反思这节课,可谓是意外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尤其是下午的课,学生们从一早进入学校开始,已经连续五六个小时坐在教室里读书、听讲、做作业,与其继续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如通过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出于爱好,出于求知愿望地去进行学习活动,既缓解了他们的疲劳感,又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这种带有情景的阅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特别针对高年级的同学,对于他们而言,阅读似乎变成了一项任务,朗读是为了应付老师,没有发自真心地想要读书。这节课改变了他们对读书的理解,书原来可以这样读,一个优秀的表演家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吧。从那以后,我经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