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立德树人热点练题组(十三)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docx_第1页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立德树人热点练题组(十三)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docx_第2页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立德树人热点练题组(十三)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docx_第3页
备考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立德树人热点练题组(十三)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组(十三)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1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答案B解析根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美国、德国等兴起,英国的经济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故B正确;出现材料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的兴起,A不符合史实,排除;C不是最重要原因,排除;D表述正确,但不能反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的具体原因,排除D。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答案C解析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受到来自美国、德国的挑战,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上升,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额的增长,表明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故D项错误。3下表可见19141936年中国机器缫丝工业的发展()年份上海无锡广东全国丝厂出口量(关担)开工厂数丝车(部)开工厂数丝车(部)开工厂数丝车(部)19145714 96482 11856 76619226517 260196 22018090 06489 248192910423 5824612 86214672 455132 99119364911 1164113 0905730 24329 600A.区域发展比较均衡 B对外出口占有优势C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D一战之后迅速萧条答案C解析材料仅反映了上海、无锡、广东的丝厂状况,所以不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地区发展平衡,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全国丝厂出口量在1936年下降,故不占优势,故B项错误;全国丝厂有出口量,故和世界市场有关,故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1922年丝厂数和丝车数均有增长,故D项错误。4关于苏联的工业化,布哈林等人主张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避免对农业的过度伤害,政治上也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当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斯大林一派抓住了反对派工业发展速度上的缺陷,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这表明苏联()A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B党派之间政治斗争激烈C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其国情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A解析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根据材料“但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当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斯大林一派抓住了反对派工业发展速度上的缺陷,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表明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故A项正确;布哈林和斯大林都属于布尔什维克党,他们在工业化问题上的分歧是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苏联的工业化,没有涉及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苏联在工业化的实践中确实出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5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答案B解析建国初期中国一五计划只是奠定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同时“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化,故B项正确;材料“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没有优先出口工业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集体化运动与工业化的关系,故D项错误。61979年,中国政府进行了最初的改革尝试:允许企业之间在分别拥有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市场的垄断权之前,在全国其他地区展开竞争;一改以往政府计划只重视生产总值指标的做法,而更加重视利润指标。这些尝试()A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B增加了市场调节的作用C削弱了政府的经济权力D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79年”,结合所学,当时依旧实施计划经济,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加重视利润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的作用,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这种“改革尝试”,并未改变政府计划经济的这种方式,只是在这种计划中增加了一定的市场因素,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7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答案(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技术革新建立在生产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