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现象重庆市涪陵七中 汪池熙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要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因为人的听觉频率是20Hz20000 Hz,声音的频率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人都听不到)例如:蝴蝶飞过来,蝴蝶的翅膀在振动,但是人听不到声音。2、声音传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不能在直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传播的速度不同:(1)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既:V固V液V气3、声音的三特性: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甲乙图(1)音色: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如图(1)所示: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 乙的频率大,所以乙的音调高。4、噪声:从环保角度来看:令人心烦意乱,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对要听的话起干扰的声音。 从物理角度来看: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噪声的来源:汽车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人的说话声、电视机过大的声等。(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声音的单位:分贝等级:(看书)(3)控制噪声:A:从声源处减弱。如:给发声的物体盖上盖子;汽车上装消声器;市区内不准按喇叭。甲乙丙图(2)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街道两旁种树;在高速成公路砌隔离墙。C、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5、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传播信息,声音可传播能量。6、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相差0.1s或0.1s以上。(或者说人离障碍物至少要17m以上。)注意:如图(2)所示,瓶子中装有水:若用棍子敲,就是玻璃发声;若用口对着瓶口吹,就是瓶中的空气柱发声。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必须是自己发光)2、光的传播: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象都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3.0108m/s,3.0105Km/s。光在空气中略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不同的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成度不同。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 / 4,在玻璃中是真空中的2 / 3。注意:要看到物体或像必须要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若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什么都看不到,眼前就是黑的。二、光的反射1、光反射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击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单记忆:三线共面、两线两则、两角相等)2、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反射后平行射出。(2)漫反射:平行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反射后向各个方向射出。3、光具有可逆性。(光不管是在反射、折射、还是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都具有可逆性)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图(3)SS图(3) 平面镜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相等,像和物左右相反。注意: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镜中的象。(利用这个规律可以方便画图)例:根据图(3)中的光线画出发光点的位置。2、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的方向。(制潜望镜)注意:法线总是和镜面垂直的。作图时,一定要抓信这一点。3、凸面镜:(1)平行射到凸面镜上的光,反射后平行射出。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它可以扩大视野。 (3)作用:观后镜。4、凹面镜:(1)平行射到凹面镜上的光,反射后会聚一点。 (2)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用它可以优质汽车上的投灯、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别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的传播方向就不会发生偏折。 所以不能说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会发生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则。光从空气进入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透明介质进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简单记忆: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不等。空气中的角大、透明介质中的角小)3、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在空所中看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在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比实际的高;一半放在水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海市蜃楼;早上太阳还升起就看到了太阳的像。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白光是复合光、七种色光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原色光: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只要这三种色光,通过电子枪就可以调节出五颜六色的光来。)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4、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若透过红光,它是红色;若将七种色光全部透过,它就是无色透明的(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若反射的是红光,它就是红色。若将七种色光全部反射,它就是白色;若将七种色光全部吸收,它就是黑色。六、看不见的光1、紫外线:紫光以外的光线。 紫外线的作用:灭细菌、检验钞票2、红外线:红光以外的光线。红外线的作用: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摇控、红外线电烤箱。七、光的散射与雾灯1、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波长不,依照它们的顺序,它们的波长一个比一个短。波长短的容易散射。2、红光、黄光不容易散射,它的穿透本领强。所以交通灯、雾灯都用红灯和黄灯。天空是蓝色的,是因为蓝光很容易散射。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FF图(4)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注意:不要管它的形状,只要抓住它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即可。(1)特点:对光有会聚作用。(2)记住右图中三条特殊的光线的画法。(3)焦点:凸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 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巨离叫焦巨。(4)凸透镜的作用:放大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的镜头、显微镜的镜头、老花镜镜片。FF图(5)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注意:不要管它的形状,只要抓住它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即可。(1)特点:对光有发散作用。(2)记住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3)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4)凹透镜的作用:近视眼镜片3、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注意: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必须记熟:知道入射光线会画折射光线,知道折射光线会画入射光线。图(6)例:图(6)中,哪是凸透镜,哪是是凹透镜?(注意抓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例:画出下列图(7)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图(7)例:在图(8)中填上合适的透镜。见图(9)(判别是什么透镜时,必须比较光线:先将入射光线用虚线延长,若折射后图(9)图(8)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就是凸透镜;若向主光轴外偏折就是凹透镜。)FF2F2FABCDABCD二、生活中的透镜1、实像和虚像(1)实像:能生在屏幕上的像。 (2)虚像:不能生在屏幕上的像。2、放大镜、投影仪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根据图(10)中的成像规律可知:(1)、物体在2F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和两倍的焦距之间;(2)、物体在两倍的焦点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像也在两倍的焦点上;(3)、物体在一倍和两倍的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两倍的焦距以外;(4)、物体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在同一侧。归纳:A、物体靠近透镜,像就远离透镜。B、像大,像距大。C、物体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就在两倍焦距之外, 物体在两倍的焦距以外,像就在一倍和两倍的焦距之间。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1)仪器:(略)(2)步骤:估计好透镜的焦距;从左向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好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成在光屏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两倍的焦距以外,前后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好物距和像距。再移动蜡烛,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成一清晰的像。(重复以上实验,将记录的数据进生分析,得出结论)四、眼睛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正常眼睛:像生在视网膜上。3、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像生在视网膜的前面。 矫正:戴凹透镜片的眼镜。4、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射能力太弱,像生在视网膜的后面。 矫正:戴凸透镜片的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见书)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1)1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是1。(2)人体的正常体温:36.8(3)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温度计的使用:(1)首先看清它的量程,再认清客观存在的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水平。4、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1)结构:有缩口(作用:能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2)量程:3542(3)分度值:0.1例:一支温度计给一位39的病人探过热后末甩,如果用这支末甩的温度计去给一个37的人探热,温度计的示数为 ,若给一个39的病人探热,温度计的示数为 。(注意:末甩,水银不会自动地往下降,因此,给小于39的人探热,温度仍是39,给高于39的人探热,温度就是实际温度。)二、熔化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注意:同一种晶体,它的熔点等于它的凝固点。)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从宏观上) 晶体的分子排列有规则,非晶体的分子排列是杂乱无章。(从微观上)注意: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两者缺一不可)3、不同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同的。4、熔化和凝固图象:(A:晶体凝固图 B、非晶体凝固图 C、晶体熔化图 D、晶体凝固图)温度()时间(min)A温度()时间(min)B温度()时间(min)C温度()时间(min)D图(11)(注意:要能分清它们的图分别是什么图:(1)熔化图象的曲线它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增大而升高;(2)凝固图象的曲线它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增大而降低;温度()时间(min)604020020246810图(12)ABCDE(3)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它的曲线有一条平行横坐标的直线,这线表明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不变。例题一:如图(12),这是一固体的熔化图。(1)此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因为它有熔点。)(2)此固体的初温是多少?(它的初温是20)(3)它熔化用了多少时间?(用了1分钟)(4)在AB段它是以什么状态存在、(固态存在) 它(5)是吸热还时放热?(吸热)A B段是以什么状态?(固态和液态)(5)C点是什么状态?(液态)例二:一晶体的熔点是48,在48时,此晶体的状态是: 。注意:此晶体的状态: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因为:(1)晶体在48以下,给晶体加热,当温度升到48时不再加热了,这晶体就能熔化,所以仍是固体;当它继续加热时,晶体熔化,此过程中,有液体也有因体;当刚好全部熔化而不再加热时,晶体就全是液体,温度也是48。例三、正在熔化的冰放进0的房间,冰和水的质量怎样?注意:冰、水的质量不变。在为虽然达到了熔点,但是无法吸热(正在熔化的冰是0,而房间的温度也是0,所以无法吸热。)因此不能熔化。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2)蒸发没有条件,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漫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速: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速越快,蒸发越快。(3)蒸发有致冷作用。4、沸腾:(1)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A、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B、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3)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5、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放要放热) (1)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注意:A、“白气”、“白雾”都是小水珠,它们都是由液化形成的。图(13) B、被100的水蒸汽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伤得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汽液化成100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量。 C、如图(13)所示,试管装有水,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 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为什么?注意:解题时要抓住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是100,试管中的水达到100后与烧杯中的水温一样,所以它们不发生热传递,因此无法沸腾。注意:看书上的“想想做做”、“科学世界”、“STS”以及“探究实验”。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注意:(1)升华和凝华都是在晶体的熔点之下发生的。 (2)霜、北方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都是凝华形成的。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注意:“轻”是指密度小,“小”是指体积小。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图(14)甲乙丙(1)正电荷:用丝绸摩棒擦过的玻璃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棒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例:如图(14)所示,三个轻质的小球,己知甲带正电,则乙的带电情况: ,丙的带电情况: 。 注意:此题要抓住“轻质”两字。因为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乙带负电或不带电。丙一定带正电。5、验电器:(1)作用:检验电荷是否带电的仪器。(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注意;它没有用到异种电荷互相吸引)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1)电荷的单位:库仑 符号:C注意:A、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B、用一根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7、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1)、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2)、一个电子带的电称为元电荷:e=1.610-19C (任何带电体都是e的整数倍数)8、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下列物质都是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下列物质都是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9、自由电子:部分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自由电子。二、电流和电路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意:电荷是指正、负电荷、电子或正、负离子。)2、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注意:按这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3、电路的构成(1)电池、发电机都是电源,灯泡、电动机等都是用电器。(注意:能提供电能的是电源,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如充电池:在充电时是用电器,在放电时是电源。)(2)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就组成了电路。(3)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要通路。(两者缺一不可)图(15) L1 L2 乙 L1 L2 甲4、电路图:由专有的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5、通路、断路、短路、知接(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3)短路:一根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端连接起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