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从安兰德的思维看待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摘要:世俗的自私本质上都是在背叛自己,背叛精神、灵魂。为了满足他人的目光,用昂贵的材料来粉饰;为了满足他人的利益,去做些“高贵”的工作;为了满足他人的品味,用恶俗的语言来讨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财富并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了社会对你挑剔的眼光。有些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宣称财富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有多少个敢于说出自己财富是真正的被自己创造的?真正的自我主义者,是无所谓财富的,而是享受产物,以及创造过程。那种充实的快乐,是没有金钱、权力能给与的。关键词: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安兰德这是一个道德崩溃的年代,你们将会为恶行而承担惩罚。你们的道德标准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也是其寿终正寝前的黑暗时代。如果你们还想继续生活,并不需要回到旧道德,而是要挖掘出人类道德的新意。很多情况下,人们并非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只是因为人们总是刻意回避问题的存在,或者说人们一直找不到生活的答案恰恰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答案。人们费尽心思寻找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要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一切都没有答案。圣经中曾这样描述:“上帝,原谅我吧,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你也不要告诉我。”2一、 什么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安兰德说,人是理性的,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人还有很多非本质的特征。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是虚伪。人是最虚伪的动物。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人虚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集体主义掩盖自私等种种不正当的欲望和诡计。世界上的政治、道德、信仰等大都宣扬利他主义,很多个人、团体、组织都宣称是利他的,是为了他人、社会、全人类利益奋斗的。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必须接受为他人、为社会、为某党和政府牺牲的思想洗脑,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崇高”的、牺牲个人的道德标准。但是实际生活中,事情却并非如此。思想教育和现实情况的巨大反差,使每个善于思考的人心里难以平衡甚至痛苦迷茫。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安兰德的回答是利己的。并且旗帜鲜明地主张和宣扬理性的利己主义。大家都是利己的,但是谁都不承认自己是利己的,更不敢宣扬利己主义,因为那样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侵犯他人利益满足自己私欲的人,是不道德的恶人。利他主义是大家的“皇帝新衣”。安兰德的哲学把它戳穿了。安兰德用了很大的篇幅,从政治、伦理、人类学等方面进行逻辑论证,证明其理性的利己主义是符合实际的真理。作为一种和传统道德观相反的理论,安兰德的理性的利己主义道德观直观、简约和明了,但是其逻辑力量和事实基础无疑是坚实的和锐利的。安兰德定义的利己主义:“人应为自己而活”,“不为他人牺牲自己,也不为自己牺牲他人”1 ,所以,利己主义是值得被崇尚的。人的生命就是目的。而所谓利他主义道德观,其基本主张认为,人类没有权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存在,为他人服务是个人存在的唯一依据,自我牺牲是个人最高的道德责任、德行和价值所在。利他主义和仁慈、善良意愿或尊重他们的权力全然不同。这些不是前提,只是结果,利他主义不会促成这些品质。利他主义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主张是自我牺牲,自我宰杀,自我克制,自我否定,自我破坏,自我邪恶,无私是善良的标杆。二、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产生的原因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否的标准。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最初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创造这个词的。一般来说,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需要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特别是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动物的利他行为,如社会性昆虫、狼群、鸟类等等,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其中最典型的,是流行于西方的社会生物学观点。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威尔逊在其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中,就对动物的利他现象和人的利他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得出一系列在西方影响颇大的结论,认为自然选择由于在增加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的过程中增加了个体和种族存活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支持了动物和人的利他行为。另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往往还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即认为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面,半是野兽,半是天使,“仁慈确实是存在的,不论它是多么的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凶残,蛇的歹毒,总还有些鸽子的善良。”这种观点同功利主义或合理利己主义看待人的利他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并试图用这种观点,来缓和人们的自私自利之心。正象利己主义在过去和现在都激烈抨击利他主义的“座伪性”一样,利他主义在过去和现在也在不断回击利已主义,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性的堕落”。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这种论争,直到现在为止,仍是一桩悬案。集体主义原则认为,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这种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的观点,都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对人的这种利已和利他属性作过深入分析,认为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不过是一种统一的利益的分裂形式,在剥削阶级虚幻的集体中,由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严重对立,从而造成这样的情况:作为普遍利益代表的国家,要求个人利益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并向人们灌输这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称之为“美德”;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则强调人的“自私的本性”,要求实行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最高的 “美德”。最后在整个社会中显现出人们对待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道德原则的相互对立的态度:“其中有些人出于对利己主义的义愤而从利他主义的道德教育中寻找出路;而另一些人强调利己的个人主义的创造性的进取精神;还有一些人则希望从两者各取一小部分,强调个人主义的创业精神的必要性,不过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和在道德的范围内。”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区别于联系一方面,“利己”的动机是被“利他”的过程所制约,所谓主观为己,客观为人;另一方面,每个经济活动主体只有适当地抑制“利己”的目标,在各方认可的规则下进行竞争,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各方才能各自“利己”,所谓各方共赢。 今年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出版250周年。道德情操论在亚当斯密生前共出了六个版本。1790年斯密去世那年出的最后版本中的道德观是和国富论的市场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考察的,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是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同样,人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也要在社会道德环境中分析。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斯密肯定个人私欲的合理性,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蒙昧主义。斯密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一种社会各阶层的理性的契约行为,反对中世纪的专制主义。他将启蒙运动的思想具体化为经济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分析。这正是这两本伟大著作的共同的基本出发点。斯密强调“利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动力,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但是他又明确指出“利己”的目的只有在“利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了面包师的例子说明了经济活动的“利己”本质,但是只有面包卖出去了,面包师才能得利。面包能否卖出根本取决于面包能否为消费者接受,满足其需求。如果面包是劣质的,甚至是有毒的,那么面包肯定卖不出去,面包师也就无法获利,面包师追求自己利益的经济行为也就是无效劳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己”是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的。斯密强调经济活动的“利己”,就是要激发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竞争,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主张由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配置经济资源和获取最佳经济结果。这种经济的自由竞争有否界限?“利己”的经济行为有否道德约束?斯密从提出道德上的“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进一步强调市场公正规则的内在化。也就是说,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每个经济活动主体的道德情操是被市场经济的规则所强行约束的。因为,一方面,“利己”的动机是被“利他”的过程所制约,所谓主观为己,客观为人;另一方面,每个经济活动主体只有适当地抑制“利己”的目标,在各方认可的规则下进行竞争,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各方才能各自“利己”,所谓各方共赢。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标准和情操水平就是在市场规则制约下的“利己”经济行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觉遵守的程度。所以斯密认为,“对于社会存在,美德没有公正重要。”公正就是合理的市场规则和社会法制。重温斯密市场经济理论的“利他”原则,对如何健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构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道德规范仍有重要意义。在社会经济转型期间,由于法制的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一些企业“利己”的私欲无限膨胀,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有毒有害的食品、药品屡禁不止,权钱交易,坑蒙拐骗成为一种常态,使得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同样,也使得企业的诚信度,社会的道德水平急剧下滑。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使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把遵守法规成为一种内在的强制规范,仍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规矩与诚信是社会和谐的两个核心内涵。只有社会规则的有效运行,社会的诚信才有坚实的基础;同样,社会各成员的诚信度,特别是企业家和社会公权的诚信度的不断提高,社会规则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有效性。四、正确看待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从逻辑和公平的方面来看,利他主义是不合逻辑和不公平的。为什么一部份人要为另一部份人作出牺牲?为什么道德高尚的人就要吃亏?正是利他主义的道德标准,使真正愿意帮助别人,尊重别人利益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总是让这样的人吃亏,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结果只能是使这样的人遭到淘汰。而那些实际上总想侵犯他人利益,表面上却假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则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社会的道德水准则日趋低下。因为只有狡诈虚伪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存。在利他主义的高压气氛下,人们不能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权利,只能嘴不照心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口中说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着想,心中却对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担心,甚至是为占不到别人的便宜而恼怒。利他主义使人的关系成为不公平和不光明的,有些人为他人作出牺牲,另一些人则享用他人牺牲的祭品。吃亏的人满腔怨恨,占便宜的人贪得无厌。人人的心理都不平衡,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这种愤世嫉俗和内疚的丑恶混合体。利他主义道德使人们感到道德与实际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带来了人们内心深处灾难性的冲突,带来了能将人撕成两半的致命分裂。在任何时候,每个人都为人的道德低下而苦恼甚至愤怒,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都是把道德标准提得更高,对利他主义的宣传力度更大,对利己主义的批判更加严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相反。对此,安兰德借自己小说中人物之口对利他主义者说:“你们的道德规范带来了几个世纪的苦难和灾难,在此过程中,你们曾经哭喊,说你们的规范遭到破坏,而那些苦难就是破坏规范而招致的惩罚,还说人类太脆弱太自私,不能遵循这种规范的要求,为之抛洒每一滴热血。你们诅咒人类,你们诅咒生活,你们诅咒这个地球,但是却从不敢质疑你们的道德规范你们继续叫喊,说你们的道德规范是崇高的,只是人类的天性不够善良,无法将这种规范付诸实施。”“是的,这的确是道德沦丧的时代你们的道德规范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BIM技术 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电商平台的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餐饮连锁行业管理模式创新
- 诚信兴商宣传活动总结
- 2022年保险公司年会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安全教育校园贷班会
- 家具配件厂网络管理制度
- (2025)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有机农林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洞察及研究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 体育教学论-课件
- 医生岗位月度绩效考核表(KPI)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一等奖课件:黄金分割
- 跨系学生矛盾纠纷处理流程图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课件(公开课)
- 深基坑开挖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 国际商务谈判第二章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
- 风电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