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 禹传子,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产生2、 夏商的统治王权和神权的结合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 目的: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统治 2、 分封物:土地和人口3、 分封对象:(以血缘宗亲为主)王室、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5、形成的等级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6、评价: 一方面: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另一方面: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2、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3、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作用:保证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和政治的垄断。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的统一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二、皇帝制度的确立和特点 1、 独尊皇帝地位的至尊2、 独裁皇权的至高无上3、 世袭皇权的不可转移三、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结构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服务于皇权四、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特点:直接向中央负责,完全服从于中央;地方官僚都直接由皇帝任命。2、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第三课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总体特点:这一时期,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但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分割和限制。1、汉武帝的“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割据 地方藩镇权力很大,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分裂割据之势。3、北宋的“强干弱枝”表现:军事上:收兵权;行政上:文官主政地方,相互牵制;财政上:设转运使,绝大部分收归中央。结果:改变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的集权;但是造成了地方力量过弱。4、 元朝的行省制度原因:疆域空前扩大,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特点:行省的权力很大,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作用: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所沿袭 二、选官和用官制度1、汉代察举制:自下而上的荐举;以道德为主要标准(如举孝廉)2、六朝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主要的标准 3、隋开创的科举制:自上而下的取士;以才学为主要的标准 科举制的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四课 君主专制的演进和强化一、汉到元君主专制的加强1、 汉武帝的中朝制度2、 唐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权分散,彼此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 北宋相权的分割二府三司制 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被分割,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4、 元朝的中书省制宰相的权力又分到合,宰相权力很大,甚至危及皇权。二、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和内阁的建立1、明太祖废宰相制度,权分六部2、内阁的出现明太祖建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建立内阁评价: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职权的大小完全以皇帝的旨意而定。不可能制约皇权,只是强化皇权的表现。三、军机处的建立君主专制的顶峰1、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的三足之势2、 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设) 军机大臣品阶低下;跪受笔录和传达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使皇帝得以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 独特的自然环境:临海多山2、 小国寡民城邦的林立:更有利于参与政治和追求民主权力。3、 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 梭伦改革奠定了基础2、 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 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三、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四、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作用:保障了公民民主权利;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局限性:男性公民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弊端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早期习惯法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权,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伤害平民的利益2、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作用: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 使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保障罗马公民的权利2、万民法的产生 背景:罗马扩张中疆域扩大,民族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公民法无法应对。产生:3世纪,罗马帝国内自由民内部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称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民法大全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汇编而成。三、罗马法的评价1、维系罗马统治: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2、影响后世: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罗马法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3、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4、核心内容:倡导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5、实质:罗马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根源:英国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二、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君主立宪制的开始确立1、内容特点:用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权利2、作用:确立了法律至上的社会原则,否定了君权神授和专制;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有利于政治稳定;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民主。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国王的内阁:开始时是服务于国王的,向国王负责2、议会的内阁 内阁:首相是首脑;集体负责,共进共退;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 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是政府首脑;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首相掌握实权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美国的独立2、邦联制下的严峻形势 政治上:不利于统一和稳定(政治上一盘散沙,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 经济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外交上:不利于稳固独立3、结果: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二、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政体1、宪法的产生:各州代表平等协商,相互妥协的结果2、内容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独立平等,相互制约。有效地防止了独裁,保障了民主民主共和的原则:国家元首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3、评价积极性:强调了国家权力,有利于统一和稳定 分权制衡的原则有利于保障民主 ,防止独裁 总之,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政治的环境。局限性: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自由;民主的狭隘性奴隶制的存在,人权的不平等。 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第九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法国革命的爆发 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艰难斗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的保守势力日益削弱,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3、普法战争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和稳定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法国总统制共和制2、作用 使共和派逐步掌握国家大权,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日益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德国的统一 根源:分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国家和主要人物:普鲁士(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俾斯麦(有“铁血宰相”之称)方式: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2、统一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确立联邦制,以普鲁士为核心,把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移植到整个帝国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实,立宪是虚)通过法律来保障君主专制的权利评价: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推动了德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和提高;但这种民主制度十分保守和不彻底;使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最不稳定因素之一,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第十课 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的英国和中国中 国英国经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经济落后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建立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军事装备陈旧落后,军纪败坏坚船利炮思想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总体特征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日渐强大2、鸦片走私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走私鸦片的结果: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清朝统治。3、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二、第一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加紧对外扩张以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的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创列强勒索赔款的先例开放广厦福宁上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最能体现侵略者企图的条款)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关税主权被破坏,对中国经济掠夺提供条件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破坏,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A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进一步控制清统治核心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便利商品在内地倾销,威胁中国安全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文化侵略,掠取情报赔偿英法600万两白银加重中国人民负担B.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成为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劳动力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更加受损;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第课 太平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起义的背景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具体原因:鸦片走私,白银外流;洋货涌入,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巨额的战争赔款负担;自然灾害2、过程发动起义组织方式:拜上帝教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建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3、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年北伐失败原因:孤军深入,粮食武器供应困难;援军失败,军心不稳 北伐的作用: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征主要领导者: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二、田朝天亩制度的颁布1、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分配原则), 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分配方案)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案:“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分配方案)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2、评价积极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农民阶级革命性的一面。消极性:体现了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三、天国的悲剧1、天京变乱由盛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2、资政新编建国新方案突出特点: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评价:首次提出自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第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年)、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政策的结果、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日本进行野蛮的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表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侵略势力渗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二、八国联军侵华(年)、义和团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 ”,既具有爱国性,又有浓厚的 笼统排外、封建小农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检验科职业病健康教育计划
- 设备档案丢失管理办法
- 质押贷款相关管理办法
- 贵阳会展资金管理办法
- 车间产品堆放管理办法
- 健身房贷款协议合同范本
- 免租金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公路防风网采购合同范本
- 新能源项目工期计划及保证措施
- 合作建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设计
-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3
- 《生物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带状疱疹》课件
- 神经康复学教案
- 2025年中考作文试题预测及范文
-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 2025高二政治开学第一课《政好有你 再创佳绩》
- 碳谱定量分析方法
- 机械购销合同电子版
- 2024-2034年中国女式情趣内衣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