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茸中药知识总汇.doc_第1页
参茸中药知识总汇.doc_第2页
参茸中药知识总汇.doc_第3页
参茸中药知识总汇.doc_第4页
参茸中药知识总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蛇海蛇都是毒蛇,毒性大于陆生毒蛇。海蛇体色鲜艳夺目,体色越鲜艳毒性越高。我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见的有青环海蛇、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功效:性温,有毒,归肝经。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滋补强身。药用:(注意:用时去蛇头以减毒性)1、食用:将蛇干(去头)用水浸泡至软.用文火稍煮一下再洗净,加排骨,老母鸡,姜片等附料,慢火煲煮一至二小时,即可成营养丰富的龙凤汤。(由于海蛇干腥味很浓,作为食品较为少用)2、药用:与祛风湿中药一起煎服。3、泡酒石斛药源追索:来源:兰科植物石斛的茎。现行版中国药典与历版药典及其它药品标准一样,正式收载的仅五种最常用者,即:1、环草石斛 、2、马鞭石斛、3、黄草石斛、4、铁皮石斛、5、金钗石斛。但是,自古以来药用石斛品种很多,据调查及记载,现有石斛属的原植物种达 33种,仅不过各地根据习用和资源情况,在药典五种的基础上对地方标准上作些增减。1、如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增收细茎石斛(铜皮石斛)和重唇石斛(瓜兰石斛)两种。2、如霍山石斛为最早使用的石斛品种之一,历史上认为是石斛中的佳品,为产于安徽霍山的道地药材,但近年过度采集,资源少,未收入中国药典中。应注意地方标准仅限当地使用,同科同属的其它植物种应视为混淆品或伪品,不同属的及其它假冒混杂的品种应予以清理。此外,因种类与加工方法不同,不同地区又分为不同的商品类别。3、如广西除鲜石斛外,将加工后的干品主要分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耳环石斛4、如贵州环草、黄草、马鞭石斛不分,统归为黄草石斛类铁皮石斛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后,药典与大部分地方均习称耳环石斛,而浙江等地却称枫斗或铁皮枫斗(幼枝加工为佳)名噪一时,身价倍增。实际中。每一商品类别又来源于几种石斛属植物。同科属的常见的混淆品有细叶石斛、聚石斛(金黄泽) 、矮石斛(小美石斛)、鼓锤石斛、球花石斛和密花石斛等。常见伪品有同科石仙桃属的石仙桃、云南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的假鳞茎伪充石斛;同科金石斛属的流苏金石斛和戟叶金石斛(矛叶金石斛);石豆兰属的密花石豆兰;耳唇兰属的宽叶耳唇兰。石斛的挑选要点: (1)性状鲜石斛以青绿色、肥满多汁、嚼之发粘为佳;石斛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软者为佳;耳环石斛(枫斗或称铁皮枫斗)以肥满、色鲜艳、有龙头凤尾(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有的一端可见茎部留下的短须根习称龙头,茎末梢较细习称凤尾)者为佳。(2)石斛有各种不同品种,其中以圆外皮铁绿者为“铁皮石斛”,作用最好;茎扁外皮黄绿色者,称“金钗石斛”,作用略差;产于安徽省霍山者名“霍山石斛”或“金霍斛”,品质优,药性温和,适用于老人津液不足而又不宜大寒者;以石斛的嫩尖加工,称为“耳环石斛”,生津而不寒,可代茶。功用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用于胃阴虚少,饥不欲食,消渴干呕,舌光无苔,或热病伤津,口子烦渴及病后虚热等症。常配花旗参、麦冬、乌鸡等炖汤。 关于环钗石斛的资料1、细黄草石斛:又名环钗、小环钗、中环钗。为细茎石斛、广东石斛、铜皮石斛的加工品。2、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多节,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0cm,直径01-03cm,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质柔韧而实,味淡或微苦,嚼之有粘性。其中又分小环草、中环草和大环草。广东则称环钗,也分小环钗、中环钗等干贝俗名马甲柱、角带子、江瑶柱、江珧柱。简介:干贝即扇贝的干制品。【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成分:干贝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达61.8%,为鸡肉、牛肉、鲜对虾的3倍。矿物质的含量远在鱼翅、燕窝之上。干贝含丰富的谷氨酸钠,味道极鲜。与新鲜扇贝相比,腥味大减。功效:性平,味甘咸,入脾肾二经;滋阴、补肾、和胃调中。能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适宜不思纳谷,食欲不振,消化不 良者;适宜各种痛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食用;适宜糖尿病,虹 斑性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阴虚体质者食用。据记载,干贝还具有抗癌、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选购要点:(1)色杏黄或淡黄,表面有白霜,颗粒整齐,肉柱较大坚实饱满,肉丝清晰,有特殊香气,味鲜,淡口的为优质品。而肉柱较小,色泽较暗的次之。 (2)上品是日本的江瑶柱,粒大呈棕色。大连干贝次之,呈黄白色,干爽硬身,闻之有清香味。越南干贝最便宜,黄色软身,含盐份较高。适用量:涨发品每次50100克。 食用方法: 干贝烹调前应用温水浸泡涨发,或用少量清水加黄酒、姜、葱隔水蒸软,然后烹制入肴适合人群:一般人都能食用。儿童、痛风病患者不长期食用温馨提示(儿童、痛风病患者不宜用的原因): 过量食用会影响肠胃的运动消化功能,导致食物积滞,难以消化吸收。干贝蛋白质含量高,多食可能会引发皮疹。干贝所含的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可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有害物质,会干扰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因此一定要适量食用。1、干贝粥干贝洗净后跟米一起下锅,加几滴花生油,怕腥的话可以下两片姜,还可以添些虾米、花生米、紫菜等,大概煲一个小时,上桌前下点香油、香菜,即可。2、干贝炒虾仁的做法 (1)将干贝洗净,浸涨,去掉硬丁,放入碗内,加入15克料酒和150毫升清水,以没过干贝为度,放入蒸锅,用旺火蒸烂待用。 (2) 再将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后,倒入花生油,烧至三成热后,稍凉,放入虾仁,用筷子拨散,炸至变白,立即倒入漏勺,控油。 (3) 炒锅中留10克底油,放入大葱段、糖炒出香味时,烹入15克料酒、盐、鸡汤和蒸干贝原汁,待汤烧开后,捞出葱段,放入干贝、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倒入虾仁,待芡汁煮开时,放入生菜丝和胡萝卜丝,淋上芝麻油,出锅,装盘,即可。 3、干贝蔬菜丁的制作 (1)干贝洗净,浸涨,擦干水分,表面撒少许盐。准备葱蒜末各少许,家里能找到的几种蔬 菜切小粒儿,常用的甜玉米粒,胡萝卜丁,尖椒丁。也可以用红甜椒,绿甜椒,黄瓜丁,青豆子等等。 (2)锅热油少许,烧热以后,把干贝的平面向下,一个一个放进去,等煎黄了以后,小心翻面,再煎另一面,两面都煎黄以后,取出放在盘子里备用。(3)锅热油,炒香葱蒜末,然后,倒入蔬菜丁,加盐翻炒,熟后盛出在一个大盘里,上面摆上煎好的干贝就好了。海底椰海底椰在商品上根据产地有非洲海底椰和泰国海底椰之分。非洲海底椰的原植物为复椰子(又称海椰子,大实榈,巨籽棕),原产非洲塞舌尔。复椰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果实,一颗种子有20公斤,有止咳、清肺的作用,是塞国的国宝。因产量非常有限,该国已禁止出口。泰国海底椰的原植物为糖棕,又称扇叶树头榈。而目前广东市面上出售的干、湿海底椰,是糖棕的果实,主要生长在东南亚,属于热带植物,我国目前没有大量生长。树头榈的果实有丰富的多糖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对海底椰名字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还没有发现塞舌尔群岛前,东南亚有人在海边捡到大实椰子,以为是海底的植物果实,加上它与当地的椰子有不少相同之处,所以称之为海底椰子。功效:性;凉,入肺经清热、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除燥、养颜1、冬日暖身汤海底椰煲土鸡 土鸡 肉营养丰富,既补气又补血。合而为汤,营养全面,是进补佳品。 材料: 海底椰干片20克、土鸡半只约300克、枸杞10克、姜2片、葱2棵 做法: (1)、海底椰用温水泡上,枸杞洗净。土鸡斩成小块,焯水,洗去血污,沥干水。葱切大段。 (2)、所有材料放入瓦煲中,注入清水、加几滴绍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取掉葱,下盐调味,续煲半小时即可。 (3)、如果是用紫砂锅,高火3小时或自动4小时。 2、海星海底椰红萝卜煲瘦肉汤慢性咽喉炎咳嗽汤 材料:干海星1只,海底椰约50克,姜56片(因为海星是海产品,所以腥味比较重,多点姜片有助去腥)杞子,红萝卜,瘦肉500克 做法:海星冲洗干净,海底椰洗净,瘦肉切块后飞水,把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款汤水可平喘止咳,对慢性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等有一定疗效。 3、海底椰川贝鳄鱼肉南北杏润肺止咳汤以中药川贝南北杏和海底椰炖鳄鱼肉是辅助治疗秋冬季咳嗽、哮喘的清润可口的食疗汤品,也是秋冬时家庭防肺燥的汤水之一。鳄鱼肉可治哮喘,具有止咳补气、清热润肺的功效;川贝苦甘微寒,能清热化痰、解毒散结;南北杏即南杏和北杏,均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北杏善疏利开达,破壅降逆,而南杏药力较缓,润肠通便之功较北杏显著,在食疗上常合用材料:川贝12克、南杏15克、北杏9克、海底椰20克、鳄鱼肉3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烹制:各物洗净,南北杏用温水烫,去衣。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适量食盐。此量可供34人用。花 胶花胶即鱼肚、是各类鱼鳔的干制品,以富有胶质而著名,其别名为花胶。从中医角度,花胶极有滋补食疗作用,是取自鱼鳔晒干制成,一般会采用巨大的鲟鱼、和大黄花鱼为原料,由于各种花胶鱼肚会随着不同鱼类加工炮制,故鱼鳔坚硬程度亦有异,可分成广肚花胶、札胶(扎肚)、鸭泡鱼肚三种,身价由每斤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花胶自古便属于“海八珍”,而近年经过营养学的分析,犹如“达文西密码”般,解开了花胶的“宝物”之谜。 花胶,其实就是鱼肚,是鱼鳔的干制品,富胶质,故名花胶。中国人从鱼中剖摘鱼肚食用,可追溯至汉朝之前。16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就记载有现今之所谓鱼肚了。 花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花胶素有“海洋人参”之誉。它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4.2,脂肪仅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花胶功效性味: 甘、平。 归经: 入肾、肝经。 功效: 滋补肾阴、补肝熄风、养颜益寿、抗癌止血。 用于:1肾阴不足之遗精,滑精,腰膝酸软。2肝阴血不足之产后抽风等症。3抗癌,食道癌的治疗。4崩漏吐血,外伤出血。 用量: 2050克 禁忌: 食欲不振和痰湿盛者忌用。花胶不仅是筵席名菜,还有相当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花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等,有滋阴、固肾的功效,可助人体迅速消除疲劳、对外科手术病人伤口之恢复也有帮助。有饮食行家说,以前,老人家会留起一些陈年花胶,留待女儿或媳妇怀孕前后食用。一般而言,怀孕4至5个月便可食用,临生产前可多几次,这样产后便会舒服些。此外,外科手术后4至5日,亦可进食花胶,伤口会愈合得好些。 花胶种类及选购 花胶种类很多,顶级的有正宗黄花胶和白花胶,市面上很少见到,渔民捕鱼后多数即自行享用了。黄花鱼肚有很多名称,如原只鱼鳔未剖开加工成圆筒形的称筒胶,体形较小而薄的称为吊片,数片鲜鳔黏搭而成的体厚片大、但不十分透明者为搭片、块胶,加工成带形的,名曰长胶、带胶等。 广 肚来源:鳌鱼、鳇鱼、鲟鱼等,以鳌鱼最多所以又称鳌肚,主要来自非洲沿海及印度洋。目 前,在市面上买到的靓花胶,大多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广肚公”。“广肚”是一个总称,只要体形较大者,都被称作广肚。广肚有雌雄之分,雄性的广肚公形如马鞍,肚身中部较厚,而两边较薄,以质地结实、厚身、干淡、呈金黄色为佳,呈半透明状为上品,烹调后结实弹牙。至于广肚乸,则略圆而平展,形似波板,身呈横纹或呈波浪纹,质较薄,质感、口感均略逊,价钱亦便宜四至五成。 札胶(扎肚)来源:大黄花鱼、大白鱼等,主要来自东南亚及印度洋。 原产中南美洲,当地原称长肚,肚形长而窄,窄字后来在行内写成札字。札胶亦分雌雄,肚母厚身,卖相好,煲后易成糯米粉状并粘牙。胶公则薄身肉爽,煮起来不易溶。 鸭 泡 鱼 肚来源:淡水鲈鱼,主要来自美洲地区。 俗称花胶筒,鸭泡肚因未剖开,形似荷包而得名,多来自中美洲巴拿马一带,是一种淡水草鲈鱼的鱼鳔,其特点是不韧身、脆口,价钱适中,家庭主妇多用鸭泡鱼肚来煲汤。 花 心 鱼 肚即是内囊未能干透的鱼肚。一些渔民在岸边晒鱼肚,有时落雨来不及收,便会形成外面干、内囊未能干透的状况,这种鱼肚不宜食用。(附)鳝肚来源于海上鳗鱼的鱼瓢。身薄,长而圆筒形。与花胶相近,但味道不如花胶。花胶肚浸发方法: 1.一般花胶用冷水浸过夜。 2.将花胶放进沸水里约20分钟,熄火,焗至水和暖。取出再泡冷水,每天要换水(切忌沾到肥油)。 3.花胶为胶质极重之物,容易黐底,煲时宜用竹笪垫底,以防烧焦。 4.煮用时应用姜、葱、油、盐、烧酒起镬,放入水,待水滚,把花胶放进沸水滚,约15分钟以除腥味。 5.花胶煲得时间长便会渐渐溶化。 6.要花胶好吃,首先煲好上汤,再放入花胶约20分钟便可。 花胶做法:1、冬虫草花胶炖鸡 材料:浸发花胶四件、冬虫草五钱、鸡半只、火腿一两、水适量 做法: 1.花胶、鸡放入滚水中拖一拖,沥干。 2.冬虫草洗净略修,与花胶、鸡、火腿、水置炖盅内,加盖慢火炖约二小时。 花胶排骨汤 材料:花胶3两、排骨8两、黄党(党参)1两、杞子2汤匙、淮山5片、姜5片、葱1棵 做法: 1、花胶先用水泡软(冷水浸6-10小时),再用姜葱水煲30分钟,取出过冷河(煲后再用冷水洗干净),切件。 2、洗净排骨,出水。 3、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煲滚,加入所有材料煲滚,转慢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 花胶做法2鱼肚是由某些鱼类的鱼鳔加工而成的,因其富含胶质,又称花胶。市面供应的多为黄鱼肚(黄花胶)、鲨鱼肚等。常用的为黄鱼肚,其含有高黏性的胶体蛋白质和黏多糖物质,有较好的养血止血作用。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咸,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肾、填精、养血息风和止血、抗癌的功效。所谓的鲍、参、翅、肚,就是指鲍鱼、海参、鱼翅和鱼肚。以阿胶西洋参炖花胶,能滋阴补肾、养血润肤,是冬燥时女士最佳的滋补品,亦是中、老年人冬日补品。 材料:花胶30克、阿胶、西洋参各10克、鸡蛋1个、冰糖适量。 烹制:花胶温水浸发23小时,切段;西洋参洗净,阿胶打碎。一起与冰糖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350毫升(约1碗半量),加盖隔水炖2小时,打入鸡蛋(去壳后蛋清蛋黄一起下)片刻即可。此量为12人量。作为滋补品宜隔日饮1次,连饮数日。海星海星动植物形态海星呈五角星状,5个腕狭长,逐渐变细,末端钝圆,腕的上缘板大而厚,略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下缘板表面有许多小颗粒,各缘板边缘具小棘。据介绍,海星的药用价值要比食用价值大。市场上卖的干海星,一般都是拿来做药料炖汤用,具有消炎消肿功能,能预防扁桃体发炎。同时海星也具有清热化痰之功效,煲汤老少皆宜饮用。性味:咸,平1、解毒消炎、消肿。用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2、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甲状腺肿大、瘰疬3、制酸和胃。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腹泻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0-30g;研末,每次3g 。天然牛黄本品来于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管结石。胆黄完整者呈卵圆形、方圆形或三角形,表面金黄色,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管黄呈管状或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表面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纹及小突起。天然牛黄的功用:天然牛黄气味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挂甲现象性凉味甘,归心肝经清心、化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祛胎毒等用量:0.1-0.3克,入丸剂或散剂.孕妇慎用.西红花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撒馥兰、泊夫兰等,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红花的花柱头上部及柱头。原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荷兰、印度及伊朗等西方国家。我国最初由印度传入中国西藏,故又有藏红花的别名。【功能主治】性:甘寒!活血化瘀通经,养血解郁、凉血解毒、用于热盛发斑等。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用法用量:1.53克。另煎或泡水。与普通红花的区别:普通的红花,性:辛,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量:315克。没有养血凉血的功效,性味与西红花是相反的,一个性温一个性寒。鳄鱼肉性:甘,平。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量:1530克鳄鱼肉脂肪量低,骨胶原含量高,食疗功效上佳,有助平喘化痰、止咳润肺、润肤养颜,被指对久咳、支气管毛病及哮喘等有相当疗效,尤其在转天气时,长者及小童饮用可改善气管不适等症状。一、灵芝怀杞鳄鱼肉汤(供4至6人食用)原料:特选鳄鱼肉干100克、瘦肉150克、灵芝20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陈皮1片、生姜两片、蜜枣2粒、水约12碗(如用冰鲜鳄鱼肉则为250克)做法:1.特选鳄鱼肉干剪成小块。2.灵芝、山药、杞子和陈皮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3.生姜、蜜枣和瘦肉分别洗净;生姜去皮切片,备用。4.用沙锅煲,并将其装水煮沸,将全部材料放入,待水再烧开后,改用中火煲2小时,最后以幼盐调味,即可以饮用。功效:鳄鱼肉对治疗哮喘极有效益;灵芝可补气安神、止咳平喘,此汤对头晕目眩、失眠等有一定疗效。经常饮用此汤水,可补益肺气,增强抵抗能力,减少患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身体虚弱,经常伤风感冒,咳嗽久而不愈者,可用此汤佐膳作食疗。二、鳄鱼肉川贝汤(2-3人份量) 材料:鳄鱼肉干100克、川贝20克、南北杏共各10克、海底椰20克、无花果1两、陈皮1小块、瘦肉适量。 做法 1. 特选鳄鱼肉干剪成小块、川贝清水洗净。2. 南北杏清水浸1小时、陈皮浸透去囊洗净待用。3. 无花果切开两边洗净,瘦肉切成小块洗净出水备用。4. 将以上材料连同瘦肉煲滚放入炖盅内,隔水炖2小时,最后落盐调味即可。功效:鳄鱼肉对治疗哮喘极有效益;川贝、南北杏都有化痰止咳功效,可补益肺气,增强抵抗能力,减少患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身体虚弱,经常伤风感冒,咳嗽久而不愈者,可用此汤佐膳作食疗。三、鳄鱼肉川贝人参汤(23人分量)材料:鳄鱼肉干100克,鲜人参1支,川贝15克,龙眼肉10克,鸡肉各适量,姜汁、酒各1汤做法:鳄鱼肉与其他各物洗净同放炖盅内炖2-3小时。备 注:鳄鱼肉有治喘平咳化痰、润肺作用,除本食谱介绍以鲜人参川贝炖外,亦可配以去心雪梨,沙参、川贝各15克,把这些材料先炖2小时,放入鳄鱼肉再炖3小时,再加入以10克北杏和100ml杏仁汁再炖半小时,润肺效果极佳。 海麻雀来源: 本品为海娥鱼科动物海娥的干燥全体。 产地 :广东沿海均有产,以潮阳、惠来一带产量较多。 采收加工: 夏、秋季渔汛时,常夹杂在鱼群中活动。网捕后,从鱼堆中拣出,洗净,晒干。 以完整、只大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咸,温。散结,消肿,解毒。用于淋巴腺肿大,咽喉肿痛,疮疔肿毒。常用量1015克。 功用: 散结,消肿,解毒。用于淋巴腺肿大,咽喉肿痛,疮疔肿毒。常用量1015克。1、治甲状腺瘤或淋巴腺肿大久久不能消的食疗方: 海麻雀30g,煲瘦肉100-150g,生姜适量,每日1次。彭鱼鳃【来 源】:蝠鲼科动物双吻前口蝠鲼的鳃,双吻前口蝠鲼捕捉后,取出鳃,鲜用或晒干备用。 【功 效】:辛、咸,寒。归肺、心二经。 清热解毒、解毒透疹。 【主 治】:用于外感风热病,发热、小儿麻疹、疮疖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5克。 ()彭鱼鳃解毒汤:原料:彭鱼鳃干15克、脊骨、精肉、蜜枣、姜片、陈皮、盐、鸡粉。做法:1、先将彭鱼鳃干浸洗干净,然后把斩好件的脊骨、瘦肉飞水(烧开水烫一下瘦肉,再用冷水清洗干净)待用。 2、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煲滚的水中,加入少许蜜枣、姜片、陈皮、文火煲2-3个小时左右,至汤够浓即可。功效:清热清毒养生麝香来源:为鹿科动物麝成熟雄体脐部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将香囊割下,阴干,称毛壳麝香;去掉香囊称麝香仁。本品应储存于密闭、并且避光的容器里别名:香麝、獐子、山驴子、当门子,脐香,麝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采制 一般在十月到翌年3月为狩猎时期,但以11月间猎得者质量较佳,此时它的分泌物浓厚。狩猎时通常用枪击、箭射、陷阱、绳套等方法。捕获后,将雄麝的脐部腺囊连皮割下,捡净皮毛等杂质,阴干,然后将毛剪短,即为整香,挖取内中香仁称散香。现四川马尔康饲养场试行了三种活麝取香的方法,有捅槽取香、手术取香及等压法等,取香后生长正常并能继续再生麝香,而且生长速度也较快。 性状鉴别 1. 毛壳麝香 (整个麝香):呈球形、扁圆形或柿子形,直径37厘米。开口面略扁平,密生灰白色或棕褐色而细短的毛,呈旋涡状排列,中央的小孔(囊口)直径约23毫米;去毛后显棕褐色的革质皮,内膜极薄。背面(包藏在麝腹内的半部)为一层微皱缩而柔软的内皮,棕褐色略带紫色。囊内即为麝香仁。质柔软,微有弹性。有香气。 选购要点:以身干、色黄、香浓者为佳。 2. 麝香仁:本品为麝香囊内所藏的散麝香。鲜时呈稠厚的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棕黄色粉末,并有大小不同的黑色块状颗粒,俗称当门子,并夹杂有细毛及内膜皮等。香气浓烈,久闻则有骚臭气,味稍苦而微辣。 选购要点:以仁黑、粉末棕黄(俗称黑子黄香)香气浓烈、富油性者为佳。 功效: 辛、温。开窍醒神,活血散结、通经络,消肿止痛、催胎。 主治 惊痈昏迷、中风痰厥、寒邪腹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 内服0.060.1克入丸散,不宜入煎剂,随配方。外用无定量。 禁忌 阴虚体弱及孕妇忌用。 白花蛇【来 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按来源分类有三大类。1、大白花蛇:为蝮蛇科五步蛇的干燥全体。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为白花蛇正品。以条大、干燥、头尾齐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佳。 (8)2、蕲蛇:为五步蛇,产于湖北蕲州者品质最佳。(附)蕲蛇棍:为五步蛇直接焙干者。3、小白花蛇: 又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节蛇、白节蛇、手巾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盘成圆形如钱大。功效与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较轻。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非白花蛇正品。以头尾齐全、干燥、色泽明亮、盘小者为佳。三种蛇功效比较:1、大白花蛇:功效一般,是最常用的药材。用量是310克;研末服11.5克。2、小白花蛇(门店用):与大白花蛇大致相同功效比大白花蛇稍要好,毒性要弱用量也小。一般是0.51克末粉服,或12条煎服或泡酒。3蕲蛇:比小白花蛇还要优,功效最好,搜风通络强。用量310克。研末服11.5克。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功效:祛风,活络,定惊。常用中药的炮制与分类摘要1、菊花 (1)白菊花:偏重于清肝明目,多用于眼科疾病(主产于安徽,如贡菊)(2)黄菊花:偏重于疏风清热,多用于外感(主产于杭州,如杭菊花)(3)野菊花:偏重于清热解毒,多用于疮疔肿毒2、煨葛根:方法(1)葛根置于锅内的二层麸皮间加热,下层麸皮黄色时一同拌抄。 方法(2)葛根外用湿面包裹置于火中烤干。3、芦根:芦苇伸入地下的根洗干净,去除残茎后的根。归肺胃二经,善于清胃热。苇茎:芦苇的露出地上的嫩芽。古人云其长于利窍,治肺痈、吐脓血臭痰。(偏于肺经)不过现医学认为两者功效相仿,可以通用。4、金银花:又名双花、二花、二宝花、忍冬花。因为忍冬花经寒冬不凋谢所以称忍冬花;花又有金银二色相映,又名双花、二花、二宝花。金银花又分为密银花与济银花(又称鲁银花)两种,前者主产于河南、后者主产于山东。这就跟南橘北枳一个道理。山银花:又名土银花(非忍冬花)是山银花的花蕾。少数地区使用,如广东广西两地常用,效仿金银花,但功效偏弱。(注意:很多人误认为是开了花的金银花,其实是错误的说法)5、大黄:又名生军、川军、西锦纹、锦纹大黄、锦纹(1)熟大黄:黄酒拌匀,放笼内蒸熟,其泻下力变缓和,清热力增强。(2)酒洗大黄:大黄经喷酒烘干或微炒,有称酒大黄,其力量在熟大黄与生大黄之间。(3)醋大黄:大黄经喷醋烘干或微炒,增强其破血功效,用于血淤兼实热者注意:生大黄后下其泻下力强;久煎其泻下力减弱,偏于清热。所以门店配药时要看其配药的用途和治疗方向。6、芒硝:是矿物质硫酸纳经萝卜汁共煮过滤析出的结晶,因形如马牙,所以有叫马牙硝。朴硝:是芒硝提炼时下层的结晶,质粗,又叫皮硝,多外用敷,不内服。玄明粉:是芒硝去“水”风化后形成的粉末,又称风化硝。其泻下力缓和,清热力也轻。7、木通:植物来源(1)白木通来源于植物白木通的茎。(其毒性最小)不过产量少。 (2)关木通来源于植物马兜铃的茎。(其毒性最大)目前已经停用。 (3)川木通来源于毛莨科植物小木通的茎。(毒性居中)门店里用。 注意:木通有毒不宜大量用,常用量3-6克,最好不超15克。据报道有人一次65克煎水服用导致急性肾衰死亡。8、防己:植物来源(1)粉防己(汉防己):来源于植物粉防己的根。产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北方。其药材粉性大,所以称粉防己。 药性:善于走下焦,清湿热、用于下半身水肿,湿热脚气。即:利水效果优。(2)木防己(广防己):来源于植物广防己的根。产于广东广西故称广防己。 药性:善于走上焦,祛风湿,上行走外,用于上半身风湿、水肿。9、木瓜:(1)宣木瓜(皱皮木瓜):为道地药材,为正品。 (2)川木瓜(四川):品质差。10、桑枝:(1)嫩桑枝 (2)老桑枝:有人为其治疗热痹效果好。11、五加皮:(1)南五加皮来源于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 川加皮来源于植物红毛五加的根皮。 两者功效相仿,性温,无毒,祛风湿兼补肝肾。川五加皮还是五加皮酒的原药材。(1) (2)北五加皮(香加皮):来源于植物杠柳的根皮,味道浓香故又称香加皮。 其祛风湿利水强、有强心利水之功,补肝肾功效弱。有小毒,不宜大量用更不可以泡酒!12、苍术:(1)生苍术用米泔水浸泡七八成透时捞起,称生苍术,或赤术。产于江苏茅山者称茅术、京茅术。 (2)制苍术是将生苍术再防入笼内蒸黑为度。使其药性温和。 (3)炒苍术1麸炒苍术:功效和胃化湿 2焦苍术:温脾止泻 3土炒苍术:健脾止呕逐痰饮13、藿香:(1)藿香(北方多用) (2)广藿香:来源于植物广藿香全草。(本品与上者同科不同属的植物)广东地区产,品质优。14、茯苓:为一种大真菌,由外层到内部可分为: (1)茯苓皮为茯苓外皮棕褐色内侧灰白色的皮质。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 (2)赤茯苓近皮部淡红色部分,又叫赤苓。功效单能泻水热、利水利尿,用于热淋症,无健脾功能。 (3)白茯苓就是我们常用的茯苓。它在赤茯苓以下茯神以上的白色部分。既有健脾的功效又有利水渗湿的功效。 (4)茯神白茯苓以下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入药,又称“白茯神、抱木神”。功效:宁心安神。 朱茯神为朱砂拌者,现已少用。 (5)茯神木茯苓抱住的松根木。功效:平肝安神,用于肝风内动不省人事者。15、茵陈蒿:(1)绵茵陈产于南京者;也有人认为绵毛软嫩者为佳品。 (2)土茵陈为玄科阴行草。效与绵茵陈相仿。与绵茵陈不同科。16、附子:为毛莨科乌头的旁生根块。(即:子根) (1)咸附子(盐附子)用盐卤水(白矾水)和食盐浸泡后其表面有晶体盐释出。 (2)白附片(注意:是片!不是子,门店员工常常误认为是“白附子”!)是咸附子经盐卤水(白矾水)浸泡后再煮,去皮晒干。 黑附片(黑顺片、乌附片)是白附片再用黑豆汁、红塘、菜油等炮制染成黑色。 黄附片是白附片用甘草、红花等炮制染成黄色。 注:白附片、黑附片、黄附片都统称“熟附片、熟附子”药力稍猛,比淡附片稍强点。 (3)制附片是咸附子(盐附子)再漂清水一周后,再单与豆腐同煮阴干,其药力稍缓和。 (4)淡附片是咸附子(盐附子)再漂清水一周后,再与豆腐、甘草同煮阴干,其药力比制附片为缓和,毒性最小,应用广泛。 (5)炮附子用咸附子(盐附子)清水浸泡后,再用姜水浸煮,焙干,再沙炮裂为度。其毒性比白附片大。 毒性比较:咸附子(盐附子)炮附子白附片=黑附片(黑顺片)=黄附片制附片淡附片 (附)天雄:是附子或草乌的之细而长的根;或指独生不长子根的乌头。多数人认为其为纯阳之性,补命门三焦之火猛烈。毒性也强。17川乌:四川种植乌头的主根。 草乌:四川野生乌头的主根。制川草乌:乌头分开清水浸泡煮6小时,口常微麻即可;或与甘草、黑豆汁共煮透全黑即可。 18、白附子:(1)禹白附为独角莲的根。经白矾水浸泡,制后入药。本品偏于祛风痰,用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风痰症。 (2)关白附黄花乌头的根。偏于逐寒止痛,用于偏头疼、风寒痹痛等症。注意:附子与白附子是两种功效与性能完全不同的药,门店在使用时一定要分清楚!区别: 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制附片)多与干姜、肉桂等温中、温阳补肾药合用; 白附子(制白附子)多与蜈蚣、僵蚕、全蝎等药配伍。19、姜(1)生姜:解表发汗,和胃止呕。(2)干姜:生姜晒干后入药。多用于回阳救逆、温中散寒。(3)煨姜:生姜用纸包裹五六层,水浸透,放置灰火中煨致纸焦黄色;或直接放置灰火中烤熟。功效:无发散之性,降而不升,温中降逆之里力强。多用于胃寒呕逆。介于生姜与干姜之间。(4)炮姜:武火将干姜炒致起泡。外表焦黑内黄色。多用于温中止泻、止呕。(5)姜炭:专温经止血。妇科多用。(6)生姜皮:利水肿。20、肉桂: (1)官桂品质教优的肉桂。 (2)桂心去初外栓皮后入药者。 (3)桂皮品质较差者入药,一般是炖汤多用。 (4)桂丁(桂丁香)为肉桂未成熟的果实及花蕾。功效:温中止痛、,多用于胃寒呕吐。21、花椒(川椒、蜀椒):未经抄制之品毒性大,多外用。炒后可内服,量36克。 椒目:为果实花椒的种子,性寒凉,利水肿。功效与花椒完全不一样,要注意!22、丁香:(1)公丁香花蕾未成熟时采。其性猛、强,止痛止呕健胃快。(2)母丁香为成熟的果实。性温和持久,一般是公母合用可使作用快而又持久。23、茴香:(1)小茴香比较常用。(2)大茴香(又名:八角茴香、八角)其性辛烈多用于食物调味,少入药。 24、木香:为云木香或川木香或越木香的根。 (1)广木香:为云木香的根。由印度缅甸等原产地输入广州,品质优,但极少,价格昂贵,很难得。 (2)川木香:为川木香的根。主产于四川多为国内使用,价格适合。 炮制:煨木香:用草纸包裹木香放于火烤出吸干油。又名“炙木香”。 炒木香:为麸炒去油。 木香经过煨炒后辛散力缓和专醒脾止泻。 25、青木香:为马兜铃的根(小毒)。功效是疏肝止痛,解毒消肿。注意要与木香的区别!非同一种药。 26、沉香:来源乔木沉香或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又名:落水沉、盔沉、伽南沉香、海南沉香。 (1)沉香(伽南沉香):为真正沉香树的木材加工而来。多为进口,国内罕见。价格昂贵。 (2)白木香:(海南沉香):为白木香树加工而来。(品质差) (3)沉香曲:沉香与多种药物混合,以神曲糊制。能健脾和胃、止痛止泻、消胀除满的功效。 27、山楂:(1)炒山楂直接放于锅内不加附料,清炒淡黄色为度。 (2)焦山楂炒成焦黄色。 炒山楂与焦山楂的目的:是增强其健脾止泻功能。(3)山楂炭炒成焦黑成炭。功效:能化淤止血,使止血不留淤。 (4)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再加焦槟榔焦四仙。焦的目的是增强其健脾功效。28、神曲:(1)六神曲由辣蓼、鲜青蒿、鲜苍耳子切碎入杏仁泥、赤小豆、面粉一起发酵而成,因含六钟药物,所以称六神曲。 (2)建曲(范志曲、白草曲)由45种药物组成。除建脾消食外还有表散寒功效。 (3)采云曲由25种药物组成。功效如建曲。 炒神曲锅内炒至淡黄色,炒后发散力减弱,健脾和胃力增强。29、鸡内金:(1)生鸡内金化石 (2)炒鸡内金消食、健脾 (3)焦鸡内金固精止遗尿。30、槐:(1)槐花为槐树的开花的花朵。 (2)槐米为槐树的未放的花蕾。效比槐花强。 (3)槐角为成熟的果实。31、蒲黄:(1)生蒲黄性滑,活血力强、止血力弱。用于淤血肿痛。 (2)炒蒲黄文火炒微黄即可。为淤血出血兼虚寒者宜。如失笑散(炒蒲黄、五灵脂):可治疗产后血淤,恶露不下、小腹痛等。至于门店里处方写失笑散时可因方而定,多应付炒蒲黄。所以门店应备有生、炒两种。 (3)蒲黄炭止血!32、牛膝:(孕妇慎用) (1)怀牛膝(淮牛膝)既有祛风湿又有补肝肾功效,最常用。 (2)川牛膝祛风湿力强,补肝肾功效弱。一般是医生指定要时才用。 (3)土牛膝(根)清热解毒,利咽喉。为牛膝课的野生品种。 33、半夏:为南星科半夏的根块茎。 (1)清半夏生半夏加白矾水浸泡后共煮致无白心,口感无麻为度。为炮制半夏的第一步。 (2)姜半夏是清半夏再加姜水共煮而成。(3)法半夏是清半夏再加石灰、甘草共煮而成。清半夏:善于化痰;姜半夏:善于和胃止呕;法半夏:善于化痰湿,用于痰饮内停。注意:有种“半夏”名叫水半夏是与半夏不同功效的药,它的功效是: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无化痰止咳功效。两种药都是来源于南星科植物。但同科不同属,功效也不同,就象老虎与猫都是猫科动物一样,但功效不相同,用时要多加鉴别。 34、礞石:(1)清礞石来源于绿泥石段煅后入药。(品质优)(2)金礞石来源于云母石片段煅后入药。(品质次)35、杏仁:传统认为其皮尖有毒,尖部毒性比皮稍强。但实验证明,杏仁以单去尖不去皮入药好,因为皮含止咳化痰平喘的成分高。所以一般只要求去尖不去皮。杏仁去皮可用开水烫后再放于冷水泡,手戳即可。(1)苦杏仁(北杏)性苦涩,善降气平喘,发散。用于邪实外感初起。 (2)甜杏仁(南杏、巴旦杏仁、叭达杏仁、大杏仁、京杏仁)因其原产于外国后移入我国北方(注意:南北是为了区分苦与甜不是区分地区)。功效:性润养肺气,用于肺虚久咳嗽,津伤便秘等。一般久咳用,配沙参、梨干、川贝等。36、朱砂(晨砂、劈砂):内服的量是0.31克不可过量,并且不可见火煅烧!一旦变成剧毒!很多人蒸猪心,用量也不可太多应小于1克,并且朱砂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朱砂不入煎,入丸散。37、远志:一般要去心,去心可以除烦。古人云:去心除烦、去核除滑(精)、去头足除毒。(1)生远志生用时开窍祛痰力强,用于痰阻心窍、惊痫症,不宜大量以防呕吐。所以门店都用制远志。 注意:胃溃疡者慎用! (2)清远志是远志抽心后甘草水浸泡一夜入药。(3)制远志甘草汤中文火煮到甘草水吸尽。以防伤胃。(4)蜜远志滋润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多梦。(5)朱远志喷水微闷加朱砂粉拌匀(不可见火!)38、代赭石:为赤铁矿石。(1)生代赭石清肝凉血,平肝降逆。(2)煅代赭石火煅醋淬。用于止血。39、赤石脂:为高领土矿石。 内服:收敛止泻、止血; 外用:生肌敛疮。注意:代赭石与赤石脂很多不懂中药的新员工常常误认为是一个药,所以一定要小心。40、冰片:来源有3种。 (1)龙脑香(龙脑、片脑、梅花片、梅片、梅花脑)来源于龙脑树的树脂结晶。品质最优。 (2)艾片来源于植物大艾草提炼的结晶。品质中等。 (3)(普通)冰片来源于樟脑树、松节油等提取物。(价格廉,比较常用) 内服:0.030.1克;入丸散不入煎。外用时可后放入汤水中。 41、党参(潞党参、西潞党、西党、文元党、台党、防党) 防党参:产与甘肃皮黄横纹多类似放风。(文党参?)(1)蜜炙党参补中益气强。(2)炒党参米炒党参健脾又和胃,补而不腻。 黄土炒党参止泻止呕。 赤石脂炒党参用于久泻滑脱不禁。明党参:清肺化痰、平肝和胃。(不属于党参) 42、白术: (1)生白术生用燥湿利水优,用于水湿内停痰饮症。 (2)蒸白术用水浸透放置蒸笼中蒸黑。其补气力强,无燥脾土功效,用于气弱自汗、湿邪轻微者。 (3)炒白术:麸炒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