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讲义.doc_第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doc_第2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doc_第3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doc_第4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厂级安全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一培训目的:1.提高新进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其面对新环境能有一定的安全识别能力,从而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和财产安全。2.讓新員工明白公司是真誠地關心大家的安全,盡全力做好事故預防工作. 事故可能發生,但它是能夠預防的,關鍵在于大家多一份安全意识。3.公司為員工提供較為安全的工作場所,如有新的條件和方法,管理部門愿作進一步改進。4.希望新員工了解安全的基礎知識,懂得員工的權利和義務. 為三級安全教育之車間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奠定基礎。二培训对象:新进厂人员或异动岗位人员,或休假复岗人员。三专业术语3.1.安全定义:安全是运用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知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避免或控制由人、设备、环境构成的系统中危及人身的各种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3.2.何为事故:个人或集体在实现确定目标的行为过程中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迫使目标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意外事件。3.2.1事故的几种形式:A:事故的结果为目标行动停止,事故结果有四种情况:人受到伤害,物也遭受损失; 人受到伤害,而物没有损失;人没有伤害,物遭受损失; 人无伤害,物无损失,只有时间和间接经济损失。四 内 容: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1.1、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1.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4.2、安全生产基础知识4.2.1、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A、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两部分。人的安全处于第一位。4.2.2、机械安全知识A机械是机器、工具、操作系统的总称,主要是代替人的劳动,具备人所不能的优点,但它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所以要使用机械的前提,即确保机械的安全状态。B机械危险:静止危险、旋转危险、夹、击、烫等危险;C机械事故防范a机械处于运动时,不可以做任何超出作业标准的动作;b注意机械的危险部位:锋利、尖、烫、夹、压力等危险部位;c开启、运行机械前必须检查其安全状态;d爱护机器,经常维护、保养机械;D安全对象:人、机、环境、管理。F、设备操作违章:a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b进入机械设备内抢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c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d特种作业未取证者独立操作;e超限使用设备f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g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时不使用;h开动已查封的设备i任意拆除设备的安全装置j不按规定使用吊、索具。4.3、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3.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3.2消防制度4.3.3劳动卫生制度4.3.4责任制4.3.5奖惩制度4.4、劳动纪律 4.4.1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a厂区内除指定吸烟点外,严禁从事吸烟或其它明火作业活动;b工作场所内应按规定着装,任何人员严禁佩戴饰物;c工作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得有嬉笑打闹和其它分散他人工作注意力的行为发生;d未经主管授权,一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或拆卸、维修设备;e发生异常情况,严禁自行处理和盲从蛮干;f严禁私自进入公司重点区域(配电房、发电房、空压房)或随意进出公司其它部门;g保持工作场所整洁,不得随意堆放物品或工具;h团结同事,听从部门负责人的安排;i上班前禁止喝酒,下班后应休息好,确保上班能集中精力;j严禁任何人员携带违禁物品进厂或偷盗公司财产;4.5、作业岗位危险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4.5.1口罩、防毒面具、胶手套、耳塞等4.6、消防4.6.1我国的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6.2、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一畅、二会、四记住”内容 A、一畅:就是社会各单位必须畅通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B、二会:a就是社会各单位从业人员会报警火警电话119。b会使用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 C、四记住:a报警一定要说清着火单位、地点、路线;b泡沫灭火器和水千万不能灭带电火;c徽机和贵重设备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d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冻伤.4.6.3. 物质燃烧的特征和条件4.6.3.1 特征 燃烧热,火焰,烟,燃烧产物的毒性火焰的发展过程实质是热量的传递过程 4.6.3.2条件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源4.6.4 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 4.6.4.1隔离法:将火源与燃烧物隔离开,当着火点可燃物烧完了,火就自行熄灭,对控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非常有效。4.6.4.2冷却法:最常用的灭火方法,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对忌水的物品,不可用此方法。4.6.4.3窒息法:将燃烧物与空气(或其它助燃剂)隔绝灭火. 用此方法灭火,必将燃烧物完全覆盖才能成功。4.6.4.4抑制法:又叫化学灭火法,化学灭火剂直接与燃烧反应,使燃烧终止.1211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其灭火原理。4.6.5常见灭火器a化学泡沫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4.6.6灭火最佳时机在初期火灾,最好的逃生自救的时间是 3分钟内。4.6.7灭火器之正确使用(现场讲解)a带灭火器急奔火灾现场, b在上风向距火源5米左右 c一手握住喷枪,一手拔掉拉环 d握住喷嘴成45度角,对准火源根部扫射4.6.8火场逃生 4.6.8.1防烟:用面罩、湿毛巾捂住口鼻、下蹲,匍匐转移, 减少说话。 4.6.8.2通道着火,但不猛烈:用湿被,毯裹住身体,冲出火场。4.6.8.3逃生出口被封:如屋顶逃生,顺着水管下滑,将床等撕成布条连接下滑。4.6.8.4逃生无路:退住室内,关闭临火门窗,向门窗浇水降温并用手电,醒目物发出求救信号4.6.8.5底层楼层着火:情势所逼跳楼,必须先向地面抛掷棉 被,软垫等缓冲物,手攀窗户,以脚落地。4.7:化学危险品知识4.7.1公司目前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a丙酮,b工业酒精、c去污水4.7.2对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应注意:a、化学品在使用时应有安全技术说明书。b、作业前检查储存密封装置局部通风装置是否正常。c所有的化学物质均应存放于合格的安全容器中不同种类分开存放。d对于不熟悉的化学品严禁触摸和嗅吸不得触摸沾有化学物质的碎片等e、使用防护服及防护用具及时更换服装。f按照容器上的标识说明来使用。g不得擅自将化学品带出工厂。h防止飞散或浅洒如不小心被溅及应立即以大量的清水冲洗冲洗时注意不要摩擦受伤部位。j废弃的化学品应以安全容器盛装并定人定点。k生产在线易燃易爆物质存放量不得超过一天的用量。l化学品避免日晒远离火源等。m化学品集中存放点应加强通风,消除静电危害,电器采用防爆型。 使用火源时,勿靠近易燃物品 严守危险易燃物的正确使用规定 常见危险易燃易爆物:瓦斯/清洁剂/汽油/喷漆/粉尘4.7.3生产和使有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4.7.3.1个人防护措施a 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b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c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4.7.4生产.使用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4.7.5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凡能相互引起化学反应发生新危害的废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五:安全工作原则 5.1安全生产工作原则 5.1.1安全生产责任制 ,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5.1.2公司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5.1.3安全生产工作是公司每一个人的事。5.2事故调查工作原则彻底查清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做到“四不放过”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c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六:员工的权利及义务6.1权利:6.1.1. 知情权、批评权、建议权、紧急避险权、培训教育权、休息和休假的权利6.1.2 女工和未成年特殊保护6.1.3.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6.1.4. 享受工伤待遇6.2义务:6.2.1. 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报告安全员或领班;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6.2.2. 学习安全知识, 克服侥幸心理,努力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6.2.3. .遵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