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9-心理题题库 第一章 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心理学的创立时间( C )A 1978 B 1897 C 1879 D 17982 科学心理学在哪个国家诞生( B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希腊3 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A )A 莱比锡大学 B 哈佛大学 C 剑桥大学 D 牛津大学4 科学心理学创立的标志是( B )A 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发表 B 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C 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体系 D 大量的人才的出现5 弗洛伊德订做了7枚“戒指”,分别给予他自己和他所器重的6位忠实的追随者,戒指是( A)A 斯芬克斯像 B 钻石 C 宙斯像 D 俄狄浦斯像6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 华生 B 亚里士多德 C 冯特 D 弗洛伊德7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是( C )A 论灵魂 B 梦的解析 C 生理心理学原理 D 性学三论8 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 B )的影响。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学校因素 D 家庭因素9 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C )A 两个因素负相关 B 两个因素不相关 C 两个因素正相关 D 两个因素伪相关10 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A )A 智力 B 中学生 C 物理问题 D 物理成绩11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为( A )A 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 B 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C 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 D 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12 要比较两种教材的优劣,较好的办法是( A )A 实验研究 B 调查研究 C 观察研究 D 个案研究13 个案研究一般要求研究人员选择单个的、典型性的,且能够代表研究对象总体的个案。因此,( C )。A 个案应当是单一的个体,不可以是团体 B 个案一般是随机抽样的C 个案一般是有意抽样的 D 个案与其他个体是独立的 14 读书看报属于( A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15 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 D )的不稳定性。A 性格 B 气质 C 心理状态 D 心理过程16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B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17 “爱情天梯”让人们感动的主要是男主人翁的( C)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18 “心理现象是内在的,看不到,也摸不着。由此可见,“人心叵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研究。”对此观点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 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B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看到了心理学研究面对的困难C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看到了心理现象存在形式的特殊性D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否定了心理现象的客观性19 “理想实现”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B )A 认知过程 B 动机过程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20 “情商”心理现象属于( C )A 性格 B 能力 C 情感过程 D 气质21 狼孩的例子展示了( B )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内因 D 先天22 “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 C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23 孤儿院和弃儿往往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折射出( B )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 遗传 B 家庭环境 C 主观努力 D 自然环境2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主要表现了( A )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生活环境 C 饮食 D 后天因素25 下列哪一个关系,智商的相似性会更高( C)A 母子 B 兄弟姐妹 C 同卵双胞胎 D 异卵双胞胎26 上课时,卡里克库的例子是想说明( A )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内因 D 社会27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 B )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内因 D 社会28 “虎妈”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种家庭教养方式( D )A 权威型 B 放纵性 C 冷漠型 D 专制型2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的是( B )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内因 D 自身30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最有可能的范围是( C )A 10%左右 B 30%左右 C 50%左右 D 70%左右31 ( B )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32 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 A )支配。A 条件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本能 D 强化33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得到( A )的支持A 人本主义学派 B 行为主义学派 C 精神分析学派 D 认知学派34 “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C )。A 安全需要 B 匮乏性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情感需要35 下列那个学派更有可能是环境决定论( C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36 D /C 把学生看作“较慢的计算机”的学派更有可能是(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37 把学生看成“较大的白鼠”的流派是( C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 38 梦的解析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B )最早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A 周公 B 弗洛伊德 C 弗格森 D 布罗伊尔39 ( A )认为每个人最了解自己的情况,都在积极地自我调整,从而自我实现。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40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上述观点更有可能是( C )的观点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41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上述是( A)的观点A 华生 B 弗洛伊德 C 马斯洛 D 罗杰斯42 强调“学生中心”的学派更有可能是( A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43 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发生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跟风“抢购食盐”以防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于( A )的研究范畴A 社会心理 B 教育心理 C 管理心理 D 学习心理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 在15501880年间,巴赫家族出现了大约60名音乐家。这一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 AB )对心理发展有影响。A 遗 传 B 家庭环境 C 社会氛围 D 学校教育 2 “天昏昏兮人郁郁”体现了( BCD )对心理的影响A 先天因素 B 外部因素 C 环境因素 D 后天因素3 内因包括 (ABCD )A 学习策略 B 原先知识水平 C 智力水平 D 兴趣爱好4 父母的管教类型包括( ABCD )A 权威型 B 放纵性 C 冷漠型 D 专制型5 下面那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ABC )A 消极性格(如偏心、神经质等)的教师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B 皮革马力翁效应C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D 非正式团体6 非智力因素包括( ABCD )A 学习策略 B 爱好 C 兴趣 D 价值观7 冯特的心理学贡献在于( ABCD )A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 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C 探索出了一套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D 为世界各地的大学培养了心理学人才8 心理学的任务是( ABC )A 描述心理现象 B 揭示心理现象C 控制心理和行为 D 了解自我9 读心术的理论基础包括:( BC )A 易经 B 手相学C 占星术 D 心理学10 “一根指头的故事”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原理有:( CD )A 从众效应 B 手相学C 巴纳姆效应 D 积极谬误11 心理中,与俄狄浦斯有关的现象是( AC )A 恋母情结 B 催眠术C 斯芬克斯之谜 D 释梦12 6.以下这些数值可用于表示相关系数的是( ACD )A 0.05 B 1.05 C 0 D -0.0513 17.定性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CD )A 观察法 B 相关法 C 访谈法 D 经验总结法1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遗传对心理的影响( ABCD )A 亲属相关法 B 选择性繁殖 C 双生子研究 D 家谱分析15 活泼、开朗、聪明,有主见属于( BD )A 心理过程 B 心理特征 C 心理状态 D 心理现象16 下列属于心理特征的是( CD )A 伤心 B 记忆 C 乐于助人 D 沉稳17 下列心理现象哪些属于人格范畴( AC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学习18 下列哪些概念属于动机范畴( ABCD )A 需要 B 兴趣、 C 情感 D目标19 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过程包含( ABC )A 认知 B 情绪 C 动机 D 人格20 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 ABCD ) A 喜悦 B 悲伤 C恐惧 D 愤怒21 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 BC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情绪22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BD ) A 桑代克 B 华生 C 罗杰斯 D 斯金纳 23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BD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斯金纳 D 奥尔波特24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有( ABC )A 学生中心 B 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C 有意义的学习 D 习得性无助25 属于精神分析理论范畴的理论是( AB )A 梦的分析; B 催眠; C 条件反射; D 需要层次三、辨析题1. 辨析说明:学习心理学能让你看透别人的内心答案: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心理学有助于揭示人们内心的活动规律;对看透内心是有帮助的。例如:怎样识破谎言,我们通常靠直觉和经验来判断,即便是警察、法官,其准确率跟扔硬币的几率没有太大差别。心理学研究揭示了撒谎的许多特征以及测谎仪等的使用。伪心理学背后也有心理学的背影在里面,例如巴纳姆效应和积极谬误的方式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从另一方面说,是看透别人的内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可以解决的。2. 辨析说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通过遗传和传递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也叫作遗传素质,题中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就很典型的说明了这种特征。遗传可以通过选择性繁殖、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亲属相关法来研究遗传的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部门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影响人的还有很重要的外界因素。四、举例说明1. 系统阐述并举例说明: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非常复杂的,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可以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一、心理过程:也成为心理活动,又可以分为认知过程,如感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过程,喜怒哀乐、热爱憎恨。动机过程,需要、目标、理想等。二、心理特征:一物区别于其他的标志,就表明其会稳定的存在,在相同场合会反复出现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能力,如在记忆过程中,有的人记得快有的人记得慢。性格(人格特质),如,冲动型人格,积极消极性人格等性格差异。2. 系统阐述并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对成为优秀教师的帮助?(一)掌握教与学的心理:心理学会告诉你最有效地学习方式是什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各种各样的学习规律、什么影响了问题解决、怎样才能更有创造性。(二)动机: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怎么办?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如何激发自己或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避免学生学习倦怠?“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心理实验的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三)社会心理:培养孩子人格成长的要领有什么?青春期学生心理的关键是什么?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很重要。(四)心理健康与辅导:心理健康是什么?作为班主任,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应对? 学习心理学可以给我们提供些许建议。 (五)个别差异与教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心理学能帮助老师更有效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六)道德培养:思想品德的培养不仅仅是政治课的事情,有成效的思想工作必须符合个体品德发展和养成的规律,这就需要学习心理学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规律。3. 系统阐述并举例说明心理学的任务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肩负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描述、解释、控制的任务,其最终目标是为人类积累知识并造福于人类,以下为具体的任务。一、描述心理现象:其第一项任务就是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的描述。例如要想知道罪犯其犯罪的动机和实质,就需要精确描述其心理现象才能加以分析。二、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规律从而能科学得对心理事件做出因果解释。科学家往往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揭示心理规律。如积极谬误理论规律揭示了普遍的人的心理规律。三、控制心理行为:对于心理和行为的控制,主要体现为预测和调控两个方面。首先是预测,例如知道了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就能预测他在面对不同情况下内心的不同的反应和表现。调控则表现在后知后觉的改善,例如某人知道自己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善言辞,调控则表现为促使他努力改正,以此来改变不良的境地。五、论述1. 论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一、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先天遗传提供心理与表现得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例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以说明先天遗传的因素。环境因素则包括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家庭等。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教育是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说明了这一点。二、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学校教育中,老师是最主要的指导者,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技能的掌握,例如,喜欢哪一个老师会连带着喜欢那一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同样的,同伴关系也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可以忽视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要保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更好的发挥环境的决定作用。三、内因和外因环境只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尽管很重要,但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因包括学生自己的认知因素如:原有知识水平、学习方法策略。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愚公移山就是意志的因素影响很大。2. 论述:环境、遗传的交互作用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先天遗传提供心理与表现得自然前提和可能性,我们承认遗传的作用,因为从整体上看,人格的40%的变异和智力50%的变异都是以遗传为基础的。环境的影响在人出生之前就有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环境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教育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发展。遗传和环境都很重要,遗传为个体提供发展潜能,并限定其极限。环境中的教育和社会则在个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和改变个体。 3. 如何看待虎妈和猫妈的教养方式首次,虎妈和猫妈都是一张教养方式的代名词。心理学将教养方式大概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疏忽型。虎妈是专制型的代表,表现的特征是管而不教,严而苛刻。培养出的孩子缺乏自信,做事畏首畏尾,人际保守,学校表现一般。猫妈是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其特征是自由发展,有求必应。培养出的孩子:散漫、对行为缺少约束,随心所欲,常常缺乏吃苦耐劳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学校常常表现不佳。这两种教养方式都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不同程度存在缺陷。六、案例分析:1.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Kallikak在从军时与精神不健全的女子同居,在之后的150年间中,出生的子孙后代约有480人之多。对其中189人的详细报告表明,正常者仅有46人,余下的143人有的是精神不正常的,有的是酒精中毒者,有的是癫痫病患者,有的是犯罪分子,有的是卖淫者。卡里克库复原回归故乡之后,又和一个正常的妇女结发婚。这个家系有子孙后代496人,其中没有一个是不正常的,与前一个妻子所生的后代相比较,有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参看论述第五题,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2. “嗨,学心理学的,你能猜猜我在想什么吗?”每一个心理学专业的人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每到此时,比较老实的心理学人,他们往往会略带惭愧地解释说:“心理学不是算命,”。而这时,对方往往露出失望的神情,心中仍然对心理学充满困惑。请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这种事情?参看辨析第一题,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章一、单选题1.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2. 首先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研究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B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 C. 弗洛依德 D. 冯特3. 要使学习的知识达到自动化,主要通过( B)。 A. 形成策略化 B. 反复练习 C. 多问为什么 D. 使用联想法4. 对如何游泳的记忆属于( D )。A. 形象记忆 B. 语词记忆 C. 情绪记忆 D. 程序性记忆5.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C )。A. 过度学习 B. 记忆的恢复现象 C. 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6. 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D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同化说 D.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7. 听到一声巨响转过头属于( A)。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前注意 8. 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想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取得更好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B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9. 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 A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语义知识 D. 情景记忆10.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11.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B )。A. 中间部分 B. 开始和结尾部分 C. 不一定 D. 都一样12. 有人在学习解高次方程的思路时,概括为“四化换一元”,这是使用了( C )。A. 图表归纳法 B. 形象联想法 C. 简语归纳法 D. 符号纲要法13. 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14. 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D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15. 记忆的容量为七加减二个项目的是( B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瞬时记忆 D. 程序性记忆16. 有人在记忆值时,记为“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 ”,这是使用了( C )。A. 形象联想法 B. 歌谣归纳法 C. 谐音联想法 D. 简语归纳法17. 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的记忆属于( B )。A. 程序性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感觉记忆 D. 机械记忆18. 对一个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业余新手只有18%。由此可见,(D )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A. 加工深度 B. 觉醒状态 C. 记忆内容 D. 个体的知识经验19. 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的记忆为( A )。 A. 感觉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瞬间记忆 20. 有人记忆有关马克思出生和去世的时间(1818-1883),联想为“马克思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这是使用了( D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21. 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是( D)。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23. 从知识的来源可将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 C)。A. 感性知识 B. 自然科学知识 C. 间接知识 D. 个人知识二、多选题1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B )。A开始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不一定 E都一样2. 注意的特点有( ABCDE )。A. 稳定性 B. 选择性 C. 广度 D. 分配 E. 转移3. 有效的学习知识,可按以下的目标实现条件( ABCDE )。A. 概念化 B. 条件化 C. 结构化 D. 自动化 E. 策略化4.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 BE )。A.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B.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C.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 D.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E.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5. 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ABCD )。A. 系统结构图 B. 流程图 C. 模式或模型图D网络关系图 E. 双向图6. 认知学习过程涉及以下那些心理现象( ABCDE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注意 E元认知7. 深入理解的方法有( ABCDE )。A自问理由法 B.形象比喻法 C.异同比较法D.感性经验累积法 E.自我举例法8. 下列属于归纳策略的是( ABCD )。A.分类归纳法 B.歌谣归纳法 C.简语归纳法 D.图表归纳法 E.纲要归纳法9. 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纲要法时应注意( ABD )。A提要性原则 B层次性原则 C自动化原则 D掌握性原则 E目标性原则10. 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ABCDE )。A.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B.避免分散注意C.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D.使用各种形式增强持续性注意E.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组织教学11. 选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时应注意:( ABCDE )。A.采用背读结合的方法 B.整记与分记相结合 C.尽量减少抄写时间D.多种形式复习相结合 E.多种感官协同记忆12. 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 ADE)。A.语义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E.长时记忆13. 从知识的功能出发可将知识分为( ABCDE )。A. 社会科学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公共知识 E. 策略性知识三、绘图说明题(15分)请绘制并解释艾宾浩斯曲线。A、总体来说,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B、不同的记忆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如上图所示,无意义音节遗忘速度最快;而诗和散文的遗忘相对较慢。C、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四、分析题1. 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较差,请说明其原因。(10分)这是由于记忆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其实简单来讲就是前面和末尾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少,中间部分所受的干扰因素比较多。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较差。2. 请从记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普通人难以完成三位数乘三位数等位数稍多的心算问题。(10分)该任务的忆的完成需要短时记忆的参与,是我们当前能意识到的记忆,包含正在操作和思考的信息,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很快就消失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时间很短,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可以保持信息约15s-30s。只有通过复述才能将这个信息存储到短时记忆或者是长时记忆中去。三位数乘三位数心算问题超过了短时记忆的容量,而在计算后几位的时候又不能对前面的结果进行复述,从而导致遗忘。则普通人难以完成三位数乘三位数等位数稍多的心算问题。五、论述1. 知识获得要经过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a.介绍和复习、b.深入理解、c.提供练习阶段,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知识获得中怎样合理使用学习策略。(15分)a.介绍和复习。复习保持记忆的策略:1.复习时间的安排。2. 复习方法的选择。3.卡片袋复习法b.深入理解。1.自问理由法:遇事多问“为什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2. 形象比喻法:运用形象比喻法时,要选择和新知识在本质(或结构上)有共同之处的形象事物做比喻。3.异同比较法:将新学的知识与相关的已有的旧知识进行异同比较。4.感性经验积累法:“用力推门的内侧和外侧” 5.自我举例法:一个原理之后,自己能用例子来说明,就表明自己理解了。6.精加工策略:即一系列的标注学习的方法c.提供练习阶段。高效练习策略:提高练习密度、减轻大脑负担、增强目标意识、提倡精讲多练。2. 结合遗忘的规律说明如何合理使用复习策略?(15分)1、复习时间的安排:要注意及时复习;要限时记忆 理论依据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减少遗忘的内容,有利于复习。2、复习安排的选择:采用背和读结合的方法;整体与分开记忆结合,一篇幅较长的学习材料,最好采取先分散记、后组合起来整体记忆的方法,效果更好;尽量减少抄写的时间;多种形式的复习相结合;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理论依据:无意义音节的内容更加容易被遗忘,所以要组合意义和音节等进行复习,记得更加牢固。3、卡片袋复习法:卡片袋进行记忆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先自制一些小卡片,然后每天把当天要背的知识要点抄在卡片上,再进行有方法规律的复习。 理论依据: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只有重复得进行复习,才能减慢遗忘的速度。六、举例说明1. 试举例说明影响遗忘的因素(10分)(一)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二)学习的程度 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通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之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低度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与时间上的浪费。 (三)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由于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影响,人们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往往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记得较牢,而中间部分则更容易遗忘。如人们对于26个英文字母的记忆,一般以开头的字母如ABC较好,最后的几个字母XYZ效果也很好,但对字母表的中间部分则容易遗忘。(四)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首先被遗忘,而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事物,则遗忘得较慢。另外,经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加以组织的材料遗忘得较少,而单纯地重述材料,识记的效果较差,遗忘得也较多。第三章 问题解决及其教学一、单项选择题(共28题,每题1分)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构成问题的基本成分( B )A问题的起始状态 B解决问题的策略C. 问题的目标状态 D. 给定与目标之间的隔阂2、常常用盒子装东西,却没想过用它来当置放蜡烛的平台,这种情况属于( A )A功能固着B思维定势C原型启发D酝酿效应3、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紧张程度降低)的例子是( B )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B.想了好久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一会突然有了解答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4、桑代克用猫做的迷箱实验中,猫踩到踏板打开迷箱的方法是( A )。A. 试误法B. 爬山法C. 手段-目标分析法D. 逆推法5、当限于条件,对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差距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不断缩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距离的时候,一般采用哪种问题解决策略方法( B )。A. 试误法 B. 爬山法C. 手段-目标分析法D. 逆推法6、能有效解决河内塔问题的问题解决策略为( C )。A. 爬山法 B.试误法C. 手段-目标分析法D. 逆推法7、逆推法在哪种问题情境下适用( D )。A. 逐个尝试每一种可能性时常用 B. 对如何解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常用C. 限于条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D. 从初始状态出发有多种可能;但对目标而言,只有一种可能方法的问题8、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 C )A爬山法B手段-目标分析法C类比法D逆推法9、人们通过对鸟翅膀构造的研究,设计飞机机翼;通过对蝙蝠超声波定位的仿效,制造出雷达,这些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是( D )。A酝酿效应B负向迁移C思维定势D原型启发10、把握问题的关键信息,形成问题表征的思维过程是( B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11、儿童在初次用积木搭建房屋游戏时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C )。A.计划法B.逆推法C.尝试错误法D.手段目的分析法12、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 B )。A.记忆能力强B.归类和存储信息的组块大C.注意集中D.动机强烈13、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直尺划线,可以垫高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D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14、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议论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 D )。A.逆推法B.联想法C.计划法D.手段目的分析法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一方法称为( D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训练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16、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C )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 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17、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18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C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19、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C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20、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 D)A爬山法 B类比法 C启发式 D算法式21、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C)。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22、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B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23、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C)。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24、下列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D )。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25、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C )的问题。A创造性B无结构C有结构D一般性26、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B )的问题。A有结构 B无结构 C界定含糊 D无固定答案2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D )。A问题的呈现方式B问题的具体性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D知识结构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1、Reitman于1964年根据问题的明晰程度,把问题分成( AB )。A.明确限定性问题B.非明确限定性问题C.常规性问题D.创造性问题2、问题解决的三阶段模型包括( ACD)。A. 审题B. 选择方案C. 解决问题D. 反思3、问题解决包括( BC )。A. 一般性问题解决B. 常规性问题解决C. 创造性问题解决D. 特殊性问题解决4、酝酿效应的作用包括( ABCD )。A. 降低紧张程度B. 摆脱思维定势和既有知识束缚的过程C. 使动机水平下降D. 促进大脑的内隐加工5、关于问题解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有关公共汽车司机名字问题的研究,说明了记忆在理解问题中的重要性B.同差生相比, 好同学会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他们花更少的时间实际解决一个问题C.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意识到某些解决方法, 那么, 这些解决方法将不被包括在问题空间里D.当要人们比较两个具有不同表层结构的问题时,人们更可能有效地使用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来解决问题6、有结构问题的特征( AB)。A.问题的明确性 B.解法的确定性 C.问题不明确性 C.解法的开放性7、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BCD )。A.变通性 B.认知性 C.目的性 D.序列性。8、影响个体发现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ABC )A.主体活动的积极性 B.主体的求知欲望 C.主体的知识经验 D.主体的智力水平9、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 AB )A.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B.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C.个体思维的流畅性 D.个体分析问题的能力10、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 ABCDE)。A参与者畅所欲言,不评价和判断方案 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D鼓励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E.师生互动,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三、论述题(共4题,每题7分)1.请详述你对问题解决的理解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1、理解: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2、问题解决有其共同特点:首先是解决新的问题。其次,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问题。最后,问题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解决问题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活动。3、问题解决基本特征: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认知操作,并认为一项活动必须全部符合这三个标准才可称为问题解决。类型包括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和明确限定问题、非明确限定问题解决基本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有三个先决条件:主体活动的积极性、求知欲望以及知识经验2)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即认清问题的关键。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3)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4)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间接检验。2.试结合实例对“试误法”进行评论。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分为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类。算法式,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试误法就属于算法式。其使用要点有:对如何解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常用;逐个尝试每一种可能性;儿童在最初的问题解决中较多采用,随着学习和成熟,逐渐减少。例如搭积木,走迷宫。优点:对如何从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没有任何线索也没有理论指导,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总会找到解决的方法。例如鸡兔同笼的问题,分别假设鸡兔的数量,通过多次的尝试总是会找到正确的答案。缺点:一旦找到某一个方法,我们就会停止这一过程,而会导致我们对有多重解决方法的问题只能寻找到一种解决方法。并且试误法需要大量的时间,效率低下,一般只能应用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则不适用。当你找到一种正确的可能答案时,就不会再继续尝试;其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速度很慢。3. 结合某一学科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己结合历史学科作答)1、学科领域问题解决策略的三阶段模型:审题、解决问题、反思。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这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思维定式、功能固着、知识情景、呈现刺激的模式、原型启发、情绪、知识经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建筑预算员招聘考试题库
- 2025年宁夏安全员考试核心法规题库答案
- 2025年雕塑家面试题集锦
- 2025年村级保洁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商业保密协议文本
- 外国投资企业协议格式
- 2025年美食顾问专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酒店管理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会计职称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第4版)(微课版)课件 绪论、1 数控机床常用电气元件、2.1 数控系统及故障排除方法
- 甲状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
- 原创简约企业职场新入职员工心态培训
- 《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点评制度》
- 新生儿呼吸暂停及处理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失眠的中医课件
- 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呼吸肌功能解析与临床应用
- 中华传统礼仪的基础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