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连平-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ppt_第1页
金连平-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ppt_第2页
金连平-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ppt_第3页
金连平-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ppt_第4页
金连平-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 江苏教育研究 杂志社金连平 一个编辑兼作者的心得与体会 培养一种意识形成一种品质选好一个题目夯实一个基础讲究一点策略避免几种倾向 培养一种意识 问题意识 问题是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心脏 孙孔懿 对问题要敏感 进入任何教育情境 都要善于发现问题 捕捉问题胡适 三味防身救急之药方 问题丹 兴趣散 信心汤 形成一种品质 思考品质 思考产生问题特级教师共有的可贵的品质 思考 于漪 孙丽谷 薛法根等 教师的思考有两个基点 实践 阅读 选好一个题目 三项基本原则 新颖性 真实性 可行性四个基本途径 从现实难题中寻找切入点 从自身特点中寻找立足点 从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从各种矛盾中寻找突破口 夯实一个基础 研究的基础 从指导思想上准备打持久战 不要企图速成认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综述 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 研究目标 研究重点 研究边界 看十写一 法 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做好积累工作 积累什么 相关文献资料 重要教育事实 专业体验和感悟 怎么积累 日记法 卡片法 流水法 讲究一点策略 讲究新意讲究逻辑讲究规范 避免几种倾向 博士卖驴 不见驴字 一句话开头 一句话结尾 开门见山 嘎然而止 泛泛而谈 四话 普通话 连篇 多打井 少挖池 就事说事 浅尝辄止 少写 排骨文章 要注意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且要对这些观点和结论进行必要的适当的阐述和论述 浅入深出 故作艰深 慎用名词术语 自己搞清楚 让编辑和读者搞清楚 谢谢 孙孔懿先生主要著作 素质教育论 素质教育概论 素质教育新论 和谐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论 学校时间管理学 学校特色论 教育失误论 论教育家 返回 思考的第一基点 实践 为什么要基于实践思考 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 离开教育实践思考很可能变成胡思乱想 实践是一线教师的优势 基于实践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基于实践思考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作研究两不误 才能形成工作和研究的良性循环 相互促进 才能品尝到工作加研究的双重乐趣 梁启超 总之 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是 反思性的实践者 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吗 任何实践都值得思考 任何一项单调 平凡的工作实践 只要用研究的态度和眼光去看待 都是一个博大的世界 都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研究 同时也很有乐趣 比如布置作业 怎样基于实践去思考 态度上 用研究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实践 把工作当作研究来做 战略上 学一点哲学 提倡用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 战术上 对某一教育问题或现象要有系统 深入 持续的思考返回 思考的第二个基点 阅读 我的读书心得 读一些垫底的书 什么是 为什么 怎么读 要读好老三篇 教育学 心理学 学科教学论 但不能只读老三篇 要开阔 世界上的学问走到一定境界都是可以横向打通的 读书贵在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 要关注结论 更要关注思路 在关注别人思路中训练自己的思路 打开自己的思路 自己学会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 读出更多的问题 把读书的过程变成一个问题不断循环的过程 用自己的脑子读 读出自己 始终带着批判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对待一切结论 公认的结论 名家的结论 总之 读书贵在通 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 和用 学以致用 即学即用 返回 什么是垫底的书 古今中外各学科各门类的经典名著为什么称这些书是垫底的书 因为读了这些书以后一个人说话做事搞科研写论文会底气十足否则就会底气不足怎么读这些的垫底的书 精心选择 把手洗净 把心空出 放慢速度 反复咀嚼返回 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同一理论内部不同结论之间的矛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返回 关于洋思经验 三个三流 三流的师资 一流的设备 三流的生源 赢得一个一流 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角度1 课堂教学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角度2 学校管理和校长个人魅力 角度3 师资队伍返回 写出一点新意 新意是文章的灵魂 选题新 结论 观点 新 材料新 角度新 做法 经验 新何永康教授的比喻和建议返回 谈 爱 是尊重 一文的开头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 个性复杂 给班主任增加了许多难题 教育家加里宁曾做过比喻 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个镜子里 外面有无数双精细 审视的孩子的眼睛时时盯着你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置身于这双双眼睛中 一言一行尤为重要 严师出高徒 这个曾经是管理班级的秘诀 对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合适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1 前4句与文题无关 文不对题 2 1 4两句与2 3两句几乎没有什么逻辑关系返回 论文的规范 基本结构 标题 摘要 关键词 序论 本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或注释 本论部分 最好有三个以上的部分 部分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部分之间字数要大致均衡话语系统 生活语言 学术语言 行政语言三级标题的标号 一 一 1 一般汉语言文字的规范返回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与本质 中小学教育科研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中小学教师应做理性的教育实践者特殊背景 20世纪60年代 英国的斯腾豪斯领导了一项研究 即 人文课程计划 研究 官方课程决策机构在课程编制时忽视教师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为此 他开创了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强调 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应当而且必须依赖教师 并提出了 教师即研究者 的观点 后来研究的参与者埃利奥特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