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几何试题集锦.doc_第1页
八上几何试题集锦.doc_第2页
八上几何试题集锦.doc_第3页
八上几何试题集锦.doc_第4页
八上几何试题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如图8,已知BEC是等边三角形,AEB=CED=90,AE=DE,AC、BD交于O,下列结论:ABEDCE;AC=ED;ACBD;AOBDOC;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如图,ABC中,AC=BC, C=90,D为AB的中点,E、F分别为AC、BC上一点,且EDDF于点D,EMAB于点M,FNAB于点N,下列结论:DE=DF CE+CF=AC 其中正确的有( )A、 B、 C、 D、12、如图,在RtAEB和RtAFC中,BE与AC相交于点M,与CF相交于点D,AB与CF相交于点N,EF90,EACFAB,AEAF给出下列结论:BC;CDDN;BECF;ACNABM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BCD 12. 如图,分别以ABC 的斜边AB,直角边A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F为AB 的中点. DE.AB相交于G,若,下列结论: AD = AE AD=4AG DBFEFA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B. C. D.12.如图: ABC中,ACB=90,CAD=30,AC=BC=AD, CE CD,且CE=CD,连接BD. DE. BE,则下列结论:ECA=165,BE=BC;AD BE; =1 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2. 如图,MAN=120 ,AC平分MAN, ADC+ABC180下列结论:BCD=60:AC=BD;CDB是等边三角形:AD+AB =AC.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如图,已知ABD中,BAD=900 ,AB =A D,ACE中,CAE=900.AE=AC,下列结论:ABF+ BDF=450,AF平分DFE, AF平分BAC,BE=DC,其中正确的有( ) A. B C. D. 12.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 AE于D,DM AC交ACM,连接CD,给出四个结论:ADC=45;BD=AE,AC+CE=AB;A B-BC=2MC,其中正确的结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已知如图等腰ABC,AB = AC,BAC = 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 = OC,下面的结论:APO+DCO = 30;OPC是等边三角形;AC = AD + AP;SABC = S四边形AOCP其中正确的有( ) A B C D12、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BC,E为AB上一点,AE=AD,且BFCD,AFCE于F连接DE交对角线AC于H下列结论:ACDACE;AC垂直平分ED;CE=2BF;CE平分ACB.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B.C.D.12如图,ABC中,AB = AC,把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至DEC位置,且点E在AB上,连接AD,AC交ED于点O,下列结论:ABCDE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SABOSCDO = SBOCSADO其中正确的有( )ABCD12如图,点D为ABC外一点,且CD平分ACB的外角,于E,于F,下列结论:ADEBDF;,其中正确的是A BC D12如图,ABC和DE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将A放在EF的中点上,转动ABC,则下列结论 DG=HF AG=AHEG+HF=DE SDGAH=SDEF其中总是成立的是( )A BC D12、如图4,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APB=135;PF=PA;AH+BD=AB;S四边形ABDE=SABP,其中正确的是( )DCBAEFPH图4ABCD12.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等于)中,、分别为、上的点。若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的一半。则;平分; 平分,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2如图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DEAC于E,DFBC于E则下列结论:ADEBDF:AE=CE+CB;ADB=ACB; DCF+ABD=90,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12、在ABC中,ABC=450,AD,BE分别为BC、AC边上的高,AD、BE相交于点F,下列结论:FCD=450AE=ECSABF:SAFC=AD:FD若BF=2EC,则FDC周长等于AB的长。正确的是( )A、 B、 C、 D、1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F、G分别为AC和BC的中点,D在线段BG上,连接DF,以DF为边在DF的右侧作等边DFE,ED的延长线交AB于H,连接EC,则以下结论:BFAC;AHD+AFD=180;BCE=60;当D在线段BG上(不与G点重合)运动时,DC=FC+CE.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 D.只有12、如图,在ABC中,AC=BC, 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MAC交AC的延长线于M,连接CD,给出四个结论:ADC=45;BD=AE;AC+CE=A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1、如图,中,ADBC于D,的平分线交AD于E,交AC于F,交AC于G,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2、如图,的外角与的平分线交于D点,有下列四个结论:D点到直线BA与BC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 (7分) 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交于点F。(1) 求证:AD=CE;(2) 求DFC的度数。22、(10分)如图ABC中,ABC=45BAC=60,D为BC上一点,ADC=60.AEBC于点E.CFAD于点F,AE、CF相交于点G.求证:DF=FG;若DC=2,AF=,求线段EG的长.1、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边BC上一动点,且AB=AC,DA=DE,BAC=ADE=.如图1,当=60时,BCE= ;(图1) 如图2,当=90时,试判断BCE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变化,请指出其变化范围;若不变化,请求出其值,并给出证明;(图2) 如图3,当=120时,则BCE= ;(图3) 20(8分)如图,BD是ABC的中线,于E,交BD的延长线于F.试探索BE、BF和B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连结AE、CF,求证:AECF.21(10分)如图,已知等腰RtABC,D为斜边BC的中点,过D作,分别交AB、AC于M、N.当M、N分别在线段AB、AC上时,求证:;当M、N分别在线段AB、AC的延长线上时,DM、DN有何数量关系?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4. (本题10分)已知:如图所示,直线MANB,MAB与NB的平分线交于点C,过点C作一条直线l与直线MA、NB分别相交于点D、E (1)如图1所示,当直线l与直线MA垂直时,请写出线段AD. BE. 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所示,当直线l与直线MA不垂直且交点D、E都在AB的同侧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1、(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 D=900,AB=AC,AEAC且AE=AD,连BE交AC于F。如图1,若CD=AD,试猜想BF与EF的数量关系_F_A_B_C_D_E_ 如图2,若CD AD,问题 BF与E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当直线l与直线MA不垂直且交点D、E在AB的异侧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那么线段AD. BE. AB之间还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吗? 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例:已知:在ABC中,AB=,AC=()求BC的取值范围()若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AD的取值范围DABCFEM例:在ABC中,AD是过A的一条射线,交BC于D,过B作BEAD于E,过C作CFAD于F, ()若 M是BC的中点。求证:FM=EMDABFEC() )若BAC,AB=AC,线段BE,CF,AF之间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当AD在ABC的外部时,在()的条件下,()中的结论还存立吗?试证明你的猜想。L21EDBAC() 当AD在ABC的外部时,在()的条件下,()中的结论还存立吗?试证明你的猜想。已知: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过点A,(12)(1)BEL于E,CDL于D,求证:12,BEEDCDBLAC(2)在(1)的条件下,当直线L绕点A旋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其他条件不变,此时,BE、ED、CD在(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猜测。(3)如果BEBC于B交L于E,CDBC于C交L于D,此时,BECD与BC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大小关系吗?试作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例:已知:在ABC中,AB=AC,BMBC于B,FBCNDAlEMCNBC于C。直线过点A分别与BE,CF相交于E.F()求证:AE=AF()在前面的条件下,当绕点A旋转时,CF-BE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当AB=,BC=时CF-BE的值。若改变,请说明是怎样变化的。EACMBlF例:已知:在ABC中,M为BC的中点,过点M且异于BC的直线交AB,AC或延长线分别于E,F()试比较BE,CF的大小关系,你能确定吗?证明你的结论。()当绕点M旋转时是否存在某一确定的位置,使BE=CE,若存在,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当BE=CF时,线段AB,AC,BE有什么确定的数量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和全等三角形有关的几何动态问题ABCDEO1、已知:如图在锐角ABC中,高AD,BE相交于点O,且BO=AC ()求证:AD=BDACB ()当C是钝角,其它条件不变AD与BD的大小关系会变吗?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猜想.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D在AC上,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D=CE,连结DE,AE,BD并延长交AE于O.ACBEDO求证: (1)BD=AE;BDAE. (2)当把DCE整体绕着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ACB不动,此时BD与AE的大小关系会发生改变吗?如果不变,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如果改变,请你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BOC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BOC的度数;如果改变,请你说明理由。BCDEFA2、在ABC中,角平分线AD,BE,CF相交于O。(1).若A60,求BOC的度数(2).在(1)的条件下,线段BC与BF+CE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OABCDEFG(3).过点O作OGAC于G,求证:2AGAB+AC-BCABCDE3、已知:如图,在ABC中,D、E是BC上的两点,且BE=DE,(1)如果,AD平分EAC,BAEC,线段AC与AE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猜想。ABCDE(2)如果AC2AE,AB=CD,线段BC与AB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猜想。12ABEDC4、已知如图,BD=CD试确定与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延长BA交EC与F,试探讨BF,FC与AF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过的一直线与AB,EC交于M,N两点,且BM=CN,试确定直线与E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BCODE5、已知:()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的直线EFBC交AB于E,交AC于F,判断BE、CF、EF间的关系,并证明。()若将()中的条件“C的平分线”改为“C的外角ACG的平分线”,BE、CF、EF间是否还存在与()类似的结论?若存在,请画图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DEBCA6、如图,在ABC中,ACBC,ACB90,D是AC上一点,且AEBD的延长线于E, (1)若AEBD,试说明BD是否平分ABC。(2)如果BD平分ABC,试说明AE与BD具有什么关系。(3)若点D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AEBD的延长线于E,BD平分ABC的外角,试作出图形,并说明(2)中结论会改变吗?7、已知:如图,ACAE,BAD=EACEDC。(1)若ABC中,B90,D是BC上一点,点E在ABC的外部,求证:AD=AB。(2)若ABC中,B90,D在CB延长线上,点E在ABC下方。(1)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8、已知:ABC为钝角三角形,A为钝角,BD为角平分线,APBD于N,交ACB的平分线于P,过P作EFBC交AB,AC分别于E,F两点NABCDEFP(1)线段AE、CF、EF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大小关系吗?若有,请证明你的结论:若没有,请说明你的理由。(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线段AE、CF、EF的关系会改变吗?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猜想。DCBA9、 已知,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AC,(1) 当A90时,求证:BCBAAD(2) 若BCBAAD,请你猜想A满足什么条件,并证明。(3) 若BCBADC,A又满足什么条件,并证明。(4) 若BCBDDA,A又满足什么条件,并证明。如图 ()ADBABC,BAC的角平分线分别交BD于BD,BC于E,F两点EBACFDGHP()求证SABCSAFCABAC(图)()过点D作DGAF交BC于G,若BC=,BD。试求线段GC的长()若过G作GHDG,G为垂足,交AC于H,在AC上取一点P,使AP=AB。试猜想DP,PC,HC三条线段是否成在确定的数量关系,若成在,请写出这个关系,并证明。若不成在,请说明理由。1、如图,D、E分别在AB、AC上,BD、CE相交于O,OBC=OCB=A,求证:BE=CD2、已知ABC中,BAC = 45,以AB、AC为边在ABC外作等腰ABD和ACE,AB = AD、AC = AE,且BAD =CAE,连CD、BE并交于F,连AF (1)如图1,若BAD = 60,则AFE = 如图2,若BAD = 90,则AFE = 如图3,若BAD = 120,则AFE = (2)如图4,若BAD = ,猜想AFE 的度数,并予以证明 (3)如图5,将图2中的AB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90),直接写出AFE的度数(不必证明)ABCDEF图13、如图, 已知ABC中,B=300,现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度至ADE,直线BC与直线DE交于点F,连结AF。(1)若=600(如图1),则AFB= ;若=900(如图2),则AFB= ;(2)若001200(如图3),猜想AFB的度数(用表示),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12001800(如图4),(2)中的猜想结论还成立吗?ABCDEF图2若不成立,试探究AFB的度数,并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ABCDEF图4ABCDEF图34、如下图:将斜边均为2的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1摆放,C、B、D在同一直线上,将RtCDE绕C点逆时针旋转角,CE交AB于F,CD交AB于G,GHAB交AC于H。(1)若=45(如图2),求BE的长度:(2)若=45(如图2),求证:GH+BF=GF;(3)若=75(如图3),GH、BF、GF三条线段是否仍满足(2)中的关系式,请下结论并予于证明。5、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尺如图1所示位置摆放,该三角形尺的直角顶点为F,三角形尺沿一条直角边AC边所在直线移动:(1)图1:当另一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时,则BF CG;(2)图2:当另一直角边与BC相交于点D,(点D不与点B重合)判断DF、DE、CG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是 ;(3)若三角形尺继续移动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判断DF、DE、CG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是 ;和三角形尺继续移动到AC延长线上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判断DF、DE、CG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是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6、如图:在中,BC=2AB=4,AD为边BC上的中线,E、F分别为BC、AB上的动点,且CE=BF,EF与AD交于点G. FHAG于H(1)如图1,当时,FG EG;GH= .如图2,当时,FG EG;GH= ._H_?1_G_F_E_D_C_B_A_H_G_?2_D_E_F_C_B_A如图3,当时,FG EG;GH= .请你先填上空,再从以上三个命题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如图4,若(1)中的点E、F分别在BC、AB的延长线上,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 ABC中,CA=CB,点D为AB的中点,A=30,M、N分别为AC、BC上的点.且CMDCND=180如图9,当CM=CN时, DM与DN的数量关系为_;MDN=_;CM+CN与AB的数量关系为_.如图9-1,当CMCN时,的结论是否成立? 图9 图9-1如图9-2,若点M在AC的延长线上,点N在BC上,其它条件不变,CM、CN、AB有何数量关系? 图9-2在图9-1中,若A=a,则DM和DN的数量关系为_,MDN=_.8、等腰ABC和等腰DCE,ABAC,DCDE,ACBDCE,P、M、N分别为AD、BC、CE的中点,连接PM、PN.如图,B、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30,则MPN ;如图,B、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45,则MPN ;如图,B、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60,则MPN ;如图,B、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 则MPN ;(1)请你完成以上各空,并从中任选一个进行证明;(2)如图,将图中的ABC绕C点旋转180,使得A点在CE上,B点在CD上,ACB30,则MPN的度数为多少?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证明.9、(1)如图1,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图中有一对全等三角形可以看成是旋转变换得到的.它们是_,其旋转中心是_,旋转角的度数是_;(2)在(1)中,将ECD绕C点任意旋转一个角度得如图2,分别取AD、BE的中点M、N,连结MN、MC、NC. 则MCN的度数=_;图3图2(3)如图3,若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C为直角顶点,M、N分别是AD、BE的中点,请判断MC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图124、(10分)如图,ABC中,BAC90,ABAC,点D是BC上的一点,DEAD且DEAD,连结CE。求证CEAC以CD为斜边在ABC外作等腰RtCDM,N是BD的中点,连MN,AM,试说明MN与AN之间的关系。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B(0,),且、满足.(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点M为直线上一点,且ABM是以AB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的值.(3)过点A的直线交轴负半轴于点P,N点的横坐标为-1,过N点的直线交AP于点M,试证明:的值是定值.答案:10、如图,点A在x轴上,点D在y轴上,以OA、AD为边分别作等边OAC和等边ADE,若D(0,4),A(2,0)。(1)求CE的长;(2)若DAC=10,求AEC的度数。(3)如图,若点P为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P在点A的右边,连PC,以PC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边PCM,延长MA交y轴于N,当点P运动时,ANO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AM-AP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4)如图,点P为x轴上A点右一动点,以PA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边PAM,连OM、PC,并交于F,连AF,当P点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2、(本题6分)等边ABC边长为8,D为AB边上一动点,过点D作DEBC于点E,过点E作EFAC于点F。(1)若AD=2,求AF的长;(2)求当AD取何值时,DE=EF。23、(本题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过点B(1,),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与直线y=kx交于点P,且PO=PA(1)求a+b的值。(2)求k的值。(3)D为PC上一点,DFx轴于点F,交OP于点E,若DE=2EF,求D点坐标。25、(本题8分)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a/AB,D为直线BC上一点,ADE交直线a于点E,且ADE=600。(1)若D在BC上(如图1)求证CD+CE=CA(2)若D在CB延长线上,CD、CE、CA存在怎样数量关系,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m交y轴于点A,交x轴于点B,点C坐标 ( m2 , 0 ) ,作C关于AB对称点F,连BF和OF,OF交AC于点E,交AB于点M。(1)求证:OFAC(2)连接CF交AB于点H,求证:AH= 32CF(3)若m=2,E为x轴负半轴上一动点,连接ME,过点M作EM的垂线交FB的延长线于点D,问EBBD的值是否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求其取值范围。25(9分)如图1,等腰RtABD和等腰RtAEG有公共的顶点A,连BG、DE,M为DE的中点,连AM交BG于N点。则AM和BG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 、_ _;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绕A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则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若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绕A点逆顺时针旋转至AE、AG分别与AB、AD重合时,则AM和BG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_、_,请你在图3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不要求证明).图1AEGMNBD图2ANBDGME图3EAGBDxyABCDEO26(12分)已知:如图,直线y=2x+b与x轴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A,AOE的面积为4,点D是直线AE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以AD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求b的值;若AD=AE,试求点B的坐标;xyABCDEOP设直线AC交x轴于P点,当D点在第一象限内沿直线AE运动时,P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不变,请求出P点坐标;如果改变,请指出P点移动的范围26、(12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m(m0)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x于点D,点C的坐标为(m,0),连接CD求证:CDAB;连接BC交OD于点H(如图2),求证:DH=BC;若m=2,E为射线AD上的一点,且AE=BE,F为EB延长线上一点,连FA,作FAN交y轴于点N,且FAN=FBO(如图3),当点F在E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BFB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NBFB的值;若变化,请求出其变化范围 22(8分)如图,A(3,0),B(0,1),C(0,1).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在x轴上取一点D(1,0),过点D作AB的垂线,垂足为E,交AC于点F,交y轴于点G,求F点的坐标。24(10分) (1)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EG有公共的顶点A,连BG、DE,M为DE的中点,连AM交BG于N点。则AM和BG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 、_ _;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绕A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则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若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绕A点逆顺时针旋转至AE、AG分别与AB、AD重合时,则AM和BG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_、_,请你在图3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不要求证明.25(1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是x轴负半轴上一定点,一动点B从原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德速度沿y轴正半轴运动,以B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1)若2秒钟时,C点坐标为(2,2),求A点的坐标。(2)如图,B点从(1)中的位置出发,再运动2秒钟,D是BC上一点,连AD交y轴于F点,BEAD交x轴于E点,连结EF,请判断OEF的形状;(3)点B从(2)的位置出发继续运动,作CPx轴于P,下列结论:BOCP的值不变;BOCP的值不变,可以证明,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求值。 1、已知点在的边所在的直线上,且,分别交边所在的直线于点(1)如图4,如果点在边上,那么;(2)如图5,如果点在边上,点在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的长度关系是_;(3)如图6,如果点在的反向延长线上,点在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的长度关系是_对(1)(2)(3)三种情况的结论,请任选一个给予证明2 、已知如图所示,在和中,且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的基础上,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CENDABM图CAEMBDN图第2题图3、是经过顶点的一条直线,分别是直线上两点,且(1)若直线经过的内部,且在射线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如图1,若,则 ; (填“”,“”或“”);如图2,若,请添加一个关于与关系的条件 ,使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ABCEFDDABCEFADFCEB(图1)(图2)(图3)(第3题)(2)如图3,若直线经过的外部,请提出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4、已知MAN,AC平分MAN。在图1中,若MAN120,ABCADC90,求证:ABADAC;在图2中,若MAN120,ABCADC180,则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在图3中:若MAN60,ABCADC180,则ABAD_AC;第25题图若MAN(0180),ABCADC180,则ABAD_AC(用含的三角函数表示),并给出证明。5、如图14-1,的边在直线上,且;的边也在直线上,边与边重合,且(1)在图14-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与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将沿直线向左平移到图14-2的位置时,交于点,连结,猜想并写出与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3)将沿直线向左平移到图14-3的位置时,的延长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结,你认为(2)中所猜想的与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E)BC(F)PlllAABBQPEFFCQEPC6、如图,已知等边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或其延长线)的距离分别为h1、h2、h3,ABC的高为h在图(1)中, 点P是边BC的中点,此时h3=0,可得结论:在图(2)-(5)中,点P分别在线段MC上、MC延长线上、ABC内、ABC外(1)请探究:图(2)-(5)中, h1、h2、h3、h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2)证明图(2)所得结论;(3)证明图(4)所得结论FABCDEPM(4)ABCDEPM(3)ABCDEPM(2)ABCDEM(P)(1)ABCDEPM(5)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1如图,在ABC中BC=AC,CDAB,DEBC,试说明ADE和CED都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BE,AE=DE,求A的度数。3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若AD=AB,CAD=36,求DBC的度数。4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E是AC上的中线,D在BA的延长线上,AE=AD,请说明DE=EB5如图,在ABC中,ACB、CA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AB,分别交BC,BA于D、E,试说明:DE=CD+AE6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BC于M、N, (1)若CMN的周长为18cm,求AB的长。(2)若MCN=48,求ACB的度数。7如图,在ABC中,AB=AC,BC=BD=ED=EA,求A的度数8如图,DEF中,EDF=2E,FADE于A,求证:DF+AD=AF(第19题)BDCFA郜E24、如图,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25、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 求证:(1)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26、如图15,ABC的边BC的中垂线DF交BAC的外角平分线AD于D, F为垂足, DEAB于E,且ABAC,求证:BEAC=AE27、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所以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ADFCGEB图1ADFCGEB图2ADFCGEB图3(第25题图)1、已知:BP是ABC的平分线,PDBC, BAP +BCP=。求证:(1) PA=PC (2)BA+BC=2BD2、ABC是等边三角形 ,点D是AC的中点,EDF=,点E、D分别在射线AB、AC上,DGBC.(1)、如图(1),当点E与点B重合时,易证:DE=DF, BE+BF=2BG.(2)、如图(2),当点E在线段AB上,点F在线段BC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时,求证:DE=DF, BE+BF=2BG。(3)、如图(3),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点F在BC延长线上时,BE、BF、BG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加以证明。如图(1) 图(2) 图(3) 3、 已知,如图:在正ABC中,点P、点E分别是射线AC、BC上一动点,且满足AP=CE,连接PA、PE.(1)、如图(1),当点P是线段AC的中点时,求证:PB=PE.(2)、如图(2),当点P是线段AC上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请加以证明。(3)、如图(3),当点P是线段A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请加以证明。如图(1) 图(2) 图(3) 4、已知:AB/CD,AE、CE 分别是BAC、ACD的平分线,且点E恰好落在BD上。求证:(1)、AEC= (2)、BE=DE(3)、AB+CD=AC5、已知,如图:BD、C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的直线EF/BC,交AB、AC于点E、 F (1) 如图(1),当BD、CD是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