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 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C. 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D.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B. 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C. 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D. 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B. 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C. 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D.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6年12月,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明确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随后,2017年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都对开展全民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全民阅读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立法的进程,直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功能,意味着图书馆要从藏书、管书为主,转向提供阅读服务为主;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要求地方政府把全民阅读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这也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机会。(摘编自李苑、孙嘉靖书香中国更可期)材料二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我国城镇成年居民2017年的图书阅读率为67.5%,农村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3%;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83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35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所上升,但农村的调查结果不乐观,两项调查结果均表现为不升反降。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也表示,阅读基础设施建好后,要进一步激活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提升其价值。仅就目前而言,农村居民的阅读问题确实存在短板,全社会要尽量向农村和农民子弟倾斜。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7年有65.2%的农村成年居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也就是说,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成年居民想通过阅读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希望能与中国古人和东西方名家、大家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朋友,渴望在字里行间丈量世界。魏玉山和徐升国一致认为,培养农村居民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有条件的农村要找喜欢阅读的村民来管理农家书屋,带领大家定期开展有规模有计划的读书活动,引领村民走进字里行间。(摘编自刘彬农村需要阅读推广人)材料三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后,中国出版界便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周密的顶层设计和精心准备,由权威的图书评测专业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科教频道强强联合,组织开展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一份中国图书的权威榜单、一幅中国人的阅读地图。至2018年,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已成功举办了5届,共有300余名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评审工作。每年优秀图书要历经近10道专业评审程序,才能从40余万种图书中产生这个好书榜单,上榜率仅为0.00007%。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榜单”,更是一幅“心灵榜单”。 “中国好书”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出版社纷纷围绕“中国好书”制定精品出版战略方向、方针和策略,建立精品出版工程机制和目标;“中国好书”也成为大众阅读的风向标,正在满足大众读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阅读需求。(摘编自杨平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寻找好书)材料四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情况统计注:上图看不清楚的字依次为:综合阅读率,纸质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阅读率(摘编自中国报告网)4.下列关于“全民阅读”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之后,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B.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施行,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为全民阅读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C. 近年来全民阅读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阅读率和阅读量不升反降,其原因是农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远低于城镇。D. 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的开展,既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也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在广大农村地区,较低的阅读率和较高的阅读意愿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农村阅读短板的存在和农民阅读习惯培养的不易。B. 参与的专家学者多、评审程序严、上榜率低,无疑提升了“中国好书”推荐书目的含金量,使其成为全民阅读的上佳选择。C. 上述的几则材料中,多处引用了权威部门统计提供的精确数字和权威人士的观点,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说服力。D.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迅速提高,2014年已超越纸质书阅读率,未来几年将超越综合阅读率。6.要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发愤著书张大可司马迁受腐刑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二、三月。这年司马迁四十九岁,出狱后被用为中书令。中书令本由宦官充任,而司马迁因受腐刑得此官,他认为是人生极大的耻辱。他在报任安书中凄怆满怀地诉说他的痛苦,司马迁一气排列了十种耻辱,这都是人世间的极大不幸,而“最下腐刑极矣”。它使司马迁陷入了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痛苦境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这种心境下,给予司马迁以生的力量,唯有那无声的立言事业还未完成。司马迁身受腐刑,体味三重,人主的喜怒无常,便意味着人臣的祸福莫测。专制主义的荼毒,擦亮了司马迁的眼睛,使他看清了“明主”这一绝对君权的残忍本质,深深认识到过去“以求亲媚于主上”是“大谬不然”,于是一反常态,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冷漠。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已五十三岁,任中书令已五年,他除了埋头撰述史记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这时,司马迁的好友益州刺史任安,心中沉不住气了,他觉得要给司马迁以鼓励,给他写了一封信,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任安的信,好似一石击起千层浪,它把司马迁积滞在心中的郁闷引发出来,爆发在回信报任安书中。在这封信中,司马迁把他对世情的感慨,对人生的悲愤,对专制君王的认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尽情地倾吐出来,如泣如诉,慷慨悲凉,理正而辞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两千多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既然宫刑是人生最大耻辱,为了人的气节尊严,就应早早自裁结束耻辱;但为了实现著述理想,立名后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可是活下去,又遭世俗非议,等于继续受辱,即“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这种既觉得应该死而又不能去死的思想纽结,折磨得司马迁神不守舍,多次想到去自杀。最后司马迁抉择了隐忍立名的自新之路。也就是说功名重于名节。当一个人功名已就,或者以死可以立功名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死节;当一个人才能未尽,功名未立,死节不过如九牛一毛,不能产生社会影响时,他就应该隐忍发愤,建立功名。司马迁正是在这一基准点上找到了死节与立名的统一。所以在史记中,他既表彰那些死节者,又表彰那些隐忍苟活者,把历史人物的死写得生动有情。史记中写了许多不甘屈辱,为保持名节而死的义士。齐国布衣王蠋在齐国沦丧濒于灭亡之时,仍“义不北面于燕,自尽身亡”;田横耻于降汉,自而死,他的五百宾客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李广不堪“复对刀笔之吏”而自杀;项羽兵败愧对江东父老而自杀。司马迁称赞这些慕义而死的人,具有“高节”,“岂非至贤”,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象屈原那样“死而不容自疏”的高洁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然而,在逆境中奋发,忍辱负重的志士,更加难能可贵。勾践卧薪尝胆,坚韧顽强,发愤雪耻,终灭强吴而称霸王,司马迁不仅许之以“贤”,还赞其“盖有禹之遗烈焉。”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重后世,司马迁赞其为“烈丈夫”。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履典军奉旗者数矣,可谓壮土”,但是,当他被刘邦捉拿,为人奴而不死,受辱而不羞,“终为汉名将”,司马迁赞其为“贤者诚重其死。”这后一种忍辱负重的志士,司马迁认为更是值得敬仰的男子汉,“烈丈夫”。这一观点,不仅与世俗相违,而且颇谬于圣人的是非。一般世俗观点,认为忍辱负重是贪生怕死,若被刑戮,“中材以上且羞其行”。孔孟遗教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那些一遇侮辱就轻身自杀的人,在司马迁看来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慕义而死,保持名节;忍辱负重,自奋立名,怎样处理好这二者的界限是很难的。前已述及,司马迁提出了一个“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标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不是不可牺牲,而要让它闪光,死得有价值。一个人若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待后人评说,而仅仅以一死来对黑暗进行抗争,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在忍辱与生死的痛苦抉择中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他从沉痛中奋起,坚强地活下来,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完成史记。司马迁终于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忍辱著书,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节选自张大可著的司马迁评传)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 发愤著书,所谓“发愤”,就是指一个人身处逆境而其志不屈,更加激扬奋发而有所作为。司马迁就是如此。B. 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崇高的人格。C. 本文择取了司马迁的重要人生阶段,评述了他发愤著书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史记的内容、体例,升华了史记的主题。D. 司马迁身受腐刑,使他看清了世情的冷漠和君权的残忍本质,于是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关心。E. 司马迁终于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血倾注在史记之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8.司马迁在史记中,主要写了哪几种人物?(5分)9.司马迁认为忍辱负重的志士,更是值得敬仰的男子汉。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0.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隔阂,嫌怨B.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翼:翅膀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谢:谢罪D.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11.下列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不然,藉何以至此B.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 亚父者,范增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D.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2.以下文句分编为四组,全部体现项羽胸怀大志的一组( )(3分)(1)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3)彼可取而代也 (4)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A. (3)(2) B. (2)(4) C. ( 1)(2) D. (1)(3)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枕上偶成陆游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注)修门: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河潼:指黄河、潼关,意即中原地带。周汉规模:指历史上周朝、汉朝立国的规模。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起句突兀,读来自有一股愤然不平之气扑面而来。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第二句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B. 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C. 开篇“不复望修门”,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D. 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状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而又报效无门的痛苦之情。15.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房前屋后的环境的句子:“_,_”(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句来批评:“_,_”。(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 ,_。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日前,有媒体报道,谈到境内的旅游商品时,经常听到的负面评价是:做工粗糙,性价比不高。对境外旅游商品的评价则正好相反,往往包装精美、商品精致。 按说,以中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商品,实不在话下。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感到尴尬。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多数文化旅游商品缺乏创意,设计粗糙。()。比如,各地的土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看似,但其中所出售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大景区皆。反观其他一些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商品,且不论其创意水平的高低,就其所显示出的地域特色,可说是让人过目难忘。为国人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游客在原产地购买这些商品,一来价格比较优惠,二来独具纪念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外旅游产品的质量胜于国内。事实上,受到不少游客交口称赞的国外旅游产品,往往是由国内厂商加工制造的。,一件旅游商品的灵魂在于其文化内涵,这也正是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根本特点。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千篇一律 丰富多彩 云泥之别 追本溯源B. 如法炮制 琳琅满目 云泥之别 归根结底C. 千篇一律 琳琅满目 大同小异 归根结底D. 如法炮制 丰富多彩 大同小异 追本溯源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更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B. 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比较糟糕的事。C. 比较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D. 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最糟糕的。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被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B. 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C. 被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D. 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20.小明到同学小华家做客,回家后小明给小华写了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 出并作修改。(5分)上周光临贵府,感到贵府蓬荜生辉。那儿不仅有宜人的风光,更有温馨的人情,尤其你家父对我的爱护更让 我难忘。假期将至,什么时候也来寒舍,让我好好招待几天,并惠赠礼物。就此搁笔,务必回音。21.下面是老师给学生讲解描写方法的架构图。请以“侧面描写”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6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读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做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C2.D3.A4. C 5. D 6. 从国家的法律、政策等层面加强对全民阅读的规范、引导和支持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强化人们的行动落实;关注广大农村地区阅读现状,从政策上加以倾斜,消除农村阅读短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公共图书馆等阅读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其利用率,为全民阅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建立有效机制,举办好各种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加强对优秀图书的出版发行、推荐引领,切实满足大众读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阅读需求。 7. AE 8. 二种人物:一是写了许多不甘屈辱,为保持名节而死的义士。二是在逆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