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心理统计试题汇编.doc_第1页
各校心理统计试题汇编.doc_第2页
各校心理统计试题汇编.doc_第3页
各校心理统计试题汇编.doc_第4页
各校心理统计试题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统计参考试卷1、【西南师大04年】某心理学家为了考察训练教程对儿童创造思维能力的影响,将20名被试随机分成四个组,每组5人,每组采用一种教程进行训练,一学期后每个被试的创造思维能力平分如下表,试检验训练课程的作用是否用显著的差异。(临界值F0.05(3.16)=3.24)问题解决模式教程 8 20 12 14 10 创造性思维教程 39 26 31 45 40工具丰富教程 17 21 20 17 20CORT教程 32 23 28 25 29 2、【西南师大03年】计算下面两门学科成绩的等级相关系数。学生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数学成绩 94 90 86 86 72 70 68 66 64 61物理成绩 93 92 92 70 82 76 65 76 68 603、【西南师大03年】写出相关样本T检验公式并简要说明其功用和使用条件。4、【西南师大02年】在一项用信号检测论研究图片再认的试验中,给被试呈现两组图片共100张,一组是“新图片”,一组是“旧图片”。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回答所呈现的图片是新的或是旧的。请计算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1先验概率是0.3,即旧图片为10张,新图片为90张。2先验概率是0.7,即旧图片为30张,新图片为70张。 判断结果新旧呈现结果新1614旧961先验概率为0.3 判断结果新旧呈现结果新5911旧1317 先验概率为0.7附PZO转换表5、【西南师大01年】在依次运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有无法)进行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的次数分布,请分别计算和d的值。输入SN N判 有信号断 无信号140 8260 118附POZ 转化表部分数据:P O Z0.70 0.3478 0.5240.41 0.3888 - 0.2276、【浙大05年】非参数检验方法的特点。7、【浙大03年】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8、【浙大03年】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9、【浙大03年】有容量分别为n1=10和n2=16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果,(X、Y为观测值,f为频数): X-12.3 12.5 12.8 13.0 13.5 Y-12.2 12.3 13.0 f- 1 2 4 2 1 f- 6 8 2 现已知变量X、Y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请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总体属同一分布(提示:F.05(9,15)=2.59, F.05(10,16)=2.49, t.05/2(24)=2.064, t.05/2(25)=2.060, t.05(24)=1.711, t.05(25)=1.708 )?10、【浙大03年】下表给出了某班12名同学两次考试的成绩。要求: 1、计算两次考试成绩(X、Y)的相关 2、求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 3、对所求方程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提示:F.05(1,10)=4.96, F.01(1,10)=10.04, F.05(1,11)=4.84, F.01(1,11)=9.65)。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考试一(X) 65 63 67 64 68 62 70 66 68 67 69 71考试二(Y) 68 66 68 65 69 66 68 65 71 67 68 7011、【中山大学04年】为什么要建立回归方程?12、【中山大学04年】3X3的实验设计中会存在几重交互作用,为什么?13、【中山大学04年】独立样本和相关样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14、【中山大学04年】判断某个变量X的样本是否符合卡方分布的方法是什么?15、【中山大学04年】某厂要进行压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但由于工厂不大就把男女员工的数据都收集来了,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看性别间有否差异呢?16、【中山大学04年】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17、【中山大学04年】一个变量的两个水平间的相关很高,是否说明两水平的均数间没有差异呢?为什么?举例说明。18、【华东师大04年】填充:(1)常见的抽样方法有()抽样、()抽样、()抽样和()抽样。(2)当二项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时,在n次二项试验中成功事件出现次数的平均数为(),其标准差分别为()。(3)拒绝真实的零假设,就是()错误;保留不真实的零假设,就是()错误。(4)实验中的自变量称为();自变量的不同情况称为(),它包括()或()两类情况;按各种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称为各种()。(5)质与量的相关包括()相关、()相关与()相关。(6)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有三种等效的方法:()、()和()。(7)若智商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8,则智商的变动中有()是由语文成绩的变动造成的。19、【华东师大04年】现有10名男生进行射击训练,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训练后训练前195762707439080466525806367862789828848597064107372试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20、【华东师大03年】填充题:1、用来测量的量尺,既要有_,又要有_,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数_,这是才可以计算差异系数。2、以_理论为依据,按照_的要求,有_来估计_,称为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3、随即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将总平方和分解为_、_和_,如果区组差异不显著,表明_或_。4、相关系数抽样分布的形态随着总体相关系数和样本容量n的大小而变化,当_时,样本r的抽样呈正态分布;当_时,r的抽样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当_或_时,r的抽样分布呈偏态。21、【华东师大03年】为了了解某校三年纪48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将他们的成绩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人数分别为120、300、60,各层的标准差估计为10、12、13,假如要求从全年级中抽取60人,请用最优配置法计算各层应抽取的人数(6)22、【华东师大03年】五位教师对甲乙丙三篇作文分别排定名次如下表:教师序号名次甲乙丙13122321331241325132请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23、【华东师大02年】根据表中数据计算d和值(附PZO转换表) 刺激反应报告“旧的”报告“新的”旧刺激4010新刺激446注:设新刺激强度为0,旧刺激强度为1。 24、【华东师大02年】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25、【华东师大02年】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6、【华东师大02年】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27、【华东师大02年】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 28、【华东师大00年】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29、【华东师大00年】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30、【华东师大00年】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31、【华东师大00年】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 A因素 187 (2) (6) (10) B因素 343 (3) (7) (11) AB 3038 (4) (8) (12) 组内 135 (5) (9) 总差异 (1) 32、【华东师大00年】研究人员对10个家庭的儿童的问题行为程度(X)及其母亲的不耐心程度(Y)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 家庭 1 2 3 4 5 6 7 8 9 10儿童得分 72 40 52 87 39 95 12 64 49 46母亲得分 79 62 53 89 81 90 10 82 78 70求X与Y的相关系数。注:X与Y的总体均不为正态分布。 33、【华南师大05年】能否用两总体平均数差异z检验或t检验逐对检验多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问题?为什么?34、【华南师大05年】试述分层抽样的原则和方法?35、【华南师大05年】在一项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研究中n(人数)X(平均数)S(标准差)试验组(有反馈)60X1=80S1=18控制组(无反馈)52X2=73S2=15问实验组的平均结果是否显著高于控制组?(用到的统计量在括号中给出了)36、【华南师大03年】把下列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11.0, 11.3, 10.0, 9.0, 11.5, 12.2, 13.1, 9.7, 10.537、【华南师大99年】甲乙两组学生参加一项“问题解决”的实验,以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秒)为成绩。他们解 决某一问题的成绩如下,问两组成绩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 甲组 17 15 16 18 14 13 14 12 乙组 16 18 19 16 22 19 18 16 13 (t .05=2.131, t .01=2.947) 38、【南师02年】有一研究者调查了大学四年级不同年级学生对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即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哪个更重要,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分三种:(1)课业学习更重要;(2)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3)两者同样重要。该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60名学生(共240名),每一年级男女各半,统计结果如下表:回答项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n=60n=60n=60n=60课业学习更重要(%)60%47%37%37%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20%26%30%33%两者同样重要(%)20%27%33%30%根据上述回答项目的百分比变化,该研究者得出结论:随着年级增加,大学生逐渐重视社会人际交往。你认为该研究者根据百分比就得出这一结论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请分析说明。39、【暨南大学05年】简答题:(1)什么是差异系数,为什么要引入差异系数? (2)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方差分析有什么本质区别? (3)随机化设计与随机化区组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 (4)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相比有什么特点? 40、【暨南大学05年】计算题:(1)计算平均阅读速度。一个用20小时,一个用40小时,问平均速度?(用调和平均数)(2)给几个原始分数,已知每门课的平均分与标准差,比较两个人的总成绩。(3)卡方独立性检验。(4)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5)单因素方差分析。已知每组人数,平均数,方差(书上有例题)41、【北师05年】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联系。42、【北师04年】填空题:(1)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 的最佳统计量(2)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标准差为 的百分位数是16(3)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 ,它对测量的 有重要影响(4)题目为选择题的测验,增加题目数量可以提高测验的 43、【北师04年】简答题:(1)有人说:“t检验适用于样本容量小于30的情况,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检验。”你对这种说法有何评论?(2)学业考试成绩为x,智力测验商数IQ为y,rxy0.5,IQ100+15z,某校根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录取新生,录取率为15%,如果某学生智力商数为115,他问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你如何回答?(3)两个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了智力测验,两个总体的智商平均数差异是否还需要进行统计检验,为什么?(4)选择统计检验程序的方法应注意那些条件,才能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5)什么测量和统计的原因导致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被低估。44、【北师04年】论述题:在一个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选择哪些统计方法对两个因素的数据变化趋势、因素主效应和交互作用进行详细和深入的分析,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应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45、【北师01年】简答题:(1)智商130以上为超常儿童,求其所占比例,写出推理过程。(2)举一例相关关系,但非因果关系。(3)标准分数与原始分数的优点。(4)为什么假设检验中待检验假设为无差异假设。(5)为什么方差分析能够分析出几个平均数的差异。(6)指出t=5.53,p小于0.05的含义。简答题(第一部分)1. 简述条图、直方图、圆形图(饼图)、线图以及散点图的用途2. 简述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在进行组间比较上的区别和联系3. 简述Z分数的应用4. 简述方差分析法的步骤5. 简述方差和差异系数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上的区别和联系6. 简述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的思路7. 简述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方差分析的区别8. 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区别和联系9. 简述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检验的区别10. 简述卡方检验的主要用途11. 简述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区别和联系12. 简述假设检验中零假设和研究假设的作用13. 简述什么是抽样分布14. 简述统计量和参数的区别和联系15. 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第二部分)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应当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不需计算)1 某研究者欲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用动机量表测得学生的学习动机,再用标准化学绩考试测得成绩,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等距数据。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等级评定分,又应如何分析?2 为研究职业类型(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对幸福感(幸福、不幸福)是否有影响,应选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3两考生的高考成绩五科如下表,已知所有考生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何判断两考生高考成绩哪一个更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甲生100120115125130乙生1101151201301254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75,10,现欲选出40%高分者录用,问分数线应当定成多少?5某校长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今年高考全区的平均分为530分,全区3400名毕业生高考平均成绩为520分,标准差112。问该校长的预测是否准确?6某研究者想考查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用量表测得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正态数据。7假设某考生在高考中,语文得110分,数学得125分。如果所有考生的语文平均分为90,标准差为10;数学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分。那么,相对而言这个考生哪方面能力更强?8某研究者欲研究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用动机量表测得学生的学习动机,再用标准化学绩考试测得成绩,按照动机的高低将学生分成高动机者、中等动机者和低动机者。9在缪勒莱尔错觉实验中,为了研究夹角对错觉量的影响,随机抽取了18名被试,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每名被试都在15度、45度和60度三种夹角下进行错觉实验现在需要求三种夹角下错觉量差异是否显著用什么方法?10欲考查两种记忆方法的效果,让一组学生先后用两种方法记忆难度相当但内容不同的陌生材料,一半的学生先用方法A,后用方法B,另一半学生相反,学习后间隔一段时间测量他们的保持量。11选取8对被试,每对被试年龄、智商和视敏度相当,让其中一名被试参加视觉试验,看一个高亮度背景下的物体,另一个被试看一个低亮度背景下的同样物体。记录下他们平均反应时,试决定视觉亮度不同是否影响物体识别的反应时。1216名小学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被试分别解决一种算术问题:加、减、乘、除,各10道,记录下平均解题时间,问小学生解决四类问题的解题时间有否显著差异。13在一个研究汽车尾灯用什么颜色能最快地引起后面车辆驾驶员反应的实验中,选取了8名被试在红光、绿光和黄光三种情况下均测试他们的反应时,试判断其反应快慢的差异是因为个体差异还是因为不同颜色所致?14对24名儿童的智商进行了配对,得到3个分组,智力水平分别为高、中、低,每个组的儿童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学习解九连环,一种是完全讲授式,教师重复地讲解游戏玩法;另一种是互动式,将试讲完一遍后让儿童自己摸索,学习时间相等。问两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异。15欲研究某种药物对于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取两组病情相当的病人,一组施加该药物,另一组按常规疗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再用抑郁量表测量他们的症状。二、 计算题1 某研究者欲研究光线亮度对颜色识别的影响,随机选取了28名被试分成4组,每组被试进行12次测试,要求他们在两种颜色的物体中判断哪一个色彩的饱和度(客观指标)更高,4个组的实验条件分别是四种不同的亮度环境:正常、稍微昏暗、比较暗、非常暗。记录下12次测试中的正确判断次数,数据如下表。试进行方差分析。2一项实验检验练习对走迷宫任务作业中错误次数的影响,9名被试参加了实验。先让他们进行作业测试,之后给他们10分钟练习时间,在进行同样的测试,练习前后的错误次数如下表所示,问练习后的作业成绩是否显著地优于练习前? 被试号1 2 3 4 5 6 7 8 9练习前错误次数8 7 13 6 5 11 8 9 10练习后错误次数4 2 8 4 6 6 4 5 63一项研究考察长跑运动员肺活量的增加如何依赖于每月锻炼时数,测得7名运动员的数据如表所示,试求肺活量与锻炼时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每月锻炼时数40 50 60 70 80 90 100肺活量增量500 600 600 800 750 750 900在对方程显著性进行检验,由于是一元方程,所以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都可以,这里采用方差分析计算较简单,步骤可省略。方差分析表如下:变异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回归97232.14197232.1427.36误差17767.8653553.57总11500064为比较视觉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选取了8个被试。每个被试均接受两种反应时测试,如下表给出了所有被试两组反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76。试分析两种反应时有否显著差异?NMS简单832.755.18复杂843.256.505对患有失眠症的病人使用三种不同的睡眠辅助药物,三组病人分别服用一种药物,另有一组病人服用安慰剂。之后令病人在房中入睡,并记录下他们入睡所需时间。经计算,四组的数据如下,进行方差分析。药物NXX2安慰剂929710549183041202229321212638301131516某教师为考察复习方法对学生记忆单词效果的影响,将20名学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5人采用一种复习方法,学生学完一定数量单词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习,然后进行测试。结果见表。问各种方法的效果是否有差异?并将各种复习方法按效果好坏排序。集中循环复习8 20 12 14 10分段循环复习39 26 31 45 40逐个击破式复习17 21 20 17 20梯度复习32 23 28 25 297对某中学937名新生的考试平均分21.4,方差24.1,对另一个重点中学421新生的同样测试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22.1、14.5。问两中学新生的成绩有否显著差异? 8为了研究父母是否吸烟对子女是否吸烟有否显著影响,调查了160名青少年及其家长,数据如表,试进行卡方分析。父 母吸烟不吸烟子女吸烟6515不吸烟25559GRE考试数量部分的均分为500分,现在欲研究某个GRE强化课程的学习是否对该部分考试有效。随机选取了40名欲参加该课程的自愿者,结果他们的最终考试均分为526,标准差为90分,试进行分析。10下表是某校对毕业生考研意向的调查数据,试判断学生是否考研与其专业有无联系? 文科 理科不考研 23 17考研 28 22北师大96(一)回答问题 (14题每题5分,第5题10分)1. 有研究者将不同难度的两次测验分数相加求平均,这种作法对吗?为什么? 2. 在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A题标准差较大,B题标准差较小,这两题中要舍去一 题,舍哪题,为什么? 3. 在0、1记分的选择题试卷,欲求其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用哪种相关方法好? 4. 有选择题试卷一张,怎样判断考生的成绩是真会还是完全凭猜测? 5. 有实验组控制组的测试结果,欲检验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应选用哪些可用的方法?各 需满足哪些条件?(二)用两面种非考数方法检验下面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5分)实验组:3.5 4.1 5.3 4.9 7.1 6.5 3.9 5.2 8.4 9.0 7.4 6.9 6.5 控制组: 3.2 3.9 2.8 5.1 4.4 5.6 6.1 4.9 5.8 6.4 4.8 大于中数 小于中数实验组 8 (6.5) 5 (6.5) 13控制组 4 (5.5) 7 (5.5) 1112 12 24(三)有一区组设计的实验结果,请用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检验其三种不同条件(A 下之结果 有无显著差异 。(20分)被试 a1 a2 a31 6.1 4.7 2.22 5.8 3.9 2.33 7.1 5.8 3.14 8.0 6.2 3.85 6.5 4.4 2.9(四)有理论假设在某些测验项目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今有一位研究者编写的测验项目,实 测结果为下:对项目的反应 对 错男 115 75女 58 132请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分析,并解释该项目的问题是什么?(15分)(五)请构造2*2析因设计的实验结果,并使其交互作用及主效应作用差异显著,经具体计算 加以验证。(20分)回答问题时可能用到的统计表值及公式 如果所需值没有,可根据所列表趋势估计) X2.05=3.84 (df=1) X 2 .05=5.99 (df=2) F.05=5.32 (df1=2 df 2=8) F.05=3.84 (df1=4 df2=8) F.05=4.49 (df1=1 df 2=16) F.05=4.75 (df1=1 df2=12)华东师大97一、名词解释(15分) 1、众数(3分) 2、标准化记分(3分) 3、抽样分布(3分) 4、回归线(3分) 5、简单随机化设计(3分) 二、问答题(15分) 1、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前提是什么?(5分) 2、在抽样调查中有哪些主要的抽样方法?(10分) 三、计算题(20分) 1、某大学调查3000名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结果表示赞成的有860人,表示反对的有1140人,不置可否的有1000人。问这3种看法的人数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10分) 请注意试题末尾的提示 2、对13名男生和9名女生分别进行同一内容的心理测验,结果如下:(设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男生女生 总分=901总分=709 平均分=69.31平均分=78.78 离差平方和=1156.77离差平方和=1703.56 方差=96.40方差=212.94 提示 26.89 = 5.19*5.19 t(.05,20)=2.086 t(.01,20)=2.845 F.05(8,12)=2.85 F.01(8,12)=4.50 x2.01-(2)=9.210 x.05(2)=5.99 华东师大98一、名词解释(35=15) 1、几何平均数 2、相关样本 3、方差齐性 4、协方差 5、非参数检验 二、简答题(52=10) 1、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有哪些特点? 2、方差分析的逻辑是什么? 三、计算题(25) 1、对124个学生进行长跑训练,训练前后两次测验达标情况如下表,问训练有无显著效果?(5) 第二次测验 达标未达标 第一次测验 达标4814 未达标2636 2、对10名同三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进行排名,得出以下结果: 学生编号12345678910 语文名次12345678910 英语名次21345768109 试求语文与英语的相关系数。(10) 3、某校3个班的测验结果如下:为了进行方差分析, 班别人数平均分数样本标准差 3673.45.522 4075.24.838 3874.86.315 请计算组间平方和、组内平方和、组间自由度、组内自由度和F比值。(10)华东师范大学99 一、设ZN(0,12)根据Z值求出相应的概率。(52=10分) (1)P(0Z1.2) (2)P(-1.5Z1.8) (3)P(-1.96Z1.8) (4)P(Z=2.96) (5)P(Z0) 注:正态分布表附于试卷末尾 二、有3种语文实验教材,为检验其在4种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教学效果,交叉分组后得到12个处理,经过教学后,在每个处理中抽取2名被试进行测试,得出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完成这个方差分析表,无需查表作结论。(12分) 教材(A)与教学方法(B)实验方差分析表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 A因素87.25(2)(6)(10) B因素443.00(3)(7)(11) AB3038.00(4)(8)(12) 组内(1)(5)(9) 总差异3704.00 注:本题共12个空,请按表中编号顺序答题,每空1分。 三、什么是独立样本?什么是相关样本?(8分) 四、现有40位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如下,问男女学生成绩有无本质差异?(10分) 80分以上80分以下 男a=18b=7 女c=10d=5 五、170名6年级学生的数学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0,问:从总体上来说,6年级学生的数学与语文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5分) 六、什么是测定系数?写出出它的公式和含义。(5分) (附正态分布概率表)华东师范大学 00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1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2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工作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 ()4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5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叫总体统计量。 ()6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其平均数。 ()7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有多种方法检验其显著性。 ()8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9中位数检验就是比较两个样本中的中位数高低。 ()10从正态分布图来看,z=0处的概率是最大的。 二、简答题(8分): 1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4分) 2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10分) 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四、填表题(12分) 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 A因素187(2)(6)(10) B因素343(3)(7)(11) A*B3038(4)(8)(12) 组内135(5)(9) 总差异(1) 五、计算题(10分) 研究人员对10个家庭的儿童的问题行为程度(X)及其母亲的不耐心程度(Y)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 家庭12345678910 儿童得分72405287399512644946 母亲得分79625389819010827870 求X与Y的相关系数。注:X与Y的总体均不为正态分布华东师大 01一、问答题: 1、完全随机设计和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什么区别?(10%) 2、什么是非参数检验?它有什么特点?(5%) 3、为了建立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般采用什么方式选择自变量?(5%) 二、计算题: 1、通过随机抽样,抽取了A、B两组被试,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A组:119,110,132,106,121,120; B组:133,128,130,134,129,136,133 为检验教学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请计算必要的检验统计量。(10%) 2、有3位教师对5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如下: A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3、5、3; B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1、2、2; C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1、1; D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3、2; E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4、3; 请计算3位老师评定的肯德尔和谐系数。(10%) 3、134位学生参加寒假长跑训练,开学后发现长跑成绩显著进步(由不及格变成及格)的有38人,显著退步(由及格变成不及格)的有19人,问长跑训练有无显著效果?(5%) 4、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78,问:二者从总体上说是否存在相关?(5%) 华东师大02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协方差2、品质相关3、回归线4、机械抽样5、非参数检验 二、问答题(10分) 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三、计算题(每题5分, 共15分) 1、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3、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 北师大97(一)简答题(每题6分)1. 计算平均数要注意哪些问题,应用中常易出现哪些错误,举例说明之。答:(1)极端数据 (2)数据不清 (3)同质性 2. 标准差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在测验编制和对实验数据的控制上怎样意义标准差?3. 求题目内部一致性系数,有哪些相关方法,各要求满足哪些条件?4. 写出二项分布平均数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在心理实验研究中的用处。5. 有人给你两组数据,让你帮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写出你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考程序。欲研究某种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用何种统计方法描述其间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公式。(二)已知实验数据总体分布为正态,但方差未知,求其差异显著性。数据如下:n1=3.0, 3.5, 4.0, 4.3, 3.1, 4.1, 5.0, 3.7, 3.3, 4.1 n2=3.8, 3.3, 4.5, 4.6, 4.2, 4.4, 5.0, 3.7, 3.6, 3.7 (10分)(三)有研究者欲考察某一高考试题的得分情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统计结果如下:及格 不及格男 290 160女 100 350该统计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四)随机取样,随机分组的两个因素各有三个水平的实验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应随机分为多少组?2. 若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各组平均数间的趋势(大小)怎样?3. 若检验两因素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何方法检验?4. 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是多少?5. 误差项的自由度是多少?请构造模拟数据计算。(数据应满足:有交互作用;两因素间有显著差异)(共24 分)(五)有一区组设计的实验数据,请用参数及非参数两种方法检验其差异显著性。A1 A2 A3 A4甲 2 3 4 5乙 3 5 5 6丙 3 4 6 7丁 4 6 7 8(统计表及公式略)(20分)北师大98(一)回答问题1. t检验要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5分)。2. 描述一组数据有哪些统计量,各自的计算公式是什么(5分)。3. 有成对的一组数据,欲考察其一致性程度,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各自需要满足那些统计条件(5分)。4. 不同年级的物理成绩进行比较是否可行?为什么?(5分)5. 几何平均数应用于那些研究问题(5分)。6. 视敏度测试中视标缺口方向有四种,欲排除猜测的可能,应该用哪种方法处理,怎样确定真正能看清视标的临界次数?(10分)7. 相关系数的合成,其公式是什么?(5分)8. 回归方程(一元)的表达式(5分)。9. 方差分析之后,平均数进一步检验的步骤(5分)。(二)计算题1、某年龄段儿童语言发展(用词汇量表示)如下表所示,问语言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10分)500800 8011000 10011500男孩 100 150 60女孩 50 250 1002、有一团体的人数为300人,施测某一心理测验的结果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 8,有被测者A的得分是113,问该团体中测验得分高于A的被测者有多少人?回答这一问题尚须作那些假设?(10分)3、请选用参数与非参数的方法各一种,对下述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分析A、B、C三种实验处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0分)A 85 90 92 91 88B 90 93 95 100 110C 110 115 117 116 1144、请选恰当的参数与非参数方法分析下述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0分)n1:3.6 4.2 4.0 5.0 3.7 3.8 4.1 n2:4.1 4.2 4.0 4.8 5.0 5.3 5.2 5.5可能用到的统计表: 2(1).053.84 2(2).056.00 2(3).057.81 t.05 = df=9为2.262 df=10为2.228 df=18为2.101 df=20为2.086 F.05 = df(2,12)=3.88 df(2,15)=3.68 df(3,12)=3.49 df(3,15)=3.29若所列的统计表不 够,可根据所列表值的趋势,自己作一设定。北大001.因素分析中,因素的数目确定后,常需“转轴”,转轴的根据和目的是什麽?2.采用慢性病人家属及医生的文卷中的数据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如下结果: Y 病人躯体功能 B ZB 1.病人神经质 -3.44 -0.90 2.医生对病人疗效预期 -2.5 -0.92 cl 56.46 f 183 * 问:A. 根据表中数据简述取得该结果的统计步鄹。B. 列出回归方程。C. 解释表格中的试验结果。 3. 当两总体确实有相关时,样本相关系数r 的样本分布是正态的吗?为什么?4在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时候,为何要进行方差一致性检验?5当要进行三个总体以上的总体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为何不宜采用两两t检验?6.卡方分布运用范围?北大0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b)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2. 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个同学考试成绩的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a)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均值b)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C)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3一个N=10的总体,SS200。其高差的和(X-u)是:a)14.14b)200C)数据不足,无法计算d)以上都不对4. 方差分析中,F(2,24)0.90。F检验的结果:a)不显著b)显著c)查表才能确定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5.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