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A版第十册第八单元第23课《苏武牧羊》课件PPT_第1页
小学语文A版第十册第八单元第23课《苏武牧羊》课件PPT_第2页
小学语文A版第十册第八单元第23课《苏武牧羊》课件PPT_第3页
小学语文A版第十册第八单元第23课《苏武牧羊》课件PPT_第4页
小学语文A版第十册第八单元第23课《苏武牧羊》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武帝时 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 被扣留19年 历尽艰辛 持节不屈 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苏武牧羊 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1 读课文 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 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 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 3 课文中有几次写到旌节 苏武又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 匈奴单于旌节受刑中郎将地窖门缝毡片羊羔汉昭帝玷污狩猎旷无人烟忠贞不屈 旌节是古代出使他国所持的凭证 通常用彩色羽毛装饰 文中的旌节象征的是汉朝 旌节是什么 它有什么含义 文中多次出现了 旌节 这个词语 请把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找出来 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 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 1 互派使者 释放使臣 2 出事匈奴 祸及汉使 3 含雪吞毡 矢志不渝 4 北海牧羊 忠贞如一 5 汉匈和好 请还苏武 6 历尽艰难 发白归汉 1 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苏武这十九年历经的磨难 2 苏武断然拒绝了荣华富贵 毅然接受了十九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屈辱和贫寒 这是为什么 3 旌节 还代表什么含义 精读感悟 苏武一颗不变的心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苏武是个怎样的人 1 我身为汉朝使者 让我投降 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 绝对办不到 2 渴了 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 饿了 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 3 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 念念不忘没有完成的使命 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带着旌节返回到故乡 在言语上感悟苏武维护民族尊严宁死不屈 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在行动上感悟苏武为守节而表现的贫贱不能移的民族气节和坚强的意志 在情感上感悟苏武热爱自己的国家 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苏武牧羊 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与冰天 穷困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比铁石坚 时听塞上 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宁海枯石烂 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 拱服汉德威 苏武牧羊记 全剧25出 牧羊记 是一出历史故事剧 作品歌颂苏武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 劝降 逼降 表现他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 义正辞严 不可侵犯 吃雪 牧羊 描写他在冰天雪地中茹苦含辛 不屈不挠的意志 望乡 告雁 抒发他思君念母的深情 剧中写了卫律 李陵两个降臣 其思想 品格却不一样 卫律贪图富贵 降顺匈奴 他的贪婪无耻 阴险狡诈受到嘲讽和鞭挞 李陵由于孤军无援 兵败被俘 作者对他的投降有所批判 又较细致地描写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同情 十九年了 苏武终于回到了京城 他在心里呼喊着什么 昭君出塞 的故事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王昭君 名嫱 音 字昭君 原为汉宫宫女 公元前54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 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 同西汉结好 曾三次进长安入朝 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 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她到匈奴后 被封为 宁胡阏氏 阏氏 音焉支 意思是 王后 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 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