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皮钳夹固定治疗下胫腓分离的临床应用研究经皮钳夹固定治疗下胫腓分离的临床应用研究更新日期:2009-07-03 点击: 姚太顺曹亚飞孟宪杰李儒增陈秀民高金亭张耘张梦环王新卫提要为了解决下胫腓分离复位后的合理固定问题,作者对经皮钳夹固定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共治疗97例,95例解剖复位,2例失败。随访90例,随访时间平均2年零4个月,采用Leeds标准评定,优良85例,占94.4%;可4例,占4.5%;差1例,占1.1%。认为该固定方式符合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基础和弹性固定原理,是治疗下胫腓分离的较好的方法。主题词下胫腓联合骨折脱位骨折固定术外固定器经皮钳中图分类号:R6847;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015(2000)01-0012-03A CLINICAL STUDY ON PERCUTANEOUS CLAMP FIXATION FOR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DISSOCIATIONYao Taishun , Cao Yafei , Meng Xianjie(Luoyang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 Luoyang 471002)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streduction rational fixation of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dissociation (DTSD), the authors treated 97 cases of DTSD by percutaneous clamp fixation with anatomical reduction in 95 cases and failure in 2. Of all the cases, 90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28 months and the result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Leeds standard were good-excellent in 85 cases (94.4 %), fair in 4 (4.5 %) and poor in one (1.1 %). According with the anatomical basis and the elastic-fixation principle of DTSD, this fixating method is an ideal therapeutic method for DTSD and should be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therapy to be selected.Key Words: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fracture-dislocationfracture immobilizationexternal fixatorpercutaneous clamp下胫腓分离临床常见,且往往合并踝部其它损伤。因其损伤程度严重,治疗上疑难问题较多,而历来颇受关注。下胫腓分离后的合理固定就是诸多难题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者手术复位后将下胫腓联合用骨栓或螺丝钉进行贯穿固定。但前者对下胫腓分离起不到有效的固定作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高;后者因固定期间限制了下胫腓联合的生理活动,后期易使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我们从1990年10月起采用经皮钳夹固定治疗下胫腓分离9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1765岁,平均31岁。左侧54例,右侧43例。所合并的踝部骨折按Lauge-Hansen分类1,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31例,旋前外展型27例。损伤严重程度按Danis-weber分类2,B型39例,C型58例。全部为闭合性损伤,伤后距经皮钳夹固定时间112天。1.2排除病历踝部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但胫骨下端内侧有粉碎骨块,内侧钳齿无着力点者;陈旧性损伤,分离的下胫腓之间已被软组织填充,采用闭合方法无法达到解剖复位者;踝部内外侧皮肤条件不允许采用经皮固定者。2治疗方法2.1固定器材经皮钳是付光瑞等3研制的,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医疗器械厂生产供应,是采用不锈钢材料(1铬18镍9钛)制成的,形状类似布巾钳,主要有钳嘴及钳柄组成,我们应用的有两种:一种为固定柄,最大夹持力为30.5kg;另一种是活动柄,最大夹持力为16.5kg。2.2操作技术采用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在电视X光机透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患者仰卧,皮肤常规消毒,一助手固定小腿,一助手握足踝部进行牵引,术者双手合抱挤压下胫腓联合处,使其复位,然后采用逆损伤机理手法使内外踝复位,在复位后内踝折块不稳定或后踝折块超过胫骨下端负重面1/4以上者,应先进行闭合穿针,固定内踝和后踝,然后将经皮钳的外侧钳齿经皮剌入,抵于下胫腓联合中部腓骨外侧缘上,内侧钳齿抵胫骨内侧踝上11.5cm处,钳柄加压,同时以两钳齿间连线为轴做上下旋转,使下胫腓联合固定更牢固,锁固钳齿。钳齿进皮点处用酒精敷料覆盖,外用干纱布保护,用于维持内踝及后踝复位后的稳定,可采用踝关节塑形夹板外固定。2.3术后处理麻醉作用消退后,开始进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可常规使用抗菌素35日,以预防针孔感染,56周后去除经皮钳和夹板,下床进行功能锻炼。3治疗结果3.1复位结果本组采用以上方法治疗97例,结果解剖复位95例,失败2例,1例复位失败后,经手术探查为胫骨前结节碎骨块嵌入分离的下胫腓之间,另1例为旋后外旋型损伤,经皮钳的外侧齿进入骨折线内,复查时X线片示下胫腓之间仍有分离。3.2随访结果本组97例中,90例病人得到随访,7例病人失访。随访时间3个月8年,平均2年零4个月,采用Leeds4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见附表。附表90例下胫腓分离病人随访结果 合并骨折类型 例数 优良 可 差 旋后外旋 36 32 3 1 旋前外旋 29 28 1 0 旋前外展 25 25 0 0 总计 (%) 90 85(94.4) 4(4.5) 1(1.1) 3.3评定标准优良:X线片示下胫腓联合间隙3mm或与对侧相等,内外踝无侧方移位,前后移位2mm,后踝向近端移位2mm,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背伸活动15或与健侧相比减少不超过20%,无疼痛。可:X线片示下胫腓联合间隙35mm,或与对侧相比增宽2mm,距骨与内踝间隙增宽2mm,内、外踝侧方移位2mm,踝关节功能部分丧失,背伸活动10或与对侧相比不少于40%,运动后有轻微疼痛。差:X线片示下胫腓联合间隙5mm或与对侧相比增宽2mm,距骨与内踝间隙增宽2mm,内、外踝侧方移位2mm,踝关节功能大部分丧失,背伸活动10或运动范围低于对侧40%,行走疼痛,需手术矫正。3.4疗效分析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旋后外旋型损伤,因腓骨骨折线通过下胫腓联合,骨折块相对较小,固定后仍有外旋移位倾向,所以应用本法效果较差。本组5例疗效不满意者中即有4例为旋后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学概论研究方法的试题及答案
- 显著提升的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触达重点的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对照学习的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WPS版本升级与新特性试题及答案
- 学习汉语中的听说读写方法试题及答案
- 提高财务决策的逻辑思维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考场模拟试题及答案
- 文学作品评价标准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242民法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5年氢化丁晴橡胶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 退休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以案说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 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朱光潜:燕南园递出的花
- 那拉提草原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