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制复合全营养膳对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蒋宝泉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营养科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1 11 2 89 复合全营养膳的研制背景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重症病人重要的临床治疗措施之一 而肠内营养支持由于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临床广泛应用 我科室96年以前在临床应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主要是匀浆膳 96年以后在匀浆膳的基础上通过对配方不断改进和完善 于2000年正式成型的复合全营养膳 属于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 该成果2003年转让三九集团生产 产品定名为 三九全营素 三九全营素 配方组成 配方原料 氮源 酪蛋白 乳清蛋白 大豆多肽 碳水化合物 麦芽糊精 酶解米粉 脂肪 精炼豆油 维生素 混合维生素矿物元素 混合矿物元素 其他 卵磷脂 膳食纤维 低聚果糖 牛磺酸等 热能及营养素含量 三九全营素常规型成分表 100g粉剂 营养成分含量营养成分含量能量400Kcal铬12ug蛋白质17g维生素A800IU脂肪8 2g维生素D82IU碳水化合物64 5g维生素E5 1IU膳食纤维2g维生素K24ug低聚果糖2g维生素B10 75mg钠372mg维生素B20 78mg钾450mg维生素B60 7mg钙250mg维生素B121ug磷170mg维生素C40mg镁110mg烟酸5 2mg铁4 4mg叶酸120ug碘38ug泛酸1 53mg铜0 48mg生物素10ug锌3 0mg胆碱120mg锰0 72mg牛黄酸40mg硒15ug卵磷脂1 2g钼19mg蛋白质产热比 17 脂肪 18 碳水化合物 64 5 复合全营养膳的临床结果 临床资料 2001年5月至2003年7月我科自制复合全营养膳肠内营养支持病人411例 包括ICU监护病人85例 其中男性283例 女性128例 年龄最大93岁 最小4 7岁 平均55 6岁 外科病人209例 内科病人202例 上述病例中 管饲肠内营养支持246例 59 9 经口摄入者165例 40 1 营养支持最长时间1660天 最短2天 平均52 9天 营养支持超过90天者18例 另有两例病人分别于1999年1月和1999年8月开始应用复合全营养膳行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至今 时间分别为1660天和1430天 应用效果1 胸科手术后病人应用效果观察 实验组 n 11 对照组 n 11 术前术后12天术前术后12天体重 kg 61 3 9 259 1 7 460 2 8 758 8 6 3血红蛋白 g L 124 7 16 2122 3 18 6123 8 15 3120 5 13 4血清总蛋白 g L 64 4 6 963 2 7 165 5 5 262 8 6 8血清白蛋白 g L 32 5 5 433 7 6 634 9 4 832 4 5 1营养治疗费用 元 1296 172 3778 584 与对照组相比 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p 0 01 2 脑卒中患者应用效果观察2 1营养支持效果 实验组 n 12 对照组 n 11 入院时第20天入院时第20天体重 kg 66 4 8 566 0 9 264 7 7 663 6 8 1血红蛋白 g L 138 2 12 7137 5 15 8136 0 14 3134 4 16 5血清总蛋白 g L 68 3 8 667 7 7 470 1 9 270 6 8 4血清白蛋白 g L 37 5 5 936 6 5 237 2 6 735 8 7 0三头肌皮褶厚度 mm 11 42 3 0511 60 2 712 25 3 1711 87 2 8上臂肌围 cm 23 41 4 3023 45 4 7222 68 5 0322 92 4 84 2 2胃肠反应及营养治疗费用比较 腹泻腹胀便秘营养治疗费用实验组1221187 103 对照组3311816 144 与对照组相比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1 长期应用对代谢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入院时60 90天150 180天270 360 1200天以上N1818432TG mmol L 1 22 0 261 31 0 351 18 0 211 06 0 191 10 0 28 2 3 1 0 1 CH mmol L 4 41 0 564 27 0 453 83 0 434 1 0 583 92 0 21 2 2 1 1 0 Glu mmol L 5 2 0 345 05 0 284 28 0 845 66 1 425 7 2 26 3 2 1 1 1 TP g L 73 7 8 372 4 5 172 8 3 969 7 572 2 8 0 0 0 0 0 ALb g L 39 2 6 636 8 4 137 5 3 936 2 6 037 0 7 8 2 3 1 2 1 K mmol L 4 1 0 64 3 0 44 6 0 74 3 0 63 9 1 0 5 2 0 0 1 Na mmol L 138 2 5 7140 4 3 9137 8 4 9136 7 1138 2 8 3 3 1 1 0 GPT IU L 32 14 225 7 19 638 32 141 0 35 833 25 5 2 3 1 1 1 GOT IU L 28 7 16 830 5 11 336 8 13 629 0 431 5 6 4 1 0 1 0 0 BUN mmol L 5 8 1 76 5 1 25 6 1 44 8 0 984 4 1 1 1 0 0 0 0 Cr mmol L 97 4 15 172 8 9 368 8 18 687 7 22 779 5 20 5 2 0 1 1 0 括号内为结果异常的病例数 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 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246例危重病人中 腹胀或腹胀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者13例 腹泻17例 其中因胃肠道对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而发生腹泻者14例 便秘22例 便秘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 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 1 复合全营养膳食产品特点完全的营养要素 本产品配方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为依据 并结合临床病人的营养需求特点及口感需求设计而成 含足够的热量 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如以本产品作为唯一营养来源 每天摄入标准配制液1500 2000mL 三九全营素360g 480g 可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 并可完全满足中国的DRIs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推荐量 人群应用效果表明 无论与胸外科术后病人常规静脉肠外营养支持作用比较 还是与内科脑卒中病人使用的商品化常用肠内营养制剂相比较 两组间体重 血清TP ALb Hb 三头肌皮褶厚度 上臂肌围均无显著差异 并都维持在较好水平 表明复合全营养膳对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是理想的 对管饲3个月以上的患者TP ALb和K Na 等电解质测定结果也显示 虽然测定值在不同时间有波动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表明长期应用复合全营养膳同样能使患者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 均衡的热量比值 本产品100g可提供热能400kcal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供热能比分别为17 18 5 和64 5 并且在配方中添加了膳食纤维 使其更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 18例长期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血浆甘油三酯 胆固醇以及有关肝 肾功能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 复合全营养膳长期应用未引起脂质代谢异常 也未对肝 肾功能产生异常影响 我们认为 肠内营养制剂配方中脂肪占总热量比例在20 左右对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可能是较为理想的 高生物利用率的氮源 氮源主要由酪蛋白 乳清蛋白和大豆多肽组成 氨基酸模式符合人体需要 生物利用率高 有利于改善负氮平衡 促进组织的合成和修复 配方中的大豆多肽还具有抗疲劳 抗氧化 增强免疫和调节血糖 血脂等多种功效 有利于增强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 膳食纤维的双向肠道功能调节 包括低聚果糖在内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通过容积作用促进肠蠕动和软化粪便而防治便秘 通过增强益生菌的生长而防止腹泻 并且可有效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和肠道内环境健康 良好的胃肠适应性 肠内营养支持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腹胀 恶心 呕吐 腹泻和便秘等 而胃肠并发症是影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正常介入的重要因素 因此 改善危重病人肠道耐受性和降低胃肠并发症是良好的肠内营养制剂的重要条件 谷类 特别是谷类大米 由于容易消化 对肠道无刺激性 并且具有最小的变态反应性 是婴儿固体食物添加顺序中的首选食物 我们据此认为 谷类大米既然可以作为肠道功能本不健全的婴儿的首选固体食物 如在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配方中合理使用谷类 对改善危重病人肠道耐受性和降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应同样具有良好作用 为此 我们除了在常规三九全营素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精制酶解米粉外 还专门设计了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早期阶段应用的低渗型特殊配方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并发症发生率为60 左右 一般监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腹泻发生率可达30 ICU监护病人可高达70 国内有学者报道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腹泻发生率为56 4 匀浆膳和要素膳对喉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1 4 和40 我们以复合全营养膳对246例危重病人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 胃肠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 3 腹泻发生率为7 0 表明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早期阶段的营养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谷类米粉 其降低和防止胃肠并发症的作用是明显的 临床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几点体会一 营养科积极介入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是营养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1 顺应现代临床营养学的发展要求 2 扩大影响 可密切与临床科室的关系 3 有利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 4 有利于营养科学科地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管理营养食堂虽然对营养科开展工作很有利 但容易被政策所左右 二 做好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 关键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 对将被介入营养支持的重症病人基本情况应心中有数 基本病情和主要的临床问题 目前的营养状况 临床采取了那些营养支持措施 是否已应用了肠内营养制剂 反应如何 是否存在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 肠内营养支持介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特别是可能出现的胃肠并发症 2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早期的肠道适应非常关键特别是严重疾患的老年病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严重创伤病人 长时间未曾进食的病人 在肠内营养支持早期的1 3天 千万不可单纯一味追求肠道营养摄入量 在此阶段 应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 肠内仅给少量刺激性小 易消化 低渗性的营养液使其逐渐适应 我们近几年参与的几百例重症病人营养支持 发现早期应用米粉 其促进肠道适应的效果非常理想 如果病人此前已经摄入肉汤 牛奶或其他肠内营养制剂并且无胃肠反应 可不必经过胃肠适应过程 3 肠内营养支持一旦成功介入 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营养液摄取量 对重症病人 经胃肠途径提供多少营养为宜 不能按照计算量需要多少给多少 而应以肠道能耐受多少给多少 如果肠道耐受 尽可能经肠道满足全部营养需要 如不耐受 应适当从肠外补充 肠道耐受的客观标志 无腹胀 腹泻 恶心 呕吐 无明显胃潴留 大便正常 营养液输注时的体位 对重症病人 营养液输注时一定要保持体位30度以上 输注完后应维持该体位30分钟以上 以利于营养液进入肠道 防止返流 但鼻十二指肠管喂或空肠造口可不必严格限制体位 营养液温度 温度不宜过凉 以免使肠蠕动加快 引起腹泻 脂肪含量过高也是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 不可让陪伴随便输注自备营养品 目的是避免发生胃肠不良反应 不卫生 过多脂肪等 严格卫生 防止污染 4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出现胃肠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常见原因 疾病本身 病情加重 肠功能衰竭 营养液本身 输入量超过负荷 输注时体位不正确 脂肪浓度过高 乳糖不耐受 温度过低 液体或管道污染 营养液渗透压高等 抗菌素长期应用 菌群失调 对顽固性腹泻病人应提醒医生进行粪便培养 应采取的措施 轻度胃肠不良反应可通过减少输注量 调整浓度或调整营养液配方等措施进行处理 肠道益生菌的使用对某些病人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严重胃潴留 严重腹泻或出现应激性胃肠出血 应停止肠内营养支持 便秘的病人 特别是年老体弱的重症病人 尽量不用药物导泻 5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评价 时间半个月以内的短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病人 只要提供的热能和蛋白质达到了理论计算量 不必过分强调常规的营养评价 特别是体重 血浆白蛋白 体脂等指标的测定不可按正常的评价标准作为依据 因为重症病人 特别是严重创伤的病人 由于应激反应 出血 体液丢失 蛋白分解等原因 在一定时间内体重下降 白蛋白降低 体脂减少是必然的 再合理的营养支持也无法阻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对这类病人 判断营养支持理想合理的标准是 营养支持能正常介入 能完全接受按理论计算提供的营养量 肠道功能保持在良好状态 病情稳定并逐渐好转 健康逐渐恢复 创伤愈合良好 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 特别是食欲极差的病人 食欲逐渐恢复是营养支持显效的最直观的表现之一 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病人 应重点监测以下内容 营养状况 体重 白蛋白 皮褶厚度等 如果是家庭自制营养液或匀浆膳 应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对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建议用配方膳 不用匀浆膳 因配方膳成分全面 营养素含量明确 相互比例平衡 代谢状况 血糖 血脂 肝肾功能 胃肠道 便秘的防治 6 采用个性化 功能化肠内营养配方是实现最佳肠内营养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管理合同5篇
- 劳动用工合同参考范本
- 家居装修中的水资源节约-洞察及研究
- 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者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洞察及研究
- 创业融资中的法律法规环境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汽车内饰材料耐老化质量评估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行业法规2025年发展趋势分析可行性报告
- 脂质体递送系统在长效制剂中的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区块链在版权保护领域的增长潜力可行性分析报告
- 高效吸附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拖钓钓鱼竿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贵州道真自治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输血反应处理及输血制度流程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明日歌课件钱鹤滩
- 学习解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课件
- 上海市2025上海博物馆招聘2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儿童语言启蒙教育市场现状与未来潜力分析报告
- GB/T 46105-2025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指南
- 2025年中国动态视觉传感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