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时期1624~1662年73明郑时期1662~1683年74清朝锁.ppt_第1页
荷兰时期1624~1662年73明郑时期1662~1683年74清朝锁.ppt_第2页
荷兰时期1624~1662年73明郑时期1662~1683年74清朝锁.ppt_第3页
荷兰时期1624~1662年73明郑时期1662~1683年74清朝锁.ppt_第4页
荷兰时期1624~1662年73明郑时期1662~1683年74清朝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際貿易理論 1 7 1明朝時期 1624年之前 7 2荷蘭時期 1624 1662年 7 3明鄭時期 1662 1683年 7 4清朝鎖國時期 1683 1858年 7 5清朝開國時期 1858 1895年 7 6日本時期 1895 1945年 7 7戰後時期 1945年迄今 7 8台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第7章台灣貿易史 國際貿易理論 2 7 1明鄭時期 1624年之前 明朝自鄭和下西洋以後 對國際貿易不熱衷 後來更實行鎖國政策 限制一般民眾出海 只針對有邦交國家實施限制性的 朝貢貿易 鎖國之下 貿易的潛在利益鼓勵非法貿易 生絲和絲綢是中國明顯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 鎖國下的中國海盜和日本的倭寇壟斷貿易的利益 台灣是明朝 化外之地 因此成為非法貿易的據點 國際貿易理論 3 7 2荷蘭時期 1624 1662年 荷蘭人在1622年佔領澎湖 作為東亞貿易的據點 但為明朝政府所不容 在商人李旦的安排下 荷蘭人於1624年進駐安平港 建立熱蘭遮城 Zeelandia 今安平古堡 做為東亞貿易的據點 具倉儲及轉運功能 荷蘭人自中國進口絲綢 自日本進口瓷器 白銀 自南洋進口香料 在安平進行轉運及分銷 鄭芝龍 海盜 是荷蘭人對中國貿易的中介渠道 鄭芝龍擁有龐大的船隊 作為貿易安全的保障 對非旗下貿易船 課徵進出口稅 國際貿易理論 4 7 2荷蘭時期 1624 1662年 荷蘭人在據台期間也開發台灣本土的貿易財 包括鹿皮 輸出日本 和蔗糖 輸出日本 波斯 歐洲 西班牙人在1626年占領雞籠 今基隆 1629年占領淡水 築聖多明哥城 今紅毛城 但於1642年遭荷蘭人逐出北台灣 國際貿易理論 5 7 3明鄭時期 1662 1683年 1662年鄭成功進攻安平 將荷蘭人逐出台灣 鄭氏父子治台共22年 清政府為圍堵鄭成功 強令中國沿海地區居民內遷 並禁止和鄭氏貿易 鄭成功利用走私貿易 壟斷中國絲綢的出口 並且利用和日本 南洋 歐洲的貿易利益 支持軍費支出 鄭成功於1664年和英國簽約 准許英國商人在安平及廈門進行貿易 清朝鎖國政策 使得台灣成為日本與外商取得中國產品的唯一管道 也促成鄭成功得以維持其在中國海上貿易的霸主地位 國際貿易理論 6 7 4清朝鎖國時期 1683 1858年 清廷攻占台灣後 取消海禁 准許部分沿海港口對外貿易 南京與寧波成為對日貿易主要口岸 廈門和廣州則成為中國對東南亞出口的門戶 台灣地位式微 仍不准外國商船到中國口岸貿易 1685年清朝政府准許安平和廈門對口通航 但對貿易的商品嚴格限制 而且進口的船隻均需納稅 清政府對移民到台灣者初期採許可制度 避免成為罪犯聚集地 而且只准男性移民 不准女性移民 到乾隆之後才逐漸放寬 1784年清政府開放鹿港和蚶江對口通航 1792年開放八里坌 今八里 和福州及蚶江通航 開放政策使鹿港和艋舺 今萬華 成為貿易大城市 國際貿易理論 7 7 5清朝開國時期 1858 1895年 1842年清朝政府於鴉片戰爭後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 1858年清朝政府於英法聯軍後簽訂 天津條約 開放安平港對外貿易 1860年的 北京條約 再開放淡水港對外貿易 1863年清朝追加開放打狗 高雄 及雞籠 基隆 港對外貿易 台灣開放對外貿易後出現兩項明顯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 茶葉及樟腦 國際貿易理論 8 茶葉 最早由英國人JohnDodd發掘 1867年首次輸往澳門 1869年輸往美國 其後茶葉出口日盛 烏龍茶輸往美國 包種茶輸往南洋 美國市場占茶葉出口90 樟腦 作為賽璐璐 Celluloid 的原料 在1890年後大量出口 清政府多次將樟腦列為 公賣 事業 但難以抵抗外國廠商的貿易利益而被迫取消 糖 在鎖國時代仍輸往中國大陸 1860年淡水開港後外銷擴及澳洲 西歐 北美 南美等地 但仍以輸中國大陸為主 7 5清朝開國時期 1858 1895年 國際貿易理論 9 7 6日本時期 1895 1945年 1895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日本據台後 引進資本 技術 農業 糖 有長足發展 產業則與日本分工 改變台灣的關稅制度 取消出口稅 但米 蓬萊米 糖輸往日本仍有 出港稅 日治時期的出口品中 輸日本者以糖和米為主 輸出到日本以外者以茶及樟腦為主 日治時期的台灣貿易有三個特徵 出口依存度高 貿易長期處於順差 出口產品集中度高 國際貿易理論 10 7 6日本時期 1895 1945年 進出口依存度 如表5 1所示 出口依存度由1902年的24 5 提高到1935年的51 5 進口依存度也同時提高 這個比率和台灣戰後的進出口依存度接近 國際貿易理論 11 7 6日本時期 1895 1945年 產品集中度 初期以茶最重要 占出口一半以上 後期則以糖為最重要 國際貿易理論 12 7 7戰後時期 1945年迄今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 台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1950年代台灣的主要出口品以糖 米為主 後期鳳梨及洋菇 1950才引入 罐頭漸露頭角 1958年政府改變貿易政策 由 進口替代 政策改為 出口擴張 政策 此後紡織品漸漸成為出口主力 1960年代中期以後外商在台投資電子加工業 電子產品漸漸成為出口的主力 除紡織及電子產業外 一般的勞力密集產品如玩具 運動器材 腳踏車 塑膠加工品 五金等均為1970年代出口的重要商品 國際貿易理論 13 7 7戰後時期 1945年迄今 1980年代是電子產出出口的黃金時期 但電視機 雜貨等製造品的國際競爭力衰退 資訊產品興起 國際貿易理論 14 7 8台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由表7 3大體可看出台灣的比較利益由農產品 紡織品 電子產品按照李嘉圖模型 台灣早期在農產品 米 糖 的比較利益是源自天然條件 陽光 土地 水的優勢 但當台灣學到紡織的技術後 相對優勢改變 紡織品成為主要出口品 此後台灣又學到新的技術 相對優勢又轉移到電子產品上 按照Heckscher Ohlin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