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Report.doc_第1页
StudentReport.doc_第2页
StudentReport.doc_第3页
StudentReport.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i、Java、Ant、Junit自学报告 【Vi】 Vi是linux下直接在终端编辑文档的编辑器。通过在终端输入命令vi+文件名可以打开文档进行编辑。 Vi编辑器共有三种模式:命令行模式、插入模式、底行模式。只有在插入模式下才能给文档添加内容,而这也是插入模式下的唯一功能。其他诸如删除、复制、黏贴、移动光标都必须在命令行模式下进行。这是在使用vi编辑器时必须牢记的,不然很容易重复进行同样的操作。底行模式则是用以退出vi编辑器。 vi的命令大部分都是在命令行模式才能执行。常用的几种命令是【i】、【a】、【o】、【:】、【dd】、【x】、【ESC】。 【i】、【a】、【o】都是用以从命令行模式转为插入模式的命令,其中【i】是在光标前面开始插入,【a】是在光标后面开始插入,【o】则是生成新的一行,并从新行行首开始插入。在准备编辑前一定要牢记先按下这三个键的其中一个才能开始。 与上面三个命令相对应的是【ESC】命令。这是唯一一个在插入模式下能使用的命令,用以返回到命令行模式,该命令在底行模式下同样可以使用。 从命令行模式转为底行模式的命令是【:】。注意必须是在命令行模式下键入冒号才能进入底行模式,因为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在编辑完后就想马上退出vi编辑器,在插入模式下就键入冒号,增加了冗余操作。 在vi中,删除字符的命令是【x】,单个x相当于键盘上的delete。不过可以在其前面加上数字来同时删除多个字符,如6x是删除光标后面6个字符。对于此命令需要注意的是【x】的大小写,因为大写的X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类似的【#X】是删除光标前面#个字符。 Vi与windows下记事本的一个区别是delete只能删除字符而不能删除一整行,所以它提供了删除整行的命令【dd】。注意只能是小写的d。linux大部分命令对于大小写都有严格的要求。 以上所说的命令中,除了【ESC】可以再各个模式下使用外,其他命令都是必须在命令行模式下使用的。而底行模式下常用的几个命令为:【wq】是保存并退出(write and quit,我是这样记这命令的),【q】是不保存直接退出vi,而【q!】是强制退出,同样不保存,【w+ 文件名】则是相当于windows下的另存为。同样只能是小写。 命令行模式下还有一些常用的命令有【u】:撤销操作。【r】替换。【G】跳到文档尾。【0】跳到文章头。【$】跳到行尾。【】跳到行首。虽然vi同样提供了复制和黏贴操作,但因为只能限于vi编辑器内使用,无法将外界文字黏贴进来或者将里面文字复制出去,个人觉得用处实在不大,对于比较短的文字段,复制黏贴还没直接自己写进去快,毕竟这里鼠标是没法选择文字的。 底行模式下的其他命令是【set nu】:设置行号。【#】跳到指定行。【/ 字符】查找字符,若第一个不是要找的,按n继续查找。【?字符】同上。 就我个人而言,熟悉了vi的基本命令之后,我就再也不想使用它了,因为与平时的操作习惯差别太大。最最深刻的一个就是在插入模式下发现前面打错几个字符,总是习惯的使用方向键想移过去修改,然后就悲剧了,整行就变成A、B、C、D之一了,虽然还可以使用u命令撤销,但总归是冗余操作,最重要的是发生次数还不少。接着是删除操作,也要先退出到命令行模式才能进行,来来回回切换,不是一般的麻烦。 【Java】 Java和c+一样都是高级编程语言,两者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对于学过c+的我们来说,很多地方都不难理解,但比之c+,也存在着很多不同。 第一次看java代码的时候,一眼看上去发现那些代码都好熟悉,可是就是格式感觉怪怪的:怎么都放在类里面呢?后来发现java里面基本上所有函数、声明都在class里面。同时由于java虚拟机的原因,很多类文件都放在CLASSPATH里面,常用的一些类文件不需要在代码里包括进去,少了很多“#include”。 与以前学C+、C一样,首先接触的数据类型,大部分都和C+一样,不过string变成了String,bool变成了boolean。不过在声明变量时,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类型变量,如一个Instance类,在C+里,Instance a 它会自动调用构造函数并给它分配一个空间,而在java里,那样是不会分配空间给a的,此时a就相当于是C+里指针,需要用new方法才能给它分配空间。否则没有分配空间就调用其函数是会出错的。 以前在学网页制作时,一直很喜欢vbscript 里面的dim和javascript里面的var,不用考虑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此时知道原来有个专业的名字叫泛型声明。在java集合类里面,如list、map,它们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再像C+里只能放指定声明的数据类型的数据,使用这种泛型声明可以省去数据类型转换的很多冗余代码。 在学习java的过程中,总是根据C+的内容来比较学习,发现除了以上大的不同之外,还有很多细节都改变了,比如文本的输入输出。Java里面使用异常处理要比C+多上很多。类继承之间的不同等等!如所有的编程语言一样,总是要多写多练才能熟悉,更多的不同和细节只能在练习之中去发现了。 【Ant】 Ant是一个Apache基金会下的跨平台的构件工具,它可以实现项目的自动构建和部署等功能。个人的感觉就是跟windows下的批处理文件和linux的makefile类似,都是将一序列命令打包成文件,然后执行。 Ant命令执行的是xml里面的命令,默认是build.xml。若是其他文件名,使用参数-f或者-buildfile或者是-file来使用。 Xml文件的基本框架如下: 命令 曾经尝试修改版本声明里面的版本,发现会错误,提示只能是1.0。xml的几个常用的标签式project、target、property。 【project】目前为止我只用过它的三个属性:name、default、basedir。name是声明project的名称。default是指定默认要运行的target。有此属性,在终端就可以直接运行ant不需要其他参数。否则就要在终端ant命令指定要执行哪个target。basedir用以在资源文件如.java不在当前目录下时指定目录。 【property】两个属性,name和value。它就相当于声明了一个变量,名字是name,值是value。在以后需要调用其值时使用$name。 【target】相当于一个函数。name属性是函数的名称,depends相当于调用子程序。其他if和unless则是定义其执行条件,分别是存在某个属性和不存在某个属性时执行。 对于我们学习java来说,几个常用的命令是【javac】、【java】、【delete】、【mkdir】、【move】。 【javac】标签明显是用来编译java的,所以必须知道要编译的在哪,通过srcdir属性来指定,这是必要属性,类似的destdir是指定将编译生成的class文件放到哪个目录。同时classpath属性指定需要添加的额外类文件,多个时每个使用pathelement标签定义,放在classpath标签内。include是在srcdir目录下有多个java文件时指定编译哪些java文件。 【java】用以执行java程序,同样需要知道要执行的程序是哪个,用classname指定,若不在当前目录下,还需要添加路径,注意这里的路径中/必须用.代替。与在终端执行一样,classpath标签指定需要添加的额外类文件,多个用pathelement定义每一个。 由于学习过网页制作,所以个人感觉不少很难,很多和网页制作相同的,如标签必须成对出现,标签一个包含一个。再加上学习的都是基础功能,很多属性都没用到,所以不是很困难。 【Junit】 Junit是所谓的单元测试,即测试独立一个工作单元,在java里往往是一个方法或函数,看其是否满足约定的API功能,在大型项目中可以用此来保证每个API函数都符合要求。 Junit的使用方法是新建java文件,常常被命名为要测试java类名+Test。常用的几个标签为Test、After、Before。 我们可以用Before来定义接下来的方法是在每个测试开始前都要运行一遍的,如: Before public void setUp() throws Exception 表示每个测试开始前都要运行一遍setUp。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用After来定义每个测试结束后都要运行一遍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