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1页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2页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3页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4页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第1章至第9章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注释】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什么要认为“道”是“无名”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感兴趣,可以参看黑格尔的逻辑学。与老子相同,黑格尔也是从“无”开始。进而进入“实有”。之所以是这样,因为认识本身有一种将整个世界统一起来的“内在冲动”;而在还不能认识物质的内在联系之前,只好借助想象了。这或许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态度,但却是正确的思维方向。 这里还涉及了一个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即“名”。什么是“名”呢?例如“桌子”、“椅子”,这都是“名”;而在“名”之外,“桌子”、“椅子”的物质实体独立存在。但是宁可说,“名”或者要比简单的“名称”具有更高级的意义。特别是结合哲学的一般课题所要考察的。 与“名”相对立的概念是“实”。什么是“实”?如果联系前面的解释,那么可以说,无论你叫它“Desk”也好,桌子也好,无非都是指同一类或同一个东西。 以上可以说是对“名”、“实”的最简单的理解。但就是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法、儒。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引起许多学派的争论呢?大体上说,凡认为“名”比“实”重要的,都可以归为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派别;而认为“实”比“名”重要的,则可以归为以法家学派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流派。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例如老子就主张“实”更加居于首要的地位,但很难说老子是个“唯物主义”哲学家。 更进一步说,“名”、“实”的争论也体现了不同的流派对于政治本身的理解的不同。 例如孔子认为,政权应该将“正名”放在一个首要的地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而法家认为君主应该强调政治机器的运作等等。 这就是说,一派认为统治的实体是某种精神或道德的因素;而另一派则认为统治应基于物质或暴力的因素。这样,建立在这样截然不同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体系也就完全不同了。(或者说,所谓“儒”、“法”的对立主要是基于方法上的不同。至于其目的,都是服务于统治的。) 就老子而言,毫无疑问,其立场是唯心主义的。而韩非出于自己的目的,特意颠倒了道与德的顺序,试图以此找出一条唯物主义方式解释老子的道路仅此就可以看出老子一书在古代(当然不是指胡说八道的宋明时代,而是人才辈出的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了。 这个问题在老子看来,“名”即“实”,所以老子虽然主张“取实”,但老子所说的“实”,其实就是别人所说的“名”。 2 如果进行理论的考察,则主体“退出”普遍联系;如果进行实践的考察,则主体进入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当处于前者的情况下,规律的进程不预先知道结论,一切都不能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而后者则强调过程的方向以及结果。所以“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所谓“妙”,本身就包含“出乎意料”的意思;而“徼”,即“归宿”、“终归”。 3 “无”与“有”是同一的。这个典型的黑格尔式的观点曾令多少具备“正常理智”的人跌破眼镜啊!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原来早在2500年前,老子中已经确实这么清清楚楚地写过了。什么是“玄”?否定。“一切肯定皆是否定”。斯宾诺莎的著名命题。“玄之又玄”,即“否定之否定”,是理解这个世界的“关键”。世界因而在人类面前展现自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黑格尔的逻辑学第一部分“有论”的前面几章。) 肯定,一般的肯定,就其抽象的意义来考察,因为其所谓自身的单纯“同一”性,所以它恰恰是其反对的东西,即一般否定。这种否定不是具体的否定,而是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否定,所以这种否定因此证明在其内部缺乏可与之相对立的东西,所以它又表现为否定。正是这种即包含否定、又包含肯定的东西,被称为“玄”。 或者说,“有”与“无”的区别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这个“条件”在这里,按照老子的观点,其实就是实践的“目的”。所以当条件确定之后,二者的对立也是确定的、绝对的了。而抹杀这一点的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所谓的“相对论”了(不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论”)。 4 那么什么是“玄之又玄”呢?如果说“玄”是“否定”的话,那么“玄之又玄”自然就是“否定之否定”了。“众妙之门”,即“否定之否定”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译文】“道”,可以用言辞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本。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无名”)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有名”)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深的。他们幽深而又幽深,是众多微妙变化的门户。第二章【原文】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注释】5 什么是“美”?什么是“善”?这无疑也是古代所有的哲学家们“苦苦”思考的重大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就是“善”。 对于这个似乎要使很多哲学家穷终生的精力来思考的问题(例如孔子,“朝闻道,夕死可以”),老子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即“恶”,而“善”即“不善”。接着,老子作了解释,“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恒也。” 那么是不是只是因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所以老子才认为二者是本质同一的呢?或者说,是不是因为二者在时间上的这种先后关系而被认为是同一的呢?不是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恒”这个字。就是说,这里还没有“变化”可言。正因为二者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使它们在变化以前就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了。或者不如说,正是这种“事前”的同一,才使“变化”成为可能。 听老子说,所谓的“美”,原来竟然是“丑恶”的。是不是这样呢?很难说“否”!例如“食色性也”,“食”是什么?动物或植物的尸体,所以尽管孟子远离厨房,可还是不能改变食尸的命运;“色”是什么?女人或男人而已。因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什么才是“真理”呢?恒也。就是说,不论你喜欢也好,憎恶也好,食物就是食物,男人就是男人,如此等等。 这里还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究竟什么才能够被认为是“善”和“美”。一般人们自然对这个问题感到“吃惊”。但在社会以及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成为重要的了。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结论。例如韩非就鲜明地反对墨和儒,把“侠”与“儒”列为“五蠹”。总之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但例如孔子当然不这么看。孟子甚至主张“善战者服上刑”。等等。 所以这里有必要谈谈“意识形态”的问题。从某种极端的观点来看,意识形态必然与自由相反。就是说,凡是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必然会对个人的自由起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真正自由的人是不需要什么“意识形态”的制约的。“自由”本身就是唯一的“意识形态”。 6 “圣人”作为一种标准,不应该引起争论、引起反思。他本身就是信仰。所以“圣人”与哲人(即本文中的“智者”)是完全不同的。圣人消除疑虑,导向凝聚,导向社会,导向统治;哲人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产生疑虑,唤起动摇,破除稳定的因素,最终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变革。这其实就是完全两种不同方向的思路。 在这里,老子认为,圣人理所当然的作法是导向统治,而不是相反。 同时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一个相当有限或者说精确的观点,即统治不应该实有,或者说,统治不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庄子?庚桑楚 这个观点贯彻了道德经的全部,所以现在还不能完全展开论述。根据这里的提示,我们知道了,正是因为唯有不使统治实体化,所以统治的事实才不会被取消。“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所以“有”和“无”相互依靠而产生,“难”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包容,“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态度进行教化。让万物自己发展而不先为创造。圣人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自持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据有功。正由于圣人这样不居功骄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第三章【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注释】7 统治必须从“民”,即统治的基础作起。 使民不争、不盗、不乱。从而从根源上消除动乱的可能性。这里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使民处于消极无为的状态,“则无不治。” 这个原则的论述,就这里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不要忘记,还有完全反对老子理论的大人物存在。如近代的鲁迅,就明确提出要根治人民的顽愚本性,强心胜于强体的观点(见呐喊自序)。正是由于存在如此重大的理论反差,才使得类似的研究充满兴趣。 由此我们虽然可以看到老子的观点是纯然反动的(“反者道之动”);那么是不是就一定要促使人民处于一种争、盗、乱的状态呢?好象不是这样的。“为为,则不治”。【译文】不崇尚贤能,使人们不致对功名竞争;不重视难以得到的财货,使人民不致沦为盗贼。不要显现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扰乱。应此,圣人治国,注重使人民的思想简单,使人民的肚子填得饱,使人民的意志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经常使人民处于没有知识和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智慧的人不致妄动。如果能够实行“无为”,那么,国家就没有不会治理好的。第四章【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8【注释】8 让我们先放过“象帝”,即最后一句;这里老子以形象的方法向我们描述了“道”是什么样子。分为“动静”、“体用”的不同状态加以区分。据说仅仅是“渊”的理解,庄子就列举了大约十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老子的理解是何等的繁复。但唯有概念的演绎才是唯一的。 那么什么是“象帝”呢?据说古代舜的弟弟称为“象”。而且象的生活原则与舜完全不同。 如果说舜确立了某种“礼仪”的话,那么象还是处于某种自然的状态之中。 如果说在舜的时代最终确立了父权的话,那么象还是生活于母权的时代。【译文】“道”本是空虚的,但用起它却不会穷尽。它是那么渊深,好像是万物的祖先。摧折自己的锋芒,解除自己的纷乱,使自己的独见之明跟别人和合,不异于那尘俗。它深沉而不可见啊!好像是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它似乎产生于天帝之前。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9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10【注释】9 这里,老子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著名的统治原则,即“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遭到几乎所有的小资产阶级学者的强烈抗议。但是如果考察了中国所谓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人民的命运其实也就是如此。 这句话的要点在于,“道”的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它不会因为“百姓”的利益而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与之相比,儒家的“仁治”就显得更加虚伪;同样,老子也显得更加无耻。10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自存之道。【译文】天地听任万物自生自成而无所谓对万物的仁爱,它把万物看作祭祀用过的刍狗而不顾惜。圣人听任百姓自保自养而无所谓仁爱,他把百姓看作祭祀用过的刍狗而不怜惜。天地之间岂不像一个风箱吗?空虚而不会穷竭,越鼓动就越发出风来。议论太多就会迅速困窘,不如保持虚静。第六章【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1【注释】11 如果说在老子那里具有十分浓厚的“母系社会”的痕迹,人们恐怕还是不能一下子接受。但实际情况是,这个特点其实普遍存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之中。或许这个问题的展开讨论不是这里的任务,但我们至少知道一点,即生殖崇拜是母系社会特有的现象。到了父系社会时代,由于需要对血缘加以严格的限制,生殖崇拜就会让位给所谓的“贞节”观念,人们不再崇拜生殖器了,人们为妇女树立了“贞节牌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贞节牌坊”无非就是远古时代生殖崇拜的遗迹罢了。 这里的所谓“玄牝”,可以理解为生命不竭的源泉。在那个时代,人口的繁殖对于生产力、以至于对综合国力、对统治来说,都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译文】空虚的神妙作用(“谷神”)不会消亡,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牝”)。玄妙的母性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连绵不断好像存在着,用起它来不会穷尽。第七章【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13【注释】12 “永恒”是老子追求的最高目的。那么如何保持“长久”呢?“不自生”。就是拒绝自身的改变,保持本性的不变。应该说,对于政治来说,没有比“传统”更加重要的东西了。 这就可以看到与庄子的区别了。庄子认为,人有童年、青年、老年,所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必强求。据说,庄子死前,告诉他的学生说,不必埋葬他。因为埋葬他,是喂蚂蚁;而不埋葬,则是喂野兽。这在庄子看来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说“道法自然”是老子所强调的话,那么庄子则颠倒了这种关系,即成了“自然法道”。什么是“自然法道”?在庄子那里,生命是放任自流,一致没有生命的迹象。庄子试图通过一种无机的状态来完成其学说。当然这与老子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这是庄子特有的现象。所以对于庄子来说,自然即道。 另外可以看到,“不自生”,即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这是老子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古代世界的辩证法,如希腊的赫拉克立特的哲学,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一切都在变,同时一切都不变。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可以说,从秦王朝以后,一直到清朝,中国的上层建筑基本就是在老子的“道”所规范的框架中运动。 13 这里又看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后身”,“外身”。 如果说,上面还是说怎么对待被统治者的话,那么,现在就在论述统治者本身了。 为什么会“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呢?这就是说,统治关键不在于究竟是具体谁来执行(虽然这对于权力斗士来说是唯一重要的事情);问题在于统治的原则,即“道”。如果统治的原则已经得到确认,那么,统治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不过是原则的贯彻与执行罢了。由此可以看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义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子与法家、儒家的关系了。法家的领域在于“如何”实行统治。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韩非子认为,应该从法、术、势三个层次来把握。而儒家则相反,认为统治应该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他们不惜工本,建立了一个在家庭伦理原则上的国家观念体系。 而老子在道经论述了一些关于统治的原则,又在德经论述了一些关于道德的原则。当然,老子这里与“家庭”这个范畴还没有关系。这就是说,法家与儒家都与老子存在理论上的渊源,同时又各自在完成的形态上突破了老子的关于统治不能实有,即无为的“限制”。【译文】天地长久存在。天地长久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它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久生存。因此圣人自己居于后,反而自己居于先。他置自己于度外,反而保全了自己。这岂不是由于他能够无私吗?他这样做到无私,所以最后便成全他的自私。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1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16夫唯不争,故无尤。17【注释】14 水无常形,而无不浸润,故善犹之。这其实与后面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意思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原则来自对象、客体。如果这个客体是物质性的,那么老子几乎就是“唯物主义”了;但老子的客体是精神性的。 另外,关于山与水的故事我们在孔子那里也能听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5 “几于道”。那么是不是说“道”是不可达到的呢?“道”是不存在的呢?这里,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说,接近本身只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处众人之所恶”。为什么要“处众人之所恶”呢?当然后面老子进一步解释,福与祸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甚至是必然要发生转化的。但我们还是不明白,什么是“众人之所恶”呢?大家一般都讨厌什么呢?贫穷、疾病、牢狱、侮辱如果一定要获得这些东西,似乎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道”在自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