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气安全的规定,适用于公司从事电气的安全操作及工作,未受过专业部门培训的人员及未取得考核合格证的人员,不准上岗工作,取得操作证的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2、 一般安全要求21 从事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21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病症(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21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13 学会紧急救护法,首先学会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22 电气工作人员每年对规程应考试一次。23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24 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经领导批准后,方能参加工作。25 新参加电气工作,实习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和现场教育,考核合格,才能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立工作和进行操作。26 任何人员发现声音操作及工作,以及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应立即制止其作业。27 参加电气设备检修、抢修,必须办理工作票后,方可开始工作,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安全措施。28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者;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下者。3 电气设备巡视31 低压电气设备巡视。311 低压配电箱内是否清洁,无灰尘、油污、蜘蛛网。312 箱内各部分应无发热及氧化现象。313 刀闸接触应良好,相间应同步。314 刀闸操作机构应灵活可靠,绝缘杆无损坏。315 熔断器有无开裂及损坏,熔件与熔断器铜帽接触良好。316 熔断器件的配备是否合适。317 保险器件的配备是否合适。318 小母线是否刷相位漆。319 电缆应定期摇测绝缘。3110 D2开关塑料外壳、底座是否完整,无裂纹。3111 开关机构跳合闸应灵活。3112 触头应无烧损和毛刺,接触应良好。3113 过流自动保护装置要定期整定,动作可靠。3114 检查电机电源线有无破损处,与电机外壳接触。3115 检查电机有无杂音,温升是否正常。3116 检查电机接地线联接螺丝有无松动现象。32 高压电气设备巡视321 经企业领导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值班员和非值班人员,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322 雷雨天所需要巡视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线和避雷针。323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两米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8米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经检测合格的绝缘鞋,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324 巡视配电室,进出高压室时,必须随手将门锁好。325 巡视变压器时应认真巡视以下部位情况:3251 变压器油枕油位及油枕散热器、壳体是否清洁,有无漏油现象。3252 套管、绝缘子有开裂、破损及放电痕迹。3253 防爆玻璃有无开裂、破损及放电痕迹。3254 瓦斯继电器及中间接线盒是否有进水现象。3255 分接开关位置是否符合电压要求。3256 温度计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确。3257 变压器油温是否正常。3258 变压器外壳和中性点接地是否良好。3259 变压器有无异常声音。32510 变压器遮栏及警告语标志齐全。326 巡视开关柜油开关油位应在正常范围。327 电缆接头应无氧化,电缆接地线无松动。328 高压电机接线端绝缘层无破损,外壳接地螺丝无松动,接零无松动。329 高压电机,电机温升正常,有无异音。3210 电机滑环在运行中应无火花产生,碳刷接触应牢靠。3211 高压室的钥匙由值班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并记录。3212 高压室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油脂及可燃物。4、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及拉送电41 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或负责人的命令填写操作票。42 操作票填写应由操作人填写,应由两个人进行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43 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填写完操作票后,应进行核对是否有误,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操作。44 操作票填写应填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45 操作中应由对设备较为熟悉者监护,必须按操作票填写的顺序逐项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应检查无误后做一个“”记号,全部操作完毕后进行复查。46 操作中不准跳项操作和擅自更改操作票。47 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母线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的顺序与此相反。严防带负荷拉刀闸。48 用绝缘棒拉合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刀闸和开关,均应戴绝缘手套。49 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缘靴。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晴天也应穿绝缘靴,雷雨天禁止进行倒闸操作。410 事故处理和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不用操作票。但应两人进行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薄内。5、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即: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和终结制度。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51 工作票制度。511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5111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5112 高压室内的第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512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5121 带电作业和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5122 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的工作;5123 二次结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5124 转动中的高压电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的工作。513 工作票填写一式两份,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应字迹清楚。514 工作票一份必须经常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值班员执收,按值移交。515 一个工作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应一次做完。516 若至规定时间,一部分工作尚未完成,仍继续工作而不妨碍送电者,在送电前,应按照送电后现场设备带电情况,重新办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工作。517 需要变更工作班中的成员时,必须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变更工作负责人时,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上。518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519 工作票中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5191 工作票签发人:a 工作必要必性;b 工作是否安全;c 工作票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d 所派工作负责人能否胜任此项工作,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足够,精神状态是否良好;e 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负责人的情况和工作人员执行安全措施情况。5192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a 要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b 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组织工作成员学习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签字;c 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本规程;d 负责检查工作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e 工作前应对工作人员现场交待安全事项;f 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合适。5193 工作许可人。a 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b 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c 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d 对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发生疑问,要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作详细补充。5194 工作成员。a 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b 施工(工作)中要相互监督执行安全措施情况和安全措施实施情况。52 工作许可制度。521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a 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式证明设备无电压;b 和工作负责人分别在工作票上签字。522 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运行方式:如有特殊情况,应双方同意。53 工作监护制度。531 完成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和带电部位。532 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533 所有人员不得单独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变电所高压设备区内。534 工作负责人在监护中不得参加工作。535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在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情况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人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地点时,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536 工作负责人需要长时间离开现场,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两工作负责人应做好交待但中间不能无人监护。537 在工作中任何人发现有违反安全的动作时,以及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时,应立即提出改正意见和停止工作。54 工作间断、终结制度。541 工作间断时,工作人员应从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每日收工,应清扫工作地点。542 复工时,应通知值班员,重新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方可工作。543 没有工作负责人的带领和工作负责人不在现场,任何工作成员不进入工作地点。544 在没有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545 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情况需要送电,在送电前应通知工作负责人将全部工作人员撤离工作现场,清点人数后,应做好下列安全措施后,方可送电。a 拆除临时时遮拦,接地线标示牌恢复常设护拦,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b 告诉工作人员设备已送电,不得继续工作,并安排人员守候,直到工作票收回,守候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守候地点。546 工作全部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周密检查,工作成员全部撤离现场后,现场应无遗留物,办理终结手续。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既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55 停电。551 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5511 检修的设备。5512 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距离小,无安全遮栏措施的设备。5513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安全措施的。552 检修设备停电时,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必须视为带电设备)。553 禁止只经断路器(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的工作。必须拉开隔离开关(刀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必须从高低两侧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的设备反送电。554 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必须锁住。56 验电。561 验电时必须使用电压等级合适和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两侧进出线各相分验电。562 验电前,验电器要在有电的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563 高压验电器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564 经常接入的电压表不得做为设备有无电压的根据,必须经验电后,确无电压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如果指示有电,禁止在该设备上工作。57 装设接地线。571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572 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停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都要装设接地线。573 在室内配电装置上,按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规定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并划上黑色记号。接地线接地电阻必须合格。574 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575 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576 装拆接地线应戴绝缘手套。577 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积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578 接地线每次装设之前应详细检查,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导线做接地和短路用。579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5710 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58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581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上,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582 在带电的开关临近工作,应装设遮栏,用绝缘材料制成。583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在工作地点两旁和通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584 在邻近和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6 低压带电工作61 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服工作。62 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63 拉送低压动力柜保险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严禁使用钳子等物。64 拉合刀闸时应戴干燥的手套。65 变电所低压总刀闸在拉送电时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护,严禁一人操作。66 检修中要注意防止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线头。67 低压设备上工作,应各方面电源断开,取下熔断器,在刀闸把手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68 工作前必须验电。7 使用摇表、钳形电流表测量工作的安全。71 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72 测量时戴绝缘手套,站在干燥的绝缘垫上,不得触及其他设备,以防短路或接地。73 观察表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体部分的安全距离。74 钳形电流表应保存在干燥的室内,使用前要擦试干净。75 测量时应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测量。76 使用摇表测量设备绝缘时,两人进行。77 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78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的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后,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方可进行,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设备。79 测量绝缘后,必须将被测设备对地放电。710 在测量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周围带电的设备,防止触碰,移动引线时,注意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8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81 工具的使用。811 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要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812 手持电动工具应装设漏电保护器。813 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814 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815 手持式电动工具在手拿时严禁握转动部位。82 工具的检修、维修。821 工具必须做好日常的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