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超高速纺丝HOY的发展及应用.docx_第1页
涤纶超高速纺丝HOY的发展及应用.docx_第2页
涤纶超高速纺丝HOY的发展及应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涤纶超高速纺丝 HOY的发展及应用滕新荣1 , 赵家森1 , 刘福安2(1. 天津纺织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天津 300160; 2. 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5)摘要: 简要综述涤纶超高速纺丝 HO Y 纤维的工艺与设备的发展和应用, 也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概况.关键词: 涤纶超高速纺丝 HO Y; 工艺设备; 发展与应用中图分类号: TQ 34212; T S1021522文章编号: 100021557 (2000) 0220084203文献标识码: AD eve lopm en t of the super h igh speed sp inn in g HOY of PET an d its a pp l ica t ionT EN G X in 2ro n g1 , ZHA O J ia2sen g1 , L IU F u 2an 2(1. D ep a r tm en t o f C h em ist ry E ng inee r ing, T ian jin In st itu te o f T ex t ile Sc ience and T ech no lo gy, T ian jin 300160;21N a t io na l Syn th e t ic F ibe r E ng inee r ing R e sea rch C en te r, B e ijing 100025)A bstrac t: T h e deve lopm en t o n tech no lo gy and equ ipm en t o f sup e r h igh sp eed sp inn ing HO Y o f P E T and it sapp lica t io n is summ r ised and th e gene ra l situa t io n a t hom e and ab ro ad is in t ro duced b r ief ly.Keywords: sup e r h igh sp eed sp inn ing HO Y o f P E T ; tech no lo gy and equ ipm en t; deve lopm en t and app lica t io n随着化纤技术的进步, 纺丝工艺速度达 6 000 m m in 以 上 的 超 高 速 一 步 法 生 产 涤 纶 服 用 纤 维 HO Y (h igh o r ien ted ya rn ) 的技术, 已在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该技术与 FD Y 及 D T 等技术相比, 省去了牵伸部件或牵伸设备, 高聚物经熔融喷丝、冷却固化和上油后, 即可卷绕成直接用于纺织的涤纶长丝, 因而总的设备费 用低. 同时, 这一技术还有卷缩变形加工性优良、能减 少染色色斑、能减少纤维随时间变化的不均一性等优点1 . 本文以超高速纺丝技术的发展为背景, 介绍了HO Y 技术的产生、特点及应用. 由于 HO Y 成本比较 低, 经济效益好, 在国内又属较新的产品, 因此本文的 阐述对研究我国超高速纺丝 HO Y 技术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和积极的探索意义.得到的卷绕丝, 由于在纺丝过程中丝条受到高张力的作用, 大分子沿作用力方向整齐排列, 与常规纺丝相 比, 其结构和性能有明显差别. 预取向丝 (PO Y ) 比未 拉伸丝 (U D Y ) 具有较高的取向度和结构稳定性, 只需而全取向丝 ( FO Y 或 FD Y )进 行补充拉伸便可应用.由于在纺丝过程中已经形成高度取向和结晶, 性质稳定, 故不需进行后加工便可直接用于织造. 超高速纺丝 的纺丝速度为 6 000 8 000 m m in , 所得卷绕丝具有 高取向和高结晶结构, 一般分为两种: 全取向丝 FO Y 和高取向丝 HO Y. 全取向丝 FO Y 生产工艺, 采用高 速纺丝 ( 3 200 m m in ) 和超高速拉伸 ( 6 200 m m in ). 高取向丝 HO Y 生产工艺, 卷 绕 速 度 可 高 达 (6 0008 000 m m in , 又称 H SO (h igh sp eed o n ly) 制丝技术.它不同于全拉伸丝 FD Y 及全取向丝 FO Y , 不仅在制 备过程中没有独立的牵伸工序, 而且采用了比一般高速纺更高的卷绕速度3 .应用 HO Y 宜于制取“直丝”, 所得丝的单丝纤度 不宜太细, 因为超高速纺丝时纺程上的张力较大, 纤维 的纤度过细, 难以承受较大的张力; 只有当丝条的单丝和总纤度都比较适宜时, 纺丝才能正常进行, 否则将引 起卷绕满卷率下降. 由于成品丝的取向度偏低, 断裂伸1超高速纺及 HOY 的概况众所周知, 纺丝速度不同, 形成的卷绕丝 (或丝束)的物理机械性能也不同. 在常规纺丝速度范围内 (一般 为 3 000 m m in 以下) , 得到的卷绕丝尚处于未拉伸状 态, 纤维中大分子链取向差, 可变形性大, 故需进行拉 伸、热定型等后处理, 才能成为可用的纤维. 高速纺丝 收稿日期: 1999206215 作者简介: 滕新荣 ( 1972- ) , 女, 河南省人, 天津纺织工学院 96 级硕士研究生, 现为东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第 19 卷 第 2 期滕新荣等: 涤纶超高速纺丝 HO Y 的发展及应用 85 长相对要大一些, 达 35% 45% , 作为服用纤维使用时, 用作纬纱较为适宜, 所以更适合制做单纤度不很细 的装饰用织物. 近年来, 随着超细纤维的发展, 这种纺 丝也可用于仿真丝、塔夫绸等仿丝绸面料, 具有手感柔 软、透气性好和防水等性能. 此外, 用 HO Y 织成织物, 它的可染性比用一般牵伸丝织成织物要好.出 HO Y; 热辊法、热管法、冷辊拉伸蒸汽定型法和热管拉伸法, 其卷绕速度均在 4 500 6 500 m m in , 产品称 为 FD Y. 各种生产工艺路线的生产成本按热辊法、热管法、冷辊拉伸蒸汽定型法、热管拉伸法和超高速法的顺序依次降低, 且又随卷绕速度提高而降低2 , 因此可 看出, HO Y 生产工艺有明显的降低成本的优点.2. 2 纺丝设备的发展三步法工艺采用普通型纺丝设备, 二步法工艺采 用高速纺丝设备, 而一步法纺丝工艺采用超高速纺丝 设备. 目前已开发出了多种以一步法制取牵伸丝的设 备. 进入 80 年代以来, 由于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已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以一步法制取牵伸丝的设备, 诸如具 有 热 辊 牵 伸 的 一 步 法 纺牵 联 合 机 ( H GS p ro ce ss)、具有流体动态阻力牵伸的一步法纺牵联 合机 (HD Sp ro ce ss)、具有热管的牵伸一步法纺牵 联 合 机 ( T C Sp ro ce ss) 以 及 超 高 速 纺 丝 机 (H SO p ro ce ss). 而 HO Y 生产采用的是超高速纺丝机设备, 它必须配置机械速度达 8 000 m m in 的卷绕头3 .超高速纺及 HOY 工艺的发展22. 1 纺丝工艺的发展众所周知, 最早生产涤纶长丝是初生丝经平衡放 置后通过牵伸加捻或假捻变形得到的, 纺速较低, 称为纺 丝拉 伸 加 捻假 捻 变 形 三 步 法 工 艺, 即 低 速 纺(U D Y 2D Y 2T Y ) 和中速纺 (M O Y 2D Y 2T Y ). 随着 70 年 代高速纺丝技术的问世, 实现了纺丝拉伸变形两步 法工艺 (PO Y 2D T 和 PO Y 2D T Y ) , 纺速较高, 达 3 000 3 600 m m in. 由于流程短, 产量高, 投资省, 因此得 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进入 80 年代以来, 由于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出 现了高速卷绕头, 才开始实现一步法工业化. 一步法工 艺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有专利报导. 由于受技术限制,所以一直未能工业化. 工业上一直采用二步法工艺.高速纺丝一步法分为 A 、B 二种工艺路线. 工艺 A 是建立在很高的纺丝速度基础上的、无牵伸工序, 也就 是今天我们所说的 HO Y. 工艺 B 是在熔纺过程中采 取附加后处理的方法, 例如, 附加热处理和拉伸. FD Y 就是这样, 由于卷绕速度要低些, 因此比工艺 A 易实 施 工 业 化. 对 于 用 工 艺 A 法 生 产, 杜 邦 公 司 先 后 于1952 年和 1962 年在美国申请了有关聚酯和聚酰胺的 专利. 其专利声称, 当纺丝速度超过 4 750 m m in 时,采用一步法纺丝工艺可以获得收缩率低和强度高的聚酯纤维. 但是, 此后就很少有这方面的专利报导. 70 年3国内外对超高速纺及 HOY 的研究概况国内外关于 FD Y 的报导较多, 但对于 HO Y 却较少. 目前, 台湾远东纺、中兴纺等主要涤纶长丝生产公 司正积极推进 HO Y 的企业化生产. 韩国东洋聚酯公司在龟尾工厂建成 HO Y 200 t月4的生产规模. 瑞士伊文塔公司发明的紧凑式纺丝机, 准备用来开发生产HO Y 丝 (容易使用的光长丝). 这种新型纺丝机具有操 作安全简便、维修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减少人力的优点, 并且能获得均匀稳定的纺丝质量. 日本帝人公司、德国巴马格公司均有 HO Y 的小型实验设备, 但并未 大量投产,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 HO Y 纺速比较高, 纺程上的张力比较大, 容易出现断丝, 并且由于在整个 制丝过程中, 只有流动取向, 没有塑性拉伸取向, 所得 成品丝的取向度偏低, 断裂伸长较大. 所以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目前已拥有 PO Y、D T Y、FD Y、T C S 等生产 工艺, 但较大规模的正式生产 HO Y 的厂家仅有山东 淄博万杰化纤有限公司一家. 它引进德国巴马格生产 设备, 纺丝速度达 6 200 6 400 m m in , 产品主要用于 开发仿真丝、塔夫绸等面料. 尽管如此, 它的设备仍属 试验机类型. 但必须指出的是, 它是当今国内外最大的 生产 HO Y 厂家. 1997 年以来, 北京联合大学在开发代后期, A法纺丝工艺的开发又重新开始, 结合工艺流程 B 法发表了一些新专利. 但工业上一直多采用 B 法的生产工艺, 对 A 法的生产工艺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的 研究阶段. 80 年代末, 在聚合物纺丝工艺和机械设备及安全检测一体化的研究基础上, 这一技术已从超高 速纺的科学研究工作扩展到超高速纺的工业化实施.目前熔纺长丝 (不包括变形丝) 的一步法生产工艺大致有以下几种: 热辊法生产工艺 (M G ) ; 热管法 生 产工艺 (H T , L T C S) ; 冷辊拉伸蒸汽定型法生产 工艺 (H 4 S) ; 热管拉伸法生产工艺 (H C S ) ; 超高速纺 丝生产工艺 (H SO ).其中, 超高速纺丝是将卷绕速HO Y 仿丝绸和麻纱织物中做了一些尝试.他们根据度提高到 6 000 8 000 m m in , 靠提高纺丝速度生产HO Y 的物理性能, 研究分析了涤纶 HO Y 纤维的织造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86 天 津 纺 织工 学 院 学 报2000 年 4 月性能及适宜的织物品种, 并探讨了用该纤维与其它纤维交并、交织织物的风格特点, 比较成功地开发了涤纶 HO Y 交织里子绸. 研究认为, 与普通的涤纶织物比较, 新产品除了保持涤纶固有的优良特性之外, 还具有良HO Y 技术所用设备的配置比较简单, 设备投资相对较省, 产量较大, 产品的成本比较低, 可获得较理想的经 济效益, 所以其发展前景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参考文献: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推动 HO Y 纤维的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 .这对1清水 二 郎. 纤 维 的 结 构 和 性 能 J .1993, 13 (1) : 96298.北 京 服 装 学 院 学 报,2崔照云. 纺程加热一步法生产 FO Y 工艺及发展前景 J .合成纤维工业, 1997, 20 (6) : 50254.结束语43吴宏仁. 国内外多种涤纶长丝技术评述 R .织科学研究院, 1996.北京: 中国纺由于超高速纺丝 HO Y 是在纺丝过程中由纤维大分子的取向来促进其结晶的, 因此它与全取向丝 FO Y在纤维成形机理、结构和性能上是不同的. 后者是采用 纺程加热技术, 利用温度梯度原理来制取的. 超高速纺丝 HO Y 是否能最终得到与全取向丝 FO Y 性能十分 接近的纤维, 是目前很多研究者致力解决的问题. 由于4赵景峰. 国内外涤纶长丝概况 J . 合成纤维工业, 1997,20 (5) : 42243.5李文玉. 涤纶 HO Y 里子绸的性能分析 J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