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 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doc_第1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 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doc_第2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 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doc_第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 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doc_第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 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加重1周关键疾病:颈椎病科室:外科病例骨科病例tony_mxl发布时间:2010-07-18患者青壮年男性,43岁,【主诉】因左侧颈肩臂膀疼痛半年伴麻木2月,加重1周入院。【病史特点】:1、患者中年男性,47岁,左颈肩臂部疼痛5天。2、患者5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肩臂部疼痛,呈酸胀痛,无麻木感,有一过性左上肢麻木现象,久坐及疲劳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无头晕、头痛、眼睛干涩及咽喉部不适等症状,无耳鸣及心悸等,行走无踩棉花感;疼痛与气候变化无关,无昼夜差别,无晨僵,为求诊治,今到我科就诊,门诊以颈椎病收入院。起病以来,无发热、恶寒,体重无明显增减,睡眠、食欲一般,二便正常。【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传染病史,无外伤史,预防接种按序进行。【体格检查】:T 37.2,P 70次/分,R 20次/分,BP 110/74mmHg,神清,查体合作。心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前屈、左右旋转活动稍受限,颈3-7棘突、棘间及椎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引颈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及浅表感觉正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肌腱放射正常,霍夫曼征(-),生理放射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及阳性结果分析】:血常规:NEUT%:47.7:LYMPH%:1.8;EO%:5.6;MCH:33.9:MCHC:367.间接胆红素:2.6;BUN:7.3.余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异常。颈椎平片:颈椎退行性变。颈椎MRI:颈3/4-颈6/7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退行性变;【影像学诊断】:颈椎MRI:颈椎生理弯曲存在。颈3/4-颈6/7椎间盘T2WI信号减低并向后突出,压迫脊膜囊。脊髓稍有受压,其内信号未见异常。诸椎体骨质增生唇样变。结论:颈3/4-颈6/7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退行性变。【目前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诊断依据】:支持点:1、从临床症状上来讲,男性,青壮年患者,为好发年龄,该患者主要以左侧为主,疼痛性质为酸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再结合患者长期低头工作史,可以确定为慢性劳损是引起该患者临床症状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手上举时疼痛可明显缓解;另外重要的一点临床症状就是一过性麻电感,说明该患者为根性症状。为颈椎病的分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2、从体征上来讲:颈椎曲度直,颈肌紧张,颈3-7棘突及再棘旁压痛点明显,特殊试验如引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说明该患者可能存在颈椎间盘变性,髓核向左侧后突所致;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说明不存在脊髓受累情况。3、影像学检查验证了症状与体征部分信息,颈椎侧位片提示:颈5-6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唇样变;正位片并未提示其有颈椎旋转移位等迹像。颈椎MRI提示:颈3/4-颈6/7椎间盘变性突出。且影像学表现后正中突出并稍向左侧突出,左侧神经根显影较右侧差;影像学表现支持该诊断。症状+体征+影像均符合根性症状表现,诊断成立。结合该患者临床表现,支持C6、C7根性症状。【 不支持点】:1、首先还是从症状说起,根性症状伴随的该神经分布区内的感觉障碍不一致,如果患者根性痛明显时,一般多伴有麻木感,而患者主诉无麻木感,无明显感觉减退现象。2、再从体征说:根性症状时,若以脊神经前根受压者明显时,早期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晚些时候可能出现腱反射减弱,肌萎缩,更严重者反射消失。臂丛牵拉试验(-)。3、影像学表现存在以下矛盾:X线正位片一般会有典型钩椎关节增生,斜位片示相应椎间孔狭窄,动力位片提示颈椎不稳。而该患者的正位片并未提示钩椎关节增生,斜位片未见到狭窄的椎间孔,动力位片未拍,这里不妄加评论;【鉴别诊断】:1、 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50岁左右,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鉴别要点如下: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不能上举,而该患者上举并不受限,排除点之一。压痛点:颈椎病的压痛点多位于棘间或以椎旁处为中心,可伴有肩痛,但肩关节周围压痛多不明显;而肩周炎多局限于肩关节及其周围,此为排除点之二。2、 胸廓出口综合征:因其可直接压迫臂丛下干或由于前斜角肌孪缩,炎性激惹,容易使脊神经前支受累,引起上肢症状,多以感觉障碍为主,可伴有肌无力及肌萎缩,查体多可见锁骨上窝饱满,触及条索状前斜角肌或颈肋,X线正位片可明确诊断,查体时可做间歇波动试验,若为阳性,则提示有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可能。可排除之。3、 尺神经炎: 尺神经由C7、C8及胸脊神经参与组成,本病易与C8脊神经受累者相混淆,因为两者均可造成小指麻木和手部内在肌而致爪形手,且尺神经炎患者,在尺神经沟处多可出现扳机点样现象,针对该患者,无尺侧症状,完全予以排除。4、 正中神经受损:正中神经由C7-T1脊神经参与构成,正中神经受损多因外伤或纤维管卡压所致,本病易与C7脊神经根性症状相混淆,常伴背侧指端及掌侧1-3指麻木或感觉障碍,同时多伴有大小鱼际肌的萎缩和手部多汗、潮红、灼痛感,反射多无明显改变;结合该患者临床表现,患者仅有一过性麻电感,无感觉障碍及上述症状,可予以排除。5、 腕管综合征:主要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卡压所致,尤以中老年有腕部外伤史者多发,鉴别要点:手腕部加压试验阳性,主要为1-3指麻木或刺痛,颈椎病则无此体征,为排除点之一。腕背屈试验阳性,如患者持续背屈1分钟即出现拇、示、中指麻木或刺痛,即为阳性。行正中神经阻滞,症状一般缓解明显,可作诊断性阻滞治疗,颈椎病单纯行正中神经阻滞多无效甚至会加重临床症状。6、 椎管及椎管处肿瘤:一般有根性痛者,应首先予以排除占位性疾病,占位性疾病查体的特点:Valsalva试验多为阳性:因为此试验可增加椎管内的压力,所以嘱患者作排便时憋气样动作即出现患侧疼痛加剧者为阳性体征。同时可行X线、CT或MRI检查予以排除之。7、 心绞痛:一般左侧C7 脊神经根受压可引起同侧胸大肌痉挛和疼痛而出现假性心绞痛,另外胸大肌可有明显的压痛,行局部阻滞后症状消失。如果为真性心绞痛时常有心电图改变,服用硝酸甘油有效。结合该患者症状与体征,并无C7根性症状,根性症状主要表现在C6神经根,故予以排除之;但仍需警惕假性心绞痛的出现,因为该患者年龄为好发年龄,且疼痛在左侧,可行心电图以鉴别有无真性心绞痛。【 诊断思路分析】男性患者,47岁,主要表现为C6脊神经根性疼痛,可能为后支痛,因其感觉及运动、反射、双上肢肌力并未出现异常现象,因此我认为无脊神经前支症状,也可能为混合性症状。主要原因是C5-6突出的髓核刺激了左侧脊神经根所致,因此患者咳嗽时会出现一过性麻电感,影像学MRI也支持这一思路,这样我们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成立,那么合并的病理因素还有颈肩部肌肉痉挛,软组织缺血、缺氧,造成了软组织代谢产物沉积,引起患者出现颈肩部酸胀不适、颈项部发紧感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治疗的主要原则就是责任椎间盘(C5-6)减压+颈肩部肌肉松驰为主,所以治疗上我们拟采用等离子消融减压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以期缓解或治疗患者根性痛。这里我在考虑也可以使用臭氧盘内减压,但为什么不选择性使用臭氧呢?个人觉得臭氧盘内注射起效较慢,多在两周以后才开始起到减压的效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用胶原酶溶盘,我认为化学性的方法,并发症不易于控制,安全性得不到非常高的一个保障,特别是颈椎,所以如果要行减压术,我认为主要以物理性方法(等离子,钳夹)为主,可控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六、针对目前诊断,现有的治疗手段都有哪些(这里我们不管什么治疗手段,只要是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认可,所谓尚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分派系、不分中外技术,只要能强身健体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这些治疗手段的优点在哪儿?缺点在哪儿?如何取舍?1、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优势:操作较为简单,短期疗效确切,创伤小,显效快,安全性高,费用低廉; 不足:症状多会反复,长期效果不佳; 如何取舍:尤其适用于根性症状明显,以单根根性症状或双根根性症状表现为主者可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若以丛性症状或辨不清根性症状者,因其目的性不够明确,不如换用颈部硬膜外阻滞,但风险相对腰椎来说增高不少;2、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或标准射频 优势:治疗效果多满意,安全性可保障,创伤小,费用适中; 不足:毁损式治疗,不易为患者所接受;术后出现可能出现脊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受设备功能的限制,部分射频机并无脉冲射频模式,脉冲射频的神经调制技术优于标准模式,个人比较看好脉冲射频技术。 如何取舍:主要适用于年龄偏大一点,椎体退变较为严重的患者,尤其以脊神经后支痛为主的症状,而无炎性痛患者;3、等离子低温消融术 优势:容积的很小改变可以引起压力的巨大变化,等离子减压效果确切,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物无钙化者根性痛明显者尤其适用,且颈椎效果优于腰椎(目前的经验来讲);操作风险性加大,创伤虽也小,但较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来说还是有些大;且前入路为了保证入路的安全性,分离颈部软组织时,患者多有不适感,可能造成术后软组织损伤,增加术后炎性痛的可能; 不足:费用较高,一般刀头均需自费,患者存在经济的顾虑;颈前路入路进入椎间盘时,操作医师须在透视下操作,无形中加大了医务人员吃射线的量,不利于健康。 如何取舍:根性痛明显者,责任椎间盘突出不大者,椎管内加压试验阳性者术后效果多确切;4、小针刀治疗 优势: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对于颈部发紧感明显,患者常以背伸获得舒适感者治疗效果确切;费用低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 不足:盲目操作,颈部重要器官较多,安全性不能完全保障,风险性较高; 如何取舍:特别适用于颈项部发紧而无根性症状者,根性症状多提示神经根受刺激,若以小针刀行椎间孔内外口处的松解,风险较大,个人认为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5、银质针治疗 优势:解决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效果较好,增加软组织血供,改善局部氧供;费用相对来说较低;操作相对简单;远期镇痛效果确切、肌肉松驰效应持久。 不足:创伤面积较大;盲目操作,安全性及靶点性不如等离子及臭氧等,有点似撒网捕鱼一样。而等离子及臭氧等其他微创技术相当于叉鱼一样,虽有漏网之鱼,但只要做到责任椎间盘,效果仍属优。 如何取舍:适用于软组织病变明显,压痛点密集且明显的患者,表现为丛性痛或弥漫性痛者适合;七、针对患者目前这一诊断1、您选择了什么治疗手段,处于哪些方面的考虑?该患者选择了颈5/6等离子消融减压术,目的是:责任椎间盘减压【治疗经过】:患者在DSA下行颈椎间盘(C5/C6)等离子消融术。取仰卧位,透视定位,将右侧钩椎关节连线与C5/C6椎间盘连线的交点为进针点,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以左手将胸锁乳突肌及主动脉鞘向外侧轻轻推开,食中指达C5/C6椎间盘,用等离子套管针进行穿刺,顺次间隙在透视引导下穿刺逐渐进入椎间盘,正位达棘突连线,侧位在椎间盘中央椎体中央,拔出针芯,套入(smith and nephew system )2000等离子刀头,启动B键顺时针缓慢旋转等离子刀头360度,时间为20秒进行消融,启动C键逆时针旋转360度,时间为20秒进行皱缩;后退2毫米,再重复上述操作,术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消毒贴无菌贴,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 颈部颈托固定。八、您认为您所选择的治疗手段的操作要点及史技术难点是什么?1、确定好了责任椎间盘以后,穿刺针在前入路进入椎间盘的时候,因胳膊不能挡住球管,只能悬在空中,左手一直暴露在射线中穿刺,这个时候针的方向及深度不太容易控制,要避免不伤及附近重要血管及神经;2、要想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又不吃太多射线,我个人认为这是个比较难的要求,除非真的出现机械手臂可供远程操作,呵呵。九、个人小结或术后疗效评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1、术后疗效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