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童话故事.doc_第1页
第三课 童话故事.doc_第2页
第三课 童话故事.doc_第3页
第三课 童话故事.doc_第4页
第三课 童话故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 童话故事教 学 目 标1.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四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2.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奏口风琴。3.主动参与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教 学 内 容聆听小天鹅舞曲 教学基本要求1.初听前可结合画片或幻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合上音乐。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提示:请你用耳朵仔细听,敲击声音的强弱是否与音乐相适合?使学生注意乐感,培养合作的意识。4.在适当的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教学基本要求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讲剧情,让学生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弦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提示:请你想像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表演小红帽 教学基本要求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可指导学生边唱边表演。可以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学生创编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4.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做道具配合表演。形成唱歌表演唱歌。小红帽的两种基本舞步1.脚尖原地走步。踮起脚尖走步。2.踏点步。左脚向左踏一步,右脚紧靠左脚旁用前脚掌点地一次,两拍一步。然后出右脚,动作相反做。基本动作以动胯为主。 动作说明1-4小节,左脚开始做动胯挥帽,一拍一下,挥帽8次。5-8小节,做踏点动胯,先右后左,做4个踏点步。9-12小节,同1-4小节。动胯挥帽。13-16小节,同5-8小节,踏点动胯。17-20小节,做动胯挥帽,动胯先左后右8次。21-24小节,做动胯挥手,双手挥动,一手挥帽,先左后右动胯8次。动胯托帽做法:左手叉腰,右手托后脑,一拍一下,左右动胯。动胯挥手做法:双手上举,一拍一下左右摆动,同时双脚用前左脚掌开始原地轻轻踏步,并随之动胯。踏点动胯做法:正步站立,双手叉腰,左脚开始做踏点步,同时身体与肘随之向左右配合晃动。动胯挥帽做法:左手叉腰,右手上举,一拍一下,左右动胯,同时右手随之晃动,似挥帽动作。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教学基本要求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提示:哪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相同的?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3.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歌词,填唱歌词。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吃”掉,“紫”一字两音,高音do要唱得肯定。如do不准,下行la最不易唱准,请老师注意学生的音准。用模唱解决。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提示:想一想怎样表演?注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方法。生长在南方的学生可能会看到野蔷薇,可让他们描述花的形状。生长在北方的学生大都不认识野蔷薇,教师可借助图片,或在网络里查找野蔷薇的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野蔷薇的形状,便于理解歌曲,更好地表现歌曲。 5.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如果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编创与活动:认识口风琴及字母谱d、r、m、f、s口风琴是一种簧片键盘乐器,以很少的气息吹奏,便可以得到足够的音量。适合低年级儿童吹奏。键盘同风琴、手风琴,一般有两组以上的琴键,音域超过两个八度。d、r、m、f、s 五个音由1、2、3、4、5 指演奏。演奏姿势见课本图示。站姿演奏时:左手托住乐器下部,右肘抬起,右手放在键盘上,用嘴轻轻咬住吹口,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坐姿演奏时:身体坐直于座位的前1/2处。双脚自然分开。编创与活动:填格子要求:用d、r、m、f、s 填入空格中,形成五音组。学生可以自由地填写、再奏一奏,唱一唱。1.可在地上或黑板上画出九个圆点的格。选出一组学生操作。2.其他学生在自己课本上填写字母谱形成五音组。提示:想一想这五个字母谱怎样填写更合适?唱一唱,想办法让它的重复的少一些?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多?3.把自己填写好的吹奏给大家听一听。4.试着奏与唱出五个音、六个音、七个音,还有 教 学 建 议1.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2.如果能借助舞剧的舞蹈画面配合欣赏效果会更好。3.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教 材 分 析1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四小天鹅舞曲即: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这部尽人皆知的天鹅湖完成于1876年。天鹅湖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到山上采花,不幸遇到恶魔。恶魔要娶她为妻,遭到她的拒绝,于是恶魔恼羞成怒,用魔法把公主和她的女伴们全部变成了天鹅。她们白天在湖面上游来游去,只有到了深夜,才能上岸显现人形。姑娘们多么希望恢复自由,还原为人啊!但是,只有忠诚不渝的爱情才能战胜魔法。可谁也不知道这些天鹅是姑娘们变的呀!因此,希望渺茫。 这天晚上,齐格弗里德王子在湖边发现了变成人形的奥杰塔公主。奥杰塔向王子倾诉了自己和同伴们的不幸遭遇。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公主和女友们多高兴啊!因为这样就有可能破除魔法,使他们恢复人形,与家人团聚啦!小天鹅舞曲,就是在舞剧第二幕里,王子和公主互相表白爱情之后,四个小天鹅跳的一段欢乐舞蹈的伴奏音乐。在这支舞曲的后面,是三个大天鹅舞曲和天鹅的集体舞曲,它们表达了天鹅们的欢乐心情。小天鹅舞曲篇幅不大,它是升升f小调 4/4拍,中庸的快板。开始,由大管吹奏出八分音符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以后,双簧管首先用二重奏形式奏出轻快的乐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在他们演奏的乐句的长音上,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 然后,第一小提琴接奏主旋律,这里强调了切分节奏的几个音,表示小天鹅步子还不稳、活泼可爱。4小节以后,长笛在高音区助奏: 反复一次以后,再现开始时的曲调。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它再次采用不平稳的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音和弦上结束。 柴科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写得精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有时还以重奏和独奏的形式演出。2管弦乐糖果仙人舞曲糖果仙人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1890年12月,柴科夫斯基应彼得皇家歌剧院的邀请,为该院创作一部芭蕾舞剧的音乐,舞剧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洋娃娃和鼠王的故事编写成。剧情:有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在圣诞节前夕收到许多礼物,她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胡桃夹子洋娃娃。可是小玛丽的哥哥和其他几个淘气的男孩子抢去给弄坏了,小玛丽非常难过。晚上她躺在床上想啊想啊,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乡。她发现好多老鼠抢吃她的糖果和玩具,受了伤的胡桃夹子洋娃娃领着玩具兵和鼠王打仗,眼看胡桃夹子洋娃娃支持不住了,在这危险的时刻,小玛丽向老鼠扔去一支皮鞋,把鼠王砸死了,其他小老鼠也都吓得四散奔逃。这时,那个胡桃夹子洋娃娃变成一个漂亮英俊的王子,他感谢小玛丽救命之恩,并邀请她到童话王国去漫游仙境。他们一起越过“冬天的森林”,来到五彩缤纷的“糖果世界”,糖果仙子为欢迎他们的到来表演了一段独舞,糖果仙人舞曲就是这段舞的伴奏音乐。在这支曲子里,钢片琴奇妙的音响增添了乐曲虚幻的色彩和仙境般的气氛。这是钢片琴这种乐器首次运用在芭蕾音乐里。柴科夫斯基是怎样选上这么件乐器的呢?原来,在柴科夫斯基动笔写胡桃夹子音乐不久,他接到美国音乐界的邀请,欢迎他三月份去美国去访问。在赴美途中,柴科夫斯基在巴黎等船,闲暇无事到街上一家乐器店逛了逛,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种新扫明的叫“莫斯特”的用小锤子敲击发声的键盘乐器,这就是钢片琴。柴科夫斯基对这种乐器发出来的音响十分感兴趣,他马上给出版商尤根逊写了一封信,建议他买一架。待柴科夫斯基从美国返回俄国后,这架钢片琴也到了。他便对它进行了研究,并把它作为糖果仙人舞曲的主奏乐器。因为这种琴的声音比较小,柴科夫斯基在配器时进行了精心设计,他除了圆号之外,没有再用其他铜管乐器,也没有打击乐器。在木管乐器组里,加上了不常用的英国管和低音单簧管,这几种乐器的组合使乐曲更富于童话色彩。舞曲是G大调,2/4拍,开始由弦乐拨奏4小节引子,然后,钢片琴在提琴轻轻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 这时,低音单簧管用快速的下行音引出低沉的持续音与之相呼应,并形成对比。 在中提琴演奏一串同音反复的三连音作为过渡之后,由单簧管、大管、圆号呈现第二主题,它比较抒情。 随后,钢片琴演奏一段华彩,这时,A段再现。这一次钢片琴比原来提高了八度音来演奏,音色显得更加明亮。最后接尾声,轻轻地结束全曲。用胡桃夹子中的音乐组成的管弦乐组曲包括以下八段:(一)小型序曲;(二)进行曲;(三)糖果仙人舞曲;(四)特列帕克舞曲;(五)阿拉伯舞曲;(六)中国舞;(七)膜管舞曲;(八)百花圆舞曲。3歌曲小红帽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六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第一、三乐句基本相同,第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并且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流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童话小红帽故事梗概:有个小女孩,因为她总戴着一顶天鹅绒的红帽子,人们就叫她“小红帽”。一天,妈妈让小红帽给生病的外婆送点心去,小红帽提着点心朝外婆家走去。在森林旁她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听说她要去外婆家,就狡猾的让小红帽去给外婆采些鲜花。他却跑到外婆的门前,假装小红帽的声音骗开了外婆的房门,把外婆一口吞下了肚子。然后,大灰狼穿上外婆的衣服,躺在外婆的床上等小红帽。小红帽拿着鲜花和点心来到外婆家,也被大灰狼吞进肚子里去了。幸好一个猎人走过窗外,看到了小红帽被大灰狼吞吃了,就把大灰狼打死,救出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 学唱歌曲小红帽,应指导学生歌唱时声音要轻快,积极咬字。唱歌时4小节一换气,由于换气时前后两音连接很紧,可帮助学生掌握急吸气的方法,可指导学生换气前的四分音符唱得短一些,但不要因为换气,把此音唱得过重。歌曲演唱中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如第8小节的re-sol要唱得亲切、自然,后一个音稍弱;第五乐句可用稍弱的音量;最后乐句从第3小节起可唱得稍慢。并注意唱好每句末尾的韵母ang。 4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有一个人在林中是一首19世纪初的加拿大民歌,也是一首蔷薇花的谜语歌曲。歌曲为D大调,2/4拍,两段体结构。歌曲前两乐句为第一部分,其旋律级进,呈波浪式进行,叙述性强。后两乐句是歌曲的第二部分,第三乐句节奏有所改变,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强调问句的语气重音富有儿童特点。第四乐句巧妙变化重复了第一、二乐句,只有一个音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