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五单元备课说明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述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精神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地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的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结果。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 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17。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7、孔子拜师一、 教材简说: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由尊重他们的人品。二、 学习目标1 会人7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 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它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有什么贡献。2 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子的指导,可以有机的穿插在课文学习中,和词语、句子的学习结合起来。3 整体感悟,理清顺序。4 理解重点词句。(1)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老师吧!(2)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5 课后的三个题目,是从朗读、交流阅读感受和积累语言三个方面来题的。6 课后安排的选作题,列举了几句传颂最广的孔子名言。7 综合性学习建议。四、 参考资料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时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18、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3、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重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 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 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 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指名学生回答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 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渡到课文的学习1、观看动画开天辟地。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3、 生答4、 是谁“开天辟地”呢?5、 生答6、 你真认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三、小组互助,通读课文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互相帮助理解词语,纠正读音,扫清字词障碍。四、重点引入,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1、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2、生读: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3、盘古真伟大谁能来读一读这段?指名生读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4、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5、生:我觉得还可以,“猛劈过去”要读重一点,因为盘古很用力,我们也应该用力一点读。6那你来读读这一句吧!(生读)真不错。7、 生:我认为文中的清和轻应该轻读,要是读重了就会掉下去了。8、 那你也来试试?(生读)真棒,谁愿意挑战刚才那位同学?9、 学生踊跃举手。师抽生读。10、 同学门的掌声已经告诉了你,你读的真棒 ,我们都忍不住要试一试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把盘古的英雄气概再现出来吧。(全班齐读)在读这段文字时你有什么发现吗?11、 生我发现有三对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12、 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五、师总结读书情况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丰富积累,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2、 生读。3、 你读懂了什么?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4、 生A:我从中体会到盘古真伟大,不但为我们开辟了天地,死后还为我们做出贡献。5、 生B:我知道了我们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6、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一段呢?7、 生齐:崇敬8、 请全体同学起立,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吧。9、 生齐读。10、 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11、 学生勾画、摘抄。12、 课件出示题目。13、 谁能来填一填?(学生填。填后齐声朗读)14、 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15、 生齐回答:我们也看到了!16、 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17、 生齐读。18、 师引导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19、 生答: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三、总结全文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8 盘古开天地 开天 盘古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劈地 19赵州桥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3、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准确把握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重点 继续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课前谈话,促进课内联系二、 检查课前学习生字新词情况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1、 指名读2、 理解“世界闻名”。二、 学习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1、 指名读第二、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并画出能概括这些意思的句子。再引导同学们分组讨论,理解以下句子。(1)“赵州桥非常雄伟。”“雄伟”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描写赵州桥雄伟的?(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样的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美观”表现在哪里?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具体、生动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段。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 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但它的建造年代这么久远,为什么当时能建造出来呢?读第四自然段。2、 反复读,读出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语气为止。3、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4、 轮背,即喜欢背第一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背,背完坐下,喜欢背第二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接着背,依次类推。5、 指名背。五、 想象画画,拓展延伸1、过去,现在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建造了无数的桥梁,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怎么样,想好后简单地画下来。2、如果你设计一座桥,你设计的这座桥是怎么样的?六、 巩固积累抄写“桥面两侧有石栏真像活了一样”或自己喜欢的语段。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0*一 幅 名 扬 中 外 的 画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面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1、学生课前了解一下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欣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2、 教师把课文插图制成课件。3、 议本课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激情导入 理解课题1、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清明上河图的情况。2、 教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自主识字 熟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方法识字解词,熟读课文 。然后汇报自学情况。2、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细读课文 探究理解 感情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细读课文 探究理解 感情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3、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深刻理解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学生可能抓住第3自然段中所写的各种店铺以及各种人物的形态分析理解出街市上非常热闹的景象;抓住描写画面上人物虽小但清晰可见的句子分析体会出画家的画技高超,画面上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当小讲解员,用自己的话介绍这幅画。2、要求学生把这幅画介绍给父母或朋友。语 文 园 地 五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知识与技能1、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2、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3、通过“我的发现”,使学生认识一些由反义词词素构成的成语。 4、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生肖的文化知识,通过教学“读读认认”使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更多的字。5、通过“展示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口语交际、习作、观察发现、读读背背、展示交流等学习过程,学习、掌握搜集整理材料、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与习作习惯,激发学生细心观察、乐于发现的兴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学生课前整理好搜集到的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重点了解与十二生肖有关的内容。2、准备“我的发现”和“读读认认”中的字词卡片。3、建议本课教学用2课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了 解 内 容 明 确 目 标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五。2、让学生根据教师和教材提示,大体了解一下本课的教学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口 语 交 际1、引导学生交流前段时间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的内容。2、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3、启发学生谈一谈这次口语交际的收获,让学生畅谈收获。 习 作 1、 启发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中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样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2、 学生动笔把自己想写的、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来。3、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在班上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第 二 课 时 自主探究自主发现1、 启发学生自主读“我的发现”中的词语,边读边思考自己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2、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发现每个成语里都有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都用加点的方式表示出来。朗读比较感悟积累读读背背1、 引导学生安顺叙熟读、背诵十二生肖。结合自己的属相或了解到的生肖故事讲讲十二生肖的意义。2、 教师采用各种有趣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读读认认1、 引导学生读读“读读认认”中的字。 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 引导学生读读“读读认认”中的字。2、横线右边的生字,都是在左边基本字的基础上加上表示意义的部首后组成的形声字。展示成果 体会快乐1、学生把搜集到的与祖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如十二生肖邮票、春联、制作的风筝拿出来,再班上展示。2、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启发学生介绍自己的展品来历和意义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整理出来,举办一次“生活中传统文化”图片展。第6单元一、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古诗两首选编了两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排山倒海的雄伟气势;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风姿。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和它丰饶的物产与优美的风光,抒发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以我国的小兴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总起,接着具体描绘了上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最后以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结,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东方之珠”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激越、自豪的民族感情。语文园地六安排了五项内容。“口语交际”以风景优美的地方为话题,交际的话题与本组教材的教育专题,与选编的课文和习作的内容密切相关,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将学生的观光游览活动、丰厚的生活积累、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有机地融为一体。“习作”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自己想去的地方。此次习作的范围比较宽泛,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一是要把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学到的方法有效地迁移,做到从读悟写、从说到写、读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悟写、从说到写、读写结合;二要使习作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内容可写。在“我的发现”中,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是不同的,同时还要使学生感悟到正确理解词的意思。往往需要结合词的语言环境。在“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要求学生读背五句写景的古诗名句,这些诗句意境深远优美,语言凝练、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在“读读记记”中,教材安排了读记不同形式词语的练习,教师要启发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一下这些词语的构成方式,自觉主动地积累语言,还要鼓励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宽带网”为学生扩大阅读面,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一些实例,学生可以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前阅读,也可以阅读其他一些与单元教育专题有关的材料。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教育专题。本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无论是险峻的的天门山,不羁的长江水,还是风景如画的西湖;无论是横亘北国的小兴安岭,还是椰林掩映、海水环抱的西沙群岛;无论是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繁华、秀丽的香港,还是养育我们的可爱家乡。教材为学生深入感受壮丽的祖国山河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三、 教学目标1、 认识“亦、妆”等22个生字,会写“断、楚”等31个生字。2、 了解、积累一些由不同方式构成的词语,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运用。3、 引导学生了解发现一词多义的现象。4、 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三、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用10课时。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1、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2个生字,学会“断、楚、孤、帆”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情导入1、 教师启发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李白、苏轼的诗歌或描绘长江、西湖的名句。2、 教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熟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歌所描写的内容。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三、检查效果1、教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古诗的情况。(1)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初读两首古诗收获和感受。四、精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思考古诗具体描绘了天门山、长江、西湖怎样的景象?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五、品读赏析 理解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望天门山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欣赏诗中的妙词佳句,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六、熟读成诵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篇蕴含的雄伟气势和思想感情。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所得。2、 教师引出第二首古诗并板题。二、交流讨论 理解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这首诗具体写了西湖的哪些景象。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3、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情况,并适时作重点指导。三、品析佳句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资料直观感受古诗描绘的情景。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欣赏诗中的妙词佳句,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四、感悟意境五、熟读成诵 体味感情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这首古诗。2、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六、指导写字教师重点指导断、孤、楚这几个字的写法。断、孤要注意结构匀称、紧凑,楚的上半部要写得扁一些,下半部比较复杂,应一笔一笔地范写。七、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古诗,在班里开一个诗歌朗诵会。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绝句 天门 中断 水光潋滟 晴 碧水 回 山色空蒙 雨 青山 相对出 西湖 西子 孤帆 日边来 总相宜22、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学目标1、认识“饶、屿、崖”等10个生字,学会“蓝、懒、披”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交错、各种各样、懒洋洋、威武、飘飘摇摇、千奇百怪、四脚朝天、茂密、祖祖辈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情境引入 揭示课题1、 教师播放西沙群岛的风景片,组织学生观看,并告诉学生这里是我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指明西沙群岛的位置,揭示课题。3、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启发学生自读课文。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成果。三、全班交流1、教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岛屿 山崖 珊瑚 绽开 蠕动 挺威武红樱 产卵 渔业 栖息 鸟粪 祖祖辈辈2、教师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四、整体感知 理清顺序1、教师启发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2、教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4、教师启发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教师启发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二、自主探究 理解内容1、教师启发学生自由读课文,看一看看书最喜欢哪部分内容,想一想喜欢的原因。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西沙群岛海水录像。(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海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小节的结构特点。(4)教师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2自然段的内容表达清楚。(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6)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这部分都写了哪些物产,动物在海底的活动怎样有趣。(7)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8)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的录像。(9)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10)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11)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本段的中心句,并理解句子的意思。(1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段作者是怎样来写海岛上鸟多的。(1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4、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5、指导学生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来,办一期可爱的西沙群岛图画展。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更加 物产丰富 海滩: 贝壳 海龟 更加 海岛: 海鸟 鸟蛋 鸟粪2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学目标:1、认识“融、汇、涨”等10个生字,学会“汇、欣、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汇成、欣赏、密密层层、献出、鲜嫩、名贵”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教师启发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教师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自主感知1、教师启发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三)检查交流1、教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一组:栎树 利剑 榛子 蘑菇 貂 挡住 融化 千万缕 涨满 俯下身子 刮过 舔 淙淙二组:汇成 葱葱茏茏 浸 诱人 (引导学生读书上的句子,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理解词语意思。)2、教师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出的?主要写了小兴安岭 的哪些特点?”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部分,理清写作顺序。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教师启发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导入新课。二、 深入探究 理解内容1、 教师启发学生自由读课文,欣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思考:假如你想去小兴安岭旅游,你打算选择哪个季节?2、 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见解。3、 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1)教师出示小兴安岭春天景色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观赏、描述。(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教师出示小兴安岭夏天景色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观赏、描述。(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教师出示小兴安岭秋天景色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观赏、描述。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6)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教师出示小兴安岭冬天景色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观赏、描述。(8)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总结全文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从哪儿体会出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求学生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观察方法和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树木抽枝 积雪融化 春水涨满 小鹿散步 夏天:树木葱茏 浸在雾中 阳光照射 野花盛开 秋天:落叶飞舞 森林献宝 冬天:雪花飞舞 动物过冬 美丽 富饶24、东方之珠一、教学目标:1、理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举世闻名、璀璨无比”等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课题1、 教师播放“东方之珠”的乐曲,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和乐曲所赞美的地方,随后板书课题。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 教师启发学生交流对香港历史、经济、风光的了解。二、 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课文前面连接语的提示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 小组合作1、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2、 教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四、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提出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五、 深入探究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具体语段谈出自己的理解或感悟。2、 教师播放有关香港市场繁荣的多媒体课件。3、 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香港市场的商品“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的感受。4、 教师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5、 教师可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国家的佳肴、东南亚各地的特色饮食。6、 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介绍一下我国不同菜系的典型名菜。7、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全班交流 深入探究1、教师应适时启发学生理解描写海豚、海狮动作的词语。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3、教师启发学生介绍课前了解到或亲身游历过的香港其他著名景点。4、 教师可出示香港夜景的影像资料。5、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小组学习中没有弄懂的问题。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解答,一些对理解课文内容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6、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7、 教师可借助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香港的位置,从而理解“亚太中心”;通过介绍香港通向世界各地的海运、空运航线和航班,通过介绍香港对外贸易量以及设在香港的世界著名银行,让学生理解航运、贸易、金融中心的具体内涵。8、 教师启发学生理解人们称香港为“东方之珠”的原因。二、感悟写法 积累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写法。2、教师启发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感情,感悟写法,积累语言。三、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了解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办一期手抄报。板书设计: “东方之珠” 航运中心 贸易中心 金融中心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语文园地六一、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提高学生耐心倾听、从容应对、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通过“习作”练习,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把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3、通过“我的发现”,使学生认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义也不同一现象。4、通过“日积月累”,使学生了解、积累更多的千古佳句;使学生认识、积累一些不同形式的词语。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教师通过谈话恨入新课,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六。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1、 教师启发学生了解一下本课大体包括哪些内容,明白这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一、 口语交际(一) 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二) 自主准备: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回忆一下前一段时间里搜集到的有关介绍我国优美风景的图片或文字说明,选出自己最喜欢、最想去的地方,准备向同学们介绍。(三) 讨论交流1、 教师引导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2、 教师采用当“导游”“解说员”等方法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四) 评选优胜:教师组织学生评选出优胜。二、 习作(一) 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二) 交流想法:教师启发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三) 动笔习作: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四) 交流评议: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在班上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或同学进行适当的点评,对学生的习作要以鼓励为主。第二课时一、自主探究 自主发现1、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读“我的发现”中的句子。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4、教师出示带有“深”字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二、朗读体验 感悟积累(一)读读背背1、教师启发学生熟读这些千古佳句。2、教师引导学生大略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要恰当指导)3、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4、教师启发学生背诵一些自己积累的古诗名句。(二)读读记记1、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3、教师启发学生口头说一些相同结构的词语并进行造句练习。三、宽带网1、教师启发学生默读“宽带网”中的内容。2、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宽带网”中的内容。3、教师布置学生自己去搜集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祖国迷人的风景、富饶的物产”的资料整理出来,举办一次“我爱祖国”的演讲。第七单元单元课文概况: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思想方法”,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内容丰富。课文中有的讲述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勤于动脑,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在充分阅读中,培养收集有关资料、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积累词汇的习惯。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单元教学要求:1、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3、充分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课文内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人和事,在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更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4、抓住课文重点,理解关键词句,继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进一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5、培养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课文的能力。6、在阅读实践中,体会课文重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或图表等不同的形式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2、引导学生按一定的人物角色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3、学习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课文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单元教学建议:1、合作探究法: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2、对比阅读法: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是写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第四至十二自然段主要讲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这两部分可用对比阅读的方法理解。3、创造表演法:狮子和鹿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胆展示自我的能力。单元课时分配:矛和盾的集合2课时科利亚的木匣2课时陶罐和铁罐2课时狮子和鹿1课时25矛和盾的集合学习目标: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矛和盾的图片。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第一课时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质疑提问,初步释疑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座交流交流。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指导写字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实践活动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第二课时复习问题,揭示目标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感悟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全班交流。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师出示课文的结尾。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齐读这段话。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字抄词练习其他7个生字。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实践活动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26柯里亚的木匣教学要求: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二、预习课文。教 学 反 思初中(小学)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 年 月 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20:2025 EN Conveyor belts - Determination of strength of mechanical fastenings for textile conveyor belts- Static test method
- 商场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风电行业风能利用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电信通讯行业5G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定海区2025年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编外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足区2025重庆大足区某机关事业单位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品食品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离子检验-教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Unit 5 Lesson 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应用PDCA降低药占比
- 分包商安全管理规定(4篇)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