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修通用规程.doc_第1页
设备检修通用规程.doc_第2页
设备检修通用规程.doc_第3页
设备检修通用规程.doc_第4页
设备检修通用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检修通用规程一、安地脚螺丝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02、地脚螺栓离灌浆孔壁的距离应不大于153、地脚螺栓底端不应触及孔底4、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5、螺母与垫圈间、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良好6、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5个螺距7、采用带槽的锚板的活动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7.1活动锚板设置应平整稳定7.2螺栓末端的端面上应标明螺栓矩形头的方向7.3基础表面上,应标明锚板容纳螺栓矩形头的槽的方向7.4紧螺母前,应依据标志,将螺栓矩形头正确的放入锚板槽内。8、设备的负荷由垫铁土承受,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8.1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有一组垫铁8.2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卤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8.3相邻两垫铁的距离,一般应在5001000mm8.4每块垫铁的面积应能足够承受设备负荷9、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9.1不承受主负荷的垫铁组,可使用单块垫铁组,斜垫铁下应有平垫铁9.2承受主负荷的垫铁组,应成对使用垫铁,找平后,用电焊焊牢。钩头成对的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的也可以不焊。9.3承受主要负荷的和较强连续振动的垫铁组,宜使用平垫块。10、每一垫铁组应尽量减少垫铁数,一般不超过三块,并应少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最后的放在最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并应将各垫铁焊牢。每一组垫铁应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找平后,每一组垫铁均应被压紧。11、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找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焊牢。12、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底座地面的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15毫米,垫铁组(不包括单块斜垫铁)伸入设备底面部分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孔。13、设备用地脚螺栓找平应符合:13.1不作为永久性支撑的调整螺钉找平后,设备底座下用垫铁垫实,然后将调整螺钉松开13.2调整螺钉支撑板的厚度宜大于螺钉直径13.3支撑板应水平,稳固的设在基础上13.4作为永久性支撑的调整螺钉,伸出设备底座底长度应小于螺钉直径14、设备用螺栓调整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14.1螺纹部分和调整滑块面上应涂以耐水性较好的润滑脂14.2找平必须用升高升降块的方法(需要降低升降块时,应在降低后再作升高调整)找平后,调整块应留有足够的余量14.3垫座用混凝土灌牢,但不应灌入活动部分(包括动面上)。15、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干净,灌浆宜用细碎石混凝土,(或水泥沙浆)其标号应比基础或地平用的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固密实,但注意不要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16、设备基础灌浆厚度宜在100200mm之间。二、拆洗、清洗和装配1、设备拆洗时应作出标记,标明零件的相互位置,并测量必要的原装配间隙,作好记录。2、详细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及损坏情况,有条件时,对一些不予更换的零件,如轴等,作内部探伤检查。3、需要清洗的零件一定要清洗干净,设备表面的防锈油脂可用下面的方法:3.1用煤油、柴油或汽油清洗,用蒸汽或空气冲洗,冲洗后必须及时彻底去除水份并适当涂些润滑油;用热的机油,汽轮机或变压器油清洗,油温不能超过120;3.2用碱性清洗液清洗: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漆,应用适当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清洗。气相防锈剂可用:1215亚硝酸钠和0.50.6碳酸钠的水溶液或酒精清洗。4、装配前应检查零部件与装配有关的外部尺寸、精度、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配。三、螺栓、键、定位销1、螺栓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1.1装配时,应使用符合规格的工具1.2在受振动的机件上,螺栓应带2个螺母或装弹簧垫圈等防松装置,露出螺纹部分应涂上润滑油或石墨粉。螺母与螺栓应紧密配合,不应松动,螺母部面应垂直于螺栓中心线,防止弹面受力,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3个螺距。拧紧螺母时,应注意次序对称,使力均匀,并分次拧紧。2、装配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2.1楔键:2.1.1要下上两面受力,紧密结合,两侧不能受力;2.1.2装配时,应先将棱角毛刺打磨光洁,并进行试装,以检查尺寸是否吻合,键的斜度与轮毂键槽的斜度相吻合,装配时方向应正确。工作面应紧密切合,不得松动。2.2钩头键装配时,钩头与轮毂间应留出一定的距离,其值应等于键的厚度。键的受力面不许加垫。2.3导向键有固定螺丝者,装配时不得有遗漏。2.4切向键:装配时,打入的方向要正确。紧度适当不得松动。3、定位销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3.1两连接销孔相对位置有偏差时,应扩大销孔另配销。3.2销与销的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应小于65。3.3销装入孔的深度应符合图纸规定,并能顺利取出。3.4销装入孔中,需要重新调正连接件时,应注意不要让销受剪力。3.5圆锥键的大端带有螺母,不得将螺母拧紧。四、联轴器、离合器1.1凸缘联轴器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径向跳动量应小于0.03毫米,轴向摆偏应小于0.04毫米,两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配合,两轴应同心,其径向位移应小于0.03毫米,两轴联轴器有半圆配合圈者,装配时不得遗漏,连接螺栓应带弹簧垫。1.2十字滑块联轴器、挠形爪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规程联轴器外形两轴不同轴度不应超过最大直径D()径向位移()倾斜30000.10.83000-60000.31.2十字滑块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当外型最大值径不超过190时,应为11.5毫米。1.3弹簧片式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两半联轴器不同程度大于0.2,允许偏差方向应一致。两半联轴器应留有一定间隙,外经小于400的为23,外经大于400的为46。卡环刺与两轮毂刺的间隙为0.10.3。弹簧钢无永久性裂纹和变形。弹簧钢片应用24厚弹簧钢板,每组数量相等,每组钢片装配靠紧后与联轴器间的间隙不应大于0.5。1.4齿轮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内外均无缺齿和严重磨损现象。各连接螺栓紧固齐全。联轴器内应装入时应装入适当数量的润滑油。密封良好,不渗漏两轴不同轴度和外啮轴套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规定。1.5弹性圆柱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条件:1.5.1两半联轴器的不同轴度,端面和径向偏摆应符合下表规定联轴器外形最大D径向偏摆轴向偏摆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大于径向位移倾斜1051750.070.080.050.21902600.080.180.050.22903500.090.200.10.24105000.100.250.10.21.5.2两轴头不应凸出半联轴器的平面,两半联轴器连接后,端面应留有一定的间隙,一般约大于轴间窜动量,其数值为:120190时,间隙为13,外经为220230时间隙为24,外径为410500时,间隙为36。联轴器螺栓的弹性圈、外圈要光滑,并比孔径小0.51,内圈应与螺栓过盈配合,装在同一螺栓上的各圈外径相等。1.6圆片磨擦离合器装配后,摩擦片组应能灵活地沿花键槽轴运动,结合后不应有打滑现象。五、滑动轴承1、轴瓦与轴径间隙一般应为轴径的0.0010.002侧隙一般为顶隙的一半,缸套瓦的间隙一般为轴径的0.0010.002,尼龙轴套的间隙一般为轴径的0.0050.006,装配时应多涂以润滑油,含油轴套的间隙一般为轴径的0.00070.002。2、轴瓦的接触点与设备的精度及转速有关,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一到三级的精度的机械设备,2525平方毫米的面积上要达到1525点。对四级精度的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转速(转/分)10030030050050010001000以上每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2335588103、轴瓦与轴的接触角一般为70100,接触长度不少于轴瓦长度的80。4、轴瓦合缝处的垫片,应符合下列要求:调整顶间隙时,两边垫片的厚度应相等。垫片应用铜质材料,放置时不应与轴接触与轴瓦内缘相距约为1mm。薄壁轴瓦的垫片插入轴承盖与轴承座的合缝处。5、轴瓦与轴承盖要紧密配合,二者之间不允许加垫。6、乌金要挂牢,不应有脱壳,裂纹、气孔夹渣等现象,不应有沟槽等缺陷。7、有冷却水的轴瓦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一般为一般工作压力的1.5倍。8、油环的椭圆度不应大于油环直径的0.003倍0.004倍,棱角应打磨光滑,接口牢固,轴瓦的油线应符合要求。9、推力轴承两侧的轴向间隙之和不应大于0.150.20mm,自由端轴承与轴肩间的间隙不得小于热膨胀的伸长量。六、滚动轴承1、轴承外套和轴承座的位置应正确,接触角为120与上盖接触角为90100。2、检修时轴承内旧油要清洗干净。轴承的装配如采用油加热法,油温不超过100。3、滚动轴承的内套与轴,外套与轴承壳的配合,应选用适当的配合种类,对不可以调节间隙的轴承装配后其经向间隙减小量,不应大于原始间隙的1/4。4、滚动体、内外套的轨道表面不允许有麻点、裂纹、锈蚀、或损坏现象,保持架完好无损。内外套配合如有松动,应当适当处理或更换,不许在轴上冲眼或垫铜皮。5、内径为直孔的轴承内套,必须近靠轴肩,有斜套的滚动轴承,必须固定牢固,用以固定轴承及随轴承转动的零件,如螺帽垫片等,必须固定牢固。6、在装配间隙不可调的滚动轴承时,在双支撑滚动轴承中,其中一个轴承和侧盖间应有间隙,以避免因温度升高而产生轴向变形,使轴承内外套卡住滚动体,此间隙可由下式决定:a10-6tl+0.15(mm)式中: a-轴承端与侧盖间的间隙(mm)t -温度差,-材料的线膨胀系数。7、轴承和轴承部件装好了后,用于转动应平稳、灵活、无卡住现象。七、圆柱、圆锥齿轮,蜗轮蜗杆1、各齿轮要受力均匀,齿面接触良好,用着色法检察齿轮的接触面,对于圆柱齿轮蜗轮内应倾于齿面的中部,圆锥齿轮应倾于齿面中部并接近小端,其接触面应符合下表规定:齿轮类别部位精 度 等 级34567891011接触面不应小于()圆柱齿轮(渐开线齿轮)齿高齿长659560905585507045604050304025302025圆柱齿轮齿高齿长7090658560805070圆柱齿轮齿高齿长7575707060605050404030303030圆柱、传递运动齿高齿长6075607560755075蜗杆传递运动齿高齿长607560756075507530752、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齿合的齿顶隙,一般为齿轮模数的0.2 0.25倍,从两端测量应相等蜗杆的齿侧间隙,一般为模数的0.0150.03倍。3、齿轮经向偏差量,对节经小于2500 mm的齿轮,加工精度为56级者,其经向偏差量每100 mm节园直径不大于0.01mm,对于加工精度为79级者,不大于0.02 mm,节经大于2500mm的齿轮,加工精度为1012mm者,其经向偏摆量每100mm节园直径不大于0.03mm,轴向偏摆量每100mm节园直径不大于0.050.03mm。4、两齿合的圆柱齿轮的齿宽的中心线面应在同以平面内(人字齿除外)允差为两毫米,两齿合的蜗轮蜗杆,其蜗杆中心线与蜗轮齿宽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允差为:精度等级为7-9级者,其允差小于0.15mm,精度等级为10-12级,应小于0.3mm,运动中对滑动轴承来说,蜗杆的轴向串动量不应大于0.5mm.5、齿轮、蜗杆、蜗轮不得有裂纹、断筋、毛刺、断齿及严重的点蚀、剥落等缺陷。6、减速机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6.1箱体与底座接触良好,箱体不得有裂纹和砂眼,用煤油装入箱内检查,不得有渗漏。各接触面不得漏油。6.2箱体安装应水平,其横向、纵向不水平度为 0.04。6.3齿轮各轮应水平平行,两者误差均不得大于每米0.04米。6.4各连接螺栓应紧固,防松垫圈不得遗漏。6.5油路,油孔应畅通,给油漏斗,档油板等应齐全,位置正确。6.6试运转时,减速机声音应正常,乌金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65,铜瓦、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0,运转时轴承处的振动不应大于0.06mm,检查孔,油面镜,轴承盖与油管的接头不得漏油。八、皮带、链条传动1、平皮带、三角皮带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两皮带轮的轮宽应符合下列要求:1.1皮带松紧适当,各条受力均匀,三角皮带底面与皮带轮不得接触。1.2三角皮带的型号、数量应按图纸要求,不得任意改变。1.3两轴应平行,其误差不得大于0.5 mm.2、链条传动时,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2.1链轮的主动轮和被动轮应平行,其不平行度误差每弥补应大于0.5m/m 。2.2两链条的轮宽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其误差不得大于1mm。2.3链条运转平稳,齿合良好,无冲击现象,链条松紧适当,松边的垂度在链条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时,垂度应为轮中心矩的11.5。九、 齿轮油泵及管路1、齿轮油泵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1.1齿轮外缘与泵壳的间隙一般为0.080.2mm。1.2齿轮端面到侧盖总间隙为0.10.2mm。1.3轴套间隙一般为:0.040.08,滚动轴承径向间隙一般为0.030.05mm。2、润滑、液压系统管路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2.1管路的排列应符合设计要求,布置合理整齐。2.2交叉压力管路,管壁之间应有间隙,防止振动干扰。2.3管接头螺纹部分的密封填料,可用聚四乙烯,硝基酸基漆,虫漆或铅油、麻丝等,应严密不漏。2.4装吸油管应符合下列要求:吸油管应尽量小,弯曲要短,吸油高度按泵型而定,一般不超过500mm。吸油管路连接紧密,不应漏气,吸油口应深入油面,但不的接触油底箱。2.5装回油管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平回油管应有一定的斜度,一般为0.0030.005mm。回油管口应伸到油面下,管口应为斜口并朝向箱壁,使回油平稳。2.6装橡胶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弯曲半径不小于软管半径的10倍软管接头开始弯曲处的最小距离,应大于弯管外经的6倍。软管长应有一定的余量,多更软管应尽量平行排列,并无交错缠扭的情况。经常随部件移动的软管与支架,设备边角和其余管道的接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