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下学期].doc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下学期].doc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下学期].doc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下学期].doc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下学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下学期 第一节 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 感受压力的效果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二、 压强的计算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讲评、指正。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学生听讲、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压强的增大与减小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增大S,当S一定时减小F。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举例小结本节内容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论证理论和实际结合增加兴趣,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作业:课本P26页1、板书设计第一节 压强一、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二、 压强的计算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m2=1Pa 表示1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三、 压强的增大与减小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教学反思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2、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3、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重点、难点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教学准备实验器材 教师用: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演示器、U形管压强计、烧杯(1000ml)、水、盐水、连通器、U形管。学生用:每两人一组,每组:大、小烧杯各一个、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刻度尺、小桶(口大底小)一只。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展示课本图11-16和图11-17的图片。问:这些事例与什么物理知识有关?演示课本图11-18所示的实验。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安排学生回家后自己再做一遍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存在关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引入新课加深理解一、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得出公式:p=gh。实验验证:组织学生完成实验。问:实验结论是什么?问:我们能用现在的结论解释课本图11-16、图11-17所表示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学习图11-21所示的信息窗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解释。教师补充、完善。学生动手,得出公式学生回答学生解释学生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二、液体压强的应用演示课本图11-22所示的实验。问:连通器有什么特点?问:怎样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教师补充、完善。问在生产和生活中连通器有哪些应用?请你举例说明。学生回答学生解释学生举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三、液体压强的传递问:什么是帕斯卡原理?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密闭液体传递的是什么?问: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大、小两个活塞上受到的什么相同?根据什么公式可以知道大活塞上可产生很大的力?讲述:液压千斤顶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应用,图11-27的原理图中,小活塞与杠杆相连,因此,只要对杠杆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顶起一辆小汽车。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观看原理图,讨论、思考通过强调“密闭液体及”传递压强加深理解、记忆小结:组织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小结本节内容作业:课本P31页,2板书设计: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一、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分析与论证:如课本图11-19所示F=G=mg=Vg=ShgP=F/S=Shg/S=gh从公式看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实验验证:实验结论(用小黑板首先写好)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二、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三、 液体压强的传递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教学反思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学目标;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知道大气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难点: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教师用:铁皮罐、水、电炉子、插座、水盆、两个小吸盘、托里拆利实验挂图、空盒气压计、汞气压计、管式气压计学生用:每人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大气压强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2。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千米厚度的范围内。已知空气1.29kg/m3,试计算充满你教室的空气的质量。讲述: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边的空气所压。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在所作用的面积产生压强。演示水浇铁罐实验(由学生完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讲述: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引导学生完成空气的力量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阅读“马德堡半球”实验。测量大气压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对于课本图1134实验,问:听讲听讲估算体积、计算质量听讲、思考观察实验现象回答: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完成实验学生回答阅读、思考思考、听讲引入新课感受空气的质量由学生完成实验,增加学习兴趣增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1、(a)中为什么玻璃管内装满汞?2、(c)玻璃的上方有空气吗?3、为什么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高760mm。4、如果将玻璃管倾斜会怎样?教师纠正、补充问: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多大?如果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需多高的水柱?出示空盒气压计挂图产,解释工作原理。出示管式弹簧压强计挂图,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其工作原理。大气压的变化讲述:大气压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为了便于对比,人们通常把1.013105Pa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讲述: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大约1.013105P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出示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变化的挂图。让学生分析挂图包含的物理知识。讲述:在高山煮食,由于大气压比平地低,故水的沸点低于100例如在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为73.5,使用高压锅可以解决该困难。同学们能分析其原因吗?同样,在制糖工业中,糖汁也需要在低于100下沸腾,你有办法吗?教师补充,完善你能总结出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吗?回答学生计算学生计算学生分析工作原理学生分析工作原理记忆、背诵听讲分析高度与大气压的关系听讲、分析原因利用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找出办法总结规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加深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加深对大气压的理解增加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小结:组织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小结本节内容作业:课本P37页板书设计: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一、 大气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着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具有重力且有流动性二、 测量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三、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等于760mm汞柱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教学反思:第四节 流体的压强与流体的关系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学仪器: 教师用:两支筷子、两个乒乓球、两只小纸船、水槽、水管学生用:每人两支筷子、两个乒乓球教学设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说 明一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述: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演示图1142所示实验问:实验结论是什么?演示图1143所示实验问:实验结论是什么?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成图1114所示的小杂技问:这个小杂技说明了什么?二 声力的产生出示:飞机机翼挂图问:飞机的机翼在结构上有何特点?问:飞机在机场上滑动时,流过机翼上下方的空气谁的速度快?这样会产生怎样得力?问:飞机起飞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讲述:水翼船的下部也有类似于飞机机翼的水翼,船在高速行驶时,水翼会获得升力,使船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对船的阻力,进一步提高船速。 小结:组织学生小结本节内容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