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第十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31-40篇.doc_第1页
上海市2019第十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31-40篇.doc_第2页
上海市2019第十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31-40篇.doc_第3页
上海市2019第十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31-40篇.doc_第4页
上海市2019第十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31-40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李离自刑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11,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 汉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译文: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误听案情而错杀了人,把自己关押起来并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也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也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错杀了人,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这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也应判自己刑罚,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因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法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错杀了人,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理:司法官。 过听杀人:误听(案情)错杀了人,过:误。 当:判决。 居官为长:担任的官职是长官。 长:长官。 辞:推辞,拒绝。 不受令:不接受晋文公宽恕他的命令。 自刎:用剑自杀, 刎,用刀砍脖子。 下吏:下级官吏。 傅:附加。 11.听微决疑:意为观察到不明显的细节及判决疑难案件。 12.寡人:君主自称。 启发:要勇于承担责任。作为司法官,李离因为听信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杀错了人,他认为“失死则死”,于是坚持自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其规模巨大,体系完备,文字生动,叙事形象,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大,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题材撰写。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在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吴王想要讨伐楚国,告诉左右大臣说:“我会杀死所有敢劝谏我不出兵的人!”吴王的侍从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谏吴王却不敢,就怀里藏着弹丸,手里拿着弹弓,在后院游荡,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这样做了几天。吴王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沾湿衣服?”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处在高处一边放声叫着一边吮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弯曲身子贴紧前肢想要取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弹弓和弹丸在它的下面。这三者都必定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隐患。”吴王说:“好啊!”于是吴王便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近义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等 含义: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33.涸辙之鲋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庄周家里贫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了,无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庄周听了很生气,但他也不愿意直接戳穿对方的谎话,就讲了一个故事。 “昨天我在路上走,在路上听见救命声。我四处张望,原来是车辙里的一条鲋鱼。鲋鱼见了我,边忙大声喊道:”老先生,我问它:“鲋鱼啊!你怎么啦?它说:我从东海被冲到这里。您能给我一桶水,救救我吗?我慷慨地点头答应道:”好啊!:我去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水救你,可以吗?那里是水乡泽国,水多得不得了。 鲋鱼听了,非常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环境。我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救活我,而你却要到南方之后,放西江的水来救我。您要是这么说,到那时,你恐怕只有到干鱼店里来找我!庄周讲完这个故事,头也不回地走了。 曾。“曾”如果放在否定词的前面,它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还”、“却”、“竟”,有时可不作解释。上文“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中的“曾”,相当于“还”,意为还不如极早到死鱼店里去找我。又,“曾不若弱子”,意为竟不如小孩子。 道理:庄周即庄子,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就向富有的监河侯去借。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监河侯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绝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大话和空话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寓意:这个故事源于庄周借粮,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要等到拿到金钱之后。庄子忿然作色,立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反击监河侯。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人做事要当机立断。同时讽刺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概括。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34.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出于 礼记大学。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泛指伦理哲学(比如齐家的孝,治国的忠,平天下的义)和政治理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是以修身为基础,所以中国理论以自身修养为主,注重人文关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阐明明德:光明的德性治:治理其:他的齐:整治修:修养正:端正致:这里是充实的意思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探究壹是:一切、一律、一概。壹:一 译文: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就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就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充实知识;要充实知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之后,才能充实知识,获得知识后 心意才能真诚,使自己心意诚实之后,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之后,才能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之后,才能整顿好家,整顿好家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词语应用:儒家用语。“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这样,儒家的道德论便更加系统化、理论化。35.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了托人生渺茫的慨叹。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崇祯五年十二月2,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是日更定矣4,余拏一小舟5,拥毳衣炉火6,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7,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8。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9、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0、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1。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12,一童子烧酒13,炉正沸1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5?”拉余同饮1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17。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8。及下船18,舟子喃喃曰19:“莫说相公痴20,更有痴似相公者21。”11.湖心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在外湖中央一个小小的绿洲上,与三潭印月、阮公墩鼎足相对,成一个品字形。从前叫湖心寺,明弘治间被毁,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建,后又再修。2.崇祯五年:为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3.俱:都。绝:无。4.是日:这一天。更定:亦叫定更。古时一夜分五更,每更两小时。更定是一更开始,即晚上八时开始。5.拏(n):牵引,划动。6.拥毳(cu)衣炉火:穿着皮衣拥着炉火。毳,鸟兽的细毛。7.雾凇:寒夜雾气。沆砀(hng dng):白茫茫一片。8.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9.长堤:此指西湖里白堤。10.一芥:比喻舟极细小。芥,小草。11.粒:谷粒。12.毡(zhn):毛毯。13.烧酒:烫酒,温酒。14.炉:烫酒的器具。15.此人:这样的人,指作者。16.拉:邀请。17.三大白:即三大杯。大白,酒杯名。18.客此:旅居在此。19.舟子:船夫。喃喃:小声自语,嘀咕。20.相公:原指宰相,后为尊称。21.似:超过,胜过。2-3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3 创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即写于他避居剡溪山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4 作品鉴赏:此篇是张岱小品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称字字珠玑。此文篇幅虽小,意境却阔大表达的情绪也异常幽远,从此也可以见出小品文的审美意趣。 文章开头简单地交代时间与地点,接着便切入描写的对象雪大雪三日,自有许多可以值得写的景致,作者却未像施耐庵在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样极尽渲染之能,只用了“湖中人、鸟声俱绝”七个字加以概括、烘托,简洁得近乎吝啬。用字虽少,却有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加之从雪后之景起笔,宁静、空明的景致传达出清凉、孤寂的意绪。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内心的情感也一定不会热烈、欢快到哪里去。这种自然氛围和内心情绪,奠定了全文纯净、明洁的色彩和清冷孤寂的基调。 在用寥寥几句奠定了全文的色彩和基调后。文章进入看雪具体过程的描写,先写出游的时间和情景,次写舟中所见,再写亭上所遇和归舟的情形,舟中所见是全文描写的核心。从字数上看,也不过四十二字。看似疏陋,实质境界开阔用情幽深。在这里,存在着如何把握作者情感的问题。就其描写的方式看,很符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无我之境”的表达法。所谓“无我之境”,就是“以物观物”的结果,表现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特点。但仔细体会这段文字的意味,仍然会发现这其实还是包含着作者内心情感的“有我之境”。联系作者的身世变迁,就不难体会他在作品中渗透的那种伤感、落寞与凄凉。这种心绪其实在一开始就已展示出来了,只不过展示得很隐蔽、很节制。 亭中所遇是此文描写的又一重要情节。这段文字表面上看平淡无奇,实质上却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既道出饮酒人的惊讶,同时也道出作者的惊讶。由于有了意外的相遇,全文的色调在这里得到调节,清冷的基调融入了些许暖色。这种暖色来自情趣相投的喜悦与抚慰。特殊场景下相遇,定然有许多相似的心绪可以表白,有很多相似又无从言传的感受可以被对方捕捉。虽然是路人,却又是情感上的相知;虽是相知,却终究是路人。这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只有借助酒才能得到完满的传递。于是,不会饮酒的作者也禁不住“强饮三大白”。文章最后,在基调上紧接上一段,是一种暖色的持续。在这里,清凉的雪景隐退了,落寞的心境也因亭中偶遇而变得微温。舟子的话,是对作者内心感慨的点白。这样处理,最大限度地隐蔽了“我”的影子,从而与全文的基调保持一致,使全文处于和谐中有变化,变化中寓和谐的情感波动之中。在舟子哺喃而语的时候,大概可以猜测得出抒情主人公颔首微笑的神情。此文除了在情绪的传达上朦胧幽深外,在写作手法上也极富艺术感染力。首先,文章围绕西湖大雪赏雪所见亭中所遇这一线索展开,逐层递进又峰回路转;其次,描写景物时充分吸取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手法,不追求局部的细腻而注重全局的生动与传神,不求多而求简,追求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5 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836. 班昭续汉书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班昭续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学家班昭的著作。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尽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有汉末的蔡文姬(即蔡琰)、宋朝的李清照。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班昭:当时著名学者。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世叔早卒:曹世叔去世的早;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帝数召入宫: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竟:终、完卒:去世师:老师数:多次译文: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学识渊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37.薛奎识范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ku守蜀,一见爱之,绾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分布衣交。1范镇:宋朝人2守:做太守,名词作动词。3爱:赏识4绾wn:留5俾:使6子弟:自家的子弟7益:更加8退:让9趋:小步急走10逾:过,超过11帅客:指太守的客人12及:到,等到13载:用车载,用车带14得:收获15伟人:不平常的人16名世:名于世,在世上出名文言知识“阳”与“阴”。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作四川地方太守时,初次见面就很赏识他。就将他留在官府,让他给自己的孩子讲授学问。范镇自己愈加谦让,每走过薛奎的府门便小跑而过(以示恭敬)。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地方长官的宾客。等薛奎从四川回调的时候,用马车载着范镇一同返回京城。有的人问薛奎在四川有什么收获,薛奎回答道:“得到了一个不平常的人,应该会以文章才学为世所知。” 宋庠兄弟见到(范镇的)文章之后,自叹不如,和范镇结为布衣之交。薛奎10余岁时,文章已写得很好,被乡里所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他举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隰州军事推官。至道三年(997年),薛奎任仪州推官,督州民往盐州下虎寨运军粮,途中因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不能再食用,于是请转运使卢之翰停运。卢之翰非常生气,欲上书弹劾薛奎。薛奎讲道理说服了卢之翰,并请免除州民赔偿损失,州民由是十分感激薛奎,当地名流也争相推举,遂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薛奎在莆田县又奏请蠲除了由闽越遗留下来的咸鱼、蒲草钱等租税,为百姓办了好事。38. 芮伯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ru)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 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晓:争吵。谮:诬陷,中伤。捐:舍弃。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帅:通“率”,统帅。戎: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捐:抛弃,舍弃。厌:满足。以:在时候 。晓:嚷叫。贾(g)祸:招引祸患。贾:招致。卒:最终,终于。谮:诬陷,中伤。逐:赶走,放逐。渎货:贪财货。渎:通“黩”,贪污。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文言知识:伯仲叔季:“ 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 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则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人物性格解析芮伯:居功自喜,不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芮季:头脑清晰,冷静,对事物的看法入木三分。作者刘基:刘基,字伯温,谥曰 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 温州 文成县南 田(原属 青田)人。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 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39.管仲破厚葬齐国好厚葬,布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