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焦虑对小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成绩的影响.doc_第1页
竞赛焦虑对小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成绩的影响.doc_第2页
竞赛焦虑对小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成绩的影响.doc_第3页
竞赛焦虑对小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成绩的影响.doc_第4页
竞赛焦虑对小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成绩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竞赛焦虑对小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摘要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竞技项目,往往在毫秒之间决定着比赛的胜负。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接受能力。本文对影响短跑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变化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意志力,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关键词小学生;竞赛焦虑;运动成绩体育运动的焦虑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运动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运动员面临即将开始的激烈比赛,都会有紧张、焦虑等情感体现。斯皮尔伯格认为:对比赛场面的各种压力的认知是产生焦虑的关键,当外来刺激被认知评定为威胁时,紧张、焦虑等情绪就会产生。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的高低,能否从容的应对瞬息变化的比赛,焦虑水平的高低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成林深入地研究了竞赛焦虑问题,并研制出了由3个下位因子,即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构成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SCAI-2)。1.运动焦虑的概念及分类和焦虑3个下位因子概念1.1焦虑的概念 焦虑是指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1.2运动焦虑的概念一般在运动情况下产生的焦虑称为运动焦虑,主要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况产生担忧的倾向。1.3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1.3.1认知状态焦虑所谓认知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况后而感到的担忧。它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消极评价或对比赛结果的消极期望所引起的焦虑,主要以担忧失败,对自己讲一些消极的话,以及不愉快的视觉想象为特征。1.3.2躯体状态焦虑所谓躯体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这是直接由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所引起的焦虑。它通过心率加快,呼吸短促,手心冰凉而潮湿,胃部不舒服,头脑不清晰或肌肉紧张感的提高而表现出来。1.3.3状态自信心 所谓状态自信心,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1.4相关研究分析在余立群的对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能力水平的比较研究一文中,作者的研究对象是安徽省某业余体校短跑运动员30名,年龄191. 6岁,其中男生18人,女生12人。训练年限52.1年。一级运动员6人、二级运动员16人、三级运动员8人。采用CSAI-2量表评价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水平。对被测者进行比赛前2天(4868小时)、1天(2448小时)、赛前1小时和赛前30分钟共计4次相同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达96%,有效率达100%。 其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场次赛前,女运动员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均高于男运动员。男女选手赛前状态焦虑的变化最大不同之处是,男选手的自信心并没有明显地变化,而女选手地自信心随着比赛的临近有下降。身体紧张程度和对比赛的认知焦虑方面,男女选手的状态焦虑水平都有上升。此外,男女运动员赛前心理能力水平的控制,与自己的个性存在某些联系。在调查中发现,男运动员百米成绩好者个性多为内向、中间型者,能够直面困难,化压力为动力,表现出较强的抗压力能力;女运动员个性外向者成绩较好,能够更多地提升内在兴奋点,缓解焦虑。对于自信方面,某些运动员是在信心消极的情况下取得优异成绩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状态不稳定或失态,必然导致竞技水平不稳定或失常,但这都取决于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以及应对比赛时习惯性的自我心理能力调节。因此,对短跑运动员来讲,个性方面存在着较强的潜在的攻击性特点,对赛前心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存在一定的调节,然而,这点往往被广大的教练员所忽视,对于身体形态、技术技能优越者,求才若渴,忽略了运动员的个性心理能力是否适合本项目的发展,是否适合参与短跑的训练和比赛竞争。朱健民在关于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研究一文中,作者的研究对象是全国比赛出场男选手20名、女选手24名,小学生男选手24名、女选手18名。共计86名。调查方法:对被测者进行比赛前2天、1天、赛前2小时、1小时和赛前20分钟共计5次相同问卷的调查。考虑到比赛的难易程度对状态焦虑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故所选调查时机均为胜负较难预测的比赛。分析后可以看出,男女选手赛前状态焦虑的变化最大不同之处是,男选手的自信心并没有明显地变化,而女选手的自信心随着比赛的临近显著下降。身体的紧张程度和对比赛的认知焦虑方面,男女选手都比较明显地上升,但程度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与自信程度的高低有关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符明秋在国内不同水平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强度、频率、方向之研究一文中指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将焦虑方向解释为对比赛具有促进作用,而低水平的运动员将焦虑方向解释为对比赛具有阻碍作用。通过以上的结论可以得出,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无论在状态焦虑还是在自信心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那么,在小学生运动员中,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呢?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参加射阳外国语学校第四届田径运动会六年级男子60米的全体运动员,共计17人。2.2研究方法调查法;本研究运用周成林2000年编写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采取前后两次对比调查的方式,即于2008年9月18日第一次发放调查问卷17份,当日全部收回;2008年9月19日上午07时再次发放调查问卷17份,并且当场全部收回。经过认真统计核对,共计17名运动员前后两次参与调查,分析时将17人分为发挥组和未发挥组进行横向对比和前后两次纵向对比的方式。“竞赛状态焦虑问卷”(CSAI-2)的回答采用4段自我评定法,即“一点也不”,“有点”,“适中”和“非常强烈”,分别记1-4分。根据下位因子的合计得分,得分越高,则焦虑水平越高,而自信项目的得分越高,则自信程度越高。3统计结果及分析3.1统计结果表1 全部人数统计结果因子 平时水平(均数) 赛前水平(均数) P 认知状态焦虑 16.000 16.2353 0.00躯体状态焦虑 14.0588 16.0000 0.00状态自信心 24.8235 22.3529 0.00总和 54.8824 55.1765 0.00表2 成绩统计表平时 赛中 结果 平时 赛中 结果 平时 赛中 结果 9.21 9.2 + 10.4 11.2 10.0 9.8 +10.2 11.4 9.5 9.9 10.3 10.3 +9.4 10.0 10.4 10.2 + 10.3 10.7 10.2 11.1 9.9 10.4 9.6 10.0 9.9 9.9 + 10.3 10.3 + 10.8 11.2 10.3 10.7 11.0 11.3 (+:表示发挥出真实运动水平 -:表示未发挥出真实运动水平)表3发挥组结果统计表因子 平时水平 赛前水平 P 认知状态焦虑 15.83 16.16 0.00躯体状态焦虑 13.50 16.83 0.00状态自信心 25.33 22.67 0.00总和 54.67 55.67 0.00表4 未发挥组结果统计表因子 平时水平 赛前水平 P 认知状态焦虑 16.09 16.16 0.00躯体状态焦虑 14.36 15.55 0.00状态自信心 24.54 22.18 0.00总和 55.18 54.91 0.003.2分析3.2.1认知状态焦虑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在两个不同的赛前时间段,认知焦虑水平(由平时的16.000上升到赛前的16.2353,P=0.000.01)发生极显著的变化,符明秋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将认知焦虑解释为对比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低水平运动员将认知焦虑解释为对比赛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这种结果正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这可能的解释为比赛的重要性,教练、老师、朋友、家人等对比赛结果的期待,同时,比赛地点、观众、对手、裁判都可能影响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比赛对参加者越是重要,越是容易产生焦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往往更加期待比赛的胜利和害怕失败。将17名运动员分成两组,一组为发挥组(赛中值平时值-0.2),另一组为未发挥组,发现发挥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赛前,都要低于未发挥组。经走访调查发现,发挥组的运动员大部分是平时训练水平较高,并且以前多次参加过校运会比赛,实际比赛经验丰富。这一结论正与杨衍滔在对高校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研究中的结论相同,他认为,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往往与训练水平高,参赛经验多者有关。此结论对小学生运动员亦然。3.2.2躯体状态焦虑: 躯体状态焦虑是直接由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所引起的焦虑。在不同的赛前时间段,运动员的躯体状态焦虑水平有显著的变化;P=0.000.01) 。在发挥组和未发挥组均出现了这种情况,并且发挥组的躯体状态焦虑从14.0588上升到16.000水平要高于未发挥组。符明秋在其文章中指出,高水平运动员将躯体状态焦虑解释为对比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低水平运动员解释为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该结论与本文研究结果相同。3.2.3状态自信心不同的运动水平的两组队员,随着比赛的临近,自信心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发挥组(25.33到22.67)较之未发挥组(24.54到22.18)下降幅度会更大些,这刚好可以用高水平运动员随着比赛的临近自信心在下降这一结论来解释,而发挥组的运动员自信心明显高于未发挥组运动员,(25.3324.54;22.6722.18)前已述及,发挥组的运动员大部分训练水平高,曾经参加数次比赛,临场经验丰富。4.结论:(1)发挥组的运动员焦虑水平适宜,因此对比赛具有促进作用;而未发挥组运动员将焦虑水平稍低,因此对比赛具有阻碍作用。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得知,发挥组运动员多次参加比赛,并且训练水平稍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即使在比赛之前,他们感到手脚发软、心跳加速等躯体状态焦虑,他们也会认为那是正常的。此外,他们的生活态度都很积极,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坦然面对。而未发挥组的运动员,其训练水平不高,并且比赛经验不足,对赛前心理调整也知之甚少,因而当面临即将到来的比赛,尤其是当他们感到害怕对手,往往会不知所措,会明显地表现出手忙脚乱,更多地考虑比赛结果,从而害怕比赛,对焦虑的消极解释自然产生了。因此,要改变运动员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2)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运动员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教练员,应该注意设法减轻队员的心理压力;作为运动员,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竞赛焦虑水平。具体方法:呼吸调节法,这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当情绪紧张激动的时候,呼吸浅而且短。这时可以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性。这种方法的生理学依据为:情绪紧张时候,呼吸快而浅,使体内进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长,中枢神经便会迅速作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这时,如运动员放慢,加深呼吸,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会得到安静的效果,运动员产生平和感。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人心有余悸,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但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再现当时的情景,回味当时自信、愉快的体验,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念动训练,即由于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来实现的,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动作,引起神经肌肉的变化,从而得到训练的作用。例如,平衡木运动员担心自己会掉下来,只要这个念头产生,果真会掉下来;如在比赛中,看到前面运动员掉下来,往往会影响后面的运动员。专门性心理训练,如自我暗示,自我放松法,自我心理调整法,集中注意练习,模拟训练,催眠法,活动调节法等。这些方法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集中注意力,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如果焦虑水平特别高,可以在专业的老师帮助下使用系统脱敏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3)每一个运动员对应激情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而要调节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使其能更加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因而要因人、因时、因项目而异。平时注意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以改善运动员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在日常训练中,应结合实际设定的情景进行心理训练,如放松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提倡科学化训练,加强心理训练,促进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战术水平、专项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增强自信心。另外,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名利,对待比赛。(4)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是各方面的,但本研究着重从心理方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和走访发现,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它主要因素归结如下:对失败的恐惧。比赛越是对参加者重要,运动员越是期待胜利和恐惧失败。对伤病、失误的恐惧。我国跳高选手朱建华在1983年赫尔率基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引起混乱,他只得了第三名。而在23届奥运会上,情况恰恰同1983年完全一样,由于意外的发生引起朱建华心情紧张,严重影响了他的发挥。对成功的恐惧,害怕成功后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和期望。对社会反应的恐惧,如父母、同伴、师长、新闻媒体等。5建议(1)在比赛来临之前多创设一些小型比赛,熟悉比赛场所,增强比赛中实战体验的次数。在平日训练和比赛中多设计一些与实际比赛状态相同条件下的练习,并且创设出各种对手和比赛中的各种情况,这样能使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体验的事物不当成新鲜事物,从而能有效降低注意力的分散和心理能量的消耗。(2)应考虑个人行为的影响,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各种能力。(3)必须有良好的自觉控制能力,让运动员意识到在大庭广众面前自己的比赛能力是随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