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中心小学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20103.doc_第1页
青原中心小学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20103.doc_第2页
青原中心小学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20103.doc_第3页
青原中心小学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20103.doc_第4页
青原中心小学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2010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校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一 、组织机构其职责 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肖志厚副组长: 吕德英 罗玉玲 成 员: 赵丽鹃 吕奉生 孙永强 黄 波 孙连超 姜洪亮 陈清良 赵世雄 那洪昌 于淑霞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5、负责将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二、防范准备及措施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晨会、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2、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总务处主任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教导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三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政教处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上专用室上课、(中午、傍晚、晚上)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值周、值日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值日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正副班主任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班主任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出校门。(2)、制定学生疏散预案。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附:安全疏散通道:教学楼紧急疏散路线分布图多媒体教室楼梯档案室心理咨询室五年组六年组教导处语音室美术室五年四班五年五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六年三班六年四班六年五班楼微机室艺术室英语组校长室体育组四年组三年五班四年一班四年二班四年三班四年四班四年五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五年三班微机室图书室卫生室综合组三年组二年组教导处二年二班二年三班二年四班二年五班二年六班三年一班三年二班三年三班三年四班科学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一年组政教处警卫室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一年三班一年四班二年一班学前一班学前二班学前三班梯3、人员密集场所如教室、寝室的安全出口都张贴有应急标志,平时应加以留心。三、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1)、学生在经过楼梯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2)、一旦发生踩踏,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报后,立即组织教师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所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4)、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5)、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四、事故报告、要求及现场保护(一)报告程序要求:1、事故发生后,医务室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在第一时间报市教育局。2、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的8小时内将应急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及时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内容包括: (1) 发病姓名、症状和第一例发生的时间;(2) 学校名称、责任人和联系电话;(3) 目前发病的症状和紧急采取的处理措施;(4) 报告人和报告时间;3、任何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发生时,在组织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