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O项目参考标准图示风险影响严重度更新日期1PCB拼版尺寸单轨:PCB板尺寸设计最大不能超过450mm*350mm,最小不能低于80mm*50mm。双轨:PCB板长宽尺寸设计最大不能超过320mm*190mm,最小不能小于80mm*50mm。超过设备性能高2回流焊过回流焊PCBA元件高度不能超过30mmN/A超过设备性能高3PCB拼版尺寸PCB板长宽比例约为4:3或3:2轨道过板更顺畅低4PCB拼版设计1.每单片内缺口长宽皆10mm以上需补缺口2.PCB进板方向的右下角板边Y轴方向缺口不得20mm影响设备感应器识别高5PCB拼版设计需要在PCB 上标明版本信息及流板方向方便管控和提示员工放板方向,减少放反风险低6PCB拼版设计PCB mark 点设计1,直径一般为1.2-1.5mm,solder mask 开窗 3mm,mark 点边沿距离板边4mm;2,Mark 点周围5mm 不能有plating pad;3,通常做3-4个mark 点,要做非对称设计。1,设备要求2,防止机器误识别3,防止员工防反后设备不能识别高7PCB拼版设计PCB 4个角必须要有倒角设计(拼版倒角)没有倒角设计,轨道易卡板高8PCB拼版设计使用V-cut panel 设计时,板边元件必须大于3mm,fine pitch IC和BGA 距离8mm,若设计无法满足时可设计镂空设计,(板边元件必须大于2mm)若小于3mm,分板时应力可能对元件(陶瓷电容等)有损伤高9PCB拼版设计拼版设计时最好设计bad mark固定位置,设备易设别高10PCB拼版设计拼版间间距大于10mm 时需要增加工艺边补齐搬送过程中信号丢失,搬送频繁报错,有连板,卡板报废风险高11PCB拼版设计Router 分板时,元器件距分板点的距离3mm(板边元件必须大于2mm)若小于3mm,分板时应力可能对元件有损伤高12文字丝印所有零件皆须有清晰文字框, 其文字框外缘不可互相接触、重叠。低13机型标示极性元件应有方向标示方便员工识别和首件核对低14文字丝印所有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测试点都有对应的丝印标号。N/A低15文字丝印白油不可以印刷于PAD上以避免焊接不良影响焊接高16文字丝印表面不平整的元器件的来料包装确认,必须要增加吸取点(高温胶带或者帽子)无法贴装高17PCB layout屏蔽框或一些大的金属件下面不要layout SMD 元件否则AOI 无法检测的到,不良无法cover中18PCB layout若chip 件(特别对于小零件0402.0201.01005)有连接大的铜箔,需要做散热焊盘设计导致元件2端焊盘受热不均匀,易导致立碑等不良高19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BGA 零件正下方的贯孔孔径必须16 mil,BGA零件下方所有贯孔必须完全盖墨、塞孔。N/A高20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Via hole塞孔设计时,孔经不可大于16mil,Via hole不塞孔设计时,缘漆距离Via hole边缘2mil.低21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Via hole禁止设计裸铜与非裸铜区中间低22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PCB I/O port 板边的螺丝孔(精灵孔)PAD至PCB板边, 不得有SMD或DIP零件(如右图黄色区)低23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不允许导通孔设计在焊盘上(作为散热作用的DPAK封装的焊盘除外),若有设计在第二面采用塞孔处理会有锡流失,导致少锡,可能流到第2面,引起第2面的印刷不良等高24Chip 件 PAD设计(在目前没有专业DFM 软件分析的情况下,需要对各个size chip 件焊盘手动测量一个)0201焊盘设计:焊盘长Z为0.83MM,焊盘宽X为0.38MM,焊盘内间距G为0.23mm高250402焊盘设计:焊盘长Z为2.2MM,焊盘宽X为0.7MM,焊盘内间距G为0.6mm焊盘设计不规范易导致立碑,少锡,偏移等不良高260603焊盘设计:焊盘长Z为2.8MM,焊盘宽X为1.0MM,焊盘内间距G为0.6mm270805焊盘设计:焊盘长Z为3.2MM,焊盘宽X为1.5MM,焊盘内间距G为0.75281206焊盘设计:焊盘长Z为4.4MM,焊盘宽X为1.8MM,焊盘内间距G为1.2mm291210焊盘设计:焊盘长Z为4.4MM,焊盘宽X为2.5MM,焊盘内间距G为1.2mm30元件布局CHIP 部品间的LAND最小间隔(如右图),一般设计为0.5MM。高31元件布局CHIP IC/一般部品最小间隔(如右图):1.一般是IC LAND之间为0.7mm以上。2.CHIP 部品LAND到IC LAND为0.5mm以上。中32元件布局CHIP LAND和自插部品LEAD的间隔为0.5MM。中33元件布局电解电容彼此间的外框间距0.5mm,部分大的吸热元件(点解电容或者大电感,金属件)与边上元件的距离需要特殊考虑(一般2mm)N/A若靠的太近的话,元件吸热量大可能导致边上元件冷焊高34元件布局双面版面设计时,应将重量较大的元件与BGA放置同一面N/A防止在第2面过回流焊是第一面重元件掉落(元件重力锡膏的张力)中35V-CUT设计限制(不推荐)1.V-CUT的角度为45度, V-CUT深度A为板厚1/3。标准设计,是分板与连接强度的平衡中362.BOTTOM面和TOP面的两各直线偏差为0.1mm以下。(?)标准设计,是分板与连接强度的平衡中37Router(推荐)panel 连接点距内部线路和铜箔的距离应大于0.65mm分板时误差可能导致漏铜等不良中38波峰焊过波峰焊或者选择性波峰焊的元件距离SMD 元件本体的距离应大于5mm。小于5mm 时,没有足够的空间设计波峰托盘高39波峰焊为保证过波峰焊时不连锡,背面测试点边缘之间距离应大于1.0mm。有短路风险中40波峰焊若PTH 孔连接多层电路或连接大铜箔,需要做散热焊盘设计。若没有,通孔上锡率无法满足IPC标准中41波峰焊PCB PTH 元件孔径设计标准,孔比元件直径0.5mm 左右若通孔设计不符合设计要求,会造成上锡率不符合标准的风险。高42波峰焊密脚 DIP 元件 PAD建议最边沿引脚焊盘增加托锡焊盘设计. 若不符,有连锡风险高43波峰焊PCB PTH pad 直径约=孔直径+0.5mm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有少锡等不良出现的风险高44波峰焊焊接面的SMD 元件的高度应该小于8mm元件高度过高导致托盘厚度增加,设备锡波高度极限,易引起上锡不良高45波峰焊连接器的方向设计应保持一致,且过炉方向应与连接器的长方向一致否则易引起连锡不良高46Via贯穿Via 不能设计在PCB 焊盘上否则过回流焊时,锡会流到孔里导致少锡不良中47窄线路连接pad 当线路宽度=150)否则在回流焊容易变形高55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