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陶渊明的诗意人生.doc_第1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陶渊明的诗意人生.doc_第2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陶渊明的诗意人生.doc_第3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陶渊明的诗意人生.doc_第4页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陶渊明的诗意人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课话说千古风流人物陶渊明的诗意人生教学设计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东关中学 张稚敏学习目标:复习初中阶段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多角度感知陶渊明,走进陶渊明的生活,深层次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的诗意人生。教学过程:1、 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考验大家的听力,还考验你们抓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老师先给同学们读一首诗,请注意听:当年有个 ,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你们知道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名字?从诗的那些句子里看出来的?(学生回答)是怎样一位有才华的诗人用一首诗就巧妙地总结了陶渊明的人生?是著名作家胡适。这首诗还有一个非常明了的名字陶渊明和他的五柳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所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有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前,我们学习这些诗文都是独立学习的,对陶渊明的理解也是零碎的。今天我们通过综合复习,多角度感知陶渊明,走进陶渊明的生活,深层次地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的诗意人生。(板书课题:陶渊明的诗意人生)2、 回顾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多媒体出示作者介绍,学生完成填空。)1、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 ,又名 ,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 、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2、学生讲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3、 复习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义无反顾地辞官归隐,以这样的行动来维护人格,保持气节,我们在感受到他的傲气、傲骨的同时,看到了一个鄙弃名利,厌恶官场的陶渊明。(板书:鄙弃名利,厌恶官场)1、 归隐后的陶渊明开始过着他自由惬意的田园生活,并写了一组归园田居组诗,我们先来复习归园田居其三。(学生齐读诗歌)2、 分析陶渊明隐居的生活状况 从诗的前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他过着一种什么生活?3、 分析陶渊明的心情态度从诗中你能感受到他心情如何?4、 把握是的主旨揭示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核心词是哪一个?如何理解?4、 复习归园田居其一(学生齐读诗歌)1、 陶渊明辞官归隐,除了他厌恶官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你还能在这首诗里找出其他原因吗?2、 理解诗意:从内容角度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从用词角度赏析从意境角度赏析3、 分析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状况诗中的哪些句子描述了他家的生活状况?(方法:找句子分析概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4、 这首诗末尾两句反映了陶渊明的什么心情?这是他的第一首归园田居,“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让我们看到一个热爱自然、热爱自由,不愿被官场束缚的陶渊明。(板书:热爱自然、热爱自由)5、 复习五柳先生传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这个半路出家的农民,把地种成了什么样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把庄稼种成这样,同学们能想象到他家的生活状况。1、 学生背诵:写陶渊明性格品质的句子写陶渊明志趣爱好的句子写陶渊明生活状况的句子2、反映他生活态度的句子面对这么贫穷的生活陶渊明是什么态度?(用文中的话回答)3、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如何理解赞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反映出他什么样的思想品质?4、说到“箪瓢屡空”,我们是不是想到了一个与他相似的人?是谁?他的生活状况如何?(引导学生回忆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们两人的共同之处都是穷到不能再穷,对生活的态度一样,颜回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不愿改变,乐在其中。孔子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个“贤”字精准评价了颜回的优秀品质。陶渊明是“晏如也”“不戚戚于贫贱”。本质上都是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板书:安贫乐道,淡泊名利)6、 复习饮酒其五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品格战胜了功名富贵的诱惑,保持了他精神的高洁,这种高洁的品格可以用哪一种植物来象征?菊。同学们回忆爱莲说中有关陶渊明和菊的句子。1、 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认为菊是“花中隐士”,可以象征陶渊明,那么那么陶渊明的“隐士”是遁入山林,与世隔绝吗?你如何认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行为? “士”,首先是知识分子。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屈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不凡的才德学识,并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称之为“隐士”。2、理解诗意,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3、体会“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反映的陶渊明感悟到的人生真谛。师,归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营造了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也反映出陶渊明淡然宁静的心境。(板书:闲适悠然,淡然宁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在感悟陶渊明通过自然所悟到的人生真谛的同时,是不是也因该从陶渊明身上有所感悟:人不应该被社会大染缸所污染而是应该保持天性,做一个自然的人。七、复习桃花源记同学们,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但他是不是就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得其乐,不问世事、不关心国家和人民了呢?哪篇文章告诉我们他其实关注着百姓们的生活?1、 我们回顾一下桃花源记,那些句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2、 这里的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3、 作者借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想要表达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表达了对自由幸福、安定和平的生活的向往,这是他的理想,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虽然他自己做到安贫乐道,但他却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安定富足。这是他思想当中最为可贵的一面,所以说,他虽然归隐田园,却关心着人民,心系天下。(板书:关爱人民,心怀天下)八、课堂小结由于陶渊明的诗,“菊”和“酒”已经成为他的象征。除了菊,他还有两大爱好:“性嗜酒”“好读书”。他用菊花装点他的品格,用美酒渲染他的生活,用读书完善他的人格追求。陶渊明的一生是贫穷的,但更是富有的。他有着美好的品格,高雅的志趣,有着让人景仰的精神世界!他的人生是诗意的,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着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既有贫穷的烦恼,也有亲情的温馨。他用诗表达他真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