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优质高效的饲养管理要点.doc_第1页
蝎子优质高效的饲养管理要点.doc_第2页
蝎子优质高效的饲养管理要点.doc_第3页
蝎子优质高效的饲养管理要点.doc_第4页
蝎子优质高效的饲养管理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母子蝎分离 当2龄蝎离开母蝎背后,应及时进行大小分离。这是因为:第一,雌蝎在产期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散失较多,身体虚弱,急待觅食补充,若不分离,雌蝎在缺水缺食情况下会攻击幼蝎;第二,大小混养,成蝎活动时会踏伤幼蝎;第三,幼蝎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已消耗殆尽,分离饲养有利于幼蝎进食补充营养;第四,幼蝎和成蝎对饲料虫的要求不同,分开饲养便于管理。2、幼蝎的饲养24龄蝎称为幼蝎,此期的饲养要求如下:第一,孕蝎进入产期就要为幼蝎备足适口的小饲料虫;第二,幼蝎正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要做好饲养的搭配,主要以小黄粉虫和小土元轮换投喂,切忌饲料单一;第三,幼蝎攀附能力强,行动敏捷,注意防止幼蝎逃跑;第四,随着幼蝎的成长,体形逐渐长大,蝎池密度不知不觉中变高了,要注意分池饲养,以降低蝎池密度。3、青年蝎的饲养56龄蝎为青年蝎。这个时间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要不失时机的进行种蝎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为搞好下一代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4、成年蝎的饲养成年蝎已经成熟,具有交配繁殖能力。这个时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增加投喂饲料虫的次数,坚持“多投少喂”的原则。特别是在夜晚8:0011:00蝎子进食高峰期,每小时应投为一次。第二,合理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加强对种蝎的管理。优良成年蝎即可作为种蝎使用。5、种蝎的管理种蝎的管理意义重大,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时备足优良种蝎,雄蝎与雌蝎的比例为13,专池精心饲养;第二,创造适宜的变配条件,使每只雌蝎都能受孕;第三,在孕蝎临产前准备好合适的产房,并做好孕蝎临产前的准备工作;第四,幼蝎下地后,适时进行母子蝎分离饲养;第五,做好种蝎的育肥复壮工作。雌蝎的体质恢复后,就可以适时投入适量雄蝎进行交配,以便为下次繁殖奠定基础。 幼蝎蜕皮有技巧 长期以来,幼蝎蜕皮困难,容易产生生理猝死的通病,故在养殖实践中,注意以下几点会提高幼蝎的成活率。一、创造适宜的环境。幼蝎生下来后第一次蜕皮时间比较集中,一般约5小时左右,从第二次蜕皮开始时间就不一致了,每隔40天左右蜕皮1次,如管理方法不当,食物缺乏,饲料单一或蝎窝的结构不合理等,都会造成残杀现象或蜕不下皮,生理猝死,所以幼蝎蜕皮时,2龄3龄蝎密度为每立方米3000只以下,砖瓦层体间隙不能过大,最好为15厘米之间,还应在蝎窝内放一些碎石或风化土块等以帮助蝎子机械性蜕皮。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蝎子的营养搭配,除喂给定量的高蛋白虫外,还应补喂些土鼋、黑粉虫等。二、创造适宜的温度。蝎子蜕皮过程中喜欢温度适中、湿度较大的环境,如温湿度适宜,蝎子全部蜕皮过程约2小时5小时;如温湿度不适宜,时间会延长或中途死亡。幼蝎蜕皮时,要求日平均温度2535之间,蝎窝内土壤温度应在101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为75左右。养蝎要诀 人工养蝎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特种养殖项目。蝎子既是一种名贵药材,又可制作高级菜肴,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许多养蝎者由于对要领掌握得不好,以致效益不高。要养好蝎子,应掌握如下一些技巧才能获得成功。1.南方人到北方去引种,由于环境、气温、湿度等方面的差异,蝎子水土不服,会逐渐死亡。初养者一定要到就近的蝎场去引种。2.蝎子怕动又识窝,随意翻动它的窝,会使它受惊吓,而四处乱窜不归窝,不吃不喝,慢慢就会死去。3.蝎子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但如果有足够的鲜活昆虫(如地鳖虫、黄粉虫等)供应,它们就很少互相残食。因而饲料是个关键,一定要先解决好饲料问题。4.蝎子一般在78月间产仔,如公母蝎混养在一起,母蝎会因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产仔而流产,产出的小蝎也会被公蝎吃掉,不能繁殖足量的小蝎。所以孕蝎产仔时一定要单独饲养,保持安静。5.孕蝎产仔后,小蝎要爬到母蝎背上呆46天才能下来自己走动,小蝎不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是很难生存几天的。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 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6.小蝎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后,食欲大增,一天要吃一只小昆虫。而幼蝎捕食能力差,体力不如作为饲料的大黄粉虫等昆虫,而无法刺死昆虫,幼蝎便会互相残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小黄粉虫或其它小昆虫,幼蝎是很难长成成蝎的。7.蝎子不能飞,但极善爬行。因此,无论是盆养、箱养,还是池养、架养,都要在四周用宽边透明胶或玻璃条或塑料布围好贴好,不能让蝎子有机可逃。8.蝎子的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均在身体下部,因而最怕水浸。蝎窝下绝对不能有水沟水窝。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45 天就要换一次新水。如长期让蝎子饮变质的水,蝎子会得病而死。9.蝎子有毒,敌害不多。但最可怕的是老鼠,夏天老鼠会抢吃黄粉虫或地鳖虫等饲料。冬天蝎子冬眠无防卫能力,老鼠就乘机大吃蝎子,很难防范,因此,防鼠害工作一定要做好 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似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下面分别介绍池养、房养和蜂巢式养殖方式: 1、池养法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0.5 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砌好池后,池内壁不必用灰浆抹,以保持池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动、栖息。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中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结之前,可镶嵌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处外逃。光滑材料可用玻璃、塑料膜等。蝎池可建成数层的立体结构,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层饲养蝎的饵料(土鳖虫或黄粉虫等)。蝎池每层间应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池内中央用砖、石片或瓦片垒成供蝎栖息的假山,并留出足够的缝隙供蝎栖息。假山周围离池壁应有大约15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蝎借助假山逃跑。2、房养法房式养蝎有很多建筑式样,一般是建土砖坯的泥房,房高22. 5 米,长4米,宽2.5米,墙厚2328厘米,墙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土密闭加固后粉刷。最好用陈旧的土砖坯,砖坯之间留出宽0.52厘米大小不等的缝隙不要抹泥,墙内壁不要粉刷,以便蝎子藏身。或用一特制的模具,自制一侧有孔隙的土砖坯,墙的南侧可开23个窗口及一个门。层顶可用细铁丝网覆盖,然后再盖塑料薄膜,薄膜上还须盖竹垫或草垫;或在铁丝网上盖油毛毡,以防敌害侵入及铁丝网生锈。近墙角基部可留一些通向层外的小孔隙,能让大、小蝎子自由出入。在距房约1 米处的四周修一道环形的防护沟,用水泥、沙子、石灰、黄土混匀后砌成。沟宽、深各60厘米,进水口和出水口距沟底分别为60和40厘米。沟内保持常年有水,这样既可防止蝎子逃跑,又能防止蚂蚁入侵。屋内还需用土砖坯摆几道条形或环形的矫砖垛、形成更多的缝隙供蝎子栖息,但要注意留出人行过道。场内的设备除了排水沟、活动场地以外,有的还需安置驱鼠、驱鸟设备,在饲养区安装诱虫灯,在活动场地造一些碎石堆,形成适宜蝎子活动的小环境。还需要活动场地中与围墙外堆放一些麦秸、稻草、豆藤,并拌以适量麸皮、米糖及猪、马粪尿,使其孳生一些虫类供蝎食用。3、蜂巢式养蝎法 传统的人工养蝎多采用盒式养殖(即在光滑的盒子里放上多层瓦片),它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孕蝎是混养、群养的,造成雄蝎及待产孕蝎干扰产仔孕蝎,使产仔孕蝎不得安宁,仔蝎不能安全度过吸收蜕变期,而掉下母背大量死亡;第二、雄蝎、待产孕蝎及母蝎也大量残食初生仔蝎,使仔蝎存活率不高;第三,温度与湿度的调控不易协调,往往造成高温带来的高湿(喷水少了,蒸干了),严重影响蝎子的繁殖和蜕皮,致使大量幼蝎因湿度不合适,蜕不下皮来而死亡,许许多多的养蝎者因此而饲养失败。而蜂巢式养蝎法克服了以上缺点。 在蝎窝的构造上,这种蝎窝由内外两层板组成,内板的规格为60厘米21厘米4厘米,其上均匀分布着4列15行(60个)4厘米3厘米3厘米的槽,外板规格为60厘米21厘米2.5厘米,其上均匀分布着4列15行(60个)1厘米1厘米的穴孔,内外板合起来正好一个穴孔对准一个槽(即单房小蝎室)。用八套内外板围起来( 先用水泥把内板固定围起来,再用铁卡将外板和内板卡在一起,使整个蝎窝保持内板是固定的,外板是可活动的便于捕捉、管理)就组成了一个蜂巢式蝎窝,从外观看,一个蝎窝就像一个蜂巢,周围都是眼。饲养时,把板围起的空心填上土,栽上花草,然后浇水,既养花观景,又使土壤保持湿润。这种方式使孕蝎自然分窝产仔,防止了其相互干扰的母食仔现象,又能保持幼蝎蜕皮所需要的湿度(5575),使它生长发育的环境更加接近于自然环境,大大提高了仔蝎成活率。初学养蝎应注意的两大问题蝎子是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常用药材,近年来其价格呈逐年上涨态势,而药用仍以捕捉野生蝎为主。笔者所在市周边地区曾有一些人引种试养,但成功者不多。为此,我们就蝎病及其对策和如何人工养蝎等问题,与连云港药材站主任中药师刘冬、宿豫县养蝎大户沈永振等业内行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现将有关结论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一、养蝎者如何起步确定养殖规模及养殖方式。初养时引种规模不宜太大,一般少至三五百个,多至两三千个为宜。蝎子数量太少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太多则由于经验不足易造成管理不善而导致意外损失。在养殖方式上,从养殖环境来说可分为室内养蝎和室外养蝎,初养者宜选择室内养蝎方式;从养殖工具来说,有瓶养、盆养、箱养、池养、坑养等,初养者引种时最好用盆养,然后过渡到坑养或池养。另外,养蝎还有常温和恒温之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参加培训和参观养殖场。蝎子养殖虽不复杂,但却是一种相当细致的工作,很多细节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只看资料很难琢磨透彻。欲养蝎者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并到专业场家现场参观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养蝎技术。引种前,提前饲养黄粉虫,同时做好蝎窝、蝎房。引种注意事项:蝎子一般在农历至月产仔,最佳引种季节为农历四月下旬至月上旬,太早引种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清水全蝎目前市场价为元公斤,但有些炒种的个人或公司打着高价回收的幌子(许诺回收价高达每公斤元以上)高价供种,引种者必须认清其真面目,以免上当。二、蝎子为什么容易死亡据调查,蝎子容易得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初养者不太了解蝎子的生活习性,不会根据气候条件调整养蝎技术等。以笔者所在地区来说,冬春季节气温反常,时而降至左右,时而升至以上,令蝎子难以适应,导致蝎子大量得病死亡(俗称“春亡”);另外,春末夏初,雨水多,空气湿度较大,食物容易霉变,再加上刚苏醒的蝎子喜暴饮暴食,易因消化不良等原因而大批死亡。此外,蝎子对各种异味极其敏感,有些养蝎者经常不自觉地把香水味、酒味、药味、臭味等异常气味带入蝎房,扰乱蝎子的嗅觉系统而导致蝎子得病。为此,养蝎者一定要认真观察蝎子的生活习性,细心琢磨、精心照料,充分了解蝎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尽可能满足它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养蝎如何把握产仔关一、孕蝎产仔期前后的护理:孕蝎临产前,一定要让其吃好、吃足,使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一旦发现个别孕蝎开始产仔,应及时将其移入“产房”。所谓产房就是玻璃罐头瓶,在瓶内底部垫些含水量40左右的沙性土,再放入23条黄粉虫幼虫,供孕蝎产前捕食。因为母蝎产仔需要安静、太平的环境。所以每只瓶内最好安置一只孕蝎。也可以用水泥制作成棋盘式的方格盘,以作“产房”。每个方格内安置一只孕蝎,一个盘可做几十个方格。盘子的大小以方便搬动为度。每个方格的大小,只要能容下一只孕蝎及其子女即可。母蝎在产仔前有主动寻找适宜地点产仔的特性。一旦移入这种方格内,它觉得既安全又僻静,也就不再乱钻。二、母蝎背仔的管理:母蝎背仔期间最怕惊扰,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保持母蝎在安静的环境中产仔、背仔,幼蝎的成活率一般可达95左右。三、仔蝎脱皮前后的护理:产后68天,仔蝎第一次脱皮,并能下地活动。仔蝎脱皮前后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湿度适宜,以利脱皮,窝内泥上含水量应保持在4050之间。室内空气湿度在7585为最好。二是保证饵料充足、严防互相残杀。三是保证温度在2838之间,促其生长。只要做到这三点,幼蝎就可安然无恙。四、子母分离后的饲养:子蝎离开母体23天即可母子分开饲养。以奶粉食糖拌水喂小蝎。方法是用干净无毒,长、宽、厚度适宜的海绵块,吸上奶粉水后,放在干净塑料盆内,把已脱皮的小蝎统一放在盆内饲养。气温高时23天换一次海绵,洗净后吸奶粉水再放入。否则奶粉水易霉变,影响小蝎生长。待第二次脱皮后,可转入大池内饲养。每平米以3000只为宜。每天投喂足量饲料(以软体多汁的小黄粉虫为最好)。45龄后分为每平米1000只左右饲养。如温度常年控制在2638之间,12个月即可长成出售。蝎子的引种技术一、 引种的时间:常温养蝎的引种时间应安排在春末夏初或秋季。其中以春末夏初引种为最佳,因为此进冬眠的蝎子已出蛰,度过了“春亡关”,并且成年雌蝎已进入孕期,能够当年产仔,引种当年能够受益。二、 种蝎的来源:一是就是捕捉野生蝎或购回野生蝎做种蝎。二是到人工养蝎单位或个人处购买。对于初养者来说,以野生蝎作种蝎的做法不可取。三、 种蝎的挑选:引进种蝎时,要对所引之蝎有详细的了解,如种蝎的品种、蝎龄、雌蝎是否有孕等。根据需要择优选购青年蝎、成蝎或孕蝎。公蝎应挑选体格强健、体色光亮、活泼有力、性欲旺盛的作种蝎。母蝎应挑选个大、体长在4.8厘米以上,肢体无残缺,健壮,行动敏捷,静止时后腹部卷曲,前腹部肥大,皮肤有光泽的作种蝎。一般春天的母蝎,只要前腹部肥大饱满,呈浅灰色,体长在5厘米左右,产仔率都比较高,而且产期早。身体太短的母蝎,即使是腹大、色正,也不要轻易挑选作种,因为其繁殖期往往较晚,不能满足作种要求。四、 雌雄的搭配:部分养户引种时为了多获仔蝎而只选雌蝎不要雄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根据蝎子的交配规律,雌雄蝎比例按231进行搭配为宜。五、 种蝎的运输:一般引种工具为纸箱和无毒的编织袋,装运时的适宜密度为每袋500只。运输时先将种蝎装入洁净、无破损的编织袋后扎口,再放进底部有海绵或纸板、纸团等的纸箱内,然后在纸箱内放入几块湿海绵块,以调节箱内湿度。另外,纸箱上部四周要打几个通气孔,以便通风透气。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夏季运输要注意防高温,冬季要注意防寒。花房养蝎的四季管理 花房养蝎是根据动植物之间呼吸的互补性和生长的共基性为原理而创造的一种人工高效养蝎新技术,具有模拟其自然生态环境,仔蝎成活率高、管理粗放、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四季管理的方法如下:春季管理蝎子经过冬眠,身体虚弱,早春气温忽高忽低,不适应蝎子活动,要注意保暖。清明以后,气温回升到10以上,蝎子从冬眠中复醒,夜间出穴活动的蝎子增多,这时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以152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可于晴暖中午用40的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蝎窝和花草,调节空气湿度,使各龄蝎自行调节体内的生理水分。但此时温度仍不稳定,在阴冷天气蝎子仍然蛰伏不动,此时一般不要供食和喂水,以免因供食过早蝎子暴食腹胀而死亡。夏季管理立夏以后,温度上升到20以上,蝎子开始活动觅食,此时应开始供食供水,供食量要适当控制,不可过多。一般三五日喂一次,温度高多喂,温度低少喂,并可逐步去掉防寒保温设备。芒种以后,温度上升到25以上,蝎群进入生长旺季,食量增加,消化能力明显提高,要增加供食供水数量和次数。夏至以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也是蝎子生长繁殖的关键时期,要满足蝎子对食料的要求,最好一天喂一次。要注意经常在蝎池内的垛体上雾状喷水;以增湿和降温,不能将水直接倒入蝎窝内。在高温季节一般1至2天向蝎窝和花草喷1次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秋季管理秋分以后,各龄蝎食量大增,代谢旺盛,并贮存营养。管理要点:一是秋季雨水较多,要迅速减少蝎子的饮水量,停止直接供水。栖息场所湿度控制在80,过湿可撒些干燥风化土来调节。二是拣出失去繁殖能力的老、弱,残蝎加工制干。三是要喂一些多品种的肉食饲料,如:食用绳、黑粉虫、幼土元等,使蝎子长得又肥又壮,为安全越冬打下良好的基础。冬季管理霜降以后,随着温度的急剧下降,钳蝎停止活动和采食,开始进入冬眠。冬眠后要注意防冻,可用稻草将蝎窝周围护着。另外,冬季蝎窝要严密加盖,经常检查,堵塞一切缝隙,防止寒风侵入。特别要防止老鼠侵入蝎窝咬死蝎子。冬眠阶段不要翻动蝎窝,保持环境安静,不要在养蝎室内吸烟。防止一切化学气体或药品进入养蝎房内。如果进行恒温养蝎,可采用建火炕、烧暖气、盖草帘、覆盖塑料薄膜等方法加温,使蝎房温度保持在2538之间,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仍能继续生长、发育、繁殖。在此温度条件下,蝎窝内的花草生长旺盛,从而调节了蝎房的空气,平衡了湿度,达到养蝎和种花一举两得的效果。生态养殖棚养蝎沂源县养殖专业户李怀光,建成生态养殖棚养蝎。利用日光、人工加温、适当喷水等措施,使棚内常年保持土壤湿度15,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温度3038,主要投饲黄粉虫,兼饲其他虫子,基本上满足了蝎子长年生长的需要,使蝎群生长壮旺,一个母蝎平均每年繁殖仔蝎2530只,成活率 90以上,仔蝎300天就可长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技术要点如下:生态养殖棚的建造。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棚。棚面积50平方米左右,正方形。后墙高250厘米,前墙100厘米,上面加盖两层塑料薄膜(最好为无滴膜),棚上备保温草帘。棚内建“回龙式火炕”,生火道在人行道下,对面墙壁上留30厘米30厘米的通风口,墙壁的周围贴2圈25厘米宽的玻璃条,下面的与地面平,上面的距地面80 厘米,玻璃接缝处要对严,防止蝎子逃跑。棚内周边地面适当放盆花,既可大致指示棚内的湿度,也可起小气候的调节作用。棚内建养蝎垛。先预制巢格板和巢孔板。巢格板,水泥:砂的比例为1:4,长65厘米,宽25厘米,厚4厘米,上面分布5排、11行计55个 15厘米15厘米3厘米的洞穴。巢孔板,水泥:砂的比例为1:3,长宽厚及洞穴数和位置、大小均与巢格板相同,不同之处是孔为通透的,以便蝎子由此出入巢格板洞穴。这两种水泥板,均按尺寸做好模具再制作。把预制好的巢格板四块一组立起,用铁丝捆牢,四角用水泥抹严,其外再立起四块巢孔板,使之与巢格板对齐,四周用铁夹子夹牢,垛体即建成。垛体中的空间填满无污染的黄土,顶部种喜温湿的花草。垛体用20厘米高的玻璃条围绕成池状。养蝎垛适宜成蝎交配及大规模饲养。每棚建垛体10个。也可在棚内实行间隔饲养。依棚高,在棚内用砖和水泥板垒多层,每层高3040厘米,放置直径7厘米、高10厘米左右的一次性卫生杯,底部打直径02厘米的孔,放3厘米的黄土。水泥板最上层的中间及棚四周地面放盆花。间隔饲养适合母蝎繁殖用,也可每个杯子投放23只小蝎。卫生防疫。养蝎防疫十分重要,一旦发病,难以治疗。养蝎棚建成后要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饲养过程中及时清除剩余饲料及死蝎,绝对不用死亡变质的虫子作饲料,饮水要清洁,每天换水,每星期要彻底打扫卫生1次,并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燃池养蝎经验目前人工恒温养蝎加温方式多采用的是煤火、暖气、电热设备等,既成本高又浪费资源,很不经济。河北内邱利民种蝎养殖中心结合农村实际,采用燃池恒温养蝎法,充分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作燃料,获得了成功,既经济又实用,这一养蝎加温新技术的问世很快在我地养蝎户中得到了推广。具体做法是:可在养蝎室或塑料大棚内的中央部位挖长25米,宽15米,深17米的长方形土坑一个,四壁要平坦和垂直,可不用水泥涂抹,利用自然土墙即可,在坑的一角34部位留有一个直径为15厘米左右的圆形直筒通向室外或棚外称进风道,进风道可采用废弃的坚固瓷管或铁管等池子建好后可因地制宜的填充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麦秸、稻谷糠、锯末、玉米芯、玉米秸秆、树叶、烂木头等,每填50厘米厚的燃料时要尽量用脚踩实一次,以延长燃烧时间,可燃物较干时每填一层燃料还要洒一些水,以潮湿能慢燃为度。池子填满后要用尺寸相等的水泥板或石板封盖严,以防止从缝隙处向外窜火或冒烟。在池子的进风道对称的一角的封盖上还要留一个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出烟口通向室外或棚外,池口与室或棚之间也可采用坚固耐烧的瓷管或铁管之类的筒状物连接,整个燃池建好后一定要仔细检查看是否有冒烟的地方,无误后便可以点燃了,可用提前燃着的煤球或木柴从池子的进风口或出烟口放进去、燃池燃着后有漏烟的地方要及时补救。室或棚内的温度高低主要靠进风口的大小调节,室或棚内的温度高时可关闭进风口,温度低时可开启进风口。一般一个长度为25米,宽度为15米,深度为17米的燃池可供暖一个长度为85米,宽度为75米,高度为2米左右的养蝎室或养蝎棚使用。可养孕蝎4万条以上,可随意将室或棚内的温度调至2040之间,一般每个燃池一个月填料一次即可,燃池的大小也可根据养殖室或棚内面积大小而定,一般养殖室或棚内的面积是燃池面积的1520倍。方便实用。除养蝎外,燃池加温也适用于黄粉虫、黑粉虫、土元、娱蚣、水蛭等其它特种养殖业。养蝎引种要谨慎人工养蝎效益高,是农民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养蝎户大量增加,兴起了“养蝎热”。但据了解,目前在种蝎交易市场中,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养蝎户发财心切、不懂养蝎技术和丧失警惕的情况,贩卖劣质蝎种和野生种,坑害了不少养蝎户。对此,有关养殖专家告诫:养蝎引种至关重要,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谨慎引种,以防上当。1。到“五有”地方引种:初学养蝎,千万不要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所谓“养蝎培训中心”、“蝎种分场”、“引种速成班”等地方学习和引种。一定要到有信誉保证、有良好售后服务、有固定养殖场、有一定养殖规模和有法律公证的“五有”地方引种,谨防受骗。2。掌握引种最佳季节:“炒”蝎种的不法商贩,钻初学养蝎者不懂技术的空子,诱骗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但据养殖专家介绍,养蝎引种成败关键在季节,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引种。蝎子引种可分为引母蝎和幼蝎两种:引母蝎的最佳季节在56月,引幼蝎在8月底9月初为最好,其它季节引种都不利于蝎子的生长和繁殖,否则将大大减少经济收入。3。谨防引进野生蝎种:据调查,目前我国各地蝎种市场“炒”进来许多野生蝎子。野生蝎子生性凶残野性大,常常残食家养蝎子,造成家蝎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大。因此,引种时一定要辨清家养和野生,千万不要把野生蝎种引进来,更不能家蝎与野蝎混养。蝎毒的提取与加工一般3000条活蝎可以3克湿毒,加工成干粉为1克。蝎子取毒后每隔1520天可再次取毒(饲养温度须28以上)。孕蝎取毒后仍能产仔蝎,但会影响仔蝎的存活率。取毒最佳时间是在当年的春末至秋末,蝎子在10月份产毒量下降,10月下旬基本不排毒,进入冬蛰,不能取毒。取毒需用的工具有:电脉冲取毒仪、10毫升的小烧杯、真空泵、干燥器、棕色玻璃瓶、电冰箱、乳胶手套等。1、取毒510月份,是蝎子活动、觅食、生长、发育的最好季节,也是蝎子含毒量最多、品质最好的时节。提毒的适宜温度最好在25以上。取毒的蝎子应是达到性成熟以后67龄的蝎子,此时的蝎子排毒量大,取毒后不会影响蝎子的生长繁殖。取毒前,把蝎子从饲养池里刷入塑料大盆内,盆底放一块潮湿干净的毛巾,此外还要喷洒少量的生理盐水,固定蝎子表面的灰尘,使之不飞扬。电脉冲取毒仪的操作步骤:打开取毒仪开关,把电压调至812伏,频率调至128赫兹,将电极软笔的导线和采收架的导线插于相应的插孔中,接通电源;用生理盐水浸润采架上的电极软笔笔尖,左手抓住蝎子尾部末两节,用电极不断地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