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觉文化的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的愿望一、视觉文化的背景“视觉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又包括哪些范畴,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视觉文化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和以视觉手段来传送的讯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等,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总之,视觉文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混合体。2003年,Kerry Freedman形容当代视觉文化是复数性的,既是多元文化、多元形态的,又涉和相关文化与相关学科,紧扣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情况。它所涉和到的多种学科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学、心理学、现象学等等。如今,以视觉图像为主体的视觉文化每天围绕在我们周围,广告、包装、儿童读物、电视中都有它们的身影,从而对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二、儿童美术心理和能力发展的新观点在视觉文化时代中,随着视觉认知研究的不时发展,有关儿童美术心理和能力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早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英国学者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和美国学者罗恩菲德(V.Lowenfeld,19031961)提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直线型”发展模式。之后,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了“U型曲线”发展模式。无论是“直线型”发展模式还是“U型曲线”发展模式,均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领域一般化发展理论一脉相传,即用单一的发展路线来说明所有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出现了一波关于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的研究浪潮,英美等国的一些学者提出“多轴媒体表示说”,否定“直线型”发展模式和“u型曲线”发展模式。他们认为,美术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呈一条直线的渐进过程,儿童创作的视觉影像远比保守的绘画发展阶段理论所论述的现象要丰富得多。这一学说支持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领域具体化发展的理论。日本学者藤江充将儿童绘画发展的新观点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一,儿童绘画发展并不单纯表示为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其二,衡量儿童绘画发展的指标并不能只依据写实的再现程度;其三,儿童绘画发展并不是从幼儿开始,以后停留在某一阶段,成为成人后,这一发展还会持续:其四,绘画发展受到人类生活中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藤江充列举了一名4岁儿童在30分钟时间里连续画的9幅作品,其中既有涂鸦的表示,也有头足人等表示,以此支持儿童在同一个时间段中绘画创作出现多种风格的观点。最后,他期待“通过美术表示与鉴赏活动,每人都向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而自我发展的最前端局部与他人发展的最前端局部相交汇,形成神经元般的社交世界”。为了证明儿童美术心理和能力发展的新观点,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在2002年5月15日至9月30日期间,以上海市中班和大班幼儿为对象,根据“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学校里玩球”的提示进行了描画测试调查。经过对5所幼儿园100名样本的分析后,我们发现不同的儿童在同一个阶段的绘画创作中表示出许多不同的风格,课题组由此得出与“多轴媒体的表示”观点相同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我国儿童不只在幼儿园里学习绘画,还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大众文化、特别是动漫对儿童绘画表示发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表示风格是多样的。其次,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对儿童的美术心理和能力发展发生很大影响。通过对样本的分析以和对教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假如教师抱着发展儿童个性的教育理念开展表示活动,那么即使同一题材,幼儿笔下的画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图1);一旦教师采用简笔画的教学方法,那么幼儿笔下的形象就会出现雷同的现象(图2)。由此我们也发现了目前我国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缺乏培养幼儿自我表示能力与欣赏能力的方法等缺乏之处。三、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愿景我们认为,幼儿美术教育具有无限的价值,开展顺应小朋友天性的、融创作与欣赏为一体的幼儿美术活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1幼儿美术教育的无限价值。笔者认为:通过幼儿美术教育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目的:(1)传承外乡美术,促使外乡美术在抵御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同时又跨国界地承续下来。(2)促进3H协调发展,即脑(head)、心(heart)和手(hand)的协调发展。(3)培养观察能力乃至洞察能力。(4)发展全脑思维和创意能力。(5)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特别是审美判断能力。(6)发挥跨越语言障碍的交流作用。(7)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儿童将经验转化为深刻的美术学习。总之,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我们应从为了每一位小朋友发展的角度动身,重新追寻幼儿美术教育无限的价值和实质,并将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真正落实到每一次美术教学活动之中。2开展融创作与欣赏为一体的幼儿美术活动。为了实现美术教育的无限价值,应积极开展幼儿美术创作与欣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作表示能力,提高视觉图像的欣赏、解读和区分能力,以促进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适应视觉文化时代能力的发展。日本等国开展的注重幼儿自我表示、作品展示以和与美术馆携手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2006年,上海浦东新区蓝贝壳幼儿园开展了“与名画对话用名画中的元素创作绘画作品用名画中的元素创作立体作品” (图3、图4)这样一种融创作与欣赏为一体的幼儿美术活动。通过这系列美术活动,幼儿们提高了对米罗、克利、毕加索等艺术家笔下的世界名画的欣赏解读和对话交流能力,同时发展了从平面到立体的创作表示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开发与利用社区美术资源。正如本文已指出的那样,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学习美术,还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我们应积极地加以开发与利用,例如城市中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的美术教育资源,乡村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还有艺术家或工艺美术师等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