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洲锥虫病的基本知识美洲锥虫病又称查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热带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个国家,从美国南部至阿根廷南部范围,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国为主要流行区。临床上可引起心脏、消化道及外周神经系统改变,病死率较高,已成为拉丁美洲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本病多发生于美洲局部地区,但由于近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率增加,使这一疾病向世界各地扩散,如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本病的传播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患者或储存宿主锥蝽(俗称“臭虫”)人的方式传播;另一是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发生传播。目前报道的至少有40余种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我国尚无当地感染的病例报道,目前仍为非流行区。但有相类似的锥蝽媒介存在,已记录的锥猎蝽亚科有两种,但尚无传播人畜疾病的报道。红带锥蝽在我国南方常见,国外曾有报道红带锥蝽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该病的主要预防手段是:1.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如在建筑物的墙面涂敷石灰等涂料,修复和更换屋顶等,或室内喷洒杀虫剂,可防止锥蝽在室内孳生和栖息;2.尽可能消灭动物储存宿主。旅游者应避免在简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帐或杀虫剂;3.为避免输血传播,血库应进行血液的克氏锥虫血清学检查,亦可在输血前24小时于血液内加入1:4000的龙胆紫以杀灭锥虫。另外对献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妇应及时行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应及早进行抗锥虫治疗,用于治疗的药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一、病原学 克氏锥虫属肉足鞭毛门,鞭毛亚门,动鞭毛纲,动基体目,锥虫属。克氏锥虫在它的生活史中,因寄生环境不同而有三种不同形态,即无鞭毛体、上鞭毛体和锥鞭毛体:无鞭毛体:存在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细胞内,球形或卵圆形,大小约2.46.5m,具核和动基体,无鞭毛或有很短鞭毛,可形成假囊。上鞭毛体:存在于传播媒介锥蝽的消化道内,纺锤形,长约2040m,动基体在核的前方游离鞭毛自核的前方发出。上述两种类型均可进行二分裂繁殖。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或锥蝽的后肠内(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外形弯曲如新月状,长宽11.730.4m0.75.9m,游离鞭毛自核的后方发出。侵入宿主细胞或吸血时进入锥蝽消化道。本期虫体不进行增殖。克氏锥虫分为两型,即克氏锥虫型和克氏锥虫型。尽管两型锥虫均使人致病,但克氏锥虫型主要感染有袋类动物,参与野外传播循环;克氏锥虫型参与家庭传播循环。克氏锥虫型又分为a,b,c,d,e五个亚型,其中e中的CL Brener亚群已完成基因组测序。其含有60372297个碱基,其中G+C占51%,单倍体基因组约含12000个基因。二、致病机理该病的传播媒介为半翅目的锥蝽(俗名臭虫),当锥蝽自本病患者或储存宿主吸入含有锥鞭毛体的血液后数小时,锥鞭毛体在肠内转变为无鞭毛体,并以二分裂法大量繁殖,而后再转变为球鞭毛体进入中肠,发育为上鞭毛体。上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发育为大型上鞭毛体。约在吸血后第3、4天,上鞭毛体出现于直肠,并附着于上皮细胞上。第5天后,上鞭毛体变圆,发育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当染虫锥蝽再次吸血时,鞭毛体随锥蝽粪便排于被叮咬者的皮肤上。粪滴中的鞭毛体可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通过叮咬的伤口,通过附近皮肤的轻微擦伤,或经手指携带至眼、口、鼻部侵入粘膜。三、流行病学感染有克氏锥虫的患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另外犬、猫、南美犰狳、蝙蝠、雪貂、狐狸、负鼠、食蚁兽、松鼠和猴等均可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本病主要通过患者或储存宿主锥蝽人的方式传播。另外,本病也可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发生传播,还可通过摄入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传播。输血传播时感染率随输污染血制品次数增加,单次输血感染率不超过25%。母婴传播可在妊娠期任何时期发生,母体存在寄生虫血症是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至少40余种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隶属猎蝽科、锥猎蝽亚科,包括15-17个属130余种(属的分类根据分类依据而不同)。锥猎蝽亚科栖居于哺乳动物巢穴和人的居室附近,吸血为食,该亚科中的一些种类在热带美洲成为传播美洲锥虫病,主要包括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大锥蝽、骚扰蝽、长红锥蝽等。在中国,该亚科已记录2种,尚无传播人畜疾病的报道。红带锥蝽在中国华南常见,叮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有的国家曾报道其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或认为南亚的红带锥蝽能传播黑热病。四、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不明,可能在一周以上,临床表现分为:1急性期 此虫侵入部位可形成红斑和硬结,称为恰加斯结节,一般可持续存在数周。若侵入部位在结膜,则可见单侧眼睑肿胀,肿胀系组织中粘液样物沉积所致,故为非凹陷性,同时可见同侧睑结膜炎与耳前淋巴结炎,称为罗曼尼亚征,是本病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其他急性症状还包括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嗜睡,腹泻,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呼吸紊乱,发绀,昏迷等。2隐匿期 绝大多数急性期症状和体征在数周至数月时间内自发的逐渐消退。此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显微镜检查外周血涂片亦难以发现克氏锥虫,但特异性抗体存在。5070%患者停留于此期,持续终身,不再发病。在免疫抑制如AIDS患者中,外周血中可找到克氏锥虫。3慢性期 约1/3患者经历隐匿期后逐渐进入慢性期,常发生于感染后1020年。其中约94.5%患者可累及心脏,称为恰加斯心脏病。表现为心悸,眩晕,心前区不适,甚至晕厥等,多由心律不齐,包括室外早搏、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所致。查体可见不规则脉,心音遥远,偶可及奔马律。而后可逐渐发展至心肌肥大或心力衰竭(多为右心衰)。可见心脏增大,伴见充血性肝肿大和外周性水肿。部分患者可见食管和结肠扩张,继而形成巨食管和巨结肠。其中尤以巨食管多见,表现为吞咽苦难,胸痛及食管反流症状等;而巨结肠患者可见腹痛和长期便秘。恰加斯心脏病、巨食管、巨结肠可见于同一患者。此外,少数患者还伴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末梢损伤。4. 并发症急性期可伴有心肌炎、脑膜脑炎等,多发于低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可导致猝死。慢性期见恰加斯心脏病者可有附壁血栓形成,继发肺、脑等器官栓塞;巨食管患者可有继发性肺炎,唾液腺肥大和食管癌等;巨结肠患者可伴肠扭转、肠梗阻和肠穿孔等。五、治疗1、病原治疗 急性期进行抗锥虫治疗,可降低锥虫血症,缩短临床病程并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急性期患者应及早进行抗锥虫治疗。有效药物为硝呋莫司,成人810mg/kg/d,分四次口服;110岁儿童,1520mg/kg/d,分四次口服;1116岁儿童12.515mg/kg/d,分四次口服,疗程为34个月。或苯硝唑57mg/kg/d,疗程为2个月。长期服用两药有较强副作用,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定向力障碍、感觉异常、多发性神经炎等。停药后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而隐匿期及慢性期是否该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停车场经营权转让合同样本
- 胫骨骨折护理
- 2025年人工肝知识试题
- 隐匿性冠心病的临床护理
- 电气点检培训体系构建
- 耳石症个案护理
- 转移性小肠肿瘤的临床护理
- 小学语文教师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模版
- 面试技巧完整课件
- 循证医学实施难点与对策
- MT 191-1989煤矿井下用橡胶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 GB/T 6416-1986影响钢熔化焊接头质量的技术因素
- GB/T 5650-1985扩口式管接头空心螺栓
- 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 GB/T 29617-2013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试验方法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智能制造最新版课件
- 室间质评操作规程
-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课件
- 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与护理进展课件
- 中医诊所规章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