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姓名 班级 考场_ 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金川集团公司二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月考(一)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复核得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的语文水平一定有所提高,相信你肯定能认真、轻松完成这份试卷。请注意研读题干,认真思考,书写工整,把时间安排好。祝你取得成功!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42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1)你这暴 n 的风,无情的风!( ) (2)旋律转入一种 zhn l 的、不安的音调中去。( ) (3)唉,谁知道这些世界第一流的音乐家对这个流落在巴黎街头的容貌不整、脸色憔悴( )的小伙子所写出来的作品会怎样看呢? (4)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 )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2、选出对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A和蔼(i) 滑稽(j) 嗜好(sh) 鳏夫(gun) B绽开(zhn) 马齿苋(xin) 癖好(p) 惩罚(chng) C雪蒿(ho) 镯子(zhu) 赝品() 租赁()D琥珀(p) 帐簿() 裙褶() 踱步()3.选出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2分)A和煦:温暖。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奢望:过高的希望。B迁就:将就别人。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忌刻:立刻。C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亵渎:轻慢,不尊敬。琐屑:琐碎。D雕琢:过分地修饰。 瘦削: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惆怅:伤感,失意。4、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A 苦心孤诣 维妙维肖 忐忑不安 彬彬有礼 衣冠楚楚B 贪赃枉法 走投无路 流离失所 漫不经心 擤鼻子C 承上启下 怨天尤人 转瞬既逝 凶神恶煞 面面相觑D 自惭形秽 兴高采烈 惊慌失措 一本正经 交头接耳5、下面语段中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写的关联词、副词是( )(2分) 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 她 只喜爱这些。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 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 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A、然而 唯独 然而 因为 甚至 B、可是 偏偏 所以 因为 而且C、但是 确乎 可是 由于 由于 D、然而 偏偏 可是 因为 由于6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_的木器,珍奇的古玩。住宅的寒伧,墙壁的_,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_的梦想。梦想到盛在_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A精巧 黑暗 疯狂 贵重 B精美 黑暗 狂乱 珍贵C精巧 黯淡 狂乱 名贵 D精美 黯淡 疯狂 珍贵7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ABC 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莫泊桑是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变色龙等。林嗣环,号铁崖,字起八,明代福建晋江人。B马可,当代音乐家,江苏徐州人,代表作品有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C邵燕祥是当代著名诗人。李贺,唐代诗人,曾写过雁门太守行。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冼星海是现代作曲家,曾为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谱曲。9、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主人下马客在船 B、四弦一声如裂帛 C、银瓶乍破水浆迸 D、大弦嘈嘈如急雨。10、结合语境,按要求答题。(2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黄河大合唱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说的是: 11、修改下列病句。(4分)(1)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12、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手法相同。(4分)(1)我眷恋生命,是生命对我的诱惑;我遥望美丽,是美丽瞬间的沉默;我 。(2)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 ,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生活。13、古诗文默写填空。(14分)(1)千呼万唤始出来, 。(2) ,说尽心中无限事。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钱塘湖春行中描绘花草的名句是 , 。(5)昆山玉碎凤凰叫, 。(6)吴质不眠倚桂树, 。(7) ,秋天漠漠向昏黑。(8) , ,风雨不动安如山。(9)琵琶行中有两处诗句写到了“月”,它们是(写出相连的两句): , 。 ,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4分)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 ,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当然可以。”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4第一处横线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A挑三捡四B犹豫不决C慢慢悠悠D坚定不移15这一段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2分)A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B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C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D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16选出对“我只借这一种”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2分)A一个“只”字,强调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怕对方不同意,自己会失去好机会。B突出“只”和“一”,强调自己借的少,表现玛蒂尔德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C强调“只”和“一”,表明自己决不多拿,表现玛蒂尔德坚决要把这挂项链借到手。D突出“只”和“一”,说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急不可待又怕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17综观全文,小说的结尾,通过佛来思节夫人道破所借项链是假的,但在前面作者已做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做必要铺垫和暗示的三项是:( )(2分)A玛蒂尔德做了衣服,没有首饰。所以去向佛来思节夫人借。B玛蒂尔德向朋友借项链时,朋友立刻说:“当然可以。”C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D佛来思节夫人很有钱,但未收到舞会请柬E玛蒂尔德还项链时,朋友没有“打开盒子”18小说的结尾,佛来思节夫人说出项链是假的。小说这样安排的妙处是()(2分)A双方都知道了真相,佛来思节夫人占了便宜,路瓦栽夫人付出了昂贵的代价。B双方都知道了真相,路瓦栽夫人为爱慕虚荣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小说的情节又一次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对人的毒害,深化了主题C小说的情节又一次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佛来思节夫人白白地赚了一串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而路瓦栽夫人十年辛苦,结果白搭。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路瓦栽夫人为爱慕虚荣,艰苦倍尝,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从而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对人的严重毒害,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19如果小说用下列四种构思中的一种作为结尾好不好?为什么?(4分)(1)玛蒂尔德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当年借给她的项链是假的,顿时惊呆了,便两眼一黑,晕倒在地。(2)玛蒂尔德得知那项链是假的之后,便向佛来思节夫人要回真项链,并大吵一场。但终因手头无凭据而打输了官司,一气之下,含愤而死。(3)佛来思节夫人为玛蒂尔德十年来的艰辛遭遇而感动,爽快地归还了真项链。不料玛蒂尔德在归家途中,遭到歹徒抢劫,又空欢喜了一场。(4)佛来思节夫人把真项链归还给了玛蒂尔德,玛蒂尔德有了钱之后,重又染上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恶习,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16分)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大李、小张和老马几乎是同时抬头转向门开处。仨人的眼睛猛然一亮,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好亮丽清纯的少女,来找谁?看到大家惊愣的目光,少女文静地说:“我是来打工的王萍,请各位多帮助。”亮明身份,大李、小张和老马的目光渐渐暗淡下来。打工妹的标签儿一旦插上,在这些国家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目中便骤然掉了身份。来打工的王萍做起事来认认真真,待人谦和礼貌,倒也叫人说不出什么。一天,局长有事推门进来,大李、小张和老马争先向局长打着招呼,尤其喜爱事事拔尖儿的小张无话找话地同局长套近乎。局长三言两语交待完事情抽身欲出办公室,路过默默干事的王萍身边,王萍抬起头和局长的目光相遇了,她朱唇抿紧,送给局长一个甜甜的俏皮的眼神儿。这一微妙的变化被小张全都捕捉到了。a心想:一个打工的,敢和局长递媚眼儿。这一个不同寻常的眼神儿,立刻在小张心目中埋下了嫉恨的种子。接连数日,尽管王萍不曾做错什么,却总是遭到小张的冷脸。一天,王萍干完自己的工作,见小张依然忙忙碌碌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而又屡屡出错时,王萍趁屋里没有其他人便试探性地问:“张姐,您累了吗?我帮你一块干。”b王萍犹豫了一会儿,又鼓足勇气问:“我帮你一块儿干行吗?”“就你能?不用!”一句冰冷的极不耐烦的声音横着甩了出来。王萍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感到很难受。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小张,她感到委屈极了,泪花盈满了眼窝,连日来的不快一下子涌上心头王萍抹掉泪,站起身气哼哼地走出了办公室。片刻,c她想了那天王萍看局长的眼神儿,该不会找局长告状吧!正起急,见王萍果然在敲局长办公室的门。“王萍你回来!”d心想:反了你了,一个打工的,敢如此放肆。你年轻漂亮怎么了?可惜我们局长不吃你这一套。一向对人毕恭毕敬的王萍听到没有丝毫反应,继续加紧敲门。无奈听不到里面的动静。小张风风火火奔过去拉住王萍往回拽,身后响起了局长的声音:“你们找我?”小张把王萍往身后一拉,抢先说:“对不起,敲错门了。没事,没事的。”王萍火了:“你没事我有事!”她望着局长,有些孩子气地说:“我不打工了。快开学了,我想歇两天,隐瞒身份的日子真不好过。爸,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下了楼。 * 姓名 班级 考场_ 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下面四句是描写小张的话,是分别从文中a、b、c、d四处抽出来的,请根据情节推断它们的正确顺序( )(2分)小张噘着嘴一声不吭小张有些怒不可遏小张像有什么事似的跟了出去。她(小张)脸色一沉,好大的不高兴。Aa b c d Ba b c dCa b c d Da b c d21文中写到王萍送给局长“一个甜甜的俏皮的眼神儿”,是否是小张所认为的“递媚眼儿”,请说明理由。(不超过40字)(3分) 22.这种“微妙的变化”,为什么会全部捕捉到?请简述理由(不超过35个字)(3分) 23王萍“趁屋里没有其他人”时,并“试探性地问”小张要不要帮忙,可以看出王萍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24大李、小张和老马仨人从“眼睛猛然一亮”到“目光渐渐暗淡下来”的原因,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因为少女不是来找他们的。 B因为少女是个打工妹。C因为他们不知道少女是局长的千金。D因为身为国家大机关职员的他们,是瞧不起打工妹的。25小说塑造了“王萍”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对她性格特点的分析恰当的几项有( )(4分)A是局长的千金,很任性,爱耍大小姐脾气。 B谦和有礼貌,很尊敬他人。C做事认真,勤勤恳恳,不事张扬。 D很有韧劲儿,做事不达目标不罢休。E很细心周到,善解人意。 F虽然很能干,但也有点娇气,孩子气。得分评卷人三、诗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13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6给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中间()曳()屋27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2分)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28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2分)A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C其中夹杂有劈里拍拉屋倒塌的声音。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2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分)_30、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转轴拨弦三两声 曲终收拨当心画31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_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_。(3分)(二)读诗,回答问题。 (15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32、是一首著名的诗,作者是俄国伟大诗人 。(2分)33.“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而是指 (2分)3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告劝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因为我们要相信 。(2分)35、“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应怎么理解? (4分) 36、仔细阅读汪国真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回答问题。 (3分)不幸袭来的时侯不幸袭来的时候 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意志是一面无言的墙 总是很短很短可又有什么 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能阻挡花朵的芳香 却是好长好长注:花朵的芳香:这里借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问题: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总是很短很短/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却是好长好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_得分评卷人四、作文。(50分) 37、雪莱有一句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在我们追逐梦想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梦想正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 请以 来了, 还会远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体裁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600初三语文月考(一)【参考答案】2007、9、19一、1、(1)虐(2)颤栗(3)qio cu (4) bi 2、B 3、B 4、B 5、D 6C 7C 8、A 9、A 10、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 我被这音乐陶醉了11、介词误用,缺少主语,修改:将“从”放至“他”后 缺少宾语中心语。修改:在“放鞭炮”后加上“的情景”。 12、例句:我渴望成功,是成功强烈的召唤。根据实际,酌情给分。例句: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根据实际,酌情给分。13(1)犹抱琵琶半遮面(2)低眉信手续续弹(3)此时无声胜有声(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芙蓉泣露香兰笑(6)露脚斜飞湿寒兔(7)俄顷风定云墨色(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二、(一)14B 15D 16B 17BCE18D19用题中的四种构思来收尾都不好,因为:小说的原结尾正是妙笔生花之处,它使情节曲折生姿,奇峰突起,出人意外,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另外,这个结尾既形象而又尖锐地告诉读者,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付出的代价是何等昂贵,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对人的毒害,深化了主题。至于题中关于结尾的四种构思,虽然也都具有推断的某种合理性,但失去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起小说的原结尾来要逊色多了。二、(二)20A(“一声不吭”表明应在对话环境中,放在b处;句有“跟了出去”,应是跟着王萍出去,填在c处;句难辨别,“怒不可遏”和“好大的不高兴”虽然都是小张对王萍的态度,但程度不同。开始小张发现王萍对局长的眼神儿时,只能说“不高兴”,而不至于“怒不可遏”,最后她认为王萍向局长告状时,才“怒不可遏”。) 21不是,王萍的眼神儿只是女儿对父亲的一种亲密,可爱的目光,而不是有意去讨好的媚眼。 22因为小张是个势利人,她密切注意着局长的一举一动,且事事爱拔尖儿。 23细心周到、谦虚谨慎 24D 25B、C、E、F三(一)26Jin y 27C 28C 29、略 30、C 31、正面;侧面;技艺的高超三(二)32、 普希金 33、 人生遭受挫折 34、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5、 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因为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36、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四、作文。评分标准如下: 一等:4550分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内容具体真实,或论点明确,论证有力。二等:3844分 语言简洁通畅,内容真实可信。或论点明确,论证较有力。 三等:3037分 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平淡。或论点较明确,论证一般。 四等:1929分 语言表达较差,内容描摹失真,缺乏情感体验。五等:18分以下 以下三种情况均为五等:特别差的;确认是抄袭的;少于300字的。另有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见解独到之一者,可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奖励23分;已得满分者,不再加奖励分。题目拟得新颖、妥贴的,可另加12分;未拟题的扣2分。应大力鼓励作文尖子,特优者可打满分。作文组的每位阅卷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推荐满分作文或48分以上的高分作文。拟打满分或48分以上的作文,要经三人阅卷小组成员和作文阅卷组组长的认可后共同签名。初三语文月考(一)【参考答案】2007、9、19一、1、(1)虐(2)颤栗(3)qio cu (4) bi 2、B 3、B 4、B 5、D 6C 7C 8、A 9、A 10、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 我被这音乐陶醉了11、介词误用,缺少主语,修改:将“从”放至“他”后 缺少宾语中心语。修改:在“放鞭炮”后加上“的情景”。 12、例句:我渴望成功,是成功强烈的召唤。根据实际,酌情给分。例句: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根据实际,酌情给分。13(1)犹抱琵琶半遮面(2)低眉信手续续弹(3)此时无声胜有声(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芙蓉泣露香兰笑(6)露脚斜飞湿寒兔(7)俄顷风定云墨色(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二、(一)14B 15D 16B 17BCE18D19用题中的四种构思来收尾都不好,因为:小说的原结尾正是妙笔生花之处,它使情节曲折生姿,奇峰突起,出人意外,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另外,这个结尾既形象而又尖锐地告诉读者,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付出的代价是何等昂贵,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对人的毒害,深化了主题。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