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症施教,催笋成竹-2012年秋家长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各位家长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我的心十分激动,百分高兴,万分感谢。十分激动的是,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学校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关心湘水中学的发展;百分高兴的是,你们把自己的那么聪明的孩子送到湘水中学来,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他们教好,教育好;万分感谢的是,各位家长长期以来对湘水中学的信任和工作上的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和全校教职工对到校的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尊敬的各位家长,我们湘水中学,是南郑县的定点初中。2008年“5.12”地震后,因全县学校布点调整,我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但是,我们学校没有因为上级不投资而停滞不前,而是想方设法争取各方支援,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足额投入教育教学设备,营造了较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湘水中学领导班子团结、求真、有实干精神,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学校本着“突出特色,争创名校,优化服务”的办学理念,实行封闭式管理,强化“全面发展,提高成绩,突出特长”的办学特色,学校艰苦努力,无论在教职工工作面貌上,还是学生学风、校园校风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跻身全县前列。在今后两年内,我校将新建学生食堂餐厅、标准化学生公寓、教学实验大楼等,学校的条件将彻底改观,一所崭新的湘水中学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今天这个会上,这个议题我不想多说了,敬请各位家长拭目以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大事,在此我重点想和家长们说一说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一、 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溺爱,懒散成癖。我们学校是寄宿制,每周双休。学生每周实际在校时间是四天半。我观察发现,假期里,很多家长从不让孩子帮忙干农活。家长对孩子惟命是从,说什么就做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与此同时,在学生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拿着抹布这里揉揉那里抹抹,把卫生墙或玻璃擦成了花脸。有的学生拿着扫帚随便画圈,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在偌大的清洁区空地上有点不知所措。学习不愿努力,拖拉作业、抄作业。这些现象反映出,当今某些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唯恐照顾不周,事无巨细的包办,使得孩子懒散成癖,好逸恶劳,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低下,长此以往,将影响他们的生存能力。 2.自私气重,德育失准。在“寄宿生生活补助金”评选过程中,有些学生根据评选规则和自己家庭实际经济情况,自动放弃了申请。有趣的是,这些学生放假回家讲明政策和自己的决定之后,遭到了家长劈头盖脸的训斥。这些学生的表现被家长判为“不懂事”、“不知天高地厚”、“不知父母苦楚”。为此,有些家长教孩子撒谎、哭穷,甚至自己打电话到学校说孩子不懂事,想尽办法解释、找家庭贫困的证据,甚至找熟人托关系,大有见钱眼开、“不得补助不罢休”之态。学生放弃补助申请的现象在七年级比较多,而八九年级逐渐减少甚至没有。这一现象反映,当今某些家长缺乏较高的道德水准,家庭教育中失去了对孩子的正确道德指引,价值观义利观教育出现严重问题,不知不觉的使孩子丧失爱心和同情心,走向“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歧途,对孩子的一生及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3.父为子纲,扼杀创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文化价值观上是比较保守的,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快速接受新思想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中很多时候容易扼杀个性。长期以来,某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几近苛刻。对孩子的一举一动,家长都要加以指正,有时实在是“妄加评判”。“听大人话”,在传统孝道中是一条毋庸置疑的准则,“听话的孩子”、“守纪的学生”总是得到明褒暗赏。而那些好动、好言、好使坏的孩子则被家长、老师、社会的重重大浪磨得掉棱损角。但是,“听话”的含义若长期被家长误用,被孩子误解,我后果则是循规蹈矩、毫无创新、个性平庸。很多学生,虽只有十二三岁,但对家长一味顺从,反应迟钝,好奇心不够,言行不敢“越矩”,长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处事没有自己的独特方式,缺乏“离经叛道”的灵性和勇气。4.以钱表爱,责任缺失。当前,很多家长,他们在城市干最苦、最脏、最累的行业一分一分的挣得血汗钱。在农民工大潮直涌城市的背景下,出现大量留守家庭。在农村的“小洋楼”雨后春笋般立起的背后,是留守老人盼子归来的泪水,是留守儿童盼亲团聚的碎梦。很多留守儿童直到初中毕业,都只是在逢年过节才有机会见到父母,有的甚至过年都见不到。在他们的记忆中,父爱母爱只是电话那头的声音,只是从一个遥远的城市寄来的钱。做父母的无奈,纵有万千宠爱,只能用源源不断的汇寄的金钱来表达。父母双方长年外出打工,将孩子丢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友照顾,只付抚养费,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任的表现。金钱无法替代父母双亲的温暖,这样的父母欠孩子的太多,这是很多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和不良表现的根源之所在。 5.疏于管教,推脱责任。在很多家长的概念中,孩子送到学校就是一劳永逸,上学期间孩子的一切应由学校负责。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有些家长从不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不了解孩子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对孩子疏于管教,有的极力回避学校老师,连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都联系不上他。一旦孩子出了重大问题,家长则千方百计推脱责任,找学校麻烦,可谓丑态百出。二、 正确的家教策略1、适度期望,避免期望过高很多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家庭的未来,对孩子寄于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但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不仅徒增家庭经济支出,而且会给孩子带了过大的负担与压力,让孩子身心疲惫,影响孩子健康发展,最后的结果大抵只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了。每一个家庭,都要有自己家庭的建设取向,相应的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有适合家庭培养的目标方向,不能千篇一律。家长对孩子充满期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期望一定要理智、要适度。首先,不要提出过高的期望。期望过高,孩子通过能力无法实现,就会不认同、不接受,甚至会厌倦、反感、抵触。其次,不要提出过多的期望。家长期望的越过多,孩子付出的就越多。面对过多的期望,孩子往往疲于应对,其结果大都是有心无力、无果而终。再次,要根据孩子自身的个性、兴趣、能力提出合理的期望。家长既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不要盲目攀比其他家庭的孩子,要根据孩子自身的个性、兴趣、能力,给孩子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尽可能让他们初中毕业后继续深造:成绩好的上普高,成绩有差距的上职业高中。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潜力,给孩子充分发展的主动权,让孩子充分实现自己的兴趣,合理引导孩子。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个性、兴趣、能力相契合,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也会让孩子才乐于接受家长的期望,并愿意为实现既定期望而不断努力。2、理性关爱,绝不溺爱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关注的焦点,家长唯恐其受到一丁点委屈与伤害,殚精竭虑地保护着孩子,为孩子付出一切所有。家长爱孩子是天性,但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使子女遭到毁灭。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虽然可以让孩子免于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但对于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益,不利于孩子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让孩子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成为整个家庭的焦点、成为“小皇帝”,会使孩子逐渐产生一种惟我独尊的思想,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不良品性。家长过分地照顾孩子,事事为孩子代替包办,处处为孩子操心费力,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结果只能是养成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家长过度保护孩子,怕孩子受到伤害,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只会让孩子逐渐形成怯懦、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家长过分疼爱孩子,对孩子一味纵容迁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任性、骄横的癖性。溺爱是非理性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对孩子百害而无一益。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物、私有财产,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当把孩子视为拥有自主决定权的独立个体,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用自己的喜恶替代孩子的喜恶,不将自己的认知经验强行灌输给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真正爱是信任。相信孩子能够做好其该做的事情、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多家长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不能干、不该干的,家长为孩子干,孩子能干的、该干的,家长也为孩子干而不让孩子自己做。其实,孩子需要靠自身的力量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积累丰富人生经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机会,积极地锻炼孩子独立应对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能力、能担当、有责任感的独立个体。真正的爱是教导。家长盲目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爱,而是骄纵。家长应教导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事不可以做的,什么是孩子应该自己解决的,什么可以由家长帮助其完成。“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他们就不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品尝寒冷,他们就不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品尝挫折,他们就不会知道成功的美妙。”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应该让孩子走出家长羽翼的庇护,走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多与他人交流,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就逐渐养成独立意识、获得际交往能力、懂得生活的意义、学会生存的技能。3、加强道德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克服片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由于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家长往往把应试与升学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片面重视知识教育,认为知识与技能教育是孩子获取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把内涵丰富的家庭教育,缩减为知识、技能教育,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而轻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品性与人格,忽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思想情感不闻不问。片面重视知识与技能教育,忽视培养孩子的品行,孩子便易于形成娇气、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的品性。“重知识、重技能、轻品行、轻做人”,突出地反应了我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孩子的道德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的道德观念与良好行为习惯深刻地影响知其一生的发展,而孩子在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又是其道德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基础与影响因素,所以家长不能忽视而应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所包含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核心的内容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教学的最长学校。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道德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把孩子的德育教育放置在家庭教育的核心地位。“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孩子道德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楷模。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一旦发现孩子品行的偏颇,要及时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克服纠正。4、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并重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身体的成长和发育,重视孩子的营养,却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将自己所想视为孩子所想、将自己所需视为孩子所需,从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出发替未成年的孩子做决定、做选择,千方百计使孩子按照他们的规划来生活,强制地要求孩子去做与自己实际能力不相符和不感兴趣的事情。很少考虑孩子真正想什么、需要什么。家长片面地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忽视与孩子的交流,不重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健康身体,是高质量人生的物质保障。只有身体健康,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与成长。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营养,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既能锻炼孩子身体,又能培养孩子的勇气与信心,激发孩子探索和冒险精神,让孩子在摸爬滚打中茁壮成长。同时,家长也应当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发掘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并加以引导和保护;密切注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调适不良的情绪,使孩子懂得宽容和谅解,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与意志力,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品质。5、积极沟通,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当前,很多家庭都面临一个问题,即家长与孩子沟通困难,家长不理解孩子,孩子不认同家长,亲子关系紧张、不和谐。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家长重视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的想法与心理的成长发展,忽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第二,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交流沟通;第三,电视、电脑等占据家庭成员大量的闲暇时间,家长与孩子很少将时间投入到彼此交沟通流之中;第四,生活条件改善,居住空间增大,许多孩子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起居空间,空间阻隔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第五,孩子拒绝与家长交流沟通。现在的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愿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为了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家长应积极与孩子交流沟通,努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首先,家长要形成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识,树立与与孩子交流沟通信心。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克服家长作风,尊重理解信任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物,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与信任。家长越是尊重孩子的独立存在,越是理解孩子的自主选择,越是信任孩子的个人能力,就越能获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越容易与孩子交流沟通。再次,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解孩子真正的的所需、所想。只有让孩子向家长敞开心扉,家长才能真实的了解孩子。6、重视家校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理念和要求,有助于更新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助于双方的教育能持续发挥作用,有助于学生不至于对所受教育的内容发生抵触而抵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孩子教育起着身临其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孩子逐渐形成乐观、开朗、向上、勇敢、自信、富有爱心、勇于担当等优良品质。反之,家庭环境欠佳,孩子则易于形成悲观、消极、孤僻、自私等不良品格与行为习性。因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既不要期望过高,也不要放任自流,而应确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报告
- 伸缩缝安全培训课件
- 青年创业园管理办法
- 鞍山还社区管理办法
- 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解读2讲课文档
- 管理办法与法律区别
- 企业粉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纪录课件
- 企业春季安全培训课件
- 招商局年度工作方案模板
- 护理专业实训室设备管理制度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含答案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处理
-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4部分:风力发电企业》
- 小区物业接管方案
- 《生产部月报模板》课件
- 骨质疏松性骨折应对策略骨折联络服务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
- 公差配合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