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FY/ZY-JWC-NKDG09传染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传染病学总学时: 36学时(理论34学时,见习2学时) 开课单位: 内科学教研室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大专 推荐教材:传染病学刘应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参考书: 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刚主编,2003年,第五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所选编的病种以国内常见病为主,病种的分类均按病原体分类为依据,学生应当在牢固掌握基础医学及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染病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为36学时,见习为2学时。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总论(6学时)教学内容:(一)传染与免疫1、 重点讲解传染的概念。2、 详细讲解传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二)传染病的发病机理1、 一般介绍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2、 重点讲解组织损伤的发生机理。3、 重点讲解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1、 一般介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概念。2、 重点讲解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3、 一般介绍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四)传染病的特征1、 重点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2、 详细讲解临床特点:(1) 病程发病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期,恢复期。(2) 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回归热)。发疹:出疹时间、部位、顺序、形态。毒血症状。(五)传染病的诊断1、 重点讲解临床资料的价值。2、 重点讲解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诊断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讲解实验室检查对传染病诊断的特殊意义。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其他检测。(六)传染病的治疗1、 重点讲解传染病的治疗原则。2、 一般介绍治疗方法:(1) 一般及支持疗法。(2) 病原或特殊疗法。(3) 对症疗法。(4) 康复疗法、中医中药。(七)传染病的预防1、 重点讲解管理传染病:3类35种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疫情报告时间2、 一般介绍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3、 一般介绍保护易感人群的办法学习要求:1、掌握传染过程的表现,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原则。2、熟悉传染、传染病、传染病学的概念,以及传染病学的研究范围。传染病的发病机理。3、了解我国防治传染病的成就。病毒感染(12学时)(一)病毒性肝炎(4学时)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重点讲解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的特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亚型。HBV的分子结构。3、 流行病学:一般介绍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病学特征。4、 发病原理:甲、乙两型的发病原理、免疫反映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5、 一般介绍临床各型肝炎的主要病理特点。6、 重点讲解病理生理:黄疸、肝性脑病、出血、急性肾功不全、腹水。7、 详细讲解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特点、临床分型、及各型表现。8、 一般介绍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与预后。9、 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10、一般介绍病毒性肝炎的预后。11、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原则。隔离期,休息,饮食原则。保肝药物的应用原则及评价,抗病毒药物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及其合并症的治疗。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甲、乙肝炎疫苗的使用方法。学习要求:1、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及其危害性。2、 熟悉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几个病毒标志物的意义。3、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4、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特点。5、 熟悉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理、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6、 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7、 熟悉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原则。(二)流行性感冒(1学时)教学内容:1、 重点讲解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变异。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经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3、 重点发病原理及病理。4、 详细讲解流感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流感的表现,轻型流感,流感病毒肺炎。5、 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血清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6、 一般介绍并发症: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炎。7、 重点讲解诊断及鉴别诊断。8、 重点讲解防治原则:疫情监视,隔离,消毒,疫苗预防,对症治疗。学习要求:1、 掌握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变异。2、 掌握流感的临床特征。3、 熟悉流感的防治原则。(三)肾综合征出血热(3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病原学:概况、形态,血清学分型。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流行情况,流行类型及特点,宿主动物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及免疫力。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病毒直接损伤,免疫复合物损伤,补体激活,I、型变态反应,杀伤性T细胞效应,自身免疫性损伤。休克,出血,急性肾衰的发生原因。肾脏,心脏,脑垂体,及其他脏器的特殊病变。4、 详细讲述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中各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症状和体征,临床类型。5、 重点讲述实验室检查:血象(异型淋巴细胞增加),尿蛋白变化,血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荧光抗体检查)。6、 重点讲述并发症:内脏出血、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继发感染,心肝损害7、 重点讲述诊断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与急性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肾脏疾病等鉴别。8、 一般介绍预后。9、 重点讲述治疗:治疗原则,各期治疗原则。10、一般介绍预防。学习要求:1、 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原理及病理。2、 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要点。3、 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4、 掌握各期的治疗原则及各种疗法的应用时机。(四)艾滋病(2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病原学。2、 重点介绍流行病学。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和病理:辅助性T细胞损伤,单核巨嗜细胞损伤,B淋巴细胞损伤,免疫应答。病变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4、 详细讲述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艾滋病相关综合症,艾滋病5、 重点讲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等。6、 重点讲述诊断: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实验诊断(抗体检查,抗原检查,病毒分离等)。7、 一般介绍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合并症治疗。8、 重点讲述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学习要求:1、 了解艾滋病的病原,熟悉流行病学。2、 熟悉艾滋病的发病原理及病理解剖。3、 掌握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4、 了解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掌握艾滋病的预防。(五)流行性乙型脑炎(2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乙脑的病原学:病毒特征及其抵抗力。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传染源:着重指出猪的重要性。蚊是储存宿主及传播媒介,人为临时储存宿主。易感性与免疫力。着重指出流行特征:流行地区,季节性,年龄分布。3、 重点讲述乙脑的病理解剖及发病原理:病毒侵入及散布的途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的广泛性,由大脑皮质至脊髓。基本病变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形成坏死灶。血管病变。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增生。4、 详细讲述乙脑的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各期(初期,极期,恢复期)的表现。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暴发型)。老年乙脑。5、 一般介绍并发症及后遗症。6、 重点讲述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血清学检查,重点介绍特异性IgM抗体检测。7、 详细讲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应与中毒性菌痢,结合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等相鉴别。8、 一般介绍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死亡原因分析。9、 重点讲述乙脑的治疗关键:一般及对症治疗,高热,惊厥及抽搐,呼吸衰竭的处理,中医中药治疗。10、一般介绍预防措施:隔离病人,动物传染源的管理,防蚊,灭蚊,预防接种。学习要求1、 了解乙脑的病原及流行病特征。2、 熟悉乙脑的发病原理及病理特点。3、 掌握乙脑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细菌感染(10学时)(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病原学:细菌特性与分型、耐药性问题。2、 一般介绍本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染为主,流行特点,人群易感染情况及免疫力。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4、 详细讲述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临床特点,婴幼儿脑膜炎临床特点。5、 一般介绍并发症及后遗症。6、 重点讲述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实验。7、 重点讲述诊断和免疫学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脑脊液检查,出血点涂片。与其它化脑、结脑、乙脑等鉴别。8、 详细讲述流脑的治疗: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变换。抢救措施。9、 一般介绍预防措施。学习要求:1、了解流脑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1、 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及病理。2、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3、 掌握流脑的抢救治疗原则。(二)细菌性痢疾(2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病原学:性状、抵抗力、分类及流行病学上的变迁。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或带菌者,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染,流行特征。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和病理:病原体、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作用,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原理,急性期和慢性期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病变特征。4、 详细讲述菌痢各型的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菌痢(普通型、轻型、中毒型)的临床表现,慢性菌痢(迁延型、隐匿性、急性发作型)的临床表现。5、 重点讲述菌痢的实验室检查:血象、粪便(外观、镜检、培养)。6、 详细讲述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各型菌痢的临床特征,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乙脑、直肠、结肠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相鉴别。7、 重点讲述本病的治疗和预防病原治疗,中毒性菌痢的抢救,慢性菌痢的治疗原则。预防的重点为切断传播途径。学习要求1、 了解痢疾杆菌的分类及特性。2、 熟悉菌痢的发病原理。3、掌握各型菌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三)伤寒与副伤寒(2学时)教学内容:1、 重点讲述伤寒及副伤寒的病原学:性状,抵抗力,病原特性。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病人及带菌者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和病理:两次菌血症与肠道病变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病理发展经过。4、 详细讲述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病例临床各期的特征,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迁延型,逍遥型,暴发型),小儿与老年伤寒,复发与再燃。5、 详细讲述实验室检查:血象,培养(血,大便,骨髓,尿,十二指肠液)肥达反应的意义。6、 重点讲述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7、 重点讲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败血症、疟疾、斑疹伤寒等)。8、 重点讲述治疗:一般治疗,饮食和护理,病原治疗(包括各种抗生素疗效评价),并发症的治疗,慢性带菌者的治疗。9、 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10、一般介绍副伤寒与伤寒的异同。学习要求:1、 熟悉病原学特性及发病原理、病理。2、掌握本病的诊断,肥达反应的意义,各种培养的时机选择及并发症。3、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病原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四)霍乱(2学时)教学内容:1、 重点讲述本病的病原学: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两种生物型的鉴别要点,三种血清型2、 重点讲述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及病理:霍乱肠毒素的致病原理,剧烈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原理,病理解剖改变4、 详细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病人的临床表现(泻吐期,脱水期,反应期),临床类型5、 重点讲述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浆比重,尿的变化,细菌学检查(悬滴,染色,镜检,培养),血清学检查6、 一般介绍并发症:急性肾衰,急性肺水肿,低钾综合症7、 重点讲述诊断和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查,与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菌痢,病毒性肠炎鉴别8、 重点讲述本病的治疗:静脉补液,口服补液,抗菌药物的应用9、 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学习要求:1、 熟悉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2、 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3、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五)细菌性食物中毒(2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分类。2、 一般介绍常见致病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腊样芽孢杆菌,肉毒杆菌)。3、 一般介绍本病的流行病学:重点介绍流行病学特征。4、 重点讲述本病的发病原理和病理:胃肠炎型与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5、 详细比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不同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一般介绍与其他疾病的鉴别。6、 重点讲述本病的治疗原则与预防措施。学习要求:1、 掌握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2、 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螺旋体感染(2学时)钩端螺旋体病(2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病原学:钩端螺旋体的特点,常见血清型。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鼠和猪是主要传染源,多种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3、 重点讲述本病的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钩端螺旋体血症,内脏损害,基本病变为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4、 详细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5、 重点讲述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早期及各型的特点,实验室检查(血培养,显凝实验,间接红细胞凝集实验等),与有关疾病的鉴别。6、 重点讲述本病的防治:病原治疗,赫氏反应的表现及防治,各型的对症治疗。学习要求:1、 了解本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2、 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3、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原虫感染(4学时)(一)阿米巴病(2学时)教学内容:(一)肠阿米巴病1、 一般介绍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的形态学及抵抗力。2、 一般介绍本病的流行病学:慢性病人与排包囊者为传染源,消化道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3、 重点讲述发病原理及病理解剖:侵入人体的过程,病变部位,溃疡形态与特征,大便性质,病变的迁徙与蔓延,慢性期病变特征。4、 详细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无症状型,普通型,暴发型,慢性型)特征5、 重点讲述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阑尾炎,结肠肉芽肿。6、 重点讲述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表现,粪便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性治疗与菌痢,结肠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鉴别。7、 重点讲述本病的治疗:抗阿米巴药物的选用及并发症的处理。(二)阿米巴肝病1、 重点讲述本病的发病原理及病理解剖:侵入途径,阿米巴肝炎,阿米巴肝脓肿;数量,部位,大小,脓液性状,穿破与细菌继发感染。2、 详细讲述临床表现:发热,肝肿大压痛,肝脓肿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胸膜反应,慢性病例特征。3、 重点讲述并发症。4、 重点讲述诊断与鉴别诊断:痢疾病史,症状,超声显像检查,肝穿刺引流,诊断性治疗。与细菌性肝脓肿,原发性肝癌鉴别。5、 重点讲述本病的治疗:抗阿米巴药物的选用,肝穿刺排脓,抗生素治疗,外科治疗。学习要求:1、 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学,致病力。2、 熟悉阿米巴病及肝阿米巴病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3、 掌握肠阿米巴病及肝阿米巴病的诊断,并发症。4、 掌握两种阿米巴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二)疟疾(2学时)教学内容:1、 详细讲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及其与发病,复发,分播的关系2、 一般介绍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3、 重点讲述疟疾的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临床发作的原理,贫血,单核巨嗜细胞系统增生,肝脾肿大,疟疾凶险发作及脑性疟疾发病原理4、 详细讲述疟疾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发作过程,其他症状体症,凶险发作(脑型,过高热型),复发或远期复发,其他疟疾(输血及婴幼儿疟疾)5、 重点讲述其并发症:黑尿热,肾炎6、 重点讲述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典型发作的表现,查疟原虫,诊断性治疗,应与败血症,钩体病,伤寒等鉴别,脑型疟疾应与乙脑、毒痢鉴别7、 详细讲述本病的治疗:抗疟药物的种类与作用,凶险型疟疾的治疗,耐药疟疾的治疗8、 一般介绍疟疾的预防:重点为预防性服药学习要求:1、 熟悉疟原虫的生活史及发病原理。2、 掌握疟疾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学 时 分 配内容 理论讲授学时 见习学时总论 6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 4 肾综合征出血热 3艾滋病 2 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乙型脑炎 2细菌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细菌性痢疾 2 细菌性食物中毒 2伤寒与副伤寒 2 霍乱 2钩端螺旋体病 2 原虫感染 阿米巴病 2疟疾 2合计 34 2三、其他教学环节传染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验室药品安全管理
- 标签布料改造方案范本
- 天津电源灌封胶施工方案
- 行车承轨梁施工方案
- 河北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廊坊工厂降噪屏施工方案
- 尼龙防护网施工方案
- 德惠样板展示区施工方案
- 河堤土工布施工方案
- 监控线缆敷设方案范本
- 《业主手册》范本
- 消防水系统资料
-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
- 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 YS/T 226.12-2009硒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硒量的测定硫代硫酸钠容量法
- GB/T 29114-2012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 GB/T 18690.1-2009农业灌溉设备微灌用过滤器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分类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课文思维导图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成都】麓湖生态城地产视角分析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