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书--锅炉安装审查程序.doc_第1页
说明文书--锅炉安装审查程序.doc_第2页
说明文书--锅炉安装审查程序.doc_第3页
说明文书--锅炉安装审查程序.doc_第4页
说明文书--锅炉安装审查程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锅炉设备图纸等技术资料审查程序1.锅炉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必须在接受锅炉安装任务时,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认真审查,未经审查不许开工。2.锅炉设备图纸技术资料审查时应查明总图是否有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的字样;锅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锅炉出厂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强度计算书是否符合要求。3.查验锅炉安装的有关文件资料中是否有消防、环保部门的审批意见。4.图纸技术资料审查权属锅炉工艺负责人,审查后锅炉工艺责任人应签署审查通知单,一份交工程部办理施工告知手续,并开始质控,一份交项目技术负责人作施工准备,并上报质保工程师。5.审查中如发现问题,能作出处理决定时应上报质保工程师认可。(二)技术交底程序1.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的图纸会审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进行交底,施工单位的锅炉工艺责任人组织项目部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2. 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交底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要求,熟悉工艺流程及工程特点。3. 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各专业工种核对相关部分标高尺寸有无矛盾,并协商配合施工事宜。4. 图纸经过会审后,应按照组织会审单位写成的正式文件或会议纪要执行。 5. 项目施工员依据图纸及会审纪要、规范标准和质量计划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工程施工的特殊要求、现场环境条件及有关质量安全问题应强调相关的技术措施,双方签字确认后,按技术交底要求实施。6.图纸会审等记录,由项目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以便最后并入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归档。 (三)图纸设计更改联系程序1.经会审后的图纸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图纸仍有差错,或因其它原因,需要修改原设计时,一般问题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方可修改,并必须办理设计变更手续,任何施工人员不得私自变更图纸。2.所有设计变更通知,由项目资料员登记、编号、发放给相关施工员。施工员根据设计变更向班组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予以实施。3. 图纸设计变更作为施工过程及竣工图编制的依据,必须妥善保存,与竣工资料一起汇集整理、装订归档。(四)设备检查验收程序1.锅炉安装施工前,对甲方交付的锅炉设备,辅机及附件,按公司物资管理程序(TAB.G218)实施,依据厂方提供的装箱清单及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开箱验收,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2.设备清点验收时,甲乙双方必须有相关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如发现缺件,型号规格不符,质量差劣或损坏现象时,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分清责任,协商解决办法,双方签署意见。3.对存在不能保证安装质量问题的设备,乙方有权拒绝安装,及时报告甲方和生产厂家。4.设备经过清点、验收后,应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管,对暂时不安装又不能入库存放的大型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晒,防潮措施。对热工仪表等精密部件,应入库存放保管,以防止设备腐蚀锈蚀、损坏或丢失。5 .设备的技术文件资料及开箱验收记录应在工程竣工时,由项目资料员与竣工资料一起汇集整理,以便归档。(五)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1.锅炉安装、修理、改造施工质量管理实行公司和项目部二级制分级管理制度。(1)锅炉安装、修理、 改造质量控制按施工质控图的“控制点”与“停止点”进行,控制点由项目部进行检验控制,停止点由公司质保体系组织检验控制。各“控制点”和“停止点”均应严格检验并按规定申报监检部门监督检验。(2)公司级锅炉安装、修理、 改造质保体系和公司工程部参与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的有关问题的决定和进行检查、监督与控制,锅炉安装、修理、改造质量“控制点”和“停止点”见附后的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图,各“检验点”按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2.项目班组必须对安装的每一道工序进行自检,施工员负责工序交接检,并及时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确保资料的准确性。3.项目部质检员应对班组安装记录进行复验和评定,对各控制点进行严格把关,凡不合格部分必须返工,并对返工质量进行复查,项目部质检员在复检合格基础上填写质量复检资料,并签字认可。4.公司锅炉检验责任人应对项目部有关记录和评定进行认真审核,对各“停止点”进行严格检验,凡不合格者不准进行下道工序并不得组织中间及交工验收。5.质量验收依据:(1) 国家现行颁发的条例、规程、规范(2) 锅炉图纸及技术资料文件(3) 安装合同条款(4) 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6.公司对锅炉安装、修理、改造施工应严格执行施工管理程序(TAB.G219)、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程序(TAB.G221)及工程质量检查与不合格品控制程序(TAB.G222)的规定,确保锅炉安装、修理、改造100%一次交验合格。7.锅炉安装、修理、改造施工质量的分段验收和总体验收,即:“控制点”应由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停止点”必须按接受主管部门监察程序执行。8.最终检验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整理好全套工程资料,上报工程部,由工程部和质保体系有关人员进行初验,初验时应严格审查安装资料,按“控制点”,“停止点”复核检查,初验达“合格”以上者才能竣工验收。9.公司级的竣工交验工作必须由质保工程师或质量责任人组织,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并办理验收手续。10.对验收中提出的有关整改意见,质量责任人应负责检查,督促整改,并填报整改情况记录。11.工程竣工验收交付后,项目部应及时整理工程资料。一式三份,一份交建设方,一份交监检部门,一份交公司归档。(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准备工作(1) 公司工艺责任人组织有关人员了解工程概况及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和有关资料,掌握工程特点,参加设计图纸会审。(2) 项目经理率领各专业技术人员,勘察施工现场,选择确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执行的规程规范等的确定,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3) 根据施工条件和采取的措施,在总工期控制的期限内,编制施工进度计划。(4) 项目施工员根据有关定额资料和施工进度的要求,提出物资供应计划。(5) 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制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包括临时设施、水电供应、大型机具选用及准备工作的日程安排。(6) 绘制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并提出对各施工单位的协作配合要求。(7) 编写简明扼要的工程概括编制说明。2.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 按公司质量计划编制指南(TAB.G303)执行。3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核后报公司质保工程师批准实施。 (六)材料控制工作程序1.目的 通过对锅炉安装用焊材、管材和其它零部件的控制,确保从源头上保证锅炉安装质量。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锅炉安装用焊材、管材和其它零部件的控制。3.职责3.1公司经营开发部负责对材料供方的评价3.2公司质保体系材料负责人对锅炉安装材料的质量控制负责3.3 项目现场材料员具体负责相关材料的进货验收、发放、保管等工作。3.4 公司焊接培训中心负责焊材一级库的正常运行4.工作程序 4.1 供方的评价和选择(1)凡有意向向我公司供应物资的单位,按照要求填写供方申请评价表,提供有关资料,经项目经理部审核后报经营开发部。(2) 申请评价的供方,应提供下列文件:a.企业概况介绍(有荣誉证书的提供复印件);b.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c.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注:有特殊要求的还必须提供专业生产许可证。(例:消防产品、压力容器等)d.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e.已获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的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3)项目经理部根据(2)条款所列资料,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审小组,根据采购物资的类别和重要性分别确定采用下列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评价。a.资格审查,查是否具备供应、生产、制造、销售相应物资的资格;b.申请表中所填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c.是否具有质量保证能力、质量体系是否正常运行;d.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技术素质;e.企业信誉、经营作风、服务质量。(4)评价方式一般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a.到供方去进行实地考察、评价;b.对供方提供的物资样品、说明书进行评价;c.与同类产品的性能相对比进行评价;d.对其产品在我公司或其它使用单位使用效果进行评价。(5)经营开发部相关人员对供方申请评价表进行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经营开发部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并发布到各项目经理部,妥善保存评价资料。(6)质量保证体系已通过IS09000族认证的供方经经营开发部相关人员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可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7)国内国际公认的、 产品质量信得过的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可由项目经理部推荐、经营开发部相关人员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8)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的合格供方, 自批准之日起即有资格向公司供应物资。必要时在合格供方名单发布前可先由经营开发部转送一份评价表给执行部门先行实施。4.2 供方的监控和更新(1)经营开发部组织项目经理部在企业年检后,进行年度评价,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并发布合格供方名单。(2) 发现违反供货合同、产品存在问题、售后服务不到位,造成公司损失等情况的供方,视其严重程度,由项目经理部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报经营开发部相关人员审核,经分管领导批准,可随时从合格供方名单中除名。4.3采购的管材和其它零部件,由材料保管员组织人员,分门别类地卸到材料仓库或施工工地指定的待检区;采购的焊材,存放在公司焊接培训中心负责焊材一级库。索取和保管好焊材、管材和其它零部件的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然后对所接收物资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验。4.4 钢管的检验验收要求(1)按材料质量证明书和送货清单到待检区核对材料的材质、规格、数量、炉批号、化学成分、执行标准和材料原始印记进行核对,是否与质量证明书和清单相符。(2)无缝钢管内外不得有裂纹、撞伤、龟裂、压扁、砂眼和分层等缺陷,外表表面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子规定厚度的10%。(3)合金钢管要对主要合金元素进行光谱分析。高压钢管应进行硬度测定,从每批中选择出硬度最高和最低的一根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和元素分析。材料质量证明书不清或有出入或有怀疑的,应进行理化试验。4.5管材检验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和建立入库材料台帐,并给出材料的识别代码。4.6焊材的检验验收按焊材质量证明书和送货清单到焊材一级库待检区对牌号、规格、数量、实物原始标记核对,是否与质量证明书和清单相符。焊条外表质量检验应光滑无药皮脱落现象,按相应标准规定执行。焊丝包扎应规范,无锈蚀现象。焊材检验合格后,及时填写入库材料检验记录,给出材料识别代码。4.7阀门的检验应有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和制造厂的铭牌。对于高压阀门、合金钢阀门和特殊用途的阀门还应包括性能、规范、原理和结构、材料、尺寸和安装使用要求的说明书。合金钢阀门应进行光谱分析检查并做出标记。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铭牌、介质流向标志、有无损坏、锈蚀、色标是否相符,手柄手轮是否完好,有无卡塞现象等。电磁阀门应接通电流进行启闭试验。4.8三通、弯头、异径管、法兰、紧固件等的检验应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化学成分、力学及工艺性能,其规格、型号、材质及执行标准等。外观不得有裂纹、夹渣、折叠、过烧现象,不得有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或凹陷。弯头长度偏差1.5mm,圆度偏差2%,角度偏差为+1度,两端面倾斜小于外径的1%且不大于1.5mm,弯头壁厚减薄量小于公称壁厚的10%。三通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高度的1%且不大于3mm,各端面垂直长度的允差不大于钢管外径的1%且不大于3mm。异径管两端面偏心应不大于大端外径的1%且不大于5mm。4.9材料标识(1)标识范围凡公司采购的焊材、管材和其他零部件均需进行检验状态标识和产品标识。(2)标识要求材料标识必须具有可追溯性,标识要清晰,牢固,材料标识不能掩盖材料的其他标识,不能影响材料的固有性能和使用性能。(3)标识方法材料标识在库房或施工工地堆放场地进行,碳钢、铬钼钢的材料标识在除锈刷完底漆后进行,色标使用油漆进行标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使用油漆标识时,其成分内不得含有锌、硫、铜或盐酸盐等物质。大批管材和焊材以及由于材料尺寸过小不能按要求在材料表面进行标识时,用挂牌或固定的标签标识。油漆标识不能用于焊缝表面、法兰垫片密封面和螺纹表面。(4)标识代码(材料检验编号)识别代码是材料唯一性标识,由材料责任人进行控制和实施。材料代码在材料检验验收合格后由库房保管员或施工工地材检员进行标识,同时具有材料在通过验收后处于合格状态的标识意义。本公司规定识别代码由下列符合组成。材料类别代码规定如下:材料类别代码材料类别代码焊材H弯头W管材G异径管Y阀门F法兰L三通S紧固件J4.10管材的保管(1)材料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后,按识别代码分别分类分批在合格区堆放。(2)材料按识别代码逐一及时地挂牌,注明其标识代码、材质、规格。(3)考虑到安全,要控制堆放高度和货架的承受能力。(4)材料直接运到施工工地,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规定的地点堆放,同样要进行标识。(5)材料的堆放条件应满足物资管理要求,防止锈蚀。4.11管材的发放(1)材料领用发放的依据是领料单和材料代用单。(2)材料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流转原则。4.12焊材的保管(1)焊材一级库按焊材识别代码堆放在合格区的货架上,用标牌对识别代码、牌号、规格进行标识。(2)一级库环境条件要求货架离地面、墙壁距离要大于300mm,库房内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60%,保管员要做好湿度、温度记录。(3)焊材发放必须实行先进先出原则,保管中随时注意检查焊材有无受潮、锈蚀、包装破损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或焊接责任人请示处理。4.13焊材的烘干发放:(1)焊材发放前,应按不同牌号焊条规定的烘干曲线进行烘焙,二级库保管员应及时做好烘干记录。(2)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入保温箱内。(3)焊工本人根据施焊项目和焊接工艺卡的要求填写材料领用单,经现场焊接负责人审核后,带着保温筒到二级库领取当天用的焊条,保管员及时做好发放记录。(4)焊工领焊条时不拿保温筒,保管员可拒绝发放,当班工作结束后,保温筒可送二级库代为保管。(5)当班多余的焊条,工作结束后焊工本人应及时退回二级库,保管员应及时做好回收记录。(6)退回的焊条,次日烘干后保管员要先发放,避免二次以上的烘焙。4.14其他零部件的保管与发放:(1)阀门、三通、法兰、紧固件等零部件验收合格后,按识别代码和类别放在备品配件库的货架上,大件可放在库房指定的地点,保管员进行标识,并建立台帐。(2)保管员按先进先发的原则凭领料单进行发放。4.15客财产的控制:(1)对顾客财产控制的范围包括顾客提供的材料、零部件、设备器具和图样资料。(2)收到顾客提供的财产时项目部应建立顾客提供的财产清单。(3)对顾客提供的财产进行验证,同样要按规定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做好检验记录,并按公司规定进行标识、保管和发放。(4)当顾客提供的财产在贮存、加工、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问题时,必须做好记录和标识,并及时向顾客报告。(5)对顾客提供的财产实行专管专用,与公司采购的产品隔离存放。4.16材料的代用(1)材料代用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更改代用。(2)甲供材料的代用应有设计单位正式变更文件;乙供材料的代用由项目施工员填写“代用申请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公司材料责任人审批,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代用。(3)材料代用必须有相应的工艺修改方案,因材料代用引起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数据的改变,应由工艺责任人及时跟踪更改。(4)凡锅炉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必须经材料代用单位的技术部门(包括设计和工艺部门)同意,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还必须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原图样审批单位备案。a.用强度低的材料代替强度高的材料。b.用厚度小的材料代替厚度大的材料(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锅炉受热面管子除外)。c.代用的钢管公称外径不同于原来的钢管公称外径。5.相关表格 5.1供方申请评价表 5.2合格供方评价表(八)焊接管理程序1 .目的通过对焊接涉及的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控制,以确保锅炉安装过程中的焊接质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锅炉安装焊接全过程的管理3. 职责3.1 公司总师室负责对焊接人员的管理3.2 公司焊培中心及项目部材料员负责焊接材料的管理3.3 项目焊接施工人员负责对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并对焊接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作出评判3.4 公司级质保体系焊接责任人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试板及焊缝返修的管理4工作程序4.1 对焊接技术人员的要求(1)焊接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学历和一定的施工经验,必须熟悉相关焊接规程规范,负责焊接工艺的编制,组织焊接工艺评定,做好焊工培训考试工作。(2)焊接检验人员监督检查焊接施工方案及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执行情况,指定无损检测的位置。(3)无损检测人员应持有与相关焊接标准要求相一致的资格证书,负责检测的具体操作及评定。4.2焊工的管理(1)为保证锅炉安装质量,凡从事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焊接的焊工,必须具备相应材料类别和焊接位置的资格。(2)焊工资格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执行。(3)焊工资格评定及焊接培训的日常工作在公司总师室组织下统一进行。(4)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名单经公司总师室审定后,报市技术监督部门审批。(5)焊工技术档案由总师室归口管理。4.3 焊接工艺评定(1)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2)焊接技术人员和焊接检验员组织工艺试验。负责焊接试验人员必须详细记录焊接工艺评定的各项数据。认真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报焊接责任人审核。(3).焊接技术人员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经焊接责任人审定后,交焊接培训中心试验。(4).只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方能作为编制锅炉焊接工艺卡和指导焊工考试的依据。(5).焊接工艺评定资料应妥善保存。试样X光底片和文字技术资料由总师室保管。4.4焊接过程的实施(1)焊工施焊时,应按照焊接工艺卡的要求进行施焊;同时,现场焊接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填写现场焊接参数记录表。(2)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本人的代号钢印或采用其他方式形式记录。(3)现场焊接质检人员对已焊完的焊接接头进行检查,并及时填写焊接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4)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立即进行热处理,否则应作后热处理。(5)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后方可卸载。(6)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4.5焊材使用和管理(1)焊材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并做好烘干记录,填写焊材烘干发放领用记录表。操作者应按工艺要求领取焊材;施焊时要将实际使用焊材的牌号、规格、数量等及时做好记录。(2)焊工领用焊条时必须携带保温筒,每次领用量不宜超过3公斤, 当日焊接工作结束后,剩余焊条应按规定回收入库。4.6 焊缝返修(1)经检验,当焊缝表面质量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由焊工本人返修直至合格。(2)经无损检测不合格的焊缝返修,必须采用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对同一部位焊缝返修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两次;同一部位两次以内的焊缝返修工艺,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制,焊接责任人审核,经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返修工艺由焊接责任人编制,质保工程师批准。4.7焊接环境管理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时,需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1).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米/秒,其它焊接方法大于8米/秒。 (2).相对湿度大于90%。 (3).雨雪环境。(4).焊件温度低于-20。当焊件温度低于0 , 焊接工艺没有预热要求时, 应考虑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手触感觉温暖的温度(约15)。5.相关表格5.1 焊接工艺卡 5.2现场焊接参数记录表5.3焊接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5.4焊材烘干发放领用记录表(九)热处理控制工作程序1.目的通过对热处理工艺制订及实施的控制,确保热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的组织与性能。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锅炉安装过程中需要热处理的焊接接头3.职责3.1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制定热处理工艺,经公司质保体系热处理责任人审核后,报公司质保工程师批准3.2 项目热处理操作人员负责热处理工艺的具体实施,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热处理的质量控制负责4. 工作程序4.1 是否需要热处理的判别(1)下列焊接接头焊后应进行热处理a.壁厚大于30mm的碳素钢管道、管件。b.耐热钢管子及管件和壁厚大于20mm的普通低合金钢管道(下述第(2)条款规定内容除外)。c.其他经焊接工艺评定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件。(2)凡采用氩弧焊或低氩型焊条,焊前预热和焊后适当缓冷的下列部件可免作热处理。a.壁厚10mm,管径108mm的15CrM0、12Cr2M0钢管子。b.壁厚8mm,管径108mm的12Cr1M0V钢管子。c.壁厚6mm,管径63mm的12Cr2M0WVTiB钢管子。4.2热处理的质量控制 (1)焊后热处理类别一般取为高温回火,常用钢材的焊后热处理温度与恒温时间详见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或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热处理过程中,升温、降温速度规定如下:a.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250(25壁厚)/h,且不大于300/h。b.降温过程中,温度在300以下可不控制。(3)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点AC1。(4)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 倍,且不小于60mm。(5)热处理时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得小于管子壁厚的5 倍,以减少温度梯度。(6)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应力求内外壁和焊缝两侧温度均匀,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应低于50。厚度大于10mm时应采用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7)热处理的测温必须准确可靠。应采用自动温度记录。所用仪表、热电偶及其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8)进行热处理时,测温点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两侧,且不得少于两点。水平管道的测点应上下对称布置。(9)焊接接头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工的代号钢印或永久性标记。(十)无损检测控制工作程序1.目的通过对无损检测工艺、过程、报告等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无损检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锅炉安装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工作3.职责3.1公司II级无损检测人员制定无损检测工艺,经公司质保体系无损检测责任人审核后,报公司质保工程师批准3.2 公司I级无损检测人员负责无损检测工艺的具体实施,公司II级无损检测人员对现场无损检测的过程控制负责并出具检测报告以便报III级无损检测人员审核。3.3无损检测质量由质保体系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控制。3.4 公司总师室负责对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其中包括: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计划,考核记录,资格证的管理,及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的管理。4. 工作程序4.1检测作业前应由项目部出具委托检查通知单,通知单应写明探伤部位、材质、规格、探伤数量等,探伤时间安排应符合工程进度的要求。4.2 无损检测工艺的制定II级无损检测人员接到无损检测委托检查通知单后制定无损检测工艺,其必须包括无损检测方法、选用的标准规范及具体的检测技术参数等内容。若属常规和通用性的无损检测项目,亦可通过制定通用工艺文件来代替。4.3无损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1) 无损检测的方法、探伤比例、数量、合格级别,不合格部位的检测、扩探比例,评定标准等必须同时满足设计图纸,合同技术条件及有关法规、标谁的要求。如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JB4730-2005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中有关锅炉安装方面的规定执行。(2) 从事无损检测工作人员,应按照持种设备的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各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3)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完整,并经相应责任人员签字认可。底片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定位,识别标记完整,位置正确,灵敏度,黑度符合标准规定。(4)检测必须按焊接部位编制号码,并做好原始记录。探伤中发现超标缺陷应及时发出返修通知单,返修单上必须标明缺陷的性质,大小和部位。(5) 完工后的检测报告,底片及原始探伤记录等资料由公司档案室统一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4.4所用无损检测设备必须专人管理,并定期校验,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4.5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 (1) 无损检测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其所持有资质级别及项目相一致,不得超越相应权限。 (2) 无损检测人员出外培训、考核必须经公司总师室批准后方可实施。所获得的相关证书必须交总师室统一保存。4.6 对无损检测分包方的控制和管理 (1)在锅炉安装过程中,当某些无损检测工作必须由分包方进行时,应当对其进行如下几方面的评价,确认其是否能胜任相应的检测工作。a.外协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b.具备完成委托项目内容的企业资质c.质量体系运行正常、具有质量保证能力;d.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如施工、检测能力可满足委托需求;e.经营作风、企业信誉、服务质量良好。(2)委托外协必须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协议条款应符合合同法的要求。(3)公司试验室明确专人负责委托事项,全程跟踪、检查合同履约情况,质保体系相关责任人进行监督核查,确保外协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符合工程施工要求。(4)在分包满一年时,必须对分包方进行年度评价,以确认其是否能继续胜任相应的检测工作。 (5)对分包方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工艺的确认等的管理参照本程序的相关条款。5. 相关表格5.1无损检测委托检查通知单5.2 无损检测工艺卡5.3 无损检测返修通知单5.4 无损检测报告(十一)理化检验控制工作程序1.目的通过对理化检验过程、报告等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锅炉安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化检验工作3.职责3.1公司试验室相关技术人员在确定理化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编制理化检验工艺,经公司质保体系理化检验责任人审核后实施。3.2 公司试验室操作人员负责理化检验工艺的具体实施,并出具检验报告以便报公司质保体系理化检验责任人审核。3.3 公司总师室负责对理化检验人员的管理 4. 工作程序4.1工程项目需进行理化检验委托时,必须填写理化检验委托单。4.2理化检验负责人根据委托要求 ,确定是否外协。若属化学分析,则根据 外协工作程序进行;否则,交公司试验室进行。4.3公司试验室根据委托技术要求, 制定检验工艺,并对试件进行取样。经理化检验负责人确认试样数量和加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进行标记后,方可进行试验。4.4试验过程必须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经试验过的试样必须检查其表面缺陷状况,并及时进行记录。4.5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应根据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并经理化检验负责人审核确认。试验人员及理化检验负责人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4.6根据试验结果,若需要复验,由理化检验负责人确定4.7试验室必须保存好有关试样,对试样进行除锈并刷上除锈漆。4.8理化检验用检测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定,且必须合格,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4.9理化检验人员的管理(1)理化检验人员出外培训、考核必须经公司总师室批准后方可实施。所获得的相关证书必须交总师室统一保存。(2) 理化检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其所持有资质级别及项目相一致,不得超越相应权限。4.10 对理化检验分包方的控制和管理 (1)在锅炉安装过程中,当某些理化检验工作必须由分包方进行时,应当对其进行如下几方面的评价,确认其是否能胜任相应的检测工作。a.外协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b.具备完成委托项目内容的企业资质c.质量体系运行正常、具有质量保证能力;d.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如施工、检测能力可满足委托需求;e.经营作风、企业信誉、服务质量良好。(2)委托外协必须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协议条款应符合合同法的要求。(3)公司试验室明确专人负责委托事项,全程跟踪、检查合同履约情况,质保体系相关责任人进行监督核查,确保外协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符合工程施工要求。(4)在分包满一年时,必须对分包方进行年度评价,以确认其是否能继续胜任相应的检测工作。 (5)对分包方理化检验的过程控制、工艺的确认等的管理参照本程序的相关条款。5. 相关表格5.1理化检验委托通知单5.2理化检验报告(十二)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检验与试验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锅炉设备的材质和安装质量符合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锅炉设备安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检验和试验工作。3职责:31项目部材料员负责对进货锅炉设备的验证、贮存、标识和防护。并确保检验工作符合规定要求。32 项目部相关责任人员、施工人员负责锅炉安装过程检验、试验和最终试验工作,并确保检验、试验符合规定要求。33公司工程部组织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对锅炉安装进行最终检验,并确保最终检验符合规定规范要求。34设备进货检验与复验由材料责任人组织。35公司锅炉检验责任人负责对锅炉设备工序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试验相关检验结果的监督和审核,并对锅炉安装的质量检验进行有效控制。4工作程序41设备检查验收程序1.锅炉安装施工前,对甲方交付的锅炉设备,辅机及附件,按公司物资管理程序(TAB.G218)实施,依据厂方提供的装箱清单及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开箱验收,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2.设备清点验收时,甲乙双方必须有相关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如发现缺件,型号规格不符,质量差劣或损坏现象时,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分清责任,协商解决办法,双方签署意见。3.对存在不能保证安装质量问题的设备,乙方有权拒绝安装,及时报告甲方和生产厂家。4.设备经过清点、验收后,应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管,对暂时不安装又不能入库存放的大型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晒,防潮措施。对热工仪表等精密部件,应入库存放保管,以防止设备腐蚀锈蚀、损坏或丢失。5.设备的技术文件资料及开箱验收记录应在工程竣工时,由项目资料员与竣工资料一起汇集整理,以便归档。42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1.锅炉安装施工质量管理实行公司和项目部二级制分级管理制度。(1)锅炉安装质量控制按施工质控图的“控制点”与“停止点”进行,控制点由项目部进行检验控制,停止点由公司质保体系组织检验控制。各“控制点”和“停止点”均应严格检验并按规定申报监检部门监督检验。(2)公司级锅炉安装质保体系和公司工程部参与锅炉安装的有关问题的决定和进行检查、监督与控制,锅炉安装质量“控制点”和“停止点”见附后的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图,各“检验点”按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2.项目班组必须对安装的每一道工序进行自检,施工员负责工序交接检,并及时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确保资料的准确性。3.项目部质检员应对班组安装记录进行复验和评定,对各控制点进行严格把关,凡不合格部分必须返工,并对返工质量进行复查,项目部质检员在复检合格基础上填写质量复检资料,并签字认可。4.公司锅炉检验责任人应对项目部有关记录和评定进行认真审核,对各“停止点”进行严格检验,凡不合格者不准进行下道工序并不得组织中间及交工验收。5.质量验收依据:(1) 国家现行颁发的条例、规程、规范(2) 锅炉图纸及技术资料文件(3) 安装合同条款(4) 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6.公司对锅炉安装施工应严格执行施工管理程序(TAB.G219)、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程序(TAB.G221)及工程质量检查与不合格品控制程序(TAB.G222)的规定,确保锅炉安装100%一次交验合格。7.锅炉安装施工质量的分段验收和总体验收,即:“控制点”应由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停止点”必须按接受主管部门监察程序执行。8.最终检验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整理好全套工程资料,上报工程部,由工程部和质保体系有关人员进行初验,初验时应严格审查安装资料,按“控制点”,“停止点”复核检查,初验达“合格”以上者才能竣工验收。9.公司级的竣工交验工作必须由质保工程师或质量责任人组织,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并办理验收手续。10.对验收中提出的有关整改意见,质量责任人应负责检查,督促整改,并填报整改情况记录。11.工程竣工验收交付后,项目部应及时整理工程资料。一式三份,一份交建设方,一份交监检部门,一份交公司归档。12.相关表格(详见锅炉安装表式一览表)(十五)信息反馈程序1.目的1.安装过程中的信息反馈(1)锅炉安装、修理、改造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施工质量等问题时,施工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向质保工程师报告,质保工程师会同锅炉工艺责任人和检验责任人及有关人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填写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如限期未改者,由工程部发出“停工通知单”。(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指定责任人对施工质量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质检员将整改情况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意见书面汇报给检验责任人,复查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3)探伤人员应将锅炉安装焊缝探伤报告和返修通知单及时反馈给质保体系检验责任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随时掌握焊接质量情况。(4)锅炉安装中如发现重大问题应立即报告质保工程师和有关部门,质保工程师立即组织人员处理,处理意见经质保工程师签字生效,并作为原始记录存档。2.用户的信息反馈质量回访工作由经营开发部组织专人负责,工程交付使用一年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回访,全面了解锅炉使用运行情况,征求用户意见和要求,根据用户意见向质保工程师提出回访报告书,应包括用户意见、质量情况、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实施人员等。回访报告书经质保工程师签署意见后,交锅炉项目部组织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贯彻中,应按质保体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