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doc_第1页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doc_第2页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doc_第3页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doc_第4页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写作课【教学任务】主备人程学军单 位平邑镇二中学习目标1.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2.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独立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游记。3.在叙述、描写中融入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难点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第六单元写作课【教学任务】主备人程学军单 位平邑镇二中学习目标1.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2.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独立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游记。3.在叙述、描写中融入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难点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课时二课时课型写作课【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投放题目提前布置:学生结合课本P212-215,参考同步学习 作文P59-68,在“家乡风景独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搜集整理材料从而进行写作。写作目标:1能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2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3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游记。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搜集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用读书笔记、剪报、诵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整理、展示、交流,形成写作的素材。明确写作目的和要求:(1)字体工整、规范、认真、美观。(2)语言要准确生动流畅,有真情实感。写前指导一、导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读书人早就意识到,走出书斋,远离官场,畅游天下,可以开阔视野,愉悦心情。现在,旅游已成为许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背起行囊去畅游祖国的山川湖泊,去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吧!二、点拨投石问路“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无论你生长在祖国的那一片土地上,无论是塞北草原,还是江南水乡,是草原牧场还是海滨渔场,是边陲小镇还是深山村落,你总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看到祖国古老文明的印记,得到美的熏陶。你家乡的一口井也许就是一段美丽的传说,一座桥也许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棵树也许就是一首动人的歌谣。下面就让我们谈谈游览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见闻和感受。三:指导拨云见日写法指导:游记,是指记叙旅途见闻的文章。常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叙游览活动和地方风光,一般以细致的记叙和具体的描写为特征。其基本写法是:1 仔细观察,了解景区特点、风情。到一个景区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导游或当地人的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游览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并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2抓住特征,突出写作重点。要善于在众多的景点中选取几个最能代表总体特征的“点”,仔细观察,具体描绘。3通常要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无章。4情、理、景相结合。5游记的形式应自由灵活,风格多样,可以写成日记、书信、散文等各种形式。游记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轻松优美,富于魅力。一、教师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生自由交流。谈查阅地方志、访问老人、实地游历考察的见闻和感受。三、1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或学生阅读同步学习作文,了解“怎样写”从而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2教师强调学习游记基本的写法。师生再次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1查阅地方志,访问老人,实地游历考查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2把握游记写作的顺序。3确立中心选择景物。4注意写景要主次分明。 5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6不少于600字。自主写作巡视指导:汇总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学生自选角度进行个性化写作,限时40-45分钟。提前写完的同学交换阅读,相互修改、评价。素材积累 荷兰民俗村游记 黄邦在进入村庄,只见到处河道纵横,流水潺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风车,看似在眼前,其实还隔着几条小河,离我们老远的。那村庄俨然就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行走在用小石块铺就的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上,穿过一片又一片青青的草地和红叶纷飞的树林,约走了十几分钟才进入村庄的中心。这里稀稀疏疏地坐落着些芦苇盖顶的小屋群。说是小屋群,每群不过三、五座而已,那小屋形状各异,高矮不一,就是屋顶也都不一样。也有看似几座实为连体的房屋,只有一条屋脊,两侧面三角形正斜面长方形的,有一条屋脊正斜面屋檐遮住三分之一的窗门,侧面是立体两层套叠三角形的,更有连体房屋因左右排屋子高低大小不同,一条屋脊还有斜坡屋檐也成不规则边线的。看惯了中国对称美的屋子,再看看这些不规则的房屋,我体验到了一种内在美的魅力,不规则的美展示了崇尚自然的西方人的内心世界。每一座房子的屋顶上都有一个由大大的红砖砌成的方形烟囱,有的屋顶开有两、三个尖形的小屋,似彩色的透气窗,它们与灰色的芦苇盖顶、白色细长的窗框窗台白窗帘,与或红或黄或红绿相间的外墙相映成趣;每一座小屋的四周都种满了鲜花和大片的绿草,还有一些乔木、灌木。有的小屋的外墙甚至屋顶还爬满了长青藤。那家家户户露出的每一扇窗户里半掩半卷的白色帘幔下,都摆着一两盆盛开的鲜花。走到这里,我已经陶醉了,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人间仙境。不知走了多少座小小的木桥,我们被带到一条大河塘边。这时我们才真正来到了风车的附近,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七八座荷兰最大最古老的风车群。那一座座高大的风车像碉堡一样矗立在蓝色的河边。据介绍,这种古老的塔式风车房也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古老的民居式样。那外观造型独特,底座是红色的四五米高的碉堡式的楼屋,除了一个门洞,楼屋四周交错开有三层窗户,上中下三层各有二到四个窗口。上半部建筑物为灰色,成圆台柱状,大约五六米高,上下建筑物之间有个很大的环形露天台廊,台廊下与房屋的外墙有支架撑着,很像我们楼房外另加的阳台。圆台椎上侧面才是风车的叶片,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纸折小风车一样,古朴典雅。荷兰风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年前,聪明的荷兰人制造大量风车,充分利用这里的风力资源进行生产劳动。他们以风车为动力,用来磨面、锯木头、排水、发电等。坐落着风车群的小河对岸是一排排水上小屋,那尖尖的小屋靠水下的一根根木桩支撑着,所有的小屋面向河的外墙都开有窗门,不少小屋还是芦苇盖顶。近处河岸边,几近枯萎的苇草一丛丛迎风摇曳,丛丛苇草的后边水面上似有尖尖的船头,若隐若现。远处的河面上泊着几只小船。在民俗村游览,让人想起国内的江南水乡。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这里的环境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河道纵横,有的小河道其实只是浅而宽的明渠。这里到处建有简易且造型各异的小木桥以连接每一块陆地,有的小桥其实只是过河的跳板:两根两三米长的圆木横卧在小河的两岸,木头上稀疏地钉几块横板,没有桥栏,拙朴到几近原始的自然美。第二课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最佳解决方案合作交流师:同学们写完作文后,各小组成员互相批改作文,互相交流欣赏,然后推荐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或找出令你心动的句子、词语以备班内交流。方法指导:1书写是否工整,圈出错别字。2用直线画出病句。3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词句。4有没有别具一格的开头和结尾。5有没有关键的段落(过渡段等)和句子(主旨句,过渡句等)。6写景是否抓住事物特征。7写作顺序是否清晰。8写出评语。可以是鼓励型、建议型、崇拜型、赞赏型等。9学习小组内相互批阅、交流、反馈、纠错。教师不断巡回、答疑、参与讨论和修改,为学生个体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预测:学生批改时出现的问题1忽视错别字。2只看热闹,忽略要围绕中心选材。3不能判断段与段的衔接是否紧密。4不能断定详略是否得当。5评语的书写不够工整。学生按要求互相批阅交流,在作文本上圈点批注,认真书写评语及感受。学习小组内相互批阅、交流、反馈、纠错。佳作品析师:每组派代表把本组作文中优美、生动、形象、准确的句子或者词语选取3-5个讲解给大家听。各组代表展示本组优秀作品,并说出理由。教师适时作简短评价。教师根据本校的条件及教学实际,将优秀习作,以方便可行的方式,向更多的学生展示。小组推荐出优秀习作,班内交流展示。小组说出推荐理由。个别学生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