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doc_第1页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doc_第2页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涿州市医院 护理部 基础技术规范(31) 2017年2月20日制订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一、【目的】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二、【操作前准备】1.评估:(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三、【操作步骤】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3.洗手,戴口罩、手套。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8.处理用物,洗手。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四、【注意事项】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后送检。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痰标本采集考核标准项目操作要点分值评分标准仪表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分衣、帽、口罩、鞋不整洁各扣1分;不洗手扣2分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10分无评估不得分漏一项扣2分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10分少一项扣2分操作步骤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5分未双人核对不得分按医嘱备便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5分容器未贴条形码不得分洗手,戴口罩,戴手套。5分未做不得分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10分未核对扣5分,未告知扣5分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25分操作程序不正确一项扣5分,概念不清扣5分,操作不熟练扣5分脱手套,消毒双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