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预案.doc_第1页
防治水预案.doc_第2页
防治水预案.doc_第3页
防治水预案.doc_第4页
防治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1工作面回风巷防治水预案 水害类型:1001回风巷布置在10#煤层,前方10#煤层可能已开采、上部9#煤层局部已开采;前方水文地质资料不清。预计水害类型为:9#、10#煤老硐水、构造水。水害预防措施: 1、巷道每掘进百米在巷道一帮掘进一个临时水仓,安置 BQW30-30-5.5型污水泵1台,1趟2寸排水管路(排水时由压风管路更改)。2、巷道低洼处必须在一帮设置临时水仓,并预留与排水泵相匹配的同径三通。3、掘进过程中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的原则。4、巷道在掘进过程中,每进尺3m向顶部打一探眼,探眼深度不小于2.5m,掘进时如遇顶板淋水较大时,应及时向顶板补打钻眼,探清上部积水巷道位置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水害现场处置方案:1、掘进过程中围岩水的处理:顶板淋水要旧风筒搭棚或用漏斗、管子将水引到临时水仓,帮部涌水挖水沟将水引到临时水仓。 2、迎头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迎头遇有上述情况之一者都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3、如矿压显现异常,煤层片帮垮落且有渗透水时,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涌水量增大时,必须及时撤出迎头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并汇报工区值班室及矿调度室。4、在打钻过程中如发现钻孔探到老空、老硐水时,必须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停止钻进,由当班瓦检员检查钻孔附近的有毒有害气体,确保安全后,只留2人撤出巷道观察涌水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其余人员必须及时撤离至安全地点。5、每次放水过程,技术科必须安排专人了解放水情况,若涌水量小于2m/小时,在瓦斯涌出量正常的前提下可开动钻机旋转,若涌水量增加58m/h,立即停止钻进,但不能撤出钻杆,防止涌水量过大发生意外。6、探放水过程中,如果水量较大无法控制时,应及时撤出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7、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在班、组长或由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抢救,就地解决,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护,堵住出水点,以免事故扩大。如情况危急,水势很猛无法抢救,则有组织地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离事故区并沿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告知调度室,到达安全地点后再报告调度室。8、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迅速撤往上一水平,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9、若逆水流行进时,应靠近巷道的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10、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11、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12、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13、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或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暂时躲避到安全地点,不能撤离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动作,并要在躲避地点巷道口悬挂矿灯,工具或定时间隔敲打管子,铁轨等,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14、调度室接到透水或灌水报告后,要立即向矿领导汇报,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抢救,同时根据出事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区,通知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按避灾路线撤退至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住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到冲走。15、突水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冒险进入灾区。否则,不仅达不到抢险救援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自身伤亡,扩大事故。16、来不及撤退人员迅速进入 附近硐室避难。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阻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的侵入。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避难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17、重大水害的避难时间较长,应节约使用矿灯,合理安排随身携带的食物,保持安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采用各种方法与外部联系。长时间避难时,避难人员要轮流担任岗哨,注意观察外部情况定期测量气体浓度。其余人员均静卧保持体力。避难人员较多时,硐室内可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应关闭备用。18、在硐室内,可有规律地间断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19、在任何艰险的情况下,所有避难人员都要坚定信心,互相鼓励,保持镇定的情绪。20、被困堵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不嚼食杂物充饥,尽量少饮或饮不洁净的水。需要引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以免造成身体损伤。21、长时间避难后发觉救援人员来到时,应避免过渡兴奋和慌乱。得救时,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造成不良后果。22、透水或灌水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应尽快准确的核查井下人员,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23、透水或灌水事故发生后,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然后组织力量和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应尽可能将水引入水仓,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全力以赴排水,设备不足时应及时增设排水设备。现场抢救注意事项:当水威胁到中央变电所、中央泵房安全时救灾指挥部应立即通知该地点值班人员关闭水闸门,保护供电和排水设备。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当有瓦斯从水淹区涌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