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改善长廊空调系统最终版.doc_第1页
qc改善长廊空调系统最终版.doc_第2页
qc改善长廊空调系统最终版.doc_第3页
qc改善长廊空调系统最终版.doc_第4页
qc改善长廊空调系统最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长廊空调制冷效果一 课题概述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占地40多平方公里,机场候机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之间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平米。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浦东机场直通航以来旅客流量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目前,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年旅客吞吐量为达2311万人次,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73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成为了上海的窗口、中国的窗口。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保障分公司候机楼保障部负责浦东机场候机楼空调系统的运行保障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为世界各地的旅客提供舒适的候机环境。浦东机场候机楼布局图:(图1)图1图中A1,A2,A3,B1,B2,B3,B4,C1,C2,C3区域为候机楼长廊区域。由于候机楼设计为玻璃幕墙,长廊西侧在夏季受西晒日光影响较大。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空调制冷原理:能源中心通过管网向候机楼输送低温的一次冷冻水,一次冷冻水与候机楼内循环的二次水与一次水在楼内热交换站的板式热交换器进行能量交换,一次水温度升高,二次水温度降低,低温的二次水再输送至候机楼内的空调机组表冷器,空调机组的回风经过表冷器,送出冷风至各区域,达到制冷目的。(见图2)能源中心空调机组板式热交换器一次冷冻水出水二次水进水出水进水一次冷冻水二次水 原理示意图(图2)QC小组名称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保障分公司候机楼空调QC小组课题类型攻关型登记日期2005.6注册号SIA-YX-03-2005课题名称改善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长廊空调制冷效果课题起止日期2005.62005.9活动次数12活动出勤率100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职称)组内职务1张少骅男1974.01大专工程师组长2张炜男1970.12高中高级工组员3顾泓女1975.09本科助理组员4罗高岩男1952.01高中高级工组员5吴建强男1972.11高中高级工组员6蒋海华男1974.06高中高级工组员7史杰男1981.04本科助理组员二 小组简介(表1)三 选题理由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安全正常、顾客满意”,让旅客在候机楼内感到舒适和满意是我们永远不懈的追求。国家2003年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夏季空调房间内的室内温度标准值为2228。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与我分公司签定的2005年目标责任书中要求夏季候机楼温度应在2428之间。随着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人数逐年递增、配套的服务项目和商业模块不断增加、长廊区域受日光照射等多种原因,夏季时,候机楼长廊部位温度偏高,部分区域的温度超过28的上限。四 现状调查2005年6月小组成员根据长廊的地理位置,选择了16个测温点,利用楼宇自控系统对去年同期的温度进行了提取(见表2)。由于候机楼内温度受室外温度、时间、日照情况、旅客流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使我们的温度数据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比性,我们小组经讨论,确定所提取的每个温度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当天的室外最高温度超过35度;2 测温的时间选择在13:3014:30之间;3 当天日光照射比较强烈。(表2)温度 地点时间2004.07.2913:452004.08.0614:052004.08.0913:512004.08.1214:12测量点128.127.627.828.1测量点227.827.527.526.5测量点327.628.226.826.8测量点427.828.126.926.9测量点528.227.828.126.7测量点627.428.228.326.7测量点727.527.126.926.4测量点827.827.626.727.6测量点927.927.528.127.9测量点1028.127.927.527.8测量点1127.126.527.528.3测量点1227.527.026.727.5测量点1327.426.826.827.6测量点1427.626.926.828.2测量点1527.827.425.926.9测量点1627.627.828.126.8从上表中看出,长廊温度超过了28的情况出现了10个频次,这种情况下旅客会感觉候机环境较热。五 目标确定夏季,候机楼长廊区域温度不高于28。六 原因分析长廊空调效果差冷冻水冷量不够空调机组工作不正常一次冷冻水和二次水的热交换不充分空调机组运行故障空调出风口出风不畅总体流量不够主楼和长廊流量分布不合理长廊各热交换站流量分布不合理板式热交换器工作效率低冷水循环泵故障(图3)七、要因确认原因一、空调机组运行故障确认方法:小组讨论确认过程:小组成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空调机组负责冷空气的传送,如果运行出现故障,则不能送风,直接对空调制冷效果产生影响。结论:要因原因二、空调出风口出风不畅确认方法:现场验证确认过程:小组成员认为如果空调出风口滤网堵塞造成出风不畅,导致送风区域得不到足够的冷风,影响制冷效果。组员进行了现场测温,发现出风口堵塞的风口下区域的温度比出风口正常的区域的温度要高0.5,可见空调出风口出风不畅将会造成现场温度上升。结论:要因原因三、总体冷冻水流量不够确认方法:现场测量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对7月5日至8日的一次水流量进行了现场测量,得到如下数据,见表图确定候机楼目前总体冷冻水流量为4000m3/h4300m3/h,而设计流量的最大值在6900m3/h。总流量不足,直接导致了长廊流量的不足。从而影响到二次水的冷量。(如图所示)结论:要因原因四、主楼和长廊的一次水分配与设计不符确认方法:现场测量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经过对候机楼主楼和长廊600毫米分管的一次水流量测量及分析,发现分配比例情况和设计值不符。(见表及图)图设计值为长廊流量与主楼流量之比为55:45,分配比例的设计值主要依据主楼与长廊的面积比例确定,而实际测值比例约为45:55,主楼流量反而比长廊大。流量不足将直接导致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结论:要因一次冷冻水空调冷源流程图(图6)原因五、长廊5个热交一次水分配不合理确认方法:现场验证确认过程: 小组对长廊五个热交换站的一次水流量进行测量和比较得到其流量比为1 :0.71 :1.45 :0.79 :0.93,由于各热交换站所处地理位置及对应候机楼区域的不同,1#和2#热交换站距离一次水总管最近,流量相对较大,而其对应的区域客流量相对较少,空调效果较好,而3#和4#热交换站对应区域比较重要人流量多且空调效果相对不好,5#热交换站离总管距离最远,流量偏小。由此可见各热交换站一次水分配不合理。(见图6)结论:要因原因六、冷冻水循环泵运行故障确认方法:现场验证确认过程:7月5日7月8日,小组对候机楼总体冷冻水温度和流量进行了测试。(见表及图)一次水流量及温度统计表(表)图根据计算得出进出水温差平均为.,依据暖通行业的惯例,冷热交换后的温差应属于正常范围,因此我们推断进出水在板式热交换器内的热量交换是比较充分的。结论:不是要因原因七、冷冻水循环泵运行故障确认方法:现场验证确认过程:每个热交换站的冷水循环泵的工作方式为三台一组、开二备一,所以当有一台冷水循环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可以及时运行补充并不影响到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同时,我们还翻阅了冷水循环泵的设备维修维护台帐,发现由于我们平时做好了定期维护工作,冷水循环泵的设备保障率达到了。结论:不是要因八、 制定对策表6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完成时间1空调机组故障对空调机组进行检修保证空调机组正常运行对空调机组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包括机组的叶轮、轴承皮带等重要部件的检查蒋海华候机楼8月6日2空调出风口出风不畅加强清洗、更换滤网工作保证候机楼内出风口全部正常组织人员清洗滤网,对损耗严重的滤网进行更换史杰候机楼8月5日总体冷冻水流量不够加大一次流量的供应加大20%总流量与能源中心协调,加大对候机楼总流量的供应张炜能源中心7月25日一次水流量分配比例和设计值不符合理分配主楼和长廊的一次水流量将主楼与长廊流量的分配值调整为52:48分别调节主楼与长廊600毫米分管的平衡阀并测量张少骅候机楼8月1日长廊分配不合理合理分配5个热交一次水流量合理分配流量,保证各个区域的空调效果通过调节减小1,2热交换站一次水阀门,相应增加了3#、4#和5#热交换站的流量吴建强候机楼8月7日九、对策实施实施一、检修空调机组7月16日至8月6日,小组对候机楼长廊区域197台空调机组进行了检修。其中机组的叶轮维修15台次、轴承主轴维修10台,对所有机组的皮带进行了紧固。实施二、清洗、更换过滤网7月15日至8月5日,小组对候机楼长廊0米层,6米层,12米层各区域的风口进行了检查,并对滤网进行了清洗更换。共清洗滤网821块、更换滤网324块。实施三、加大一次流量的供应7月份,小组与能源中心进行沟通,7月18日能源中心开始调整机组,逐步增大对航站楼900毫米总管一次流量的供应,7月21日使用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测量,总管流量从4000m/h增加到5000m/h,大致增加了25。实施四、合理分配主楼和长廊的一次水流量7月22日至28日,小组成员反复对分管平衡阀进行调节,并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最终将长廊与主楼流量比例调节为53%:47%,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尽管主楼流量比例降低,但由于航站楼一次水总量的增加,还是保证了候机楼主楼流量没有减少,而相应已往空调效果较差的长廊一次水流量得到了增加。实施五、合理分配5个热交一次水流量7月29日,小组成员开始对5个热交换站调节减小1,2热交换站一次水阀门,相应增加了3#、4#和5#热交换站的流量。同样道理,由于一次水总量的增加,分配比例减少的热交换站流量不受影响,而进入3、4和5#热交换站的流量得到了提高。十、效果检查1 指标对比:对策实施后,小组成员在满足原来的三个测温条件的情况下对候机楼内相同的16个测温点进行了测温,得到数据。(见表7) 表7温度 地点时间2005.08.1214:072005.08.1614:452005.08.1913:312005.08.2214:02测量点126.726.326.925.9测量点226.425.925.626.8测量点326.125.825.826.4测量点427.327.127.726.5测量点525.425.125.126.3测量点625.924.925.826.1测量点726.626.225.925.7测量点826.325.326.825.1测量点927.125.626.125.4测量点1026.426.925.725.1测量点1125.125.825.126.8测量点1225.326.726.625.7测量点1325.824.926.926.7测量点1425.626.425.826.3测量点1525.126.325.926.5测量点1626.926.226.726.4所有测温点的温度都在28以下经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候机楼长廊的空调系统效果总体有了明显的改进。长廊的室内所有测温点的温度都在28以下,达到了预计效果。(见图8)图82社会效益通过小组的活动,候机楼空调的制冷效果有了较明显的改善,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统计:2005年上海夏季的平均气温为27.7,比常年同期偏高1.6,其中连续5天最高气温为38,属历史少见,即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浦东机场的候机环境仍然舒适宜人,树立了浦东机场良好的窗口形象。3无形效益活动中,小组成员热情投入,为共同的目标发挥各自的才智,恰当的运用工具方法,圆满的达成活动目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十一、巩固措施1、建立候机楼现场温度巡视制度,每天进行五次进行巡检,及时反馈现场信息,调整温度控制,并纳入贯标体系文件中,受控编号为QE/F-B-08-2004。 2、加强对冷冻水流量监测,根据现场情况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