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知识.ppt_第1页
登革热防治知识.ppt_第2页
登革热防治知识.ppt_第3页
登革热防治知识.ppt_第4页
登革热防治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防治知识 吴明福佛山市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4月26日 主要内容 登革热概述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传播媒介解放后中国登革热流行简况 一 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 denguefever 是登革热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 高热 全身肌肉 骨骼及关节痛 极度疲乏 部分患可有皮疹 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一 登革热概述 登革 是一个译音 此词源于西班牙语 意为装腔作势 英文为dandy 意思为纨绔子弟 因为本病初起时因关节肌肉疼痛而致步态不稳 有如公子哥儿走路时那装腔作势的姿态 故得名 一 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 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 花斑蚊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 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二 流行特点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南亚 西太平洋地区 美洲 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 其中以南美洲 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缅甸 印度 不丹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孟加拉等较为严重 二 流行特点 登革热在我国多发生于6 11月份 目前 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 个别地方还引发了当地病例的发生 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三 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 14天 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 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 突然起病畏寒 迅速发热三痛 头 眼眶 肌肉关节三红 眼结膜 颜面部 胸背部出血倾向皮疹 束臂试验阳性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皮疹 皮疹 皮疹 皮下出血 四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成蚊体中等 色黑 中胸背板有四条白色纵纹 中央两条平直 外侧两条向外凸出呈弧形 后足各跗节基部有白环 第五跗节全白 雌蚊唇基有一对白鳞族 四 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黑色 中等大小 头部沿眼边有白色鳞片 喙黑色 触须末端白色中胸盾片呈黑色 胸背正中有一条银白色纵纹后足1 4跗节有基白环 末节全白腹部背板黑色 但2 6节基部有狭窄的白色横带 四 传播媒介 媒介伊蚊特性 登革热通过伊蚊传播白纹伊蚊生活在房屋内及周围 半家栖 主要在白天叮咬吸血在小型 干净的积水中产卵和孵幼虫 五 解放后中国登革热流行简况 1978 2005年中国登革热发病概况 中国登革热流行型别 佛山市疫情概况 在佛山历史上 1978年夏天曾出现过登革热的暴发流行 当时疫情从石湾迅速波及几个市 县 上世纪80 90年代也曾出现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