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路由平台VRP 操作手册 MPLS分册目 录目 录第3章 MPLS TE配置3-13.1 MPLS TE简介3-13.1.1 流量工程和MPLS TE3-13.1.2 MPLS TE的基本概念3-23.1.3 MPLS TE的实现3-23.1.4 CR-LSP3-43.1.5 CR-LDP3-53.1.6 RSVP-TE3-63.1.7 流量转发3-93.1.8 CR-LSP备份3-113.1.9 快速重路由3-113.1.10 DiffServ-Aware TE3-133.2 配置MPLS TE基本能力3-143.2.1 建立配置任务3-143.2.2 使能MPLS TE3-153.2.3 创建MPLS TE隧道3-153.3 使用静态CR-LSP配置MPLS TE隧道3-163.3.1 建立配置任务3-163.3.2 配置MPLS TE隧道3-173.3.3 配置静态CR-LSP的入节点3-173.3.4 配置静态CR-LSP的中间节点3-183.3.5 配置静态CR-LSP的出节点3-183.4 使用动态信令协议配置MPLS TE隧道3-183.4.1 建立配置任务3-183.4.2 配置链路的MPLS TE属性3-203.4.3 配置OSPF TE3-203.4.4 配置IS-IS TE3-203.4.5 配置CSPF3-213.4.6 配置MPLS TE显式路径3-213.4.7 配置MPLS TE隧道的约束条件3-223.4.8 使用CR-LDP建立MPLS TE隧道3-223.4.9 使用RSVP-TE建立MPLS TE隧道3-223.5 配置RSVP-TE高级特性3-233.5.1 建立配置任务3-233.5.2 配置RSVP资源预留风格3-243.5.3 配置RSVP的状态定时器3-243.5.4 配置RSVP刷新机制3-253.5.5 配置RSVP的Hello扩展3-253.5.6 配置RSVP-TE预留确认3-263.5.7 配置RSVP验证3-263.6 调整CR-LSP的建立3-263.6.1 建立配置任务3-263.6.2 配置CSPF的仲裁方法3-283.6.3 配置路由固定3-283.6.4 配置管理组和亲和属性3-293.6.5 配置CR-LSP重优化3-293.7 调整MPLS TE隧道的建立3-303.7.1 建立配置任务3-303.7.2 配置环路检测3-303.7.3 配置记录路由和标签3-313.7.4 配置隧道重建3-313.7.5 配置隧道的优先级3-313.8 影响流量的转发3-323.8.1 建立配置任务3-323.8.2 配置失效链路定时器3-333.8.3 配置泛洪阈值3-333.8.4 配置选路使用的度量3-333.8.5 配置IGP Shortcut3-343.8.6 配置转发邻接3-353.8.7 配置自动带宽调整3-363.8.8 配置隧道转发的流量类型3-363.9 配置CR-LSP备份3-373.9.1 建立配置任务3-373.9.2 配置CR-LSP备份3-373.10 配置MPLS TE快速重路由3-383.10.1 建立配置任务3-383.10.2 在主LSP的头节点使能快速重路由3-393.10.3 在PLR上配置Bypass Tunnel3-393.10.4 配置节点保护3-403.10.5 配置快速重路由扫描定时器3-403.11 维护MPLS TE3-413.11.1 显示MPLS TE的运行状态3-413.11.2 清除运行信息3-423.11.3 调试MPLS TE3-423.11.4 复位自动带宽调整特性3-433.12 MPLS TE配置举例3-433.12.1 使用静态CR-LSP配置MPLS TE隧道示例3-433.12.2 使用RSVP-TE配置MPLS TE隧道示例3-483.12.3 使用CR-LDP配置MPLS TE隧道示例3-583.12.4 配置CR-LSP备份示例3-693.12.5 配置快速重路由示例3-763.12.6 配置BGP/MPLS IP VPN中的MPLS TE示例3-913.13 MPLS TE故障处理3-1043.13.1 不能产生TE LSA3-104iii通用路由平台VRP 操作手册 MPLS分册第3章 MPLS TE配置第3章 MPLS TE配置3.1 MPLS TE简介3.1.1 流量工程和MPLS TE1. 流量工程(1) 流量工程的作用网络拥塞是影响骨干网络性能的主要问题。拥塞的原因可能是网络资源不足,也可能是网络资源负载不均衡,导致局部拥塞。流量工程TE(Traffic Engineering)解决的是由于负载不均衡导致的拥塞。流量工程通过动态监控网络的流量和网络单元的负载,实时调整流量管理参数、路由参数和资源约束参数等,使网络运行状态达到理想状态,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避免负载不均衡导致的拥塞。总的来说,流量工程的性能指标包括两个方面:l 面向业务的性能指标:增强业务的QoS性能。例如对分组丢失、时延、吞吐量以及服务等级协定SLA(Service Level Aggrement)的影响。l 面向资源的性能指标:优化资源利用。带宽是一种重要资源,对带宽资源进行高效管理是流量工程的一项中心任务。(2) 流量工程的解决方案现有的IGP协议都是拓扑驱动的,只考虑网络的连接情况,不能灵活反映带宽和流量特性这类动态状况。解决IGP缺点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重叠模型(Overlay),如IP over ATM、IP over FR等。重叠模型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上提供一个虚拟拓扑结构,从而扩展了网络设计的空间,为支持流量与资源控制提供了许多重要功能,可以实现多种流量工程策略。然而,由于协议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重叠模型在可扩展性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在大型骨干网络中部署流量工程,必须采用一种可扩展性好、简单的解决方案。MPLS TE就是为这一需求而提出的。2. MPLS TEMPLS本身具有一些不同于IGP的特性,其中正有实现流量工程所需要的,例如:l MPLS支持显式LSP路由;l LSP较传统单个IP分组转发更便于管理和维护;l 基于约束路由的LDP可以实现流量工程的各种策略;l 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的系统开销较其它实现方式更低。MPLS TE结合了MPLS技术与流量工程,通过建立到达指定路径的LSP隧道进行资源预留,使网络流量绕开拥塞节点,达到平衡网络流量的目的。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MPLS TE能够抢占低优先级LSP隧道带宽资源,满足大带宽LSP或重要用户的需求。同时,当LSP隧道故障或网络的某一节点发生拥塞时,MPLS TE可以通过备份路径和快速重路由FRR(Fast Reroute),提供保护。使用MPLS TE,网络管理员只需要建立一些LSP和旁路拥塞节点,就可以消除网络拥塞。随着LSP数量的增长,还可以使用专门的离线工具进行业务量分析。MPLS TE的详细介绍可参考RFC2702(Requirements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Over MPLS)。3.1.2 MPLS TE的基本概念1. LSP隧道对于一条LSP,一旦在Ingress节点为报文分配了标签,流量的转发就完全由标签决定,流量对LSP的中间节点透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条LSP可以看作是一条LSP隧道。2. MPLS TE隧道在部署重路由(reroute)或需要将流量通过多条路径传输时,可能需要用到多条LSP隧道。在TE中,这样的一组LSP隧道称为TE隧道(traffic engineered tunnel)。这类LSP隧道由两个标识符标识:一个是SENDER对象携带的tunnel ID,用于唯一定义TE隧道;另一个是SENDER_TEMPLATE对象或FILTER_SPEC对象携带的LSP ID。3. 主干流(Traffic Trunk)主干流是属于同一服务类型的流量的聚合,并使用同一条LSP。3.1.3 MPLS TE的实现MPLS TE主要实现两类功能:l 静态LSP的处理:创建和删除静态LSP。这些LSP有带宽需求,但都是通过手工配置。l CR-LSP(Constrained Route -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处理:包括对不同类型CR-LSP的处理。有三种CR-LSP,基本CR-LSP、备份CR-LSP和快速重路由CR-LSP。静态LSP的处理比较简单。对于CR-LSP,MPLS TE在实现上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 发布含TE属性的信息MPLS TE需要了解每条链路的动态TE相关属性,这可以通过对现有的使用链路状态算法的IGP协议进行扩展来实现,比如OSPF协议和IS-IS协议的扩展。扩展后的OSPF和IS-IS协议在链路连接状态中增加了链路带宽、着色等TE相关属性,其中,链路的最大可预留带宽和每个优先级的链路未被预留带宽尤为重要。每台路由器收集本区域所有路由器每条链路的TE相关信息,生成流量工程数据库TEDB(TE DataBase)。& 说明:OSPF使用Type 10 LSAs(Opaque Area-Local)传递TE相关属性信息;IS-IS使用Type 22 TLVs传递TE相关属性信息。2. 计算路径使用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通过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Shortest Path First)计算出到达网络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MPLS TE使用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SPF(Constraint Shortest Path First)计算出到达某个节点的最短路径。CSPF算法是从SPF算法衍生来的,CSPF有两个输入条件:l 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着色、抢占/保持优先级、显式路径等约束条件,这些都在LSP的入口处配置;l 流量工程数据库TEDB。CSPF的计算过程就是针对LSP要求,先对TEDB中的链路进行剪切,把不满足TE属性要求的链路剪掉;再采用SPF算法,寻找一条到LSP出口的最短路径。3. 建立路径支持建立LSP隧道的信令包括CR-LDP和RSVP-TE。它们都能够携带LSP的带宽、部分显式路由、着色等约束参数,两者完成的功能是一样的。从内部实现来看,CR-LDP通过TCP建立LSP,RSVP-TE则通过Raw IP建立LSP连接。RSVP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体系结构、协议规程与对各种业务的支持机制相对比较成熟;CR-LDP则是新技术,在可扩展性方面优势明显。VRP支持使用CR-LDP和RSVP-TE这两种信令协议。4. 转发报文使用建立的LSP隧道转发报文。3.1.4 CR-LSP基于一定约束条件建立的LSP称为CR-LSP,与普通LSP不同,CR-LSP的建立不仅依赖路由信息,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比如指定的带宽、选定的路径或QoS参数。建立和管理约束条件的机制称为CR,它的完整形式是Constraint-based Routing,即,基于约束的路由。下面对CR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1. 严格显式路由与松散显式路由如果约束信息是对沿途LSR的精确指定,建立的LSP称为严格的显式路由(Strict Explicit Route);如果是对选择下游LSR时的模糊限制,称为松散的显式路由(Loose Explicit Route)。2. 流量参数路径的流量参数有三个:峰值速率(peak rate)和承诺速率(committed rate)描述路径本身对带宽的约束;另外一个是服务粒度(service granularity)。3. 抢占如果在建立CR-LSP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满足所需带宽要求的路径,一种解决方法是拆除另外一条已经建立的路径,占用为它分配的带宽资源,这种处理方式称为抢占(Preemption)。CR-LSP使用两个优先级属性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抢占:建立优先级(Setup Priority)和保持优先级(Holding Priority)。抢占由RSVP-TE的RESV消息发起。当新建一条路径Path1时,如果需要与已建立的路径Path2争夺资源,只有当Path1的建立优先级高于Path2的保持优先级时,Path1才能抢占成功。建立优先级和保持优先级的取值范围都是07,数值越小则优先级越高。为保证CR-LSP隧道能够正确建立,建立优先级不能高于保持优先级,即,建立优先级的数值不能比保持优先级小。否则可能会导致LSP间无穷尽的互相抢占,造成振荡。4. 路由固定(route pinning)CR-LSP创建成功后不随路由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做路由固定。当某个网络未运行IGP TE时,网络管理员不能确定网络上的哪些地方可以获得带宽,这时需要选择具有所需带宽的松散ER-hop(Explicit Route)来创建CR-LSP,但这些CR-LSP将会随路由变化而变化,当路由变化时,比如出现了一个更好的下一跳,已建立的CR-LSP也将会随之改变。如果不希望使用松散路由建立的CR-LSP随路由变化而改变,网络管理员可以在CR-LSP创建成功时把这些CR-LSP配置成永久性的,不随路由变化而变化。5. 管理组和亲和属性MPLS TE隧道的亲和属性决定隧道使用的链路属性,亲和属性与链路管理组配合,确定隧道可以使用哪些链路。管理组、亲和属性、掩码都是32位数值。如果希望某条链路能够被隧道所用,管理组和亲和属性进行“与”操作的结果必须为1。即,在所有掩码为1的位中,管理组中至少有1位与亲和属性中的相应位都为1。对于掩码为0的位,则不对管理组的相应位进行检查。举例说明:假设亲和属性为0xFFFFFFFF,掩码为0x0000FFFF,则可用链路的管理组属性高16位可以任意取0或1,低16位则至少有1位为1,即,可以使用的范围是0x000000010xFFFFFFFF。在隧道首节点配置隧道亲和属性后,亲和属性将通过信令协议(CR-LDP或RSVP-TE)传递给各节点。& 说明:不同设备制造商实现的管理组和亲和属性的关系可能有所不同,当在同一网络中使用不同设备制造商的设备时,需要事先了解各自的实现方式。6. 重优化流量工程是系统规划网络资源使用的过程。根据用户需求可以设置流量工程,提供要求的QoS。通常需要服务提供商利用一定的机制去优化CR-LSP,以优化网络资源使用。一种方法是人工配置,但是需要服务提供商进行测量和对CR-LSP微调。使用MPLS TE则能够动态优化CR-LSP,从而节省人力。动态优化CR-LSP即定期重计算CR-LSP穿越的路由。如果重计算的路由优于当前路由,则创建一条新的CR-LSP,为之分配新路由,并将业务从旧的CR-LSP切换至新的CR-LSP,删除旧CR-LSP。3.1.5 CR-LDP基于约束路由的LDP机制CR-LDP(Constraint-Based Routing using LDP)是对普通LDP的扩展,在MPLS TE中用于从Ingress节点到Egress节点建立一条显式路径,并在此路径上进行资源的预留。所谓CR-LDP,是指入口节点在发起建立LSP时,在标签请求消息中对LSP路由附加一定的约束信息。CR-LDP的详细介绍可参考RFC3212(Constraint-Based LSP Setup using LDP)。3.1.6 RSVP-TERSVP的详细介绍可参考RFC2205(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 TE扩展的详细介绍可参考RFC3209(RSVP-TE: Extensions to RSVP for LSP Tunnels)。1. RSVP-TE概述资源预留协议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是为Integrated Service模型而设计的,用于在一条路径的各节点上进行资源预留。RSVP工作在传输层,但不参与应用数据的传送,是一种Internet上的控制协议,类似于ICMP。简单来说,RSVP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l 单向;l 面向接收者,由接收者发起对资源预留的请求,并维护资源预留信息;l 使用“软状态”(soft state)机制维护资源预留信息。RSVP经扩展后可以支持MPLS标签的分发,并在传送标签绑定消息的同时携带资源预留信息,这种扩展后的RSVP称为RSVP-TE,作为一种信令协议用于在MPLS TE中建立LSP隧道。2. RSVP-TE基本概念(1) 软状态“软状态”是指在RSVP中,通过消息的定时刷新来维持节点上的资源预留状态。资源预留状态包括由Path消息创建的路径状态(path state)和由Resv消息创建的预留状态(reservation state)。这两种状态分别由Path消息和Resv消息定时刷新。对于某个状态,如果连续没有收到刷新消息,这个状态将被删除。(2) 资源预留类型使用RSVP-TE建立的LSP都具有某种资源预留类型(reservation style),在建立RSVP会话时,由接收者决定此会话使用哪种预留类型,从而决定可以使用哪些LSP。VRP支持以下两种预留类型:l FF(Fixed-Filter style):固定过滤器类型。为每个发送者单独预留资源,不能与同一会话中其他发送者共享资源。l SE(Shared-Explicit style):共享显式类型。为同一个会话的发送者建立一个预留,可以共享资源。由于目前同一会话不能同时存在多条LSP,SE资源预留方式主要用于中断前建立(make-before-break)。3. make-before-breakmake-before-break是指一种可以在尽可能不丢失数据,也不占用额外带宽的前提下改变MPLS TE隧道属性的机制。图3-1 make-before-break示意图在图3-1中,假设需要建立一条R1到R4的路径,保留30M带宽,开始建立的路径是R1-R2-R3-R4。现在希望将带宽增大为40M,R1-R2-R3-R4路径上剩余的可预留带宽只有30M,不能满足要求。而如果选择R1-R5-R3-R4,则R3-R4也存在带宽不够的问题。采用make-before-break机制,新建立的路径在R3-R4可以共享原路径的带宽,新路径建立成功后,流量转到新路径上,之后拆除原路径。4. RSVP-TE消息类型RSVP-TE使用RSVP的消息类型,并进行了扩展。RSVP使用以下消息类型:l Path消息:由发送者沿数据报文传输的方向向下游发送,在沿途所有节点上保存路径状态(path state)。l Resv消息:由接收者沿数据报文传输的方向逆向发送,在沿途所有节点上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并创建和维护预留状态(reservation state)。l PathTear消息:此消息产生后马上向下游发送,并立即删除沿途节点的路径状态和相关的预留状态。l ResvTear消息:此消息产生后马上向上游发送,并立即删除沿途节点的预留状态。l PathErr消息:如果在处理Path消息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就会向上游发送PathErr消息,PathErr消息不影响沿途节点的状态,只是把错误报告给发送者。l ResvErr消息:如果在处理Resv消息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或者由于抢占导致预留被破坏,就会向下游节点发送ResvErr消息。l ResvConf消息:该消息发往接收者,用于对预留消息进行确认。RSVP的TE扩展主要是在其Path消息和Resv消息中增加新的对象,新增对象除了可以携带标签绑定信息外,还可以携带对沿途LSR寻径时的限制信息,从而支持LSP约束路由的功能,并支持快速重路由FRR(Fast Reroute)。l Path消息新增的对象包括:LABEL_REQUEST、EXPLICIT_ROUTE、RECORD_ROUTE和SESSION_ATTRIBUTE。l Resv消息新增的对象包括:LABEL和RECORD_ROUTE。LABEL_REQUEST对象在包含在Path消息中,为LSP请求标签绑定,LABEL_REQUEST对象也保存在路径状态块PSB(Path State Block)中。接收到LABEL_REQUEST对象的节点将分配的标签通过Resv消息中的LABEL对象通知上游节点。从而完成标签的发布和传递。5. 建立LSP隧道图3-2是使用RSVP建立LSP隧道的示意图:图3-2 建立LSP隧道使用RSVP建立LSP隧道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1) Ingress LSR产生Path消息,向Egress LSR方向发送;(2) Egress LSR收到Path消息后,产生Resv消息,返回Ingress LSR,同时,Resv消息在沿途的LSR上进行资源预留;(3) 当Ingress LSR收到Resv消息时,LSP建立成功。采用RSVP-TE建立的LSP具有资源预留功能,沿途的LSR可以为该LSP分配一定的资源,使在此LSP上传送的业务得到保证。6. RSVP刷新机制RSVP通过Refresh消息来维护路径和预留状态,Refresh消息不仅用于在RSVP邻居节点进行状态同步,也用于恢复丢失的RSVP消息。& 说明:Refresh消息并不是一种新的消息,它是以前发布过的消息的再次传送,Refresh消息中携带的主要信息和传送时使用的路径都与它要刷新的消息完全一致。只有Path消息和Resv消息才可能是Refresh消息。由于Refresh消息是定时发送的,当网络中的RSVP会话比较多时,Refrsh消息会加重网络负载;而对于时延敏感的应用,当消息丢失时,等待通过Refresh消息恢复的时间可能无法接受。简单地调整刷新间隔并不能同时解决这两类问题。RFC2961(RSVP Refresh Overhead Reduction Extensions)定义了几种新的扩展机制,用于解决Refresh消息带来的上述问题。(1) Message_ID扩展RSVP本身使用Raw IP发送消息,RFC2961中定义的Message_ID扩展机制增加了可以在RSVP消息中携带的对象,其中,Message_ID和Message_ID_ACK对象用于RSVP消息确认,从而提高RSVP消息发送的可靠性。在接口使能Message_ID机制后,可以配置重传功能,设定RSVP消息的重传参数。如果在重传时间间隔内(假设为Rf秒),没有收到应答消息ACK,经过(1Delta)Rf秒后,将重传此消息。Delta决定发送方增加重传间隔的速率。重传将一直持续到收到一个ACK消息或达到增量值RI。(2) 摘要刷新扩展摘要刷新Srefresh(Summary Refresh)可以不传送标准的Path或Resv消息,而仍能实现对RSVP的状态刷新。从而可以减少网络上的Refresh消息流量,并加快节点对这类消息的处理速度。在连接两个邻居路由器的接口上使能Srefresh可以减少开销,提高性能。摘要刷新扩展需要与Message_ID扩展配合使用。只有那些已经被包含Message_ID对象的Path和Resv消息发布过的状态才能使用摘要刷新扩展机制刷新。7. PSB、RSB与BSB的超时为建立LSP,发送者在Path消息中携带LABEL_REQUEST对象,接收者收到带有LABEL_REQUEST对象的Path消息后,就会分配一个标签,并将标签放在Resv消息的LABEL对象中。LABEL_REQUEST对象保存在上游节点的路径状态块PSB(Path State Block)中,LABEL对象则保存在下游节点的预留状态块RSB(Reservation State Block)中。当连续未收到刷新消息的次数超过PSB或RSB的超时倍数时,PSB或RSB中相应的状态被删除。假设有一个资源预留请求,在某些节点上没有通过准入控制,有时可能不希望立即删除这个请求的状态,但这个请求也不应该阻止其他请求使用它预留的资源。这种情况下,节点将进入阻塞状态(blockade state),在下游节点生成BSB(Blockade State Block)。当连续未收到刷新消息的次数超过阻塞状态超时倍数时,BSB中相应的状态被删除。3.1.7 流量转发在MPLS TE中,影响流量转发是指可能导致IP流量或MPLS流量经过的路径变化的配置。有多种方法可以影响流量的转发。1. 失效链路定时器一旦有一条链路状态变为down,CSPF的失效链路定时器就会启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前,IGP删除或修改了此链路,IGP将会把删除或修改情况通知CSPF,CSPF在TEDB中更新链路,并停止定时器。如果定时器超时时IGP没有删除或修改链路,链路状态将变为UP。2. 泛洪阈值当MPLS TE相关链路的带宽发生变化时,CSPF可能需要重新计算路径。为防止链路带宽变化导致的CSPF计算占用过多资源,可以规定当带宽变化到达一定限度时才进行泛洪。用户可以进行两种配置:l 当链路的可用带宽超过上限阈值时泛洪;l 当链路的可预留带宽低于下限阈值时泛洪。3. IGP Shortcut与转发邻接OSPF和IS-IS支持IGP Shortcut和Forwarding Adjacency特性,可以使用LSP作为出接口。在这种应用中,LSP被看做点到点链路。IGP Shortcut特性也称为自动路由宣告(AutoRoute Announce),该特性将LSP看作直接与目的地址相连的逻辑接口,计算该LSP隧道入口路由器的IGP路由。IGP Shortcut和Forwarding Adjacency的区别在于:l 在IGP Shortcut应用中,使能此特性的路由器使用LSP作为出接口,但它不将这条链路发布给邻居路由器,因此,其他路由器不能使用此LSP。l 如果配置了Forwarding Adjacency,则使能此特性的路由器在使用LSP作为出接口的同时,也将这条LSP发布给邻居路由器,因此,其他路由器能够使用此LSP。图3-3 IGP Shortcut与转发邻接示意图在图3-3中,R4到R3之间有一条LSP,IGP Shortcut只能使入节点R4在计算IGP路由时利用这条隧道,R1并不能利用这条隧道到达R3。如果配置了转发邻接特性,则R1也能够知道这条LSP的存在,从而可以将到R3的流量转发到R4上。IGP Shortcut和Forwarding Adjacency包括Tunnel上的配置和IGP本身的配置两部分。Tunnel上的配置需要注意:l Tunnel的目的地址应该属于使能相应特性的区域内;l Tunnel的目的地址可通过区域内路由到达。4. 自动带宽调整流量工程要求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动态分配资源,并且不中断业务。这通常是由于:用户最初不能确定有多少业务需要通过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传输,他们更愿意为已经使用的带宽付费。因此,服务提供商需要具备这样一种功能:CR-LSP能在最初时为用户请求带宽建立流量工程隧道;当用户业务增多时,自动调整分配给这些CR-LSP的带宽。MPLS TE的自动带宽调整特性可以实现此功能,这一特性基于测量的业务量动态调整为流量工程隧道分配的带宽。3.1.8 CR-LSP备份CR-LSP备份是一种端到端的路径保护(Path Protection,end-to-end protection),对整条LSP提供保护,而快速重路由FRR则是一种局部保护措施,只能保护LSP中的某条链路和某个节点。并且,FRR是一种快速响应的临时性保护措施,对于切换时间有严格要求,LSP备份则没有时间要求。同一条隧道下对主LSP进行路径备份的LSP称为备份路径。当Ingress感知到主LSP不可用时,将流量切换到备份路径上,当主LSP路径恢复后再将流量切换回来,以实现对主LSP路径的备份保护。有两种备份方法:l 热备份:创建主CR-LSP后随即创建备份CRL-SP。主CR-LSP失效时,通过MPLS TE直接将业务切换至备份CR-LSP。l 普通备份:指主CR-LSP失效后创建备份CR-LSP。3.1.9 快速重路由1. 快速重路由概述快速重路由功能,也称为FRR(Fast ReRoute),是MPLS TE中实现网络局部保护的技术。只有速率在100Mbps以上的接口才能支持FRR,FRR的切换速度可以达到50ms,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网络故障时数据的丢失。但FRR只是一种临时性保护措施,一旦被保护的LSP恢复正常或建立了新的LSP,流量就会切换回原LSP或新建立的LSP,FRR就不再起作用了。对LSP配置FRR功能后,当LSP上的某条链路或某个节点失效时,流量会被切换到保护链路上,同时LSP头节点尝试建立新的LSP。2. 基本概念下面介绍FRR中的几个概念:l 主LSP:被保护的LSP。l Bypass LSP:保护主LSP的LSP。l PLR(Point of Local Repair):本地修复节点。Bypass LSP的头节点,必须在主LSP的路径上,并且不能是主LSP的尾节点。l MP(Merge Point):汇聚点。Bypass LSP的尾节点,必须在主LSP的路径上,并且不能是主LSP的头节点。3. 保护方式根据保护的对象不同,FRR分为两类:l 链路保护:PLR和MP之间有直接链路连接,主LSP经过这条链路。当这条链路失效时,流量可以切换到Bypass LSP上。如图3-4所示,主LSP是R1-R2-R3-R4,Bypass LSP是R2-R6-R3。图3-4 FRR链路保护示意图l 节点保护:PLR和MP之间通过路由器R3连接,主LSP经过R3。当R3失效时,流量可以切换到Bypass LSP上。如图3-5所示,主LSP是R1-R2-R3-R4-R5,Bypass LSP是R2-R6-R4,R3是被保护的路由器。图3-5 FRR节点保护示意图4. 部署快速重路由在配置Bypass LSP时,应该规划好它所保护的链路或节点,并确保该Bypass LSP不会经过它所保护的链路或节点,否则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另外,由于Bypass隧道需要预先建立,快速重路由会占用额外的带宽。在网络带宽余量不多的情况下,只能对关键的接口或链路进行快速重路由保护。3.1.10 DiffServ-Aware TEDiff-Serv作为一种QoS解决方案,其主要实现机制是对流量按照服务类型(class of service)进行划分,基于服务类型提供不同的QoS保证。而MPLS TE作为流量工程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DiffServ-Aware TE结合上述两者的优势,能够基于按服务类型划分的流量进行网络资源优化,即,对不同的服务类型进行不同的带宽约束。概括来说,DiffServ-Aware TE将不同服务类型的流量与LSP进行映射,使流量经过的路径符合对其服务类型的流量工程约束条件。DiffServ-Aware TE涉及下面两个概念:l 服务类型CT(Class Type):CT指的是满足一定带宽约束的链路的集合,用于分配链路带宽、实施约束路由及进行准入控制。对于一个给定的Traffic Trunk,其经过的链路都属于相同的CT。l 带宽约束BC(Bandwidth Constraints):为了控制CT,可以构造不同的带宽约束模型。带宽约束模型由两部分内容决定:最大BC数目(MaxBC)、BC与CT的对应关系。VRP实现DiffServ-Aware TE,支持两种CT,即CT0和CT1,分别对应QoS中的AF(Assured Forwarding)类型与EF(Expedited Forwarding)类型,对应的带宽约束是BC0和BC1,支持8种优先级(07),即共支持16种TE-Class。对于普通的TE隧道(非MPLS DiffServ-Aware TE隧道),按照CT0方式,映射到AF类型。对于DiffServ-Aware TE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RFC3564(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Differentiated Service-aware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3.2 配置MPLS TE基本能力3.2.1 建立配置任务1. 应用环境MPLS TE基本能力的配置任务包括各种MPLS TE特性配置中都涉及的基本配置,仅完成本节的配置并不能使用MPLS TE特性,还需要根据更具体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配置。2. 前置任务在配置MPLS TE的基本能力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l 配置某单播路由协议l 配置MPLS基本能力单播路由协议可以是静态路由或IGP协议,只要保证各LSR之间在网络层互通即可。3. 数据准备在配置MPLS TE的基本能力之前,需准备以下数据:序号数据1参与MPLS TE流量转发的物理链路,即:确定MPLS TE使用的链路2隧道接口的编号3隧道的目的地址4. 配置过程序号过程1使能MPLS TE2创建MPLS TE隧道3.2.2 使能MPLS TE步骤操作命令1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2进入MPLS视图mpls3使能本节点的MPLS TEmpls te4退回系统视图quit5进入MPLS TE链路的接口视图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6使能接口的MPLS TEmpls te需先在MPLS视图下全局使能MPLS流量工程特性,然后才能在相应接口下使能流量工程特性。接口视图下关闭流量工程特性,将删除接口上所有CR-LSP,关闭流量工程特性。MPLS视图下关闭流量工程特性,将删除所有CR-LSP隧道,接口流量工程特性同时被关闭。3.2.3 创建MPLS TE隧道步骤操作命令1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2创建Tunnel接口,并进入Tunnel接口视图interface tunnel tunnel-number3配置隧道接口的IP地址ip address unnumbered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4配置隧道协议为MPLS TEtunnel-protocol mpls te5配置隧道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 ip-address6提交隧道当前配置mpls te commit为实现流量转发,Tunnel接口必须具有IP地址,但由于MPLS TE隧道是单向的,不存在对端地址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为Tunnel接口单独配置IP地址,通常的做法是Tunnel接口借用本节点作为LSR ID的Loopback接口的地址。另外,由于MPLS TE隧道转发的是MPLS报文,因此,在此接口下配置IP报文转发相关的命令是无效的,例如源地址合法性检查命令ip verify source-address、单播逆向路径转发URPF检查命令ip urpf。& 说明:根据使用的MPLS TE信令协议不同,隧道的配置也不同,本小节描述的是MPLS TE隧道基本配置,完成这些配置后隧道还不能工作,需要根据使用的信令协议做进一步的配置。 注意:每次更改Tunnel接口上的MPLS TE配置后,都需要使用mpls te commit命令提交配置。3.3 使用静态CR-LSP配置MPLS TE隧道3.3.1 建立配置任务1. 应用环境使用静态CR-LSP建立MPLS TE隧道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配置隧道的约束条件,也不涉及IGP TE扩展或CSPF。只需要建立一条静态CR-LSP和使用静态信令的TE隧道,并将二者关联起来即可。静态CR-LSP建立的TE隧道不能配置带宽约束,也不能根据网络的变化动态调整,因此实际应用非常有限。静态CR-LSP作为一种特殊的静态LSP,其配置限制条件与静态LSP相同,使用相同的标签空间(161023)。2. 前置任务在使用静态CR-LSP建立MPLS TE隧道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l 配置某单播路由协议l 配置MPLS基本能力l 配置MPLS TE基本能力单播路由协议可以是静态路由或IGP协议,只要保证各LSR之间在网络层互通即可。3. 数据准备在使用静态CR-LSP建立MPLS TE隧道之前,需准备以下数据:序号数据1静态CR-LSP经过的节点2静态CR-LSP沿途各LSR上的出标签和入标签的值3静态CR-LSP的目的地址4静态CR-LSP入节点的下一跳地址或出接口5静态CR-LSP中间节点的入接口、下一跳地址或出接口6静态CR-LSP出节点的入接口7静态CR-LSP入节点和中间节点链路上的带宽4. 配置过程序号过程1配置MPLS TE隧道2配置静态CR-LSP的入节点3配置静态CR-LSP的中间节点4配置静态CR-LSP的出节点3.3.2 配置MPLS TE隧道步骤操作命令1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2进入MPLS TE隧道的Tunnel接口视图interface tunnel tunnel-number3配置隧道使用静态CR-LSPmpls te signal-protocol static4提交隧道当前配置mpls te commit3.3.3 配置静态CR-LSP的入节点步骤操作命令1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2配置本节点为指定静态CR-LSP的入节点static-cr-lsp ingress tunnel-name destination destination-address nexthop next-hop-address | outgoin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out-label out-label bandwidth bc1 | bc0 bandwidth 在配置静态CR-LSP时,参数tunnel-name的取值是使用此静态CR-LSP的MPLS TE隧道的名称。& 说明:配置静态CR-LSP入节点的static-cr-lsp ingress命令中,参数tunnel-name大小写敏感,同时该tunnel-name名称必须与配置文件中显示的tunnel tunnel-number完全一致。例如,如果使用interface tunnel 1/0/0创建隧道,static-cr-lsp ingress命令中的tunnel-name应写成Tunnel1/0/0。否则将无法建立隧道。中间节点和出节点无此限制。3.3.4 配置静态CR-LSP的中间节点步骤操作命令1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2配置本节点为指定静态CR-LSP的中间节点static-cr-lsp transit tunnel-name incomin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in-label in-label-value nexthop next-hop-address | outgoin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out-label out-label-value bandwidth bc1 | bc0 bandwidth-value 3.3.5 配置静态CR-LSP的出节点步骤操作命令1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2配置本节点为指定静态CR-LSP的出节点static-cr-lsp egress tunnel-name incomin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in-label in-label-value3.4 使用动态信令协议配置MPLS TE隧道3.4.1 建立配置任务1. 应用环境动态信令协议可以根据网络的动态变化调整TE隧道的路径,并能够应用备份、快速重路由等高级特性。使用动态信令协议建立MPLS TE隧道的过程可以简要描述为以下几个部分:l 配置链路的MPLS TE属性,并通过IGP的TE扩展发布,形成TEDB;l 配置隧道的约束条件;l 使用CSPF算法,通过TEDB和隧道约束条件计算出符合要求的路径;l 利用动态信令协议RSV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隔离酒店管理办法
- 鸟害防治管理办法
- 煤矿瓦斯抽采管理课件
- 黄山工程管理办法
- 人才京郊行管理办法
- 陕西印章管理办法
- 临时供水点管理办法
- 乡镇保洁员管理办法
- 高温救助管理办法
- 防疫轮岗管理办法
- 村子绿化设计方案(3篇)
- 2025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805-2025信控服务机构分类及编码规范
- DB3309-T 112-2024 嵊泗贻贝苗种包装运输通.用技术条件
- 【正版授权】 IEC 60931-2:2025 EN-FR Shunt power capacitors of the non-self-healing type for AC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oltage up to and including 1 000 V - Part 2: Ageing test and destru
- 班主任安全管理培训讲座
- 2024年云南省罗平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灌溉站租赁合同范本
- 高新技术产业厂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冲压工厂批次管理办法
- 【历史 广东卷】2025年广东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历史试卷(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