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醇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 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乙醇,俗称:酒精。分子式:C2H5OH2、理化性质: 易燃,有酒味;相对密度0.789;蒸气相对密度1.6;微容于水;闪点13;爆炸极限3.319%,受热或遇明火有着火爆炸危险,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或引起着火燃烧;有麻醉作用,变性乙醇中常参有甲醇、叱咤等物质,误报可导致严重中毒;吸入、食入、皮肤吸入高浓度乙醇有麻醉作用,严重时可损坏视神经,甚至失明。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外包装:闭口钢桶、铝桶,量少通常为木板箱。内包装的有:玻璃瓶,塑料瓶、金属桶。二、 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灭火剂,正确的实施堵漏和灭火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 指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设事故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事故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供水组和警戒组。事故处理总指挥由马勋担任;副总指挥由张子正、杨树森担任;中队指挥员由柴小龙担任;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业务骨干组成;灭火抢险组由二辆消防车和10名战斗员组成;供水组由一辆供水车和5 名战斗员组成;警戒组由增援班及公安民警组成。2、各级人员职责:(1)、现场总指挥职责:了解现场情况,组织火情侦查,判明出事原因,确定相应决策,根据救人和堵漏的需要,调整和调集力量;向参战的下布署救人、堵漏和保护疏散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好本大队和增援力量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战,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指挥本大队的战斗工作。(2)、副总指挥:协助火场总指挥工作。(3)、中队指挥员职责:向各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量布署;随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本队战斗工作。(4)、侦查小组:查明泄漏位置、造成泄漏的原因、泄漏强度,如果起火,要查明火源位置,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有无人员被困及抢救措施,泄漏气体蔓延范围;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5)、救人疏散组: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把周边的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迅速清除周围可燃物。(6)、灭火抢险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正确使用灭火剂和战术措施实施灭火和堵漏。7)、供水组:根据火场用水的需要,采用合理的供水方法,保证火场用水量。(8)、火场警戒组:搞好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四、 处置对策:1、 泄漏处置:(1)、应立即设法控制泄漏范围,控制火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2)、少量泄漏在室内用水泥粉、干粉、砂土、炉渣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用不发火花工具收集运于废物处理场所处理,在室外可用大量水冲洗,经充分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3)、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4)、运输途中泄漏,果断用大量雾状水稀释。 2、 灭火措施:(1)、一旦泄漏立即设置现场警戒,禁止无关进入污染区,控制一切火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堵漏。(2)、起火主要考虑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扑救,也可用水泥粉、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炉渣等扑救,使用干粉灭火时在对容器进行常时间冷却的情况下,达到供给强度也能奏效。(3)如罐(桶)内量较少,又无抗溶性泡沫,可大量灌水后稀释,自然熄灭。灼伤及中毒现场急救。3、 中毒现场急救A、 凡吸入中毒者, 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钮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B、 毒物污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头面部污染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首先要注意眼睛冲洗;C、 经口中毒者不可催吐,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现场可用压迫舌根方法催吐,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 洗胃;D、 中毒引起呼吸、以心脏停止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心肺复苏术;E、 初步急救后,及时送医院。五、 救援力量调度程序要求:1、大队值班室接到火警命令后,迅速向大队指挥员汇报,由大队指挥员统一指挥出动。加大第一出动力量,带齐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赶往现场。2、由大队总指挥向支队汇报情况,并请支队调特勤中队增援。六、 通讯联络方式:建立火场三级指挥通讯网,应用350兆手持对讲机,保证大队,中队、班之间指挥调度和通讯畅通。氨气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氨气,分子式:NH3,别名:液氨,阿摩尼亚,硇精。2、理化性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臭味。蒸气密度(0.579),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氨。有着火危险,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在16%25%之间。由于爆炸下限较高,一般难以达到此浓度。有毒和腐蚀性。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浓度超过1700PPM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剧烈的肺水肿和窒息,可在半小时内立即致死。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氨还能引起男性生殖器疼痛和萎缩。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采用贮氨器贮存,管道进行输送。要求贮存于耐低压或中压钢瓶中,冷库内主要以管道布置。二、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灭火剂,正确的实施堵漏和灭火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指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成立事故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供水组和警戒组。事故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业务骨干组成;灭火抢险组由二辆消防车和10名战斗员组成;供水组由一辆供水车和5 名战斗员组成;警戒组由增援班及公安民警组成。2、各级人员职责:(1)、总指挥职责:了解现场情况,及时组织侦查,判明出事原因,确定相应决策,根据救人和堵漏的需要,调整和调集力量;向参战的下级布署救人、堵漏和保护疏散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好本大队和增援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协同作战,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指挥本大队的战斗工作。(2)、副总指挥:协助火场总指挥工作。(3)、中队指挥员职责:向各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量布署;随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本队战斗工作。(4)、侦查小组:查明泄漏位置、造成泄漏的原因、泄漏强度,如果起火,要查明火源位置,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有无人员被困及抢救措施,泄漏气体蔓延范围;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5)、救人疏散组: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把周边的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6)、灭火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对火源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消灭,出喷雾水对泄漏的气体进行驱散和稀释。7)、供水组:根据火场用水的需要,采用合理的供水方法,保证火场用水量。(8)、火场警戒组:搞好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严格控制非作战人员进入现场。四、处置对策1、占领上风和侧上风阵地,当仅有的水源处于下风和侧下风时,应用水带代替吸水管供水。2、根据储存量、泄漏和扩散速度、风向等因素判断并留有一定余地确立警戒区域,设立警戒线,疏散该区域内所有无关人员。3、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其四周设置雾状水幕稀释吸收。4、采取装关阀和堵漏措施,堵漏工具为不发火花材料,以防溅出火星。冷库内管道裂口较小,可用浸湿的绵织物敷于裂口处,利用蒸发吸热原理,自然冰止漏。5、发生火灾时应控制火势向外围扩展,但不得盲目扑灭泄漏点处火势,以防止爆炸。6、中毒现场急救:有轻微中毒症状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程度稍重应送医院诊治。五、救援力量调度程序要求1、大队值班室接到火警命令后,迅速向大队指挥员汇报,按照方案,加大第一出动力量,带齐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赶往现场;2、由大队总指挥向支队汇报情况,并请支队调特勤中队增援。六、通讯联络方式:建立火场三级指挥通讯网,应用350兆手持对讲机,保证大队,中队、班之间的通讯畅通。丙酮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丙酮。俗称:二甲(基)酮、阿西同,醋酮。分子式:CH3COCH32、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相对密度0.791,蒸气密度2.0;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闪电17.8,爆炸极限2.2512.80;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遇铬酸、次氯酸铬、发烟硫酸等反应剧烈;毒性较低,近似乙醇,吸入蒸气,误服产生眩晕、麻醉、昏迷等症状,液体能刺激眼睛造成损害。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采用丙酮储器罐贮存,管道进行输送。要求贮存于耐低压或中压钢瓶中,冷库内主要以管道布置。二、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灭火剂,正确的实施灭火和堵漏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指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供水组和警戒组。现场总指挥由马勋担任;副总指挥由张子正、杨树森担任;中队指挥员由柴小龙担任;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业务骨干组成;灭火抢险组由二辆消防车和10名战斗员组成;供水组由一辆供水车和5 名战斗员组成;警戒组由增援班及公安民警组成。2、各级人员职责:(1)现场总指挥职责:了解现场情况,组织侦查,判明出事原因,确定相应决策,根据救人、灭火和堵漏的需要,调整和调集力量;向参战的下级布署救人、堵漏和保护疏散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好本大队和增援力量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战,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指挥本大队的战斗工作。(2)副总指挥:协助火场总指挥工作。(3)中队指挥员职责:向各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量布署;随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本队战斗工作。(4)侦查小组:查明泄漏位置、造成泄漏的原因、泄漏强度,如果起火,要查明火源位置,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有无人员被困及抢救措施,泄漏气体蔓延范围;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5)救人疏散组: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把周边的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6)灭火抢险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对火源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消灭,对泄漏点实施堵漏,出喷雾水对泄漏的气体进行驱散和稀释。(7)供水组:根据火场用水的需要,采用合理的供水方法,保证火场用水量。(8)火场警戒组:搞好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四、处置对策1、一旦泄漏;首先要切断一切火源;并立即设法堵漏;控制泄漏范围;2、少量泄漏;用大量雾状水稀释液体;驱散蒸气;降低泄漏区域的有毒、可燃蒸气的浓度;阻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3、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4、处置过程中;为防止爆炸;可在泄漏物表面预先喷射抗溶性泡沫作保护;5、泄漏后起火采取转移、拉开间距等疏散措施;尽可能使燃烧;6、主要考虑使用抗溶性泡沫扑救;也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水泥粉、砂土等扑救;7、用干粉灭火时;在对容器进行长时间冷却的情况下;达到供给强度也能奏效;8、为防止流淌火灾;在火点周围的自由液面、地面及下水道喷射抗溶性泡沫。9、吸入中毒者;应迅速离开污染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松解颈、胸钮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冬季注意保暖。10、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头面部接触首先要注意眼睛的冲洗。11、经口中毒者;立即漱口;服牛奶;急送医院救治。占领上风和侧上风阵地,当仅有的水源处于下风和侧下风时,应用水带代替吸水管供水。12、做好自身防护;尽量避免与泄漏物直接接触。注意现场环境;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做好现场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五、救援力量调度程序要求1、大队值班室接到火警命令后,迅速向大队指挥员汇报,按照方案,加大第一出动力量,带齐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赶往现场;2、由大队总指挥向支队汇报情况,并请支队调特勤中队增援。六、通讯联络方式建立火场三级指挥通讯网,应用800兆手持对讲机,保证大队,中队、班之间的通讯畅通。甲苯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甲苯。分子式:C6H5CH32、理化性质:易燃液体。无色透明,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相对密度0.867,蒸气相对密度3.14;不溶于水;闪点4.5,爆炸极限1.37-7;遇明火、热会着火爆炸与氧化剂反应剧烈,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蒸气有麻醉作用。二、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灭火剂,正确的实施灭火和堵漏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指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指挥体系: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后援组和警戒组。总指挥由马勋担任;副总指挥由张子正、杨树森担任;中队指挥员由柴小龙担任;火情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业务骨干组成;灭火抢险组由二辆消防车和10名战斗员组成;供水组由一辆供水车和5 名战斗员组成;警戒组由增援班及公安民警组成。2、各级人员职责:(1)总指挥职责:了解事故现场情况,组织事故侦查,判明出事原因,确定相应决策,根据救人和堵漏的需要,调整和调集力量;向参战的下级布署救人、堵漏和保护疏散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好本大队和增援力量及社会力量的协同作战,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指挥本大队的战斗工作。(2)副总指挥:协助火场总指挥工作。(3)中队指挥员职责:向各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量布署;随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本队战斗工作。(4)侦查小组:查明泄漏位置、造成泄漏的原因、泄漏强度,如果起火,要查明火源位置,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有无人员被困及抢救措施,泄漏气体蔓延范围;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5)救人疏散组: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把周边的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6)灭火抢险组:在指挥部的指挥下,采取正确措施,对泄漏的甲苯进行正确处置,对泄漏点实施堵漏。(7)后援组:根据现场灭火的需要,准备好灭火所需灭火剂,保证救援行动顺利进行。(8)火场警戒组:搞好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严格空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四、处置对策1、一旦泄漏应立即设法堵漏,控制泄漏范围;2、少量泄漏可用水泥粉、活性碳、砂土、干粉等惰性材和问及收,然后用不发火花工具收集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3、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4、为防止蒸气爆炸,处置过程中,在附物的表面预先喷射泡沫,采取保护性措施。5、泄漏后起火主要考虑用泡沫扑救,也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面积不大时也可用高压喷雾水扑救,高压喷雾水和水幕能降低苯蒸气的蒸发和浓度,但不能起稀释作用。6、为防止流淌火灾,对火点周围的自由液面、地面及污水管道应喷泡沫,使流淌液体进入泡沫群。7、凡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钮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8、当污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鞋袜等,用大量肥皂水及清水冲洗,头面部污染时首先要注意眼睛冲洗;摆摆(3)口中毒者,应立即充分漱口飞饮水,尽快洗胃;9、中毒引起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心脏停止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挤压(心肺复苏术);10、初步急救后,及时送医院。11、做好自身防护,尽量避免与泄漏物直接接触;注意通风和周围环境,防止蒸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控制一切火源;五、救援力量调度程序要求1、大队值班室接到火警命令后,迅速向大队指挥员汇报,按照方案,加大第一出动力量,带齐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赶往现场;2、由大队总指挥向支队汇报情况,并请支队调特勤中队增援。六、通讯联络方式建立火场三级指挥通讯网,应用350兆手持对讲机,保证大队,中队、班之间的通讯畅通。硫酸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硫酸。俗称绿矾油、磺水,分子式:H2SO42、理化性质: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能与水混溶;相对密度1.834;容于水与此同时产生大量高热,会飞溅伤人或引起爆炸;强腐蚀性;与许多物质,特别是木屑、稻草、纸张等接触猛烈反应,放出高热,并可引起燃烧,遇电石、高绿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能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着火,遇金属立即反应放出氢气;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量少通常为木板箱或半花格箱,量大为耐腐槽、罐;内包装的有:玻璃瓶,也有的用耐 酸坛和陶瓷瓶。二、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灭火剂,正确的实施堵漏和灭火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指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供水组和警戒组。火场总指挥由马勋担任;副总指挥由张子正、杨树森担任;中队指挥员由柴小龙担任;火情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业务骨干组成;灭火抢险组由二辆消防车和10名战斗员组成;供水组由一辆供水车和5 名战斗员组成;警戒组由增援班及公安民警组成。2、各级人员职责:(1)、总指挥职责:了解现场情况,组织事故侦查,判明出事原因,确定相应决策,根据救人和堵漏的需要,调整和调集力量;向参战的下布署救人、堵漏和保护疏散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好本大队和增援力量及社会力量的协同作战,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指挥本大队的战斗工作。(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3)、中队指挥员职责:向各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量布署;随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本队战斗工作。(4)、侦查小组:查明泄漏位置、造成泄漏的原因、泄漏强度,如果起火,要查明火源位置,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有无人员被困及抢救措施,泄漏气体蔓延范围;需要疏散的物资;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5)、救人疏散组: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把周边的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迅速清除周围可燃物。(6)、灭火抢险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正确使用灭火剂和战术措施实施灭火和堵漏。7)、供水组:根据火场用水的需要,采用合理的供水方法,保证火场用水量。(8)、现场警戒组:搞好现场警戒,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四、处置对策:1、 泄漏处置:(1)、应立即设法控制泄漏范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并迅速清理周围的可燃物,防止互相接触剧烈反应而燃烧;(2)、少量泄漏在室内用水泥粉、砂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或炉渣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在室外可用大量喷雾水稀释,经充分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3)、大量泄漏,尽快使用不燃耐腐材料筑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4)、运输途中泄漏,果断用大量雾状水稀释。 2、 灭火措施:(1)、采用转移、拉开间距等疏散措施,尽可能使燃烧物与周围物品隔离;(2)、用水泥粉、砂土、干燥石灰、炉渣等扑灭,然后,及时用铁铲、拖车等将泄漏物转至安全地带掩埋或作无公害处理。3、 化学性灼伤及中毒现场急救(1)、皮肤灼伤A、 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沾污的衣裤、鞋袜等;B、 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水清洗创面153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头面部受伤时,首先要注意眼部的冲洗;C、 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或湿敷,最后需要用清水冲洗创面;D、 创面上不要涂油膏和红(紫)药水,可用清洁布覆盖,灼伤面积大者,应给伤员服适量含盐饮料;E、 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院。 (2)、眼烧伤:A、 迅速在现场用自来水、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B、 如无条件冲洗,可把善头部埋于盆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动洗涤;C、 初步处置后,及时送医院。(3)、中毒急救F、 凡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钮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G、 毒物污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被沾污的衣裤、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头面部污染时首先要注意眼睛冲洗;H、 经口中毒者不可催吐,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I、 中毒引起呼吸、以心脏停止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挤压,心肺复苏术;J、 初步急救后,及时送医院。五、救援力量调度程序要求:1、大队值班室接到火警命令后,迅速向大队指挥员汇报,加大第一出动力量,带齐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赶往现场;2、由大队总指挥向支队汇报情况,并请支队调特勤中队增援。六、通讯联络方式:建立火场三级指挥通讯网,应用350兆手持对讲机,保证大队,中队、班之间指挥调度和通讯畅通。盐酸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盐酸。盐酸俗称:氢氯酸,盐水 分子式:分子式:HCL2、理化性质:无色呈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相对密度1.121.19。水溶性;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H发孔剂接触立即燃烧,与氧化剂接触会产生剧毒气体,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陋、齿跟出血、气管炎;剌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殇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3、包装(储存)形式外包装:通常为木板箱或半花格箱;内包装:为玻璃瓶,塑料瓶、耐酸坛、陶瓷瓶。二、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扑救器材,正确的实施救援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指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成立指挥部,设事故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事故现场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供水组和警戒组。火场总指挥由马勋担任;副总指挥由张子正、杨树森担任;中队指挥员由柴小龙担任;事故现场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业务骨干组成;扑救组由二辆消防车和10名战斗员组成;供水组由一辆供水车和5 名战斗员组成;警戒组由增援班及公安民警组成。2、各级人员职责:(1)事故现场总指挥职责:了解现场情况,组织现场侦查,判明出事原因,确定相应决策,根据救人和堵漏的需要,调整和调集力量;向参战的下布署救人、堵漏和保护疏散等任务,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好本大队和增援力量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战,必要时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执行上级命令,指挥本大队的战斗工作;(2)事故现场副总指挥:协助火场总指挥工作;(3)中队指挥员职责:向各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量布署;随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命令,负责本队战斗工作;(4)侦查小组:查明泄漏位置、造成泄漏的原因、泄漏强度。如果起火,要查明火源位置,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有无人员被困及抢救措施,泄漏气体蔓延范围;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5)救人疏散组: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把周边的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6)灭火抢险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对火源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消灭,出喷雾水对泄漏的气体进行驱散和稀释;对泄漏点实施堵漏。(7)供水组:根据火场用水的需要,采用合理的供水方法,保证扑救用水量。(8)事故现场警戒组:搞好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四、处置对策1、泄漏处置(1)一旦泄漏,应立即设法控制泄漏范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2)迅速清理周围可燃物,防止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而引起火灾;(3)少量泄漏在室内用水泥粉、砂土、干燥石灰、苏打灰、炉渣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在室外可用大量喷雾水稀释,经充分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4)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5)运输途中泄漏,果断用大量水稀释。2、灭火措施(1)泄漏后起火,应迅速采取转移、拉开间距等疏散措施,尽可能使燃烧物与周围物品隔离;(2)用水泥粉、干粉、砂土、炉渣等覆盖扑灭火后,用铁铲、拖车转移至安全地带掩埋或作无公害处理。3、化学性灼伤及中毒现场急救:(1)皮肤灼伤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沾污的衣裤、鞋袜等。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水清洗创面15-3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头面部污染时,首先要注意眼的冲洗。用2%碳酸氢纳溶液冲洗或湿敷,最后需要用清水冲洗创面。创面上不要涂油膏或红(紫)药水,可用清洁布覆盖,灼伤面积大者,应给伤员服适量的含盐饮料。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院。(2)眼烧伤:迅速在现场用自来水、清水或用2%碳酸氢铀溶液冲洗,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不少于15分钟,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如无冲洗条件,可把头部埋入盆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动洗涤。初步急救后,及时送医院。(3)中毒急救:凡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处,松解患者颈、胸钮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呼吸困难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纳溶液雾化吸入;毒物污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头面部污染时首先要注意眼睛冲洗;经口中毒者,不可催吐,立即漱口F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中毒引起呼吸、心脏停止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挤压(心肺复苏术);初步急救后,及时送医院。五、注意事项1、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射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2、扑救人员做好全身防护,严禁与泄漏物直接接触。3、严密现场警戒,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污染区。4、处置过程中,防止废物流入江河或毒气、烟雾对下风方向造成公害;5、被污染的水带、战斗员个人装备要在流动的清水中浸泡24小时;6、参战人员应及时洗澡,清除污染。六、救援力量调度程序要求1、大队值班室接到火警命令后,迅速向大队指挥员汇报,按照方案,加大第一出动力量,带齐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赶往现场,同时向支队值班室报告。七、通讯联络方式建立火场三级指挥通讯网,应用350兆手持对讲机,保证大队,中队、班之间的通讯畅通。液化石油气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化学危险品名称:液化石油气,别名:压缩煤气、液化气。2、理化性质: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组成的烃类混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添加恶臭 剂后有特殊臭味;气态相对密度1.52;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态相对密度为0.5,微溶于水,由液相变气相体积扩大 250300倍左右,易聚集在低洼处。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和高温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一般为1.5%-10%(由于组成成分的不同,有时达33%);容器最大允许充装量为85%。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采用贮气罐贮存,管道进行输送。二、指导思想及指挥要求坚持“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特勤力量。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准确划出警戒范围,正确的选用灭火剂,正确的实施灭火和堵漏措施。加强防护,确保安全。三、 挥体系的构成及职责:1、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中队指挥,下设侦查组、救人疏散组、灭火抢险组、供水组和警戒组。现场总指挥由马勋担任;副总指挥由张子正、杨树森担任;中队指挥由柴小龙担任;侦查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一名战斗班长和通讯员共三人组成;救人疏散组由一名中队干部两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眼科常见眼病诊断治疗综合能力测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分子诊断学基因检测技术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卫生管理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知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放疗科放射治疗计划编制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例分析竞赛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结膜炎鉴别诊断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脏病学临床诊断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租赁合同提前付款协议
- 2025年医学统计学科统计方法应用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合同范本】沥青混凝土供应合同样本
- 《人脑的结构》课件
- T-GXAS 729-2024 胃脘痛脐灸技术操作规范
-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废物处理
- 学校食堂菜谱及定价方案
- 《电商直播》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45号钢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 万象城商业年终总结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个人开车与单位免责协议书经典版
-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