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测试).doc_第1页
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测试).doc_第2页
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测试).doc_第3页
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测试).doc_第4页
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测试)期末综合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 )2.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分)(1)脍炙人口 幕鼓晨钟_应为_(2)牵强附会 衣绵还乡_应为_(3)悬粱刺股 匠心独运_应为_(4)绞尽恼汁 偃旗息鼓_应为_3.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_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_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_,反从他的胯下_走了。A.露 摆 捏 缩 跑 B.露 挂 抓 扭 跑C.闪 挂 捏 扭 逃D.闪 摆 抓 缩 逃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A.阿!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B.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C.“如果杰姆看了我一眼不把我杀死才怪呢,”她自言自语地说,“他会说我是康奈岛游戏场里卖唱的姑娘。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唉!只有一块八角七分钱,叫我有什么办法呢?”D.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5.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准确的一项是(1分)( )身为珠宝商的父亲把9岁的李昌镐送到举目无亲的汉城去学围棋。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知道_让儿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必须自强自立,_能够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他让儿子受磨炼,_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这是金钱所不能比拟的。A.只要 就 这才B.只有 才 就更C.不但 而且 还D.不是 而是 也6.花盆里长的是仙人球,这是一种喜阳耐旱的植物,可主人偏偏用一把伞给它遮挡阳光。这种呵护太过分了吧!由此你联想到:(不超过15个字)(1分)7.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1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夜短昼长;_,_;冬飘瑞雪,新年在望。8.模仿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9.下边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1分)( )A.范进中举 吴敬梓B.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C.醉翁亭记 欧阳修D.岳阳楼记 苏轼10.默写诗词的上、下句。(5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4)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塞下秋来风景异,_,四面边声连角起。范仲淹鱼家傲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45分)(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句。写景的顺序是_。(2分)12.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_、_。(2分)13.这段景物描写,总写_和_,是为了引出下文对_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_。(2分)1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2分)15.这段文字句为第1层;句为第2层,第1层的意思是_,第2层的意思是_。(2分)(二)故 乡“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啊,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16.作者为什么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闰土的外貌时,处处拿“记忆上的闰土”作对照?(2分)17.“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表现出闰土怎样的心情?(2分)18.“厚障壁”比喻什么?(2分)19.“我也说不出话”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感情是怎样的?(2分)20.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2分)21.文中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三)丑陋的“成熟”贺铭华大地的成熟是以丰稔的五谷奉献给人类;岁月的成熟是以崭新的世纪穿行在人间;人的成熟应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卓越的才干立足于社会,建功立业,造福苍生。但在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茬又一茬人,其“成熟”的征象却是令人痛惜、令人惶惑、令人心寒。棱角平了、锋芒折了、个性没了,这就是“成熟”;四平八稳、精于事故、道貌岸然、左右逢源,这就是“成熟”;花言巧语、圆滑狡狯、城府颇深、虚伪娇作,这就是“成熟”。简言之,能够学会自我包装和自我掩饰就是“成熟”;能够练到撒谎不脸红就是“成熟”;能够做到不干事还请功受奖就是“成熟”;能够做到贪赃而不落马,整人还让人感谢,杀人还去送葬就是“成熟”。这是怎样一种丑陋的“成熟”呀?这不正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病态和退化的典型标志吗?我们现在还在把这种“成熟”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进退取舍的重要标准,这真是一种悲哀和讽刺啊!如果以这种“成熟”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则被录用的“人才”们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业绩”不就可想而知了吗?但不幸的是,这样遴选出来的“人才”在我们的同胞中竟然得分不少,有的甚至全票通过,大家拼命鼓掌为他们叫好,似乎颇为欣赏他们的“演技”和“才干”。多少年来,我们社会就是这样选拔了一茬又一茬无用的“人才”。这些“人才”们真本事没有,却极善观察上级领导的眼色,拍得你迷迷糊糊,溜得你舒舒服服,你当然愿意选拔这样的“成熟者”为你吹喇叭、抬轿子了。这种“楚王爱细腰”的风气必然诱导人们藏头缩尾,削足适履,一个个不练本事专练“成熟”。这就是现今社会“成熟”的庸才们屡屡得势的深层社会原因。而另一方面,因不够“成熟”,多少创造型人才难被重用;因不够“成熟”,多少饱学之士被打入另册;因不够“成熟”,多少精英人才被反向淘汰;因不够“成熟”,多少高风亮节之士被贬斥出局。这到底是个人的不幸还是社会的悲剧?正因为几十年来,“成熟”者不断被重用,纷纷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遂在社会官场中形成一种恶劣的“亚文化”现象:作报告讲话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事还得再等一等,看一看,斟酌斟酌,研究研究”;”成绩是看得见的,是主要的,问题也是有的”等等;正常办公则专门讲究“踢皮球”,“扯皮筋”。但一个个却又显得严肃认真,正襟危坐,“原则性”极强,“分寸感”极好。既不帮助你,也不得罪你,既不成全事,也不破坏事,让你抓不住任何小辫子;与上级或同僚交往则是:先笑后说话,不说话也先笑,插科打诨适时,谑而不虐得法,胁肩谄笑,眯眼媚笑,满脸堆笑,嘿嘿假笑,皮笑肉不笑,笑不出来硬挤笑等等,不一而足。这就是久居官场的“成熟”者们练出的硬功夫!这功夫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正好混差事儿,正好与人周旋,正好往上爬。这些“早熟”的人们其实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只有“成熟”者才能攀上权力顶峰,才能“前恭而后倨”,为所欲为。他们是在忍辱负重,硬将心中的喜怒哀乐藏在心底而不显于外表,哭不敢哭,笑不敢笑,说不敢说,干不敢干,也真难为了这些素存“大志”的聪明者。换成性情率直的人,憋也憋死了。当然,“成熟”的人们其实心中也有不“成熟”之处:他们是带着镣铐走路,带着面具生活,带着“阉官情结”做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群心理结构不健全者,是一个患有精神暗疾的危险种群。他们生命中的“力比多”成分已为数不多,没有了冲劲,没有了热情,没有了憧憬。整日就是为了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怕失去现有的一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过一日赚两晌他们的血已快冷透了这是最可悲的。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我们的社会都不需要这样的“成熟”者,我们需要的“成熟”应该是让学识更渊博,让经验更丰富,让才干更超群,让本性更善良。如同一本书上所说的:让青草更青,让绿叶更绿,让红花更红,让高山更巍峨,让苍松更挺拔,让大海更浩瀚。这,就是我们对“成熟”的期望。(原载2002年2月26日黑龙江晨报白桦林)22.作者认为,人的成熟应该怎么样?(2分)23.作者罗列所谓“成熟”者的种种表现的目的是什么?(2分)24.试评品下边的语句。(2分)“他们是在忍辱负重,硬将心中的喜怒哀乐藏在心底而不显于外表,哭不敢哭,笑不敢笑,说不敢说,干不敢干,也真难为了这些素存大志的聪明者。换成性情率直的人,憋也憋死了。”25.在作者看来,产生丑陋的“成熟”者的原因是什么?(2分)三、作文(40分)26.书可医治愚昧,书可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希冀,书演示着人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谊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请以“读书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参考答案一、1.B (A项的“省”注音应为“”,C项的“兴”注音应为“”,D项的“中”应注为“”)2.(1)“幕”应为“暮”,(2)“绵”应为“锦”,(3)“粱”应为“梁”,(4)“恼”应为“脑”。3.C 4.D(“吗”后的逗号应是问号) 5B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想象合理即可)7.略(提示:只要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秋天的景色即可,如能注意最后一字的押韵更好。如:秋高气爽棉白稻黄 或秋风萧瑟,大雁南翔)8.略(提示:只要写一个既是拟人,又是排句的句子即可)9D10.略 (每句一分,主句中出现错误该句不得分)二、(一)11 从大到小,由俯到仰,由点到面,自远而近12.视角 听觉13.琅琊山 酿泉 醉翁亭 布置好环境14.开篇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15.写环境开篇点题 写亭的得名。(二)16.突出闰土的巨大变化。17.表现闰土见到“我”时既欢喜又凄凉的复杂心情。18.比喻“我”和闰土彼此感情隔膜。19.震惊,悲哀。20.闰土地位低下,又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21.通过对少年时期与中年时闰土的巨大变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